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摩擦力 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3摩擦力 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2 16: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3 摩擦力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力推一个物体没能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秋千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秋千处于平衡状态
C.用力沿斜面向上推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
D.一个物体加速下落,它受到的重力大小不变
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会产生摩擦力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
D.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产生摩擦力的作用,同时自身也受到摩擦力
3.有同学根据如图所示的漫画提出了“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疑问。同学们对此作出了几个猜想,其中经得起检验的是(  )
A.静摩擦力的大小不随外力变化而改变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随运动快慢变化
C.滑动摩擦力一定大于静摩擦力的大小 D.运动物体不受摩擦力只有静止的才有
4.将磁体A、B(磁体A的磁性大于磁体B,且质量mA>mB)放置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桌面上,用力使它们靠近,松手后两磁体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  )
A.磁体A受到的摩擦力小于磁体B受到的摩擦力 B.磁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磁体B受到的摩擦力
C.与磁体A接触的桌面可能更粗糙 D.与磁体B接触的桌面一定更粗糙
5.A、B是两个相同材料的实心正方体,如图所示,A和B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方式在相同的水平桌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F3 B.F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竖直放置的钢板轨道AB之间,钢板固定不动,物体刚好以速度v向下匀速运动,若要使物体以速度3v沿钢板向上匀速运动,则需要施加的拉力F的大小应该等于( )
A.mg B.2mg C.3mg D.6mg
7.杂技演员在进行“顶杆”表演时,用的是一根长直竹竿(假设不计其质量),竹竿被站在地面上的演员乙用肩部竖直顶起,演员甲在竹竿上表演。在竹竿底部与演员乙肩部之间装有一传感器(一种能测出肩部受力大小的装置),传感器显示演员乙肩部的受力情况。若质量为30千克的演员甲自竹竿顶部由静止开始沿竹竿下滑到杆底的过程中,传感器显示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  )
A. 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大于重力
B. 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小于重力, 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大于重力
C. 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大于重力, 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小于重力
D. 内演员甲受到摩擦力小于重力
8.如图甲所示,小理同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了A、B两个长方体木块,B木块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左边墙壁上,A木块足够长,在0~10s内B木块下表面始终在A木块上,现在用水平向右的力F把A木块从右端抽出来,所用的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拉动A木块时它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2s内,A木块静止,不受摩擦力
B.4-8s内,A木块受到拉力F做功8J
C.2-10s内,B木块受到静摩擦力的方向始终向右
D.4-10s内,A木块运动状态改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二、填空题
9.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______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______N。
10.如图所示,用水平向右的力F=60N推乙物体,使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物块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甲___________摩擦力(选填“受”或“不受”),丙对丁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N。
11.如图所示,重为50 N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当物体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20N的拉力F时,物体刚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当拉力F减小为18 N时,物体向右做减速运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12.物理兴趣小组自主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已知B、C的重力均为10N,不计绳重及其与滑轮间的摩擦。当在绳端挂上物体B时(如图甲所示),物体A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N;接着把物体C放在A上,再用一水平向左且大小为24N的力F拉A(如图乙所示),可以使物体A、C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的重力为___________N。
13.A、B两物体如图放置,A的重力是14N,B的重力是30N,物体B在F2=10N的拉力作用下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4N,不计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那么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______(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地面对B物体的摩擦力是______N。
14.如图甲所示,用水平拉力F向右拉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的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_N,第3s物体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___N,6s~9s物体做___________运动。
三、作图题
15.如图所示,若某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用力蹬自行车前进,请找出自行车前、后轮所受路面摩擦力的作用点。并画出前、后轮所受路面摩擦力的示意图。
16.在水平向右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车厢水平地板上放置物块A。在某时刻,发现小球向右摆动,如图所示,请画出此时物块A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17.刘明同学新买了两双款式相同、鞋底纹样一致的运动鞋,一双是橡胶底,一双是牛筋底。他想测试一下橡胶底和牛筋底的运动鞋哪双摩擦力更大,于是利用物理器材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橡胶底运动鞋在水平桌面上做 ______运动,使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此时摩擦力的大小为 ______N;
(2)刘明发现牛筋底的运动鞋较轻些,于是便向鞋中添加了适量的沙子,目的是使这两种鞋对水平桌面的 ______相同;
(3)若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则说明摩擦力大小跟 ______因素有关(选填“材料”、“粗糙程度”或“压力大小”);
