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辽市一中、大安市一中、通榆县一中等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文化一直作为主干,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过久远而重要的影响,中医学以其切合民生日用的特性,与兵,农,艺一起,被列为中国四大实用文化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与中医学文化是相互影响﹑彼此渗透的。
从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干这一点而论,其最典型的体现,莫过于“儒医"这个特殊的传统医生角色类型。从社会规范层次看,情形则比较复杂,因为它本身还包括不同层次。所谓规范,就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做事的方法和行动的蓝图。其中有正式规范,如政治规范、法律规范等,也有非正式规范,如道德、习俗,信仰等。对中医学的影响和渗透似乎是以非正式规范为主,像忠孝事亲的道德观念对传统老年医学的影响,以修身为本的内省学说对传统医学伦理学的渗透等,都是儒家规范文化在中医学领域的体现。而儒家学说这个核心层次对中医学的作用,更是庞杂错综,难以确论。
儒家学说有它自己的哲学思想基础。儒学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人的问题上,通过对人生系统的反思,提出了一整套以仁学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仁有两个意思,仁爱的“仁"和人禽之辨的“人”,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可以互相解析的。“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仁学对人性,人道、人生价值,人际关系、人格和尊严及宇宙本体、天人关系、求知之论、为学之方等都进行了独到的探索。这样一个内容丰富、范围宽广的思想体系,对中医学的影响之深远和全面,是中华文化里的其他分支所不能企及的。从这个角度看﹐虽然近来关于中医学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学者提出“道家文化主干说”。但我仍坚持儒家文化是中医学文化主干的看法。
倘若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华文化应当被看作由不同学术流派思想观点的相互融合,共同创造而来的。正像由老庄所完善发展起来的认识论等哲学思想,在战国以后的学术发展中已不再是道家独有的传统,而成为整个民族文化特质的一部分,在中华文化史上不断影响着历代思想家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思考一样,儒家文化也不是一个凝固的原型。孔子以后,儒门多杂,历史上从未存在过一以贯之,单一型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本身就是在吞吐百家、多派争鸣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儒家文化的某些特点如中庸之道、求实精神、崇尚统一,已经衍化为中华文化的共同特点。
同样,中医学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吸收各种思想文化的过程。事实上,真正有杰出成就的中医学家,在哲学思想上也都不是单纯地接受一家之说,而是能够摒弃偏见地广采博取。今人也唯有具备如此宽厚的学术襟怀,才能在研究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努力熔铸已有的古今中外的思想精华,创造出自己时代的、民族的新文化和新医学。
(摘编自林殷、陈可翼《儒家文化与中医学》)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文化有不同层次的规范,它对中医学的影响和渗透可能以非正式规范为主。
B忠孝事亲的道德观念对传统老年医学的影响等,是儒家规范文化在中医学领域的体现。
C儒家学说中的“仁学"思想对中医学产生了中华文化其他文化分支不能达到的影响。
D老庄的认识论在战国之后成为民族文化特质的一部分,不再是道家独有的思想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整体围绕儒家文化与中医学的相互影响及思想渗透来论述,论点鲜明。
B.第二段运用举例法从社会规范层次的角度论述了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渗透。
C.第三段对儒家仁学的分析,有助于证明儒家思想对中医学深远而全面的影响。
D.第四、五两段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儒家文化和中医学博采众长的动态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对传统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B中医学既契合百姓日常生活,又和儒家传统文化互相渗透,可谓文化与实用兼顾。
儒家文化是在吸纳百家、多派争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不同流派互融共创的。
D.中医学是在努力熔铸古今中外的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广采博取的新文化和新医学。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重大突破。你们发扬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作出了贡献。这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们统筹推进白鹤滩水电站后续各项工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习近平致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贺信》
