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金属的化学性质-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2金属的化学性质-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4 23:0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六章金属2021_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巩固练习(科粤版2012)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工业上制取钛的一个反应是:TiCl4+2MgTi+2MgC12,该反应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以上都不对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盐酸反应来制取的是
A.氯化锌 B.氯化镁 C.氯化铁 D.氯化亚铁
3.在天平两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中各加入5g镁和5g锌,镁和锌全部反应而消失后,天平的指针
A.偏向加锌的一边 B.偏向加镁的一边
C.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D.左右摆动,不能停止
4.等质量的锌、铁、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A.Zn>Fe>Mg B.Mg>Fe>Zn
C.Fe>Zn>Mg D.Zn=Fe=Mg
5.小明同学用6.5g不纯的锌粉(已知其中只含有另一种金属杂质)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收集到氢气的质量为0.21g,这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铁 B.铝 C.铜 D.镁
6.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金的熔点很高
B.“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微粒不停运动
C.“百炼成钢”包含有化学变化
D.“火要空心”是说物质充分燃烧需要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7.现有等质量的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X、Y、Z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最多的是X
B.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X
C.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X
D.消耗硫酸的质量最多的是X
8.镁、铝、锌、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之间的反应规律及图像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
B.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
C.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
D.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
9.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B.b点所得固体只有银
C.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D.取d点时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10.金属R与H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HCl=RCl2+H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1.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铝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出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c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12.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实验后得到三种金属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3个转化实验缺一不可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丙>乙>甲
C.三种金属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D.只进行图中所示的转化②③也能得出正确结论
1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很容易锈蚀
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与空气反应
C.钛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可用来制造轮船外壳
D.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
14.下列物质可通过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
A.CuCl2 B.AgCl C.ZnCl2 D.FeCl3
15.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锌两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6.金属的化学性质
(1)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向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铜片,然后分别加入5mL稀盐酸(或稀硫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装有镁、铝、锌、铁的试管中_______,装有铜片的试管中_____。产生的气体名称是______。镁、铝、锌、铁、铜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3)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分别取少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装入试管中,然后分别插入铜片,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铜片____;硝酸银溶液中的铜片表面_______生成,溶液变为_____。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
17.实验目的:比较镁、铝、铁金属活动性。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夹、坩埚钳,还需要一种加热仪器________。
药品: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还需要补充的几种溶液有_____
用品: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
18.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2)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______。
(3)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____酸、稀_______中的_____(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4)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______的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5)单质铁与酸,单质铁与化合物的溶液反应都只生成______价的______盐。
19.置换反应是中学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已知:化合物A+单质B→化合物C+单质D.试回答:
(1)若D为氢气,A为稀硫酸,则B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2)若D为铜,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
(3)已知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可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家中使用煤气做燃料,一旦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20.以铁为代表的金属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将铁粉投入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
21.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放置在空气中:________。
(2)铁钉在稀硫酸溶液中:_____________。
(3)铁丝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2小题
22.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23.某化学小组向Cu(NO3)2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请分析滤渣的成分。
