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2 11:2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 6 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 》 (下)
13世纪末14世
纪初的新型航海图
航海图是人类
走向海洋的必备工
具。中国发明的指
南针传入欧洲后,
欧洲的航海事业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指南针和其他相关仪器,不仅容易测定船只方位,而且能制作出新型航海图。这种航海图呈现海岸海域地貌,布满航海用的放射状罗盘方位线。图为现存最古老的新型航海图。

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动因
①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迫切需要
获得资金与商品销售市场;
②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③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④《马可·波罗行纪》诱导欧洲有冒险精神的人向往东方实现发财梦;
⑤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欧亚上路(即丝绸之路)
⑥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学习聚焦
15世纪末,西欧人具备了向远洋进发的动力和技术条件。
条件
①指南针、星盘应用于航海
②造船技术的提高
③文艺复兴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相信“地圆”学说
④地理知识日益丰富(懂得利用季风和洋流,选择风向最有利的季节出海远航)
⑤海上探险经验的积累(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从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等岛屿获取木材、粮食和糖等资源)
⑥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史料阅读
马可·波罗这样描述中国元代西安府一个藩王的宫殿:
“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哩(一哩约等于 1.6千米)。墙内即此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
——[意]马可·波罗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
14世纪的星盘
星盘是测量天
体高度的仪器,通
过测量太阳或北极
星与地平线的夹角
来确定方位。哥伦
布、达.伽马和麦哲伦在远航中都用这种仪器来导航。

明朝的罗盘
罗盘是
利用指南针
定位原理来
测量方位的
工具。中国
的罗盘传入
西方后,被广泛应用于航海。

二、新航路的开辟
学习聚焦
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成环球航行,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
时间 航海家 路线 支持者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葡萄牙
1492—1504(4次) 哥伦布 西班牙——巴哈马群岛(欧洲——美洲) 西班牙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好望角——印度 葡萄牙
1519—1522 麦哲伦 环球航行(向西贯通三大洋) 西班牙
1.早期航海线:自从阿拉伯商人控制东地中海商路后,西欧人就多次进入大西洋,并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
2.主要新航线
▲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
2
3
4
指出开辟图中①②③④新航线的航海家
1
2
3
4
史料阅读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生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
…………
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意]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学思之窗
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
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賜給你们……
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从上述材料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历史纵横
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上的艰苦生活
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历尽艰辛。
一位船员记述了他们在横渡太平洋期间的苦难:
“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
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姐虫,而且,粉末
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
气。我们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样恶臭、令人作呕
……实际上,我们常不得不靠吃木屑过活,就
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在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但是,这些早期航海家也是欧洲第一批殖民者。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也是掠夺和奴役当地人民的过程。
▲ 麦哲伦船队中的“维多利亚号”(绘画作品)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学习聚焦
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全球海路大通,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
背景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英、荷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
“马修号”复原船(模型)
为纪念卡伯特到达北美 500周年,“马修号”复原船沿着当年卡伯特的航海路线,于 1997年 6月 24日驶入纽芬兰的博纳维斯塔港。

时间 国家 航海家 到达地区
1497年 英国 卡伯特 父子 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
16世纪 法国 卡蒂埃 北美洲东部的拉布拉多半岛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17世纪初 英国 哈得逊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俄罗斯 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① 北大西洋新航线的开辟
航线
时间 国家 航海家 到达地区
1578年 英国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
1642—1643年 荷兰 塔斯曼 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② 通往南半球新航线的开辟
通往北大西洋和南半球海上航线的开辟,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意义
1
2
3
4
5
6
卡伯特(英)
卡蒂埃(法)
巴伦支(荷)
哈得逊(英)
德雷克(英)
塔斯曼(荷)
▲ 其他航线的开辟示意图
合恩角
2
3
6
5

1
4
这些新航线最早谁开辟?
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尝试回答梁启超提出的问题。
问题探究
早在1405—1433年,中国的郑和就奉命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了远洋航行。郑和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海口和东非沿岸,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对于郑和的航海,梁启超作了这样的评论: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编》
学习拓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马克思在1857—1858年撰写的《经济学手稿》中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
尝试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世界历史”形成的论述,并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017·北京高考·21)图9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 REPERTA)。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
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
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
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
链接高考
B
(2015·上海高考·13)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圈地运动的发生
D.宗教改革的发端
链接高考
B
(2018·全国Ⅱ卷·33)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链接高考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