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田忌赛马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策、荐”2个字,会写“赢、拳”等5个字,会写“赏识、脚力”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
4.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读懂课文内容,抓住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能借助图示,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在我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你见过或参加过哪些比赛项目呢 (见过骑马比赛、游泳比赛、跳水比赛、滑冰比赛……参加过奥数比赛、拔河比赛、象棋比赛……)
2.谈话揭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也和比赛有关,赛什么呢 (马)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赛马呢 (田忌)(板书:田忌赛马)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简介。(出示课件 1)
课件1
田忌,亦作“田期”“田期思”。战国时齐将。因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又称“徐州子期”。曾向齐威王推荐孙膑为军师。率军先后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一说今河北大名东南)大败魏军。
4.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猜猜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田忌赛马的事)田忌和谁赛马 结果怎么样 让我们一起去文中找找答案吧!
5.作者简介。(出示课件2)
课件2
司马迁(约前 145 或前 135-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后因对李陵军败降匈奴之事有所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二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学生自学课文生字生词,可以先在文中画出来,再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生字生词。
3.教师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识记生字。
组词识记:输赢 摩擦 策略 引荐 拳头(2)指导书写。
“赢”:“亡”“口”“月”“贝”“凡”几部分的占位比例要协调,大小要适当,上面的“亡”和“口”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月”“贝”“凡”要写得窄一些。
“拳”:上面的撇、捺要舒展,盖住下面的“手”。
“策”:下面部分“束”中的竖稍稍穿插在竹字头中间,注意笔画之间的避让。
“荐”:下面部分“存”中的撇稍稍穿插在草字头中间,注意笔画之间的避让。
三、再读感知,弄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田忌赛马的 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联起来的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派代表汇报,教师总结。(出示课件3)
课件3
第一部分(第1、2 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先介绍了孙膑、田忌等人,又提到田忌经常和人赛马,孙膑通过观察,发现这些人的马脚力相当,且都能分为三等,从而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板书:孙膑观赛,发现策略)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写孙膑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向田忌献策,表示自己有办法能确保田忌获胜,田忌便约了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板书:孙膑献策,准备赛马)
第三部分(第10~16 自然段):写了赛马的过程和结果。田忌在孙膑的指点下,有意安排了马的出场顺序,结果是田忌先输一场后胜两场,三局两胜赢了齐威王。赛后,齐威王很好奇,田忌如实相告,并借此机会将孙膑引荐
给了齐威王。(板书:调换顺序,以智取胜)
课文以“赛马”为线索,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叙述,先讲了赛马的背景条件,接着讲了孙膑向田忌表明自己有必胜的办法,然后讲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的经过和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弄清课文层次,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四、细读课文,了解过程
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2.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出示课件 4)
课件4
(1)起因:孙膑看了田忌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的几场赛马,发现了取胜的策略。
(2)发展:田忌在孙膑的指点下,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3)高潮:孙膑帮助田忌用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的办法与齐威王赛马。
(4)结局: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课堂总结 布置作业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生词,并了解了赛马的过程。
2.请同学们课下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为了指导学生学会全面地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多方面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课堂上师要紧扣题眼“赛”,从整篇课文人手,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课文的写作顺序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人物的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让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
2.谈话导入:田忌赛马,为什么脚力相差不多的马匹换个出场顺序就能够取胜呢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从“以智取胜”这个词入手,学习课文,探究其中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了解“三场赛马”。
(1)谈话过渡:田忌得孙膑相助,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让我们感受他们赛马现场的输与赢吧。(出示课件5)
课件5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接着,
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①指名读描写赛马场面的课文片段,师生评议。
②指名让学生汇报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的过程。
③师生评议,教师小结: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
④引导学生注意田忌的反应,并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田忌相信孙膑的计策)
(2)学生根据三场赛马的过程试着连一连。(出示课件 6)
课件6
田忌 齐威王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下等马
①结果怎样 (田忌胜了)
②田忌为什么胜了 (因为田忌做到了知己知彼,了解了齐威王马的具体情况,集中优势,作出战略取舍,以避其锋芒,以弱对强,以强压弱)
(3)谈话过渡:这么好的办法,是谁帮助田忌想出来的 (孙膑)
2.学习“孙膑献计”。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 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2)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第 1~10 自然段。在朗读时,注意读出人物语气和神态的变化。
(3)小组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充分朗读对话多的段落,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在感悟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
(4)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画出来,想一想。
(5)指名让多个学生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出示课件7)
课件7
①整体来看,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②每个人的马都有差别,都可以分成上中、下三等。
(6)结合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以及上面的句子,试着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如果同等级的马去比拼,胜负还是难以预料;但要是用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田忌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就极有可能实现三局两胜,从而赢得最终的胜利)
(7)谁能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三、理解人物,讲述故事
1.从你的品读中可以看出田忌是一个怎样的人 孙膑呢 齐威王呢 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在文中找出相关的描写片段,画出来,读一读。
2.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田忌是一个善于交友、相信朋友的人。(出示课件8)
课件8
①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②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2)孙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出示课件9)
①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②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③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胸有成竹地说”写出了孙膑早已思考成熟;“按照我的主意办”写出了孙膑具有必胜的信心)
④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3)齐威王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出示课件 10)
课件10
①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 ”
②田忌如实相告,并引荐了孙膑。后来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来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能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体会到孙膑的足智多谋、田忌的信任朋友、齐威王的知人善任。
(4)指导朗读:指导学生用符合文中人物性格的语气、语调来读对话,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品质。
(5)指名分角色再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更进一步理解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内容,领会课文中人物的想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学自话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
注意:不要遗漏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关键信息;对话注意采用转述的形式;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合理丰富故事情节。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3.作业。(出示课件11)
1.说说你从孙膑、田忌或齐威王身上受到
了什么启发。(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知已知彼、有舍有得、从善如流……)
教师总结: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不是力量的比赛,而是智力的比赛。田忌的胜利是孙膑的智慧的胜利。因此,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要像孙膑一样先认真分析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对策,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课后反思
赛马前的对话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田忌和孙膑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进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教授本课日不可以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评价人物时,要鼓厉学生大胆表达,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板书设计
发现策略
田忌赛马 孙膑献策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
以智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