材料二: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是我国21世纪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工程实施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配合欠佳,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却非常丰富。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都是因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少,供过于求;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供不应求。
(摘编自刘洪梅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材料三:
6 月28日上午,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上天清气朗,滔滔江水从白鹤滩水电站两侧的进水口滚滚流入,驱动左岸1号和右岸14号两台百万千瓦水轮机组高速转动,生产出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
鹤舞金沙,当惊世界殊!这是“西电东送”国家重点工程,世界在建最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历史时刻。现场的建设者们欢呼雀跃,用力挥舞手中的五星红旗。
除水害,兴水利,中国人自古孜孜以求。从京杭大运河到都江堰,从二滩电站到三峡工程,无一不留名世界。今天,穿越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长江上游金沙江上不仅再现“高峡出平湖”,其独有的百万千瓦水电机组更堪称“水电珠峰”。
“三峡单台机组70万千瓦,溪洛渡77万千瓦,向家坝80万千瓦,乌东德85万千瓦,100 万千瓦就是'无人区’。”东方电气集团驻白鹤滩工地总代表王笑君说,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白鹤滩,中国已经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电行业核心技术。
百万千瓦机组是白鹤滩的“心脏”,超级大坝则是它雄壮的“身体”。站在坝底抬头向上看,近300米高的坝体横亘峡间,巍然挺立,两股洪流从截面达44平方米的泄洪口喷涌而出,倾泻在偌大的水垫塘,轰隆隆的水声响彻耳畔。
“白鹤滩全坝采用低热水泥,利用多项技术创新,解决了‘无坝不裂'的世界难题。"三峡集团白鹤滩建设部工程师周盂夏说,坝体内还埋设了上万个监测器﹐可实时感知温度、变形、应力状态等重要信息,非常“聪明”。
白鹤滩水电站还拥有长达217公里的世界最大地下洞室群,数百条洞廊层层叠叠,纵横交错,俨然一座“地下城"迷宫。水电七局白鹤滩施工局工程师齐磊沿途介绍,即使常年在洞内施工,如果没有红绿灯和指示牌,他们也会迷路。
很多白鹤滩建设者一开始进场后,数年如一日地扎根在这高山峡谷。一些年轻工程师大学毕业就来到白鹤滩,在这里结婚生子。多的时候,有数百个“白鹤滩宝宝"在工地生活。
如今,白鹤滩水电站也像“宝宝”一样在数万建设者夜以继日地培育下“长大成人”。这个登上世界“水电珠峰"的中国“水电骄子”,建成后预计多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624亿千瓦时,帮助减排二氧化碳约5 160万吨,成为“搏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颗“绿心”。
(摘编自《世界在建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习近平总书记发去贺信,表明了我国领导人对这一登上世界“水电珠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重视。
B作为“西电东送"国家重点工程的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在高端装备制造上有重大突破。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这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实施都是因为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D.中国经过自主创新,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电行业核心技术,白鹤滩水电站采用低热水泥,利用多项技术创新开启世界“无裂大坝"之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鹤滩水电站工程首批机组安全准点投产发电,是建设者们发扬精益求精,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取得的成果。
B白鹤滩水电站地下有数百条层层叠叠、纵横交错如同“迷宫”的洞廊,由于里面没有红绿灯、指示牌,即便是常年在洞内施工的人也常常会迷路。
C.白鹤滩水电站工程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离不开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最多的时候,有数百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工程师在工地上生活、工作。
