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学习的实践探索
——以小学数学《分扣子》为例
分扣子一课在分类的基础上,从逛超市出发,以101教育导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获取新知识。以小组探究,学生自制教具,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参与,小组合作,运用101教育实时投屏展示自己的成果,得出分扣子可以从扣眼数和形状来区分。学习程度由易到难,还可以按照扣眼数形状颜色来区分。最后联系生活中的垃圾分类,以及班级小朋友展示自己收拾自己的衣服,来告诉同学们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扣子的活动,学生体会到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标准下,分得的结果有可能不同,如果一直分下去,分得的结果相同。
2.通过分扣子的活动,初步提高学生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学习分类,学生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在不同的标准下,分得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找出图形的特性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吗?超市为方便购物,都会把同一东西放到一起。老师这里有一个杂乱的超市,同学们能帮老师把东西归类到固定的区域吗?
想购买零食去零食区,想吃水果,去水果区域挑选。这样让超市看着更整洁,让我更方便去挑选自己想要的东西。今天我们来接着学习分类,学习我们的新课 ——分扣子。
【设计意图:抓住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这一特点,让学生玩游戏充分参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出本节课内容分扣子。】
1.小组探究。
师:拿出我们的自制教具,请小组成员按不同的标准将扣子进行分类。
师:说说你准备怎样分。
生1:可以按扣子的形状进行分类。
生2:可以按扣眼数目的不同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图形的某些显著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做一做。
师:既然确定了分类的标准,就请同桌两人分别选定不同的标准开始分吧!
学生分扣子,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再仔细看一看,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你分好的每一类还能继续分吗 标准是什么
生1:我刚才按扣子的形状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圆形的,一组是正方形的。现在我可以按扣眼的多少继续分下去。
生2:我刚才按扣眼的多少分成了两组,一组是两个扣眼的,一组是四个扣眼的。现在我可以按扣子的形状继续分下去。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那就按你们的想法继续分吧。
学生继续分扣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展示交流分类结果。
找小组展示,投屏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确定分类标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想一想。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的分法不同,但分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因为我们都是按扣眼多少和扣子的形状这两个标准进行分类的,只不过选择标准的先后顺序不同,其实分的标准严格来说是一样的。
师:说得很有条理,究竟对吗 我们再来验证一下。按不同的标准分下面的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一样吗
生:应该是一样的。
师:分分看。
师生共同演示分扣子,其结果:
师:看一看,跟咱们最初的猜测结果一样吗 为什么呢
生:一样。因为我们总的来说都是按这三种标准来分类的。
向学生展示6种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有了猜测,就要通过实例去验证,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4.联系生活
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垃圾分类,爱护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于数学知识。
这是我们班的小朋友展示自己收拾自己衣服的视频,上衣叠好后放在一起,裤子和裤子在一起,大衣和大衣在一起,学会分类让衣柜变得更加整洁。
5.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同学们不仅玩得很开心,动手、动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还锻炼了多种能力,所以今后咱们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游戏。
在分类中,分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我们要先找到它们共同的特征再进行分类!
6.板书
分 扣 子
在分类中,分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我们要先找到它们共同的特征再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