(2)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的溶质有哪些?(写化学式)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2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该反应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所以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C
2.C
【解析】
【详解】
A: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A正确。
B: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B正确。
C: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C错。
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金属全部消失,所以金属全部参与反应
则加镁的天平一侧质量:(5g-) <加锌的天平一侧质量:(5g-)
天平指针偏向于锌这一侧,故选:A。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锌、铁、镁的质量均为m
因<<
所以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金属为:Mg>Fe>Zn,故选B。
5.C
【解析】
【分析】
6.5g锌生成氢气质量,不纯的锌粉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收集到氢气的质量为0.21g ,说明杂质生成氢气能力更强。
【详解】
A、0.23g>0.2g,不符合题意。
B、0.72g>0.2g,不符合题意。
C、铜和稀盐酸不反应,不生成氢气,杂质不可能是铜,符合题意。
D、0.54g>0.2g,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A、"真金不怕烈火炼"是指金的性质稳定,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错误;
B、 “满架蔷薇一院香”,是因为蔷薇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蔷薇花香,说明微粒不停运动,正确;
C、百炼成钢过程中,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D、“火要空心”是说物质充分燃烧需要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正确;
故选A。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图像分析,生成氢气的质量最多的是X,该选项说法正确;
B、已知X、Y、Z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X、Y、Z三种金属质量相等,并且全部反应,酸足量,则产生的氢气质量跟的值成正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氢气质量越小,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是Z,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X反应需要时间最短,说明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X,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中的氢元素完全来自于硫酸,生成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硫酸越多,因此消耗硫酸的质量最多的是X,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最终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等质量的镁、铝、锌、铁与足量酸反应,反应的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最终和酸反应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由于镁比铝活泼,铝比锌活泼,锌比铁活泼,因此反应时间由短到长的顺序是镁、铝、锌、铁,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符合题意;
D、等量酸与足量镁、铝、锌、铁反应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当金属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由大到小是顺序是铝、镁、铁、锌,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择C。
9.D
【解析】
【分析】
金属活动性:Zn>Cu>Ag,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详解】
A、a点时,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硝酸银还未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不符合题意;
B、b点时,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硝酸铜还未反应,所得固体只有银,不符合题意;
C、c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硝酸锌,不符合题意;
D、d点时,锌过量,加入稀盐酸,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产生气泡,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选项A正确;
B、该反应是金属R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以知道该金属的活动性比氢强,可以是铝,但是铝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是化合价为+3价,而化学方程式生成的是RCl2,RCl2中R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B错误;
C、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而,不能与盐酸反应,根据B的解答可以知道该金属R的活动性比铜强,故选项C正确;
D、金属R为单质,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可以知道其化合价为零,而RCl2中R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11.B
【解析】
【详解】
A.由图示,无法反映镁、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图示可知,随着稀盐酸的加入,能继续产生氢气,则a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故选项说法正确;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不同,镁已完全反应,铝能继续产生氢气,b点时,铝产生的氢气比镁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D.c点时,盛有铝的烧杯中的酸恰好完全反应,盛有镁的烧杯中稀盐酸有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2.B
【解析】
【详解】
A、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乙、丙均能转化为甲,说明了金属活动性乙>甲,丙>甲,丙能转化为乙,说明了金属活动性丙>乙,则图中所示的3个转化实验并不是缺一不可,无需做丙转化为甲的实验,此选项错误;
B、乙、丙均能转化为甲,说明了金属活动性乙>甲,丙>甲,丙能转化为乙,说明了金属活动性丙>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丙>乙>甲,此选项正确;
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丙>乙>甲,无法确定三种金属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位置,因此无法确定三种金属是否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此选项错误;
D、只进行图中所示的转化②③,结论分别是丙>甲、丙>乙,无法得出甲、乙的活动性强弱,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3.C
【解析】
【详解】
解:A、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所以很耐锈蚀,故A说法不正确;
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故B说法不正确;
C、钛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可用来制造轮船外壳,故C说法正确;
D、锌的表面也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铁与氧气的接触,防止铁的锈蚀,而非锌没有铁活泼,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4.C
【解析】
【分析】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氢后面的金属不与酸反应,铁和酸反应生成亚铁盐,不能生成正三价的铁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后面,铜和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不能生成氯化铜,故选项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氢后面,银和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不能生成氯化银,故选项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氢前面,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选项正确;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前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生成氯化铁,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5.B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Mg>Zn,则镁的反应速率最快,锌的反应速率慢,等质量的硫酸与足量的镁、锌反应,则酸全部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
