第5章《初识酸和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天然气难溶于水,可用作燃料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软化
2.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只有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才能灭火
D.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所以放出热量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3.下列物质的性质和对应用途均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放出大量热,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烧碱易潮解,烧碱用于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一氧化碳有强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在常温下冶炼金属
D.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可以作燃料
4.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解性: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B.保存:在空气中易变质,都需密封保存
C.鉴别:对两者的溶液,取样后分别滴入酚酞溶液
D.用途:氢氧化钠可用于制炉具清洗剂,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所以青少年一定要无限量吃补钙剂
B.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6.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A.水通电发生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了新的分子
B.气体受压体积缩小是因为气体中每个分子受压变小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
D.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7.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N2、O2、CO2
C.用澄清石灰水区别CO和H2 D.用蒸馏水区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钙粉末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或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
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看到白雾
C.用10mL的量筒量得液体体积为7.55mL
D.用pH试纸粗略测定某溶液的pH为8.5
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达到着火点
B.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
验证生石灰遇水放热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0.分别向盛有足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试管底部会有残渣的是
A.生铁片 B.小苏打 C.铝片 D.苛性钠
11.通过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下图是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对硫酸氢钠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其水溶液显酸性
B.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C.硫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
D.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与中和反应的实质相同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所以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二、简答题
13.宏观现象,微观本质。请用粒子观点,简单解释下列现象:
(1)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这是因为水银受热时汞原子之间的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__不同;
(3)苏打水能导电是因为苏打水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4.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中含有A,D为黑色粉末,B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未标出,“—”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问题。
(1)E物质是_________。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A和D反应现象是_________,A和D反应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
15.A、B、C是三种常见的含钙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略去):
(1)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写出B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写出一个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6.A-G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B和EF分别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E、F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G _________。
(2)反应②是放热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F的用途有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要求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四、实验题
17.根据图中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气体的制取
(1)若用图1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在锥形瓶中盛放______(填试剂名称),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二】图2装置有多种用途
(2)收集气体:
①排空气法收集:若某气体从a端进入,则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②排水法收集:向125mL集气瓶中先倒入100mL水,塞好塞子,将氧气从导管______(填“a”或“b”)端通入,直至将瓶中的水排尽,此时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
(3)检验气体:如检验二氧化碳,则装置中盛放______(填试剂名称)。
(4)反应容器:分别从a、b两端通入氯化氢和氨气,观察到瓶中的现象是______。
18.实验室获取氮气有多种途径,常见的3种方法是:
方法一:将氨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得到纯净的氮气和铜:
方法二: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和氧化铜粉末;
方法三:将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加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氮气。
进行实验时可选择的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与加热装置);
(1)方法一:制氮气所需的氨气可以用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此反应的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填标号)。请写出生石灰在此反应中的两个作用: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方法二:为保证所得氮气尽可能纯净,除了使用铜外,还可以向装置__________(填标号)中加入_________ 以除去其它杂质气体
(3)方法三:制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与溶剂。在制取氨气的3种方法中,联合使用方法一和方法二与单独使用方法三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请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进行评价:___________。
(5)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Rayleigh)发现,采用方法二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方法三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偏大5 ‰左右。若上述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19.有一包Na2SO4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为测定Na2SO4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10g放入45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边加边振荡,至不再放出气泡时,刚好消耗50g稀硫酸.试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样品中Na2SO4的质量分数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20.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种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要配制80g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 g。
(2)计算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D 6.B 7.D 8.B 9.D 10.A 11.C 12.C
13. 间隔变大 分子构成或分子结构 离子
14. 水(或H2O) CO+CuOCu+CO2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Cu2+
15.(1) CaO 中和酸性土壤
(2)Ca(OH)2+Na2CO3=CaCO3↓+2NaOH
16.(1) H2O2 CaCO3
(2)
(3)灭火等
(4)
17.(1) 石灰石##大理石
(2) 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反应 a 84.2%
(3)澄清石灰水
(4)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18.(1) D 与水反应放热,加快氨水的挥发、分解,得到氨气 与水反应,减少溶剂(或减小氨气的溶解度)
(2) E 碱石灰
(3)NaNO2+NH4ClNaCl+N2↑+2H2O
(4)Cu与CuO可循环使用,节约试剂
(5)空气中除含有氮气和氧气外,还含有密度比氮气大的气体
19.解: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9.8%50g=4.9g
设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Na2SO4的质量为y,生成CO2为质量为z
样品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1)样品中Na2SO4的质量分数47.0%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1.5%。
20.(1)4
(2)2.45%
解:设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x,
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0%=2.45%;
答: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