(4)在拉动过程中刘明发现,拉动鞋的速度实际很难控制,于是他将鞋放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当他水平向左拉动木板时,鞋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______。
18.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
(1)小亮将装有部分文具的文具盒,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文具盒,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利用____________的原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若第一次拉着文具盒以l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二次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______;若进行实验时,水平拉着文具盒加速运动,则文具盒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实验过程中小亮发现保持文具盒做匀速直线运动很困难,他与同组同学讨论后,改用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水平向右拉动下面的木板,使文具盒保持静止状态,此过程中文具盒受到____________摩擦力(选填“静”或“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3N,接着小亮又将橡皮等物品放入文具盒中,重复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____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若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将木板向右匀速拉出的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弹之间的大小关系为F____________ 2F弹(选填“>”、“=”或“<”)。
19.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以相同初速度冲上斜坡后运动的最大距离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他和小华思考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斜坡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他们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角度θ倾斜固定,并找来质量不同的小木块若干、光滑的斜面M等实验器材进行探究。
(1)他们上网查找得知:初速度相同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在路面滑行时,路面越粗糙,汽车滑行的距离越短。由此他们思考认为猜想一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小明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从斜面自由滑下,比较木块冲上长木板的最大距离,来验证猜想二请指出小明操作中的错误之处:______。
(3)为验证猜想三,小明将同一木块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释放,冲上同一长木板,记录了长木板的倾角与木块在长木板上运动的最大距离x的实验数据如表。
θ/度 10 20 30 40 45 50 55 60 65
x/m 1.76 1.57 1.45 1.38 1.37 1.36 1.37 1.39 1.42
①请根据表中数据作出木块在长木板运动的最大距离x与倾角θ的关系图像______。
②由图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当倾角θ=35°时,x=______m。
五、综合题
20.小强一家驾车郊游,车行至一个水平弯道处,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小强不由自主靠向车门,并与车门产生挤压,如图甲所示.小强问爸爸:我向外靠是因为惯性所致,但我和车门挤压时,显然车门对我有一个反向的作用力,这个力有什么作用呢?爸爸解释道:刚才我们在弯道上的运动是圆周运动,而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有指向圆心的力来维持物体做这种运动,这种力叫向心力,刚才车所需的向心力就是由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提供的.小强恍然:那刚才车门对我的力就是提供我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啦!
小强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如图乙所示,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弧做圆周运动,其运动的速度为v(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圆弧长),那么物体所需向心力的大小为F向=mv2/r.
(1)他们在弯道处的行驶速度为54km/h,合______m/s.
(2)小强的质量m=45kg,弯道处的圆弧半径r=45m,行驶速度v=15m/s,求在转弯过程中他所需向心力的大小_____.
(3)你认为小强当时说的“刚才车门对我的力就是提供我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啦!”这句话对吗?为什么?___.
(4)已知在考虑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汽车在水平弯道上行驶时,所需向心力仅由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提供,那么,不同质量的车辆在同一弯道处的限速是否相同?请推导说明.(设:此时车辆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_____
21.某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细线跨过定滑轮的两端分别与木块和弹簧测力计相连,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滑轮与细线的摩擦,且滑轮与木块之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放置砝码.用力F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
(1)实验中砝码的作用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___________是否有关.
(2)对于用该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f,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板与水平桌面之间要保持光滑才能够完成该实验
B.该实验中不用匀速拉动木板
C.该实验中只有匀速拉动木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摩擦力f
D.该实验中只有匀速拉动木板,拉力F才等于摩擦力f
(3)某同学向左缓慢(可以视为静止)拉动木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拉动的时间是不断变化的,于是找来一个拉力传感器,通过电脑对数据的处理后得到了如下所示表格:
时间/s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传感器示数/N 1.0 2.0 3.0 4.0 5.0 6.0 5.2 5.2 5.2 5.2
现象 砝码、木块与木板间无滑动 砝码、木块与木板间有滑动
由表格知,该同学观察到拉力传感器示数为5.2N时,此时砝码、木块与木扳的状态是_____;
A.砝码、木块与木板间一定有滑动B.砝码、木块与木板间一定无滑动
C.以上两种情况均有可能
(4)该同学仍然用第(3)问中的器材进行实验,当他用12N的拉力F匀速拉动木板的时候,木板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D 6.B 7.B 8.D
9. 2 2
10. 不受 15N
11. 重力 20 20
12. 10 25
13. 水平向右 6
14. 6 3 匀速直线
15.
16.
17. 匀速直线 4 压力 材料 水平向左
18. 二力平衡 不变 不变 滑动 压力 >
19. 正确 物体以相同初速度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斜坡的粗糙程度有关 没有控制初速度相同 随倾角的增大,木块上滑的最大距离x先减小后增大 1.42
20. 15 225N 不对,车门对小强的力与座位对小强的摩擦力之和才是使小强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相同.
21. 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大小 B C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