【详解】
A、根据分析,等质量的硫酸与足量的镁、锌反应,则酸全部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图象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不同,不符合题意;
B、图象中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且镁的斜线最陡,表明镁反应的速率快,锌的斜线最平缓,表明锌的反应速率慢,镁反应的时间短,锌反应的时间长,符合题意;
C、图中锌反应的时间短,镁反应的时间长,表明是锌比镁反应的速率快,错误,不符合题意;
D、图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1) 铜片表面上有黑色物质生成
(2) 镁:迅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铝: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锌:很快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铁:反应较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没有明显变化 氢气 镁>铝>锌>铁>铜
(3) 无变化 有银白色物质 蓝色 铁>铜>银
【解析】
【分析】
(1)
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故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表面上有黑色物质生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向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铁片、铜片,然后分别加入5mL稀盐酸(或稀硫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迅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很快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较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镁、铝、锌、铁排在氢前,且金属活动性:镁>铝>锌>铁;
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
产生气体的名称是氢气;
由以上分析可知,镁、铝、锌、铁、铜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铝>锌>铁>铜;
(3)
分别取少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装入试管中,然后分别插入铜片,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铜片无变化,说明铜与硫酸亚铁不反应,铁比铜活泼;
硝酸银溶液中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溶液变为蓝色,说明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铜比银活泼,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
17. 酒精灯 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
【解析】
【详解】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故填酒精灯;
比较镁和铝的活动性,可用和稀盐酸的反应来区别,气泡产生快的是镁,慢一些的是铝;
比较铝和铁的可以用硫酸亚铁溶液,铝能将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说明铝的活泼性强于铁,铜不能将铁换出来,说明铜的活泼性弱于铁,故填稀盐酸或硫酸亚铁溶液等。
18.(1) Ca Mg Fe Cu Ag
(2)强
(3) 盐 硫酸 氢
(4)化合物
(5) +2 亚铁
【解析】
【分析】
(1)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故填:Ca;Mg;Fe;Cu;Ag。
(2)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故填:强。
(3)
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生成盐和氢气,故填:盐;硫酸;氢。
(4)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中置换出来,故填:化合物。
(5)
单质铁与化合物的溶液反应都只生成+2价的亚铁盐,故填:+2;亚铁。
19.(1)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氢之前
(2)CuSO4
(3) C+H O(g)CO+H AB
【解析】
(1)
金属活动性表氢前面金属可以和稀硫酸生成盐和氢气,故填: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之前。
(2)
金属活动性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A可以为硫酸铜,故填:CuSO4。
(3)
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可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 O(g)CO+H ,若家中使用煤气做燃料,一旦泄漏,应急措施有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轻轻打开门窗通风,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期,容易发生爆炸,故填:C+H O(g)CO+H ;AB。
20.Cu和Ag
【解析】
【详解】
金属活动性,铁粉投入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铁先和硝酸银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再和硝酸铜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说明硝酸银和硝酸铜完全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银,故填:Cu和Ag。
21.(1)4Al+3O2=2Al2O3
(2)Fe+H2SO4=FeSO4+H2↑
(3)Fe+CuSO4=Cu+FeSO4
【解析】
(1)
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故填:4Al+3O2=2Al2O3。
(2)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填:Fe+H2SO4=FeSO4+H2↑。
(3)
铁和硫酸铜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Fe+CuSO4=Cu+FeSO4。
22.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
【解析】
【详解】
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X能与稀硫酸反应,Y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X排在氢前,Y排在氢后,故X比Y活泼;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Y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Y比银活泼,Z与硝酸银不反应,说明银比Z活泼,故Y比Z活泼,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
23.(1)一定含有Cu、Zn,可能含有Mg
(2)Cu(NO3)2、Zn(NO3)2、Mg(NO3)2
【解析】
【分析】
将一种金属放入到比其活动性弱的两种不同金属盐的混合溶液中反应时,该金属先与活动性弱的盐反应,后与活动性强的盐反应。将一定量的镁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锌溶液中,涉及到的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镁、锌、铜,镁先与硝酸铜反应,硝酸铜反应尽后,镁再与硝酸锌反应,反应进行到何种程度,由镁的加入量决定。
(1)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滤渣中有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因为镁先置换出铜,再置换出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氢前,铜排在氢后,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锌,也有可能镁过量,滤渣中含有剩余的镁,故滤渣的成分中一定含有Cu、Zn,可能含有Mg。
(2)
硝酸铜溶液为蓝色,硝酸锌溶液和硝酸镁溶液都是无色,滤液呈蓝色,说明硝酸铜没有反应完,则硝酸锌还没有反应,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所以滤液中一定有剩余的硝酸铜、没反应的硝酸锌、生成的硝酸镁,其化学式分别为:Cu(NO3)2、Zn(NO3)2、Mg(NO3)2。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1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