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是猫 4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是猫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8 19: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是猫
 一、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位置
  《我是猫》是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小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欣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五篇课文全部都是经典之作,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语言精湛,教材选取的均为儿童喜闻乐见的精华部分,教学时主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教学目标、任务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初步疏通课文,了解全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要求,我把本课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作者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文中运用的描写方式。
二、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表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本理念,这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为此,教读本文时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朗读法:“教学诸法读为本”。本文含义深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通过朗读,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2、点拔法:运用点拔法以突出重点,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特征。同时点拔法能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
3、合作探究法:难点采用小组合作 讨论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符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前半部分;第二课时反复阅读,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学法
新课程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五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但本文某些字词、句子的具有深厚的意蕴,学生则容易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的现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考虑让学生多读,要多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要保证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要重视引导和适时的点拔、多给学生鼓励,以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因此,学习本文时学生的学法主要是:   1、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3、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路,激发独特的感受,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 1.同学们,你们一定亲眼见过各种各样的猫,或读过不少写猫的文章,对猫有一定的了解。谁愿意把你知道的不同寻常的、十分新奇的猫请向大家介绍?
2.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猫。
3.你们说的这些猫,的确不同寻常。但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只猫,更加奇特!这只猫神通广大,才高识广,是一只能发现真理的神猫、奇猫。这只猫就在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猫》里面。《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我是猫》选自这篇小说。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只神奇的猫吧!板书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2.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重点指导: ????(1)属于左右结构的生自有哪些? ????(2)哪些字的字形容易混淆?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四)、默读思考,自主学习。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猫在偷吃年糕的时候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
  2.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交流汇报,深入学习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题,梳理猫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
  第一条真理: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这条真理是在猫看见年糕时发现的)
  第二条真理: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
  (这条真理是在猫吃年糕的时候发现的)
  第三条真理: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
  (这条真理是猫在拔年糕时发现的)
4、简述猫吃年糕的过程
5、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五)总结,布置作业
填写表格中的三条真理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引入
学生汇报上节课作业情况
回顾主要内容或简述猫吃年糕的过程。同时学生展示所填表格,猫在偷吃年糕的时候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
二、默读思考,自主学习。 1、学习第一部分(1、2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部分,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读一读。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
学生汇报 ( 动作、心理描写)
电脑出示第二段动作描写的句子
教师引导学生从猫的动作(想象表演)
理解:难得的机缘等词语。
小结: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猫?(可爱、馋嘴、可笑)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小结学习方法,板书
读一读
画一画
议一议: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
小结:怎样的小猫?
2、学生小组讨论,自学第二、三部分(3-6自然段)
 (1)自学二、三部分
出示自学要求:根据总结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
 (2)交流汇报
第二部分:学生汇报
A 电脑出示关键句,朗读第三段
这里的心理描写突出了小猫的矛盾心理,有什么好处?(趣味性、幽默)
B 说话训练(写出矛盾的心理):1、妈妈正在厨房做饭,我在房间里写着作业,客厅的电视里正播放着……此时客厅里没有一个人……
C 朗读训练 第四段
总结动作描写 就在此时,猫悟出了第二条真理。生读
D 小结:怎样的小猫?
第三部分:学生汇报
重点体会猫在摆脱年糕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通过评读的方式体会猫的可笑——可怜——同情,通过读把情感的变化表现出来。)
 A 课件出示:
  (1)烦躁已极,便将尾巴摇了几圈儿,却不见何功效。将耳朵竖起再垂下,仍是没用。想来,耳朵和尾巴都与年糕无关,摇尾竖耳,也都枉然,所以干脆作罢。急中生智,只好借助前爪之力拂掉年糕。
  (2)我先抬起右爪,在嘴周围来回摩挲,可这并不是靠摩挲就能除掉的。接着抬起左爪,以口为中心画了个圆圈。单靠如此咒语,还是摆脱不掉妖怪。: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猫当时的处境。)
B 题目是《我是猫》,如果你就是这只猫,你只不过吃了一块主人吃剩的年糕,就遭受这样的磨难,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C心理描写体现猫的焦急,烦躁。
D 感情朗读,体会这是一只可怜、受人同情的猫。
3.学习第四部分
(1)自由读第四部分,说说这部分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各是什么身份,面对猫的尴尬处境又是怎样的态度。
(2)分角色朗读第四部分。(提示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各种人物面对猫艰难的窘境而表现出来的冷漠心态。)
(3)假如你就是这只猫,面对人们的反应,你的心情怎样?(恨在心头,因为人类没有同情心。)
  (五)、总结全文
  文章学完之后,你的脑海中留下的仅仅是猫可笑的形象吗?还有什么?(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拓展阅读:《泰戈尔散文诗二首》、《狗的友谊》、《母爱》
  (七)、板书设计:
看见年糕
我是猫 偷吃年糕 可笑 可怜 同情
力拔年糕
四、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设计理念。
2、以训练为主线,注重朗读,培养语感。
3、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打好“三基”。
4、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