D.白鹤滩水电站拥有堪称“水电珠峰”的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工程全面建成之后,其最高发电量预计可以达到每年624亿千瓦时。
6.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工程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锔 匠 老 张
白龙涛
锔匠老张是一位走乡串巷的手艺人,
锔匠老张不是一般的锔匠,除了锔锅锔盆锔大缸,还能唱戏讲新闻,豫剧曲剧越调坠子四平调,唱得那叫得劲儿,敢向县剧团的名伶叫板;老张走南闯北,天文地理,俗世八卦,凡事知晓一二,活活一个“万事通”。
老张是个好人,见不得别人家庭分裂,大吵小吵总要上前“锔一锔”。也怪!闹得再凶的家庭,经他斡旋,一准能化干戈为玉帛。这也是村人乐于让他充当“和事佬”的原因。
因而,老张隔段时间不来,村里人都想得慌。
三叔自幼残疾,两条腿一长一短,走路颠簸,给人的感觉像走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三叔娶三婶,爷爷花干了老本儿不说,还借了一屁股外债。为此,三叔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三婶带个9岁的男娃过门,让三叔提前当了爹。一家三口办了个小型养猪场。高中毕业的三叔有知识有力气,能读懂养猪方面的书籍,也能扳倒一头三百斤重的肥猪,这让三叔一家很快就脱了贫。
腰包鼓了的三叔迷上了赌博。三婶哭劝过多次,三叔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一路赌来,几年积攒下的家业便输了个精光,吵架成了三叔家的家常便饭。面对三婶的喋喋不休,三叔动辄拳脚相加,直至三婶带来的男娃愤然出走,打架才骤然而歇。但三婶却铁了心要跟三叔离婚。三叔和三婶闹得最凶的时候,老张来了。那天.他照例蹬一辆老式“凤凰"牌自行车,后座驮了一个“两头沉”荆条筐,里面装满了他的全部“家当”——工具和乐器,一进村口,就韵味十足地吆喝了一嗓子:锔锅锔盆锔大缸——这一嗓子不打紧,不仅吆喝来村里的男女老少,还唤来了鸡鸭猫狗围着他打转儿。村里人发现老张面容倦怠,少了往日的精神头,心里就隐隐作痛,老张依旧乐呵呵地讲他的幸福事儿:
老伴的高血压又降了。
大儿子盖起了三层小楼。
小儿子大学毕业找了城里的媳妇儿。
老张的幸福事儿感染了他的听众。在大家羡慕的目光里,他支好摊儿,升起炉灶,把各种工具哗啦倒在地上,开始工作。炉火在风箱的鼓动下呼呼燃起,把老张的脸映照得像刷了一层暖融融的金粉;老张摘掉棉帽,露出被棉帽压得温顺熨帖的头发,透出一种慈爱和沧桑的味道。
一会儿,老张面前就挤满了观众,单等老张忙完活计,热闹一番。如今生活好了,一次性使用的东西多了,锔东西的人自然就少了。今天,只有西街马奶奶兜来裂成三块的面盆。他正要忙活,三叔家里传来家什破裂的声音,还夹杂着歇斯底里的哭叫和咒骂,然后就见三婶散着头发踉踉跄跄从家里奔出来,脸上泪水恣肆流淌,血丝汇到嘴角处,脚上的一只鞋子不知丢到了哪里,三叔在后面追着。
老张皱起了眉头,停下了手里的活计。
咋回事,老张说,吃饱撑住了
三婶连哭带骂讲述了三叔一大早起来去赌博,输了钱回来打人的经过。末了,还加了一句:不跟这个鳖孙王八犊子过了,离婚!
老张脸上像冻了一层霜,撇下众人不管不顾地忙活起来。风箱拉得呼呼作响,周围的人大气不出,威觉那声音像来自心底的某个角落。
一袋烟工夫,炉灶里那块瓦片似的生铁已鲜红欲滴,像一块凝固的火舌。只见老张将铁块
夹到事先放好的铁砧上,在铁块的一头压上一块砖头,一脚踩实,手握一柄铜锉,鸬鹚捉鱼般在水桶里汲足了水,照着铁块一搓、一拉,团团白雾中,铁块便喷血般吐了一地铁谷子和铁芝麻。整个过程,老张动作娴熟,紧凑,像拉一把音律曼妙的二胡,但却无处不显露着深厚的功底。你想,一块烧成铁泥似的铁板,把它碾成颗粒,稍有迟缓,铁块就会变凉搓不动了;动作快了也不行,铁泥松软如泥,猛搓,很容易搓成一堆铁蒺藜。
把铁面儿用细筛筛过,倒掉铁谷子,留用铁芝麻,顺手在身旁的布袋里抓了一把红似砖土的细面儿,掺进铁芝麻里,倒进一坨熬煮多时的米面糊糊,糁和均匀,揉实。然后把西街马奶奶的面盆捧到面前,把裂成三块的面盆,在外侧沿裂口用铜锉开一个“V”型槽﹐然后用蘸水麻绳把面盆箍紧复原,将和成胶泥一样的铁面抹进那个“V"型槽内,在炭火上蜻蜓点水似地烤来烤去。这要掌握火候,火候过了,会出现裂缝,火候不到,不瓷实。铁泥干了,解开尼龙绳,用砂纸打磨过,面盆完好如初,找不出原先裂痕的地方。
三淑和三婶瞪大了眼,看着老张忙活。
忙完这一切,三叔急忙敬上一支烟,点火,静等老张训话;老张深吸一口烟,眼里霎时腾起一层薄雾.说,过日子跟锔盆一样,来不得半点虚,要掌握火候。
三叔鸡啄米一样点头,三婶也跟着点头。
老张又说,过几天孩子就会回家。
说完,收拾摊子,他在村人的殷切挽留中走进翻滚奔涌的晚霞里。这时,人们才发现,老张头发白了许多,背也佝偻了,老张老了。
三天后,三叔的儿子果然回来了。三叔发誓戒赌。
许久不见老张来村里了,三叔在三婶的催促下,找到了老张百里之外的家。三叔向村人打听老张,村人说老张死了,癌症。三叔不信,村人便径自引三叔和我到老张家看个究竟——两间低矮的草房,院内枯草没膝,一片颓败的景象。
三叔问:他几子住哪
村人诧异,一头雾水。说;老张年轻时赌博输了钱,回家把老婆打跑了,他打了一辈子光棍,没有儿子。
(有改动)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前三段交代了老张既是个手艺人,又是个“万事通”"和事佬”让读者对他有了初步的印象,也为下文故事进一步展开做了铺垫。
B.小说题目为“锔匠老张”而作者却用大量笔墨介绍三叔一家,难免喧宾夺主、冲淡了主要人物形象。
C作者很注重细节描写,"老张脸上像冻了一层霜"风箱拉得呼呼作响"等描写,形象地反映了老张的心情。
D老张给马奶奶锔面盆的过程写得细致真切,不仅自然展现了老张高超的技艺,也为老张借事说理,教育三叔张本。
8.请简要概括锅匠老张的形象特点。(6分)
