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5 11:1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棉质被套 B.玻璃水杯 C.塑料桶 D.不锈钢碗
2.化学与生活、健康等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煮沸可以软化硬水 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C.人体缺钙导致骨质疏松 D.单车出行利于低碳环保
3.米饭是我们日常食用的主食之一,其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A.维生素 B.糖类 C.无机盐 D.蛋白质
4.赣深高铁于12月正运营。高铁列车上所用的下列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铝合金 B.铜线 C.塑料 D.不锈钢
5.“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致力于高产水稻的研究。为解决粮食需求问题立下卓越功勋。水稻中最主要的营养物质是
A.脂肪 B.糖类 C.维生素 D.无机盐
6.化学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
A.研制农药防治病虫害 B.研制新冠疫苗
C.新型防火材料的研制 D.神舟十三号飞船飞行轨道的设定
7.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C.购物时自带环保袋 D.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 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D.酒精用作然料
9.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用作干燥剂
B.铁、锌、碘等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NH4NO3、(NH4)2SO4、CO(NH2)2都属于铵态氮肥
D.纯金、青铜、不锈钢都属于金属材料
10.下列措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广泛使用化石燃料——减少酸雨的发生
B.在天然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二硫醇——及时提醒天然气泄漏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体污染
D.推广使用电动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高烟囱减少烟尘对空气的污染 B.实验室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摄入过量的碘元素来预防甲状腺肿大
12.“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缺钙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B.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蛋白粉与淀粉
C.用pH试纸测得血液的pH为7.35-7.45,则说明此人身体健康
D.被蚊虫叮咬后,可以涂抹一些含有碱性的物质的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
13.整理归纳是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张同学整理的部分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A.化学实验数据记录 B.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用10mL量筒量取7.25mL水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③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 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C.燃烧与现象 D.化学与生活
①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②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白烟 ③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①人体缺乏碘元素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②经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能使之光亮、耐用 ③用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利用溶解作用
A.A B.B C.C D.D
14.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能达到的是
A.除去CO中的——通过灼热的CuO
B.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加入稀盐酸
C.鉴别白酒和白醋——看颜色
D.鉴别和NaOH固体——加水溶解,测温度
15.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A.水和酒精:闻气味 B.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无色酚酞
C.CO和: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 D.氯化钠固体和碳酸钙粉末:加水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硅元素____;
(2)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__;
(3)3个氮分子____;
(4)人体缺少____元素,易患骨质疏松症。
17.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在工业上,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
(2)为了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广西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2021年3月12日,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完成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本次发射火箭第二级推进剂为液氧/液氧。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使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8.请在A-G七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A.石墨 B.氧化钙 C.氧气 D.酒精 E.二氧化碳 F.钢 G.金刚石
(1)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是___________。
(2)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______。
(3)生石灰的成分是___________。
(4)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_。
(5)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___________。
19.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人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1)口罩是防疫的必备品,其生产原料中用到的聚丙烯属于______(填“无机非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2)加强营养有利于增强体质,合理补充维生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
A.鸡肉 B.黄瓜 C.面包
(3)洗手、消毒能有效防止病毒感染。“84”消毒液能迅速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 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84 消毒液与洁厕灵(含 HC1)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有毒物质,因此禁止将两者混合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Cl2是有毒气体
B.洁厕灵可以用铁质容器盛放
C.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台面
D.室内喷洒 84 消毒液后,会嗅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
E. 84 消毒液不可以口服可以预防新冠状病毒
三、推断题
20.右边 A、B、C、D、E、F 是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其中 D、F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E 是一种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绿色能源。它们存在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箭尾的物质可转化成箭头的物质,“-”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和B 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 E→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1.图中A~E为初中化学常见纯净物,其中A是秸秆、杂草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空间内发酵产生的一种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若D在常温下为液体,则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若D和E组成元素相同,则D→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E→D的转化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实验题
2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把铁钉和铁粉放在潮湿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银白色的铁钉表面出现了一层黄色的物质。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得知是铁锈。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___________(写化学式),铁锈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此过程中,铁粉温度明显升高,___________能变成___________能。
(2)小明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表面的铁锈很快消失,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变成黄色。铁离子___________(写出符号)使溶液显黄色。铁钉放在黄色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又变成了浅绿色:氯化铁和铁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小芳发现:等质量的铁钉和铁粉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都有气泡产生,但铁粉与稀盐酸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更快,由此现象可得出反应速率与___________有关。
(4)铁元素是人体必须的___________(填“微量”或“常量”)元素。如果缺少铁元素,会导致___________。
23.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得到了新突破,下面是用秸秆合成新型燃料二甲醚(CH3OCH3)的流程图.
(1)下列与二甲醚具有相同化学式的有机化合物是___(填字母编号).
A 甲烷(CH4) B 酒精(C2H5OH) C 醋酸(CH3COOH)
(2)上述实验过程中,溶解和蒸发时都要使用的同一种玻璃仪器是___,其中在蒸发结晶时,该仪器的作用是___.
(3)秸秆与氧气反应前,需将其粉碎,目的是___.
(4)二甲醚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写出含K化合物在农业上的一种用途___.
五、计算题
24.洁厕灵的有效成分为HCl,李强同学测定某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他将100.0g洁厕灵倒入锥形瓶中,逐次加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18.9 137.8 M 175.6 195.6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M的数值为 。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3)该洁厕灵中HC1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5.某工业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每生成1t 产品,需要通入含有0.2%(体积分数,下同)的惰性杂质CH4的新鲜原料气2800m3。
经分离器分离产品后,剩余气体中含有大量未充分反应的原料与 3%的CH4。在连续生产的条件下,可对剩余气体采用部分循环、部分移走的操作,一方面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节省成本,另一方面也避免装置中CH4越来越多而对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已知在此生产条件下,CH4在每吨产品中的溶解量为2.3m3,。计算每生产 1t 产品需要移走气体的体积。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B 6.D 7.B 8.B 9.C 10.A 11.C 12.B 13.B 14.D 15.B 16.(1)Si(2)Cl-(3)3N2(4)Ca
17.(1) 煤 沸点(2)可再生(3)化学
18.(1)C(2)A(3)B(4)F(5)D
19.(1)有机合成材料
(2)B
(3) +1 AD
20. H2O2 H2O CO2+C2CO C2H5OH+3O22CO2+3H2O
21. CH4 分解反应
22.(1) Fe2O3 混合物 化学 热
(2) Fe3+ 化合反应
(3)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4) 微量 缺铁性贫血
23. B 玻璃棒 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用作钾肥
24.(1)156.7;(2)10.6g;(3)7.3%
25.110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