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木兰诗》第2课时课件(共20张PPT)+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木兰诗》第2课时课件(共20张PPT)+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2 18:30:2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特点;熟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2.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修辞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3.学习木兰这位巾帼英雄自立、自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文意,理清故事脉络,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1~3):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4):写木兰长期艰苦的征战生活。
第三部分(5、6):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回乡和亲人团聚。
第四部分(7):最后一个自然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二、复述故事
根据提示复述:
1.《木兰诗》写的几件事?
(1)写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2)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
(3)写木兰凯旋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喜不自禁。
2.故事情节:
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
三、解读诗意
结合注释,弄懂诗意用原句回答:
(1)表现木兰勤劳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2)木兰从军的原因是什么?表现木兰孝顺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诗中形容北方苦寒,表现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表现边塞艰苦,也是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
(5)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和行军之快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战士终于凯旋而归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诗中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8)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9)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0)描写伙伴惊奇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1)表现木兰机智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感悟形象
1.自由谈:我从文中_____读出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
明确: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
④“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⑤“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小结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本文是如何运用侧面描写来塑造木兰这一形象的?试举几例分析。
明确:本文在塑造木兰这一形象时,主要借助于对他人(或物)的描写来进行烘托,这样就使得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渲染了战场的肃杀气氛,用环境描写烘托了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夸张手法写勋级之高、赏赐之多,从侧面写出木兰战斗之英勇、战功之卓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通过军中同伴的“惊忙”“不知”来侧面表现木兰的非凡智慧和才能。
3.一千多年来,木兰这个人物形象一直深受人民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其一,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忠孝的美德,木兰代父从军,既是对父亲的孝,也是对国家的忠,因此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其二,中华民族历来崇敬不恋功名、洁身自好的节操,木兰英勇善战,不恋高官厚禄,功成身退,归隐故乡,不改劳动人民本色,是人民心中美好品德的化身。
其三,中华民族自古从军征战的都是男人,木兰敢于打破传统,以女儿之身从军数年,巾帼不让须眉,让人刮目相看,真心敬佩。
其四,中华民族一直有阳刚阴柔的审美主张,木兰上马有男儿的勇武,下马有女儿的娇柔,具有巨大而持久的魅力。
4.请为花木兰写一段评价语:
明确: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柔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五、随堂练习
1.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 ,雌兔眼迷离。
(2)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
(4)诗中交代木兰停机叹息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为此木兰的打算是_____________。
(5)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写战争旷日持久,异常残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C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理由:应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苦。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的“赴”和“度”两字用得极好,请品析好在何处。
“赴”字写出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沙场,积极主动参加战斗的决心和热情。“度”用夸张的手法写木兰身跨战马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写出一位身经百战、转战南北的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形象。
4.诗中表现木兰回家后的喜悦心情的六个动词分别是 ___、___、____ 、____ 、____、 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9 木兰诗
《乐府诗集》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特点;熟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2.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修辞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3.学习木兰这位巾帼英雄自立、自强的高尚品质。



第二课时
整体感知。
1.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3):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4):写木兰长期艰苦的征战生活。
第三部分(5、6):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回乡和亲人团聚。
第四部分(7):最后一个自然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复述故事
根据提示复述:
1.《木兰诗》写的几件事:
(1)写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2)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
(3)写木兰凯旋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喜不自禁。
2.故事情节:
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
解读诗意
结合注释,弄懂诗意用原句回答:
(1)表现木兰勤劳的诗句是什么?
(2)木兰从军的原因是什么?表现木兰孝顺的诗句是什么?
(3)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诗句是什么?
(4)诗中形容北方苦寒,表现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什么?
(5)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和行军之快的诗句是什么?
(6)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战士终于凯旋而归的诗句是什么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表现边塞艰苦,也是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诗中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诗句是什么?
(8)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诗句是什么?
(9)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是什么?
(10)描写伙伴惊奇的诗句是什么?
(11)表现木兰机智的诗句是什么?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感悟形象
1.我从文中_____读出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
勤劳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勇敢坚毅
忠孝两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征途之遥
生活之苦
战斗之多
时间之长
战况之烈
勇敢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淳朴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不慕荣华富贵,甘过平凡生活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机智
巾帼英雄木兰
勤劳善良 孝顺 深明大义
勇敢坚毅 忠孝两全
淳厚质朴 聪明机敏
热爱亲人 报效国家
不慕名利 热爱和平
小结
2.本文是如何运用侧面描写来塑造木兰这一形象的?试举几例分析。
本文在塑造木兰这一形象时,主要借助于对他人(或物)的描写来进行烘托,这样就使得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
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渲染了战场的肃杀气氛,用环境描写烘托了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夸张手法写勋级之高、赏赐之多,从侧面写出木兰战斗之英勇、战功之卓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通过军中同伴的“惊忙”“不知”来侧面表现木兰的非凡智慧和才能。
3.一千多年来,木兰这个人物形象一直深受人民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其四,中华民族一直有阳刚阴柔的审美主张,木兰上马有男儿的勇武,下马有女儿的娇柔,具有巨大而持久的魅力。
其一,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忠孝的美德,木兰代父从军,既是对父亲的孝,也是对国家的忠,因此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其二,中华民族历来崇敬不恋功名、洁身自好的节操,木兰英勇善战,不恋高官厚禄,功成身退,归隐故乡,不改劳动人民本色,是人民心中美好品德的化身。
其三,中华民族自古从军征战的都是男人,木兰敢于打破传统,以女儿之身从军数年,巾帼不让须眉,让人刮目相看,真心敬佩。
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
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柔美的女儿,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
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
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
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4.请为花木兰写一段评价语:
随堂练习
(1)     ,雌兔眼迷离。
(2)朔气传金柝,     。
(3)    ,壮士十年归。
(4)诗中交代木兰停机叹息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
为此木兰的打算是  。
(5)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
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写战争旷日持久,
异常残酷的句子是      ,      。
雄兔脚扑朔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1.名句默写。
2.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理由:应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苦。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的“赴”和“度”两字用得极好,请品析好在何处。
“赴”字写出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沙场,积极主动参加战斗的决心和热情。“度”用夸张的手法写木兰身跨战马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写出一位身经百战、转战南北的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形象。
4.诗中表现木兰回家后的喜悦心情的六个动词分别是 ___、___、____ 、____ 、____、 __。





帖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木兰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特点;熟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2.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修辞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3.学习木兰这位巾帼英雄自立、自强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点】
理解文意,理清故事脉络,背诵全诗。
【学法指导】
1.学习本文要反复朗读。朗读时要求准确、流畅、传神、齐读要整齐,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可按段或层次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按归纳的文字来串通课文,复述课文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几部分?(文中标记)
二、复述故事
根据提示复述:
1.《木兰诗》写的几件事?
