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微观世界的量子化 自主提升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5微观世界的量子化 自主提升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1 18:4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微观世界的量子化 自主提升过关练(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
B.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射线、射线的波长依次减小
C.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其能量为
D.通电直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总是与其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垂直
2.实际物体是具有多重属性的,但是,当针对某种目的,从某种角度对某一物体进行研究时,有许多对研究问题没有直接关系的属性和作用却可以忽略不计。物理学上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就是理想模型。下列不属于理想模型的是(  )
A.质点 B.元电荷 C.点电荷 D.黑体
3.关于能量量子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子假设最早是由爱因斯坦提出来的
B.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
C.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能量子越大
D.能量子假说与宏观世界中对能量的认识相矛盾,因而它一定是错误的观点
4.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物理科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科学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磁生电”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B.亚里士多德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猜想出来的
C.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为定量研究电现象定了基础
D.爱因斯坦首先提出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是以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份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连续的
B.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
C.红光的能量子比绿光大
D.电磁波波长越长,其能量子越大
6.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普朗克提出能量子的概念 B.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
C.伽利略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 D.库伦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连续的
B.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能量子的能量越高
C.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空腔壁上开很小的孔,射入孔的电磁波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黑体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第一个提出能量子的概念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C.物体的长度是量子化的
D.温度升高,物体辐射的紫光增强,辐射的红光减弱
9.热辐射是指所有物体都要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现象。辐射强度指垂直于电磁波方向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到的辐射能量。在研究同一物体在不同温度下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与其辐射强度的关系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图中横轴λ表示电磁波的波长,纵轴Mλ表示某种波长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则由Mλ-λ图线可知,同一物体在不同温度下 (  )
A.向外辐射同一波长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相同
B.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相同的
C.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辐射强度的极大值随温度升高而向短波方向移动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类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成功解释了磁化现象
C.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设
D.只要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场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1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突出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赫兹最早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麦克斯韦最早提出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D.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12.普朗克常量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常数,它的数值是(  )
A.6.02×10-23 mol B.6.625×10-3 mol·s
C.6.626×10-34 J·s D.1.38×10-16 mol·s
13.关于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能够完全透射照射到它上面的光波
B.随着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光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
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D.黑体的辐射强度只与它的温度有关,与形状和黑体材料无关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温度高的物体才会有热辐射
B.黑体只是从外界吸收能量,从不向外界辐射能量
C.黑体可以看起来很明亮,是因为黑体可以有较强的辐射
D.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和表面情况有关
1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只要有变化的电场,就可以形成电磁波
C.普朗克最早提出量子假说,开创了量子理论的新时代
D.量子假说认为,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单位的整数倍
二、解答题
16.在网上查阅资料,写一篇关于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生平的小论文。
17.如图所示为我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墨子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那么,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该理论的提出背景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根据黑体辐射实验的规律可知: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故A正确;
B.电磁波谱按照波长从长到短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射线,故B错误;
C.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其能量为
故C正确;
D.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通电直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总是与其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垂直,故D正确。
由于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
2.B
【详解】
物理学上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就是理想模型,如质点、点电荷、黑体,但是元电荷是一种电荷单位,所以B错误,符合题意;A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详解】
A.能量子假设最早是由普朗克提出的,故A错误;
B.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故B正确;
C.根据
可知,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能量子越小,故C错误;
D.能量子假说与宏观世界中对能量的认识相矛盾,而它的观点是正确的,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A.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磁生电”,而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先,后总结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后人称之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故A错误;
B.亚里士多德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是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出来的,故B错误;
C.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为定量研究电现象奠定了基础,符合史实,故C正确;
D.普朗克首先提出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是以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份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跳跃式的,故A错误;
B.由能量子的表达式可知,能量子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故B正确;
C.红光的频率比绿光小,由可知,红光的能量子比绿光小。故C错误;
D.电磁波波长越长,其频率越小,能量子越小。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A.能量子的概念由普朗克提出的,故A正确;
B.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故B正确;
C.伽利略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故C正确;
D.静电力常量是一个无误差常数,既不是库仑通过扭秤测出来的,也不是后人通过库仑扭秤测出来的,而是通过麦克斯韦的相关理论算出来的,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项,故选D。
7.D
【详解】
A.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量子化的,故A错误;
B.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小,由公式
可得其能量子的能量越低,故B错误;
C.英国物理学家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C错误;
D.空腔壁上开很小的孔,射入孔的电磁波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黑体,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A.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首先提出“能量子”的概念,他被称为“量子之父”,故A错误;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故B正确;
C.“物体的长度”可以分割,可以取小数,不能体现量子化的思想,故C错误;
D.当物体温度的升高时,它辐射的红光增强,辐射的紫光减弱,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由Mλ-λ图线可知,对于同一物体,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电磁波的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增大;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波长范围增大。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第一类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成功解释了磁化现象,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设,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只要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
A.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故A错误;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故B正确;
C.首先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科学家是英国的科学家法拉第,故C错误;
D.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故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
普朗克常量是一个定值,由实验测得它的精确数值为6.626×10-34 ,单位为J·s,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AD
【详解】
A.能完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频率的电磁辐射的物体称为黑体,因此黑体能够完全透射照射到它上面的光波,选项A正确;
B.由图可知,随温度的降低,各种波长的光辐射强度都有所减小,选项B错误;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选项C错误;
D.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有关,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情况有关;但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选项D正确。
故选AD。
14.CD
【详解】
A.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存在辐射,温度越高辐射的能量越多,故A错误;
BC.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的物体叫作黑体,黑体不反射电磁波,但可以向外辐射电磁波,有些黑体有较强的辐射,看起来也可以很明亮,故B错误,C正确;
D.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构成黑体的材料、形状无关,而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和表面情况有关,故D正确。
故选CD。
15.CD
【详解】
A.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A错误;
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电场,不能形成电磁波,B错误;
C.普朗克最早提出量子假说,开创了量子理论的新时代,C正确;
D.量子假说认为,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单位的整数倍,D正确。
故选CD。
16.见解析
【详解】
普朗克( Max Planck,18581947),近代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1858年4月23日生于基尔。1900年,他在黑体辐射研究中引入能量量子。由于这一发现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他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他以个科学家对科学、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与纳粹分子展开了为捍卫科学的尊严而斗争。1947年10月3日,普朗克在哥廷根病逝,终年89岁。普朗克的墓在哥廷根市公墓内,其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只刻着他的名字,下角写着:尔格·秒。
爱因斯坦在1879年3月出生于德国的小镇乌尔德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10岁时,他进入古典氛围很浓的路德中学,12岁时读完了《欧几里德几何》,并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13岁时,他读了康德的哲学名著《纯粹理性批判》和《自然科学通俗读本》, 1905年,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33年移居美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保留瑞士国籍。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逝世,享年76岁。1999年12月,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伟人”爱因斯坦的理论为核能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帮助对抗纳粹,他曾在利西拉德等人的协助下曾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罗斯福、直接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而二战后他积极倡导和平、反对使用核武器,并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是批判学派科学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和发扬光大者。
17.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德国物理学家的能量量子化假设。该假设提出的背景是经典电磁理论解释不了黑体辐射实验的实验规律。
【详解】
根据物理学史可知,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德国物理学家的能量量子化假设;该假设提出的背景是经典电磁理论解释不了黑体辐射实验的实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