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实验中学高三213班第二次月考试物理试卷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t s内通过的路程与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
B.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
C.速度的定义式和平均速度公式都是,因此速度就是指平均速度
D.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
3.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匀加速上升2 s,速度达到 3 m/s,接着匀速上升10 s,最后再以加速度a2匀减速上升3 s才停下来,则( )
A.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为1.5 m/s2 B.匀减速上升的加速度为1.5 m/s2
C.上升的总高度为37.5 m D.上升的总高度为32.5 m
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5.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质点在前10 s内运动的位移为20 m
B.质点的加速度为-0.4 m/s2
C.质点的初速度为4 m/s
D.质点前20 s内所做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6.如图所示,A、B两物体相距x=7 m,物体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 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 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
A.7 s B.8 s C.9 s D.10 s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
C.当F>μ2(m+M)g时,长木板便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8.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球一定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B.球可能受墙的弹力且水平向左
C.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D.球可能受斜面的弹力且垂直斜面向上
9.在水平力F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若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μF B.μF+G
C.G D.
10.如图所示,物体P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与竖直墙相连,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直到拉动,那么在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的弹力FT的大小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弹簧对P的弹力FT始终增大,地面对P的摩擦力始终减小
B.弹簧对P的弹力FT保持不变,地面对P的摩擦力始终增大
C.弹簧对P的弹力FT保持不变,地面对P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D.弹簧对P的弹力FT先不变后增大,地面对P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11.如图所示,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物块、B用跨过滑轮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接,物块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用Ff和FN分别表示水平地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和支持力,那么若将物块B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物块B仍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Ff和F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Ff、FN都增大 B.Ff、FN都减小
C.Ff增大,FN减小 D.Ff减小,FN增大
1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当力F由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而物块仍保持静止状态,则物块( )
.所受合力逐渐增大
B.所受斜面摩擦力可能变为零
C.所受斜面弹力逐渐增大
D.所受斜面作用力逐渐变小
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5分)
13、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甲和游标卡尺乙的读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mm,__________cm
14、打点计时器是力学中常用的________仪器,如图 6-1-10 所示的是用打点计时器记录
小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纸带,交流电周期为 T=0.02 s,每5 个点取一个读数点,测量得 AB=3.01 cm,AC=6.51 cm,AD=10.50 cm,AE=14.99 cm,AF=20.01 cm,AG=25.50 cm,
则 B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37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只有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5.(8分)如图所示,C和BC两轻绳共同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若保持C绳的方向不变,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改变BC绳的方向,试求:
(1)物体能达到平衡时,θ角的取值范围.
(2)θ在0~90°的范围内,求BC绳上拉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6.(8分). 如图,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中,某直升飞机在地面上空某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10时56分40秒由静止状态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进入BC段的匀速受阅区,11时准时通过C位置,已知:XAB=5km, XBC=10km.问:
直升飞机在BC段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17.(9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套在一水平放置的粗糙长杆上,两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一端系在小环上,另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木块上,两个小环之间的距离也为l,小环保持静止.试求:
(1)小环对杆的压力;
(2)小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至少为多大?
18.(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F=90N的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消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罔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力F作用t1=8s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t2=1s后,速度减为零。(已知 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物体沿斜面上升过程中的总位移A
(3)物块能否返回底端,若不能说明理由;若能.计算滑回底端时速度。
岳麓实验中学高三213班第二次月考试物理试卷答卷
班次: 姓名: 计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实验题(15分)
13、(1) ; ; 14、(3) (2) ;(3) 。
三、计算题(共37分,)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