小说最后写三叔寻找老张的情节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初,宿卫之士累朝相承,务求姑息,不欲简阅,恐伤人情,由是羸老者居多,但骄蹇不用命,实不可用,每遇大敌.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国,亦多由此。帝因高平之战,始知其弊,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当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乃命大简诸军,精锐者升之上军,赢者斥去之。又以骁勇之士多为诸藩镇所蓄,诏募天下壮士,咸遣诣阙,命太祖皇帝选其尤者为厥前诸班,其骑步诸军,各命将帅选士。由是士卒精强,所向皆捷,选练之力也。契丹自晋、汉以来屡寇河北,轻骑深入,无藩篱之限,郊野之民每困杀掠。言事者称深,冀之间有胡卢河,横亘数百里,可浚之以限其奔突。是月,诏忠武节度使王彦超,彰信节度使韩通将兵夫浚胡卢河,筑城于李晏口,留兵戍之。自是契丹不敢涉胡卢河,河南之民始得休息。以枢密院承旨清河张美为右领军大将军,权点检三司事。初,帝在澶州,美掌州之金谷隶三司者,帝或私有所求,美曲为供副。美治财精敏,当时鲜及,故帝以利权授之。然思其在澶州所为,终不以公忠待之。帝以县官久不铸钱,而民间多销钱为器皿及佛像,钱益少,九月,丙寅朔,敕始立监采铜铸钱,自非县官法物、军器及寺观钟磬钹铎之类听留外,自余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直,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上谓侍臣曰:“卿辈勿以毁佛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邪!且吾闻佛志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
(摘编自《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当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
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当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
C.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当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
D癸亥/谓侍臣曰/凡兵务精不务多今/以农夫百未能当甲士一/奈何浚民之膏/泽养此无用之物乎/且健懦不分/众何所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藩镇,唐初在重要诸州设都督府,后又在边境地区设节度使,通称“藩镇”。
B言事,古代专指向君王进谏或议论政事,今亦指向政府进言或议论国家大事。
C.三司,五代时,延续唐代体制,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
D朔,中国农历将阴历每月的初一称为“望”,阴历每月的十五称为“朔”。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宗从高平之战中认识到宿卫之士的弊端,采取有力措施整顿军队,并下诏招募天下壮士任各将帅挑选,由此士兵精干强壮,所向披靡。
B契丹轻骑多次侵犯黄河以北地区,言事者提出阻截的办法,世宗当月就下诏王彦超,韩通,派兵夫疏通胡卢河,在李晏口筑城,并派兵驻守。
C枢密院承旨清河人张美善于治理财政,当时很少有人比得上他。世宗虽然给了他管理财政的大权,但是并不将他当作公正忠诚之士来对待。
D.因为朝廷的钱币越来越少,世宗下令设立机构收集民间的铜来铸造钱币,要求民间所有的铜制品全部上交,给以等值的钱来补偿,否则要判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美掌州之金谷隶三司者,帝或私有所求,美曲为供副。(5分)
过期隐匿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①二公庙
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②,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③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注】①张巡,许远,唐代爱国将领。安史之乱时,张巡与唯阳(今河南商丘县)太守许远共守危城,城陷后两人先后被害,他们英勇抗敌,宁死不屈的精神受到后人敬仰。②光岳气分,指国土分裂,即亡国。③翕歘:即倏忽,如火光之一现。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开篇从容论死,达观凛然,让人感受到一股浩然正气扑面而来。其中,“为臣死忠"是
重点。
B“自光岳气分"七句追叙史事,赞颂张、许二人的崇高气节,“留取声名万古香"语意高迈积极。
C.“后来者”三句言张、许二公名彪青史,但后来人却鲜有继其志者,矛头直指南宋的蝇营狗苟之辈。
D全词以叙事写景立意,有具体形象之美和抽象之美,同时运用抒情,蕴含慷慨激昂的刚健之美。
有人说,这首词是体现儒家伦理道德的杰作。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 , ”的观点类比得出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的观点,说明大鹏只有飞到万里高空,才能乘风而行。
(2)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最能体现鲁迅先生指出的“中国人是健忘的”这一国民劣根性的句子是“ , ”。
(3“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借指战士。在古诗词中,透过“铁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
边塞将士不畏严寒、刻苦训练、奋勇杀敌的身影,如“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夕阳的余晖中,老子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屣。他对我们竟没有一丝的
