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比喻论证的妙用
《拿来主义》
课堂导入
钱钟书先生是个“甘于寂寞的人”,他不愿被人炒作,也不愿抛头露面,只想一心做学问。一天,一位英国女士打来电话,说喜欢《围城》,想见见钱先生。钱钟书婉言谢绝,但是那位女士十分执著,最后钱钟书实在没有办法了,便以其特有的幽默语言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你认为有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吗?”
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
用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
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
来证明
比喻论证的作用
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
使人容易接受;
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重点讲解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如何使用比喻论证的?
重点讲解
“大宅子”
文化遗产
“鱼翅”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烟灯烟枪”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鸦片”
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
“姨太太”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如何对待?
重点讲解
“鱼翅”
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吸收(使用)
“烟灯烟枪”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适当存放(存放、毁灭)
“鸦片”
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
批判地吸收(使用 毁灭)
“姨太太”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坚决抛弃
归纳
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
归纳
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在于关系的相似或是道理的相通,不在于表象的相似。
喻体要隐含或表达出与本体的逻辑关系。
比喻论证和比喻的区别
比喻重在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比喻论证重在使复杂的道理简单化;
比喻本体喻体之间重在形似,即对象与对象的外在特点的相似;
比喻论证本体喻体之间重在神似,即关系的相似或是道理的相通。
一
二
注意
1、要学会联想和想象;要注意从一个高度上去认识问题。
王昭君
曼陀罗
小草
梅花
松树
注意
2、找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
诗案中的苏轼――(小心翼翼)――徘徊的孤鸿
宫刑后的司马迁――(沉默坚毅)――坚强的磐石
放逐后的屈原――(英雄悲路)――折翅的青鸟
风雪中的苏武――(执著坚守)――不倒的胡杨
注意
3、要恰当地描绘相似事物(喻体)的特征来表现本体。
良知――灯(灯温暖、光亮,可以照亮世界,照亮心灵。)
人生――白纸(白纸空白、单纯。要去填写,要去充实。)
生命――歌(歌曲有低缓,有高亢,要从容吟唱)
精神――丰碑(挺立,不朽,可以感召后人,引领来者。)
学以致用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课后小练
请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逆境出人才”。
课后小练
逆境能压倒弱者也能造就强者在逆境中同困难搏击,能磨练意志,强化毅力,提高才智,培养崇高品德,青松之所以能在风暴的袭击下,傲然挺立,是因为他是在与风暴和雷霆的搏击中生长起来的;温室里的花朵啊之所以一遇风霜就枝零花落,是因为他们从未经受过风霜雨雪的考验,锋从磨砺出,逆境造就强者。不磨不利,不练不纯,不锤不坚。
道路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先驱者披荆斩棘开辟出来的;钢铁不是从地下直接挖出来的,而是在熊熊的大火中熔炼出来的,老练的舵手是在与大风大浪、激流暗礁的拼搏中闯出来的;英雄战士的钢筋铁骨,都是从艰苦卓绝的境遇中锻炼出来的。
逆境有如炼金炉,困难恰似磨刀石。逆境之所以能够造就强者,是因为他迫使人们去斗争,去锻炼;去求索、去提高,要战胜困难、艰险、灾难而改善处境生存下来,就必须成为强者,否则就会被逆境吞噬,强者,只有强者才能在逆境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冲出逆境,改造逆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