(1)写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2)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
(3)写木兰凯旋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喜不自禁。
2.故事情节:
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
三、解读诗意
结合注释,弄懂诗意用原句回答:
(1)表现木兰勤劳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
(2)木兰从军的原因是什么?表现木兰孝顺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
(3)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
(4)诗中形容北方苦寒,表现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边塞艰苦,也是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
(5)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和行军之快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
(6)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战士终于凯旋而归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
(7)诗中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
(8)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
(9)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
(10)描写伙伴惊奇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
(11)表现木兰机智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
四、感悟形象
1.自由谈:我从文中_____读出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
明确: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______________
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________________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木兰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如何运用侧面描写来塑造木兰这一形象的?试举几例分析。
3.一千多年来,木兰这个人物形象一直深受人民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4.请为花木兰写一段评价语:
五、随堂练习
1.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 ,雌兔眼迷离。
(2)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
(4)诗中交代木兰停机叹息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为此木兰的打算是_____________。
(5)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写战争旷日持久,异常残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理由:应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苦。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的“赴”和“度”两字用得极好,请品析好在何处。
4.诗中表现木兰回家后的喜悦心情的六个动词分别是 ___、___、____ 、____ 、____、 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木兰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特点;熟读并背诵课文,疏通文意。
2.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体会不同修辞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3.学习木兰这位巾帼英雄自立、自强的高尚品质。
【学习重点】
理解文意,理清故事脉络,背诵全诗。
【学法指导】
1.学习本文要反复朗读。朗读时要求准确、流畅、传神、齐读要整齐,在反复的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可按段或层次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按归纳的文字来串通课文,复述课文时不仅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住重点,做到详略得当。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思考: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2.以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为序,诗的正文可分为几部分?(学生文中标记)
明确:第一部分(1~3):叙述木兰的身份,交代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工作和征途上的见闻、感受。
第二部分(4):写木兰长期艰苦的征战生活。
第三部分(5、6):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功成不受赏,回乡和亲人团聚。
第四部分(7):最后一个自然段是附文,以兔为喻,赞美木兰。
二、复述故事
根据提示复述:
1.《木兰诗》写的几件事?
(1)写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2)写木兰的十年征战生活。
(3)写木兰凯旋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喜不自禁。
2.故事情节:
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
三、解读诗意
结合注释,弄懂诗意用原句回答:
(1)表现木兰勤劳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2)木兰从军的原因是什么?表现木兰孝顺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诗中形容北方苦寒,表现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表现边塞艰苦,也是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
(5)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和行军之快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战士终于凯旋而归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诗中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8)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9)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0)描写伙伴惊奇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1)表现木兰机智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感悟形象
1.自由谈:我从文中_____读出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
明确: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概。
④“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⑤“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小结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本文是如何运用侧面描写来塑造木兰这一形象的?试举几例分析。
明确:本文在塑造木兰这一形象时,主要借助于对他人(或物)的描写来进行烘托,这样就使得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渲染了战场的肃杀气氛,用环境描写烘托了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运用夸张手法写勋级之高、赏赐之多,从侧面写出木兰战斗之英勇、战功之卓著;“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通过军中同伴的“惊忙”“不知”来侧面表现木兰的非凡智慧和才能。
3.一千多年来,木兰这个人物形象一直深受人民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其一,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忠孝的美德,木兰代父从军,既是对父亲的孝,也是对国家的忠,因此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其二,中华民族历来崇敬不恋功名、洁身自好的节操,木兰英勇善战,不恋高官厚禄,功成身退,归隐故乡,不改劳动人民本色,是人民心中美好品德的化身。
其三,中华民族自古从军征战的都是男人,木兰敢于打破传统,以女儿之身从军数年,巾帼不让须眉,让人刮目相看,真心敬佩。
其四,中华民族一直有阳刚阴柔的审美主张,木兰上马有男儿的勇武,下马有女儿的娇柔,具有巨大而持久的魅力。
4.请为花木兰写一段评价语:
明确: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柔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五、随堂练习
1.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 ,雌兔眼迷离。
(2)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
(4)诗中交代木兰停机叹息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为此木兰的打算是_____________。
(5)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写战争旷日持久,异常残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C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理由:应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苦。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中的“赴”和“度”两字用得极好,请品析好在何处。
“赴”字写出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沙场,积极主动参加战斗的决心和热情。“度”用夸张的手法写木兰身跨战马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写出一位身经百战、转战南北的英姿飒爽的女英雄形象。
4.诗中表现木兰回家后的喜悦心情的六个动词分别是 ___、___、____ 、____ 、____、 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