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
2、用心倾听,感悟《二泉映月》乐曲意境;反复品读,了解阿炳苦难的生活,体味阿炳通过乐曲表达出的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及对命运的抗争的不屈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用心倾听,反复品读,了解阿炳苦难生活,感悟乐曲《二泉映月》意境。
教学难点:
用心倾听,反复品读,体味阿炳通过乐曲表达出的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及对命运的抗争的不屈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初读,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对阿炳及《二泉映月》的了解
《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曲子,是谁创作的?你对阿炳有什么了解?
3、欣赏《二泉映月》
(1)阿炳是个苦难的人,是一位民间音乐家,是一位盲人音乐家。他的《二泉映月》代表了阿炳的最高水平,你们想听吗?(板书:听)
(2)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不朽的二胡名曲,你准备用什么来听?
(3)播放《二泉映月》,静心欣赏
(4)从这悠扬的曲子中你听到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板书:苦难、凄凉、抗争、怀念等等
4、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读通,并想一想阿炳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
阿炳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想一想这个问题。
5、课件出示,检查生词的认读情况
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 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静激荡
(1)指名读,点拨尝试竖着读,第一行写月亮,第二行写阿炳感情,第三行写《二泉映月》,读准后再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最后齐读。
这一课生词特别多,不知大家都读准了吗?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重点指导“月光如水”“静影沉璧”等
在这些词语中,你有哪个词语不理解吗?提出来我们一起思考。
【再读,理解文章】
1、过渡:阿炳为什么能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呢?让我们用心走进课文,从中慢慢品味。
2、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听”的句子。(板书:听)
请大家静心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带有“听”的句子。
3、交流理解,感悟阿炳的苦难
(1)学生交流朗读自己所画的含有“听”字的语句。
(2)课件出示文章第二自然段
(3)指名朗读
(4)启发:在和师傅赏月的时候,师傅向阿炳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听到什么声音没有?(板书:没有)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点击课件句子变色)
(5)师傅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相关句子,“奇妙“是什么意思?
(6)阿炳多么盼望自己快快长大啊!早点听到那奇妙的声音。一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小阿炳长成了大阿炳,他听到那奇妙的声音了吗?谁来读第三自然段。
(7)阿炳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谁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文字)
(8)这次阿炳听到了什么?一起来读读吧。阿炳听到了什么呢?(随答板书: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4、深入体味阿炳生活的苦难
(1)启发你们认为这样的声音奇妙吗?为什么阿炳没有向师傅说的那样听到奇妙的声音?反而听到的是叹息、哭泣、倾诉、呐喊?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2)请再次默读课文,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3)交流:你从课文中找到了什么关键词?
①“双目失明”:谈谈自己的理解,想象双目失明后的情景,感情投入地朗读“渐渐地,渐渐地……”一句
②“卖艺度日”:你看到的卖艺度日情景是怎样的?
创设情景想象阿炳怎样卖艺度日的:课件配《二泉映月》出示
场景一: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
场景二: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
场景三:一天,阿炳生病了,发烧至39、40度,浑身发抖,他又是怎么卖艺的呢?
场景四:天空下着雨,地上已积满了一滩滩水,阿炳又是怎么卖艺的呢?
选择其中一个画面,想象一下。
交流各自想象到的情景: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再次感情投入地朗读“渐渐地,渐渐地……”一句
5、感悟阿炳的坚强
(1)启发:为什么呀,为什么老天这么不公啊!但阿炳被苦难压倒了吗?从哪儿可以看出阿炳没有被压倒?
(2)品读“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一句
(3)阿炳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他不仅听到了叹息、哭泣,还听到了倾诉、呐喊,听到这些,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听着听着……”一句
(4)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体会乐曲意境。
让我们随着阿炳走进这茫茫月夜,来倾听他倾吐的声音吧。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用心体会乐曲的意境。
(5)交流:乐曲有什么变化?随着这种变化,你能体会出阿炳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课件出示两段文字,品读体会。
大家认真读书的情景让老师感动,相信你们一定也为乐曲的意境所打动。来,说一说,乐曲前后有什么变化?(生读文中有关语句)
随着乐曲的这种变化,你能体会出阿炳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吗?我们先来看起初时(课件出示相关语句)谁来读读,其余同学静心聆听。谁来说说,阿炳此时的心情怎样?把你体会到的融入文字中读出来。
再次欣赏《二泉映月》:一个对音乐充满热爱的阿炳,一个充满音乐天赋的阿炳,只能把自己的满腔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播放《二泉映月》
(6)齐读第五自然段:听着这荡气回肠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文章第五自然段
(7)指导,感情投入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二泉映月》起初委婉连绵,随着乐曲的步步高升,进入了高潮,表达了阿炳对命运的抗争,在尾声中舒缓起伏,恬静激荡。谁来读?播放音乐,配乐朗读
(8)启发: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随着乐曲的步步高升,升腾跌宕,你听到了什么?
(9)播放音乐,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0)启发:一个双目失明的民间艺人,一个充满苦难的民间艺人,一个从小失去母爱的民间艺人,一个对未来充满渴望的民间艺人。他靠什么创造出这样伟大的作品?他爱着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什么支撑他?
(11)创设情景,体会:当阿炳沉浸在茫茫的月夜时,阿炳拉起了动人的曲子,他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阿炳孤身一人在冰冷寂寞的小屋里,拉起来动人心弦的琴声,他仿佛感到什么?
(12)齐读“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一句
【拓展,升华情感】
1、过度:阿炳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是音乐带给了他光明,是音乐带给了他安定幸福,是音乐安抚他孤寂的心灵。《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声誉,享有怎样的声誉呢?
2、课件出示补充材料: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3、小泽征尔认为该怎样听《二泉映月》?随学生回答板书:听 跪下
4、深入启发: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无比崇拜的时候才会朝他跪下。小泽征尔崇拜阿炳什么呢?他要跪阿炳什么精神呢?随学生回答板书:对命运的抗争 对光明的向往
5、充满苦难人生的人太多了,度过凄惨人生的人太多了。但是有些人被苦难压倒了,在凄惨中潦倒了,这样的人是不值得被小泽征尔跪的。小泽征尔跪的是对命运抗争、对光明向往的这种不屈的精神!小泽征尔说要跪下来听《二泉映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去听《二泉映月》?
6、再次欣赏《二泉映月》
7、总结:苦难本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悲痛、哀伤、哭泣。但是对一个命运的强者,对于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苦难吧!
板书设计:
听:苦难、凄凉、抗争、怀念……
二泉映月 听:没有 奇妙
对命运的抗争 听: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对光明的向往 听: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