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天窗 5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天窗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8 19: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窗
【教学背景】
学习本课课文是让学生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通过本课的教学,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习文中想象的方法,知道想象的基础是仔细观察,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
【教材分析】
《天窗》是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名著之旅”。课文选自茅盾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孩子在夏日里下雨或夜晚时,被关在屋里,透过天窗展开想象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具备了阅读感悟的基础。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不深,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很难把握。因此,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在品读中理解课文、学习阅读的方法;在品读中感悟情趣、放飞自己的想象;在品读中培养语感、欣赏名家的语言;在品读中积累语言、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引导质疑、创设情境等来深化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要让学生有充分朗读、默读和思考时间,优化、活用教材,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在愉快的学习旅程中爱上阅读,并乐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悟“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感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唤起学生与课文的共鸣。
【教学难点】
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搜集有关作者茅盾的资料。
教师教学准备:①制作多媒体课件。②在课前交流中,了解学情,沟通师生情感。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乡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变得丰富多彩,今天,让我们来学习茅盾的文章《天窗》,去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简价作者。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作品有《春蚕》、《子夜》、《林家铺子》等。“茅盾文学奖”是中国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天窗》是茅盾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撰写的抒情散文。这里有对天窗的介绍与赞美,有乡下孩子的生活与快乐,有想象的放飞与神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慰藉 蝙蝠 恶霸 宇宙
猛厉 扫荡 掠过 奇幻
活跃 活泼 阔达 复杂
师:读得很正确。这些生字词要默记。第一行的是生字词,二、三行的词语今后可能会用上,用上这些词,表达就不同了,会更生动,更有文采。
2、初读课文
这篇文章共有九个自然段,请九人读课文。其他同学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畅谈感受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抽生读。
2、说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主要写天窗的来历)
3、这方天窗与其他的窗户有什么不同?
4、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整体感知
⑴、天窗在乡下孩子的心中是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慰藉是什么意思?(安慰)
⑵、天窗都在什么时候成为了乡下孩子唯一的慰藉?
(夏天阵雨来了时有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
2、学习课文4、5自然段。
⑴、品读第4自然段。
①师:这是一篇非常美的散文,我们来读读第四自然段吧。这一段的感情非常丰富,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边读边品,看语句里包含哪些感情
生:高兴快乐的心情,因为能在雨里尽情地玩耍。(第一句)
生:失落郁闷的心静,因为大人们不允许孩子们在外面玩,把他们叫回屋里。
②、指导朗读本段,重点指导学生读出从高兴到难过的情感变化。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请把这些体会读出来。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高兴的部分(第一句),男生读失落的部分,最后一句话齐读。
师:读得真好!女生那明亮、甜美、欢快的声音让老师感受到乡下孩子的快乐;男生那低沉、缓慢、悲伤的声音让老师听出了孩子们的失落与无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品一品,你能从男女对读中收获、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孩子们的情感同高兴到失落的变化。
③、通过联系上下文,让学生理解“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准与简练。
师:体会得真好!这就是享受语文。同学们把自己带进了情境中,经历了情感的体验,感受到外面世界很广阔、很精彩,屋里的世界却很孤独,很黑暗。
师: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生:对外面外面雨天渴望的时候。
生:从高闪到失落的时候。
过渡语:那小小的天窗是怎样慰藉孩子们的呢?让我们来学习第五自然段。
⑵、品读第5自然段。
①、哪些是孩子们看到的?哪些是孩子们想到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线画的孩子们看到的和想到的句子。看到的用“——”,想到的用“~~~”。
②、孩子们看到了什么?
生: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划。
师:“卜落卜落”是个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大还是小呢?为什么?
师:老师查了资料,它表示细小的碎响。因为孩子们被关在屋里,所以听到的声音就小了。
师:夏天的阵雨又大、又急、又快,而孩子们却感受不到。请打开你记忆的天门,想想想暴雨怎么样,暴雨中天地如何,雷电怎样怎样划破黑暗、震撼大地。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师:屋里和屋外是不一样的,应该怎么读?(学生有感情朗读)谈感受。
生:我感受到屋里的雨声很小,屋外雨声很大。……
师:是什么让孩子们从小中看到大,从单调到丰富呢?
