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2 11:0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文明的交流
古代世界的帝国
2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目 录
CONTENT
01 ·古代文明的扩展
02 ·古代世界的帝国
03 ·文明的交流
课程标准
认识古代各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01
古代文明的扩展
1.1 文明扩展
前18世纪—前15世纪
古巴比伦
前1553年—前1085年
埃及
新王国
前8世纪
亚述帝国
前800年—公元146年
古希腊
前6世纪—
前4世纪晚期
波斯帝国
前4世纪晚期
亚历山大
帝国
前27年—1453年
罗马帝国
哪些因素促使古代世界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
思考1
就社会发展看,第一批文明都是农业文明。由于农业生产的地点是固定的,生产条件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不需要与外界有太多的交往,因而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
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
其一,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愈来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
一块土地经过开垦、种植若干年之后就得放弃,让它在8年、10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以恢复土壤肥力。农业的这种粗放性,使得被放弃(即休耕)的土地与正在种植的土地在任何时候总是处于5:1到10:1之间。这一点再加上人口不断增长,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必要性,即人类必须不断进入新的区域。
——《全球通史》
人地矛盾(有动力扩展)
其二,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族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
其三,农业的先进性使生产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
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的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有能力扩展)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上)
哪些因素促使古代世界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
1.2 扩展追源
思考1
古希腊:海洋文明
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 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哪些因素促使古代世界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
1.2 扩展追源
思考1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扩张存在哪些不同?
类型 原因 方式 结果 特点 影响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武力
扩张(征服)
海外
殖民
(移民)
以大河为中心,向四周扩展
分散在海岸线
殖民城邦独立自主,不受母邦控制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兴起。
被征服者服从征服者
农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发展工商业
资源相对匮乏,城邦斗争激烈;发展工商业
1.2 扩展追源
思考2
02
古代世界的帝国
概念解读:广义上形容意为统治区域、统治权力,特别是一个民族通过武力征服统治其它部落或族群建立的范围比较广大的国家。
2.1 帝国兴衰
波斯
早期波斯
居鲁士时期
冈比西斯时期
大流士时期
崛起时间
版图范围
统治概况
衰亡时间
公元前 6 世纪
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 、巴尔干半岛
1.继承西亚君主专制,宣扬君权神授
2.地方实行行省制
3.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公元前4世纪晚期,被马其顿灭亡
马其顿
马其顿王国
马其顿—亚历山
帝国
2.1 帝国兴衰
马其顿
亚历山大帝国
崛起时间
版图范围
统治概况
衰亡时间
公元前4世纪晚期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1.继承波斯帝国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集政治、军事等大权于一身
2.地方实行行省制
3.推广希腊文化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
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土地上建立了300多座希腊城市,在每一座城市中都建有希腊式的会所、剧场和体育场,而希腊的巡回演出剧团则定期在这些城市的剧场中上演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同时,东方文化中的君主专制主义和官僚体制、奢侈放荡的享乐主义等不断在对希腊文化进行着反向渗透。
——赵林《西方文化概论》第49-50页
“山不 走到我这里来,我就到它那里”
“去把 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
2.1 帝国兴衰
罗马
崛起时间
版图范围
统治概况
衰亡时间
公元1-2世纪
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整个地中海周边
1.实行帝制,大力发展奴隶制
2.地方实行行省制
3.基督教兴起,4世纪末成为国教
4C末帝国分裂,5C后期西罗马灭亡,东罗马1453亡
屋大维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时以武力,第二次是以 ,第三次是以 ,而第三次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王立新 《战争与文明》
2.1 帝国兴衰
罗马
宗教
法律
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时间
版图范围
统治概况
衰亡时间
BC550年—BC330年
BC336年——BC323年
BC27年—AD1453年
1.继承西亚君主专制,宣扬君权神授
2.地方实行行省制
3.建立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1.继承波斯帝国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集政治、军事等大权于一身
2.地方实行行省制
3.推广希腊文化
1.实行帝制,大力发展奴隶制
2.地方实行行省制
3.基督教兴起,4世纪末成为国教
公元前4世纪晚期,被马其顿灭亡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
4C末帝国分裂,5C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东AD1453亡
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 、巴尔干半岛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整个地中海周边
2.1 帝国兴衰
制度在帝国扩展的过程中交融,承继与创新
03
文明的交流
领域 表 现
技术传播 农耕技术:西亚→中亚、欧洲、北非
冶铁技术:西亚→埃及、希腊
文化传播 神话故事:西亚→希腊
雕刻艺术:埃及→希腊
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向东西方的传播演变
3.1 文明交流
公元前三千纪埃及雕刻
公元前六七世纪希腊雕刻
腓尼基字母
古代西亚、
古代埃及、
古代印度等
的多种字母
希腊字母
西
阿拉马字母

拉丁字母
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
总趋势: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领域 表 现
技术传播 农耕技术:西亚→中亚、欧洲、北非
冶铁技术:西亚→埃及、希腊
文化传播 神话故事:西亚→希腊
雕刻艺术:埃及→希腊
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向东西方的传播演变
商贸往来 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商贸往来等
3.1 文明交流
总趋势: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战争、文明这两个伴随着历史发展的两个词,两者间也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崇尚和平,爱好文明,对于战争也常常用犀利的眼神去看待,当历史沉淀,我们重观过去,用一颗客观的心来看待战争……我们必须承认,战争,是人类文明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王立新 《战争与文明》
3.2 交流反思
有人说“战争是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素养提升
古代世界帝国与文明交流
古代文明的扩展
农耕文明的拓展: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
海洋文明的扩展:古希腊
波斯帝国
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古代世界的帝国
文明的交流
文明的多领域传播:农耕技术、冶铁技术、
神话故事、雕刻艺术、字母文字
丝绸之路
课堂小结
促进了
推动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