之意,让我们世世代代为此难堪自惭。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绝顶的哲人,不愿埋骨乡梓,甚至不屑以他的同胞为伍,难道不使他的同胞的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___ ,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综观老子的遗著,好像他这两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不过我相信,当老子带着满头风霜,一脸慈悲。走出守藏室时,他已 人生的厚壁。在阳光下他眯眼看人间,人间混乱而无道,正如一塌糊涂的历史。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已____,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周朝的大厦将倾,山河将崩,九州辐裂,小小的守藏室亦将面临一场浩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那些厚重的典籍守不住也藏不住了。他抬头看看西天的晚云,去意满怀,是的,该走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留恋 洗心革面 洞穿 一目了然
B流连 脱胎换骨 洞悉 一目了然
C.留恋 脱胎换骨 洞穿 了如指掌
D.流连 洗心革面 洞悉 了如指掌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个绝顶的哲人,不愿埋骨乡梓,甚至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难道不使他的同胞的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B.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其至不原埋骨乡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的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C.一个绝顶的哲人,不愿埋骨乡梓,甚至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的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D.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以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乡梓,难道不使他的同胞的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19.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B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C.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土地沙漠化,是指由于土壤侵蚀,表土失去细粒(粉粒,黏粒)而逐渐沙质化,或由于流沙(泥沙)入侵,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的现象。① :气候干旱,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等。土地沙漠化也有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渡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沙漠化的过程_②_。发生阶段是潜在性的沙漠化,存在发生沙漠化的基本条件,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松散的流沙沉积等;发展阶段是地面植被已经破坏,发现风蚀、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形成阶段是地表广泛分布着密集的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如果不采取措施,土地沙漠化过程不仅不会自动停止, 3_。对于沙漠、戈壁和极度干早区,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进一步的人为破坏。对于沙区、沙漠绿洲等,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为前提,因地制宜地以草先行,草灌为主,草灌乔混交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并辅以农牧业建设。对于沙化,退化草原地区,重点是实施以水定草、草畜平衡、划区轮牧区,恢复,保护和改善草原植被,给草原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对于农牧交错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程。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6分)
21.请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条件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5
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曾国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 ——习近平
这些话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