生:想象
师:是呀,天窗使孩子们的想象变得活跃,他们在有限的视野中看到了跳动的雨脚、带子似的闪电而想象到外面广袤的世界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这种通过想象带来的感受要比在露天真实看到的要强烈的多,透过一扇小小的天窗,雨中的世界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变得如此奇妙,如此丰富,难怪孩子们会在这又黑又静的屋子中感受到“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3、自学第6、7自然段。
师:当夜幕降临,孩子们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告别了池塘边、河滩旁的玩耍,被逼上床休息的时候,透亮的天窗又成了他们唯一的心灵寄托,唯一的自我安慰,学生自读六、七自然段,思考,为什么孩子们在被逼着到床上休息时,天窗又是他们唯一的慰藉?
师:孩子们在被逼着到床上休息时,这时孩子们的心情怎样?
生:孩子们很不情愿和无奈。
师:课文第6、7自然段的结构和4、5自然段相似,请同学们自己品读吧,边读边用线画的孩子们看到的和想到的句子。看到的用“——”,想到的用“~~~”。
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抓住“一颗星,一朵云”“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奇幻的云彩”帮助学生体会出孩子们的想象大胆;引导学生抓住“一条黑影”想象到“蝙蝠”“夜莺”“猫头鹰”体会出孩子们的想象合理。
师生合作读。老师读看到的,学生读想到的。
师:想象力是神奇的翅膀,乡下的孩子看到了窗外的景象展开丰富的联想,给自己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在这样的夜中,同学们,如果你们也是乡下的孩子,被关在这样地洞似的屋子中,你又可能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仿照作者的写法,完成下面的练习。(多媒体出示: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__________________,想象到这也许是_____________,也许是____________,也许是__________……)
师:同学们通过天窗外变换的景象,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从中体会到了无限的乐趣。正如书中的孩子们,这小小的天窗成为了他们心灵“唯一的慰藉”。
(三)、学习课文8、9自然段,理解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
师:乡下孩子通过天窗外的景象展开的丰富想象给自己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板书? 神奇的空白)
师:作者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可以用书中的例子或生活中的例子说说。
生:因为它会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
生:因为有了它,你会看到宇宙的秘密,因为有了它,你会联想到种种事件。
生:因为孩子们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师:所以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因为——
生:因为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四、总结归纳,升华情感
1、说说对“天窗”的认识,感悟天窗的意义。
2、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天窗”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呢? 天窗已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天窗是孩子们想象的窗口,也是孩子们心灵的窗口,揣着一颗向往美好的心,才能打开想象的窗,让心灵通向更多更广袤的美好世界。
“天窗”是想象的翅膀;
“天窗”是心灵的慰藉;
“天窗”是快乐的源泉;
“天窗”是孤独时的朋友;
“天窗”是启迪智慧的老师……
五、拓展阅读
1、搜集茅盾及有关“茅盾文学奖”的作品,
2、阅读茅盾的其中的一部作品。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品读了课文,畅谈了自己的感受。在品读课文中,我们收获了方法和体验;在畅谈感受中,我们提升了表达与思维的能力。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准备下课!下课!
板书:
26 天窗
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看到 小小的一方空白
想到 孩子的想象世界
教学反思
《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课文内容语言优美,内容通俗易懂但蕴含深刻。在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了“以学定教,以读为本,读练结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解决问题,能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的实际。一堂课书声朗朗,效果较好。
1、以读为主,重点感悟。
?? ?为什么说天窗是我唯一的慰藉?抓住课文中这一问题,我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品读,让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引导学生把感受通过朗读展现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评价交流,一步一步地让学生把课文读出感情。学生读书热情高涨,通过读书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了朗读能力。
2?、以读为主,想象理解。
课文中“想象”部分是重点,我让学生认真读文,然后观察书中插图,问:“文中介绍作者透过天窗看到些什么?想象到什么?”学生回答后,我让学生思考、讨论:“除了文中介绍的,透过天窗,你还可以看到哪些景物,由此你能想象到些什么?”学生兴味盎然,有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想象,我要求学生用笔把想象到的写下来,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课文,明白了文中重点句子“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的含义。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天窗》的喜爱之情。
? 3、进行写作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处写作练习:同学们,如果你们也是乡下的孩子,被关在这样地洞似的屋子中,你又可能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仿照作者的写法,用笔写下来。此环节的设计,是对“想象”的学有所用,是深层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