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上“发展”的快车道---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

文档属性

名称 乘上“发展”的快车道---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8 19:0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乘上“发展”的快车道---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三年级
所需时间
8课时(共4节连堂)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2000年的《考试说明》第一次提出了写作的两个等级的要求,对今后的高考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基础等级要求,基本涵盖了原有“考试内容”的“写作”部分,发展等级则包括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新四个方面。发展等级的提出,将有利于优秀考生的脱颖而出。作文是所有高考学科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而“发展等级”又是拉开作文评分差距最大的一块阵地,为此,高考专家疾呼:“得作文者得语文,得发展分者得作文。”
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除了审题立意不够准确,或立意缺乏新意,或缺乏深度;材料的取舍、剪裁或详略不得法之外;主要是语言过于直白,达不到写作发展等级的要求。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对作文材料不能全面理解,内涵不能准确把握;对所运用材料的作用缺乏清楚的认识;平时不注意积累语言,不会学习和借鉴别人的语言,缺乏语言创新的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老师指导要到位。老师指导要分清主次,分步进行;师生共同评价,可以是整篇的提升,也可以是段落的修改,力争让每次作文都有亮点。要用班上学生的习作作为范例,分优劣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其次是学生训练到位。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训练,老师批改后学生还要进行总结和反思,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升格。
写作发展等级的要求,能写800字以上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就是指文章深刻:透过现象深人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文章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文章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文章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高考作文等级的发展等级要求
2.学会怎么让自己的作文达到发展等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指导、用班上学生的习作作为范例,分优劣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
2训练到位。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批改后,还要进行总结和反思
3平时多积累,多读多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习作中体会阅读写作的乐趣
2.在品味、探究中肯定自身价值。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于高中语文课程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理念,结合“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对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什么是作文发展等级,写作时怎样做到发展等级
专题划分
专题一:深刻
专题二:丰富
专题三:有文采
专题四:有创新
专题一
作文发展等级之深刻
所需课时
2课时(连堂)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深刻,是对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怎样达到深刻呢?
(1)透过现象看本质
纷繁芜杂的事物无不具有各自外部的表象和内在的本质。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就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有了若干这样的过程,才能达于事物的本质。
深刻不是靠引用一两句话或“灵机一动”所能奏效的。譬如2003年全国卷有一名考生写了一篇《拨开感情的迷雾》的思辨说理的文字。该文在反思感情和认知的关系时,在社会、历史、人生的大背景下,“将人的目光投向更深处”,进行了反复的追问和求索,并且时时观照现实,最后得出结论。“让我们跳出心灵的依托和贪欢,用灵魂和良知去判断。每一次打破感情的樊笼,必将带给我们一片绿树一片春天,每一次对感情的反抗,必将给我们带来一股甘泉一丝甘甜。”这个看法是比较深刻的。
2)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因果索因法,是作文立意式分析论证的常用方法。一个矛盾的产生,一种现象的出现,总是有前因的。分析它,发现它,弄清来龙去脉,就能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矛盾的主次关系,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找到某种原因,比不揭示原因深刻;找到根本原因,比找到一般原因深刻。
(3)观点具有启发性
这是指文章所透射出来的思想能引起读者的联想而有所顿悟。写议论文,要关注时政,关注新闻,关注百姓的关注,让自己的作文注入新鲜的血液。能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或者易被人们忽视的“边角”问题,激浊扬清,拨乱反正,充满对社会进步的真诚关注,表现出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思考,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写记叙文,取材鲜活,小中见大,微中寓著,充满情感,从而催人感奋,使人联想,在关注周围人事上产生共鸣。这些都是富有启发性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了解作文发展等级中深刻的意味;调动思维的深度,会写较为深刻的作文
本专题问题设计
什么是作文的深刻
在什么文体中容易写深刻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自制打印材料 学生例文。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图书室、阅览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一、了解作文的重要性,作文发展等级的重要性
二、方法指津(多媒体投影)
三、范文导读(课前材料)
师生共读——学生评价——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老师点评——学生反思
投放话题,牛刀小试(学生写作:时间60分钟)
五、师生共评,学生反思
六、作文升格 (课下完成)
七.对升格后的作文进行张贴.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作文深刻的方法指津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懂且会用,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实战演练。。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作文思维有深度,书写认真。
专题二
作文发展之丰富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丰富,是就文章的内容而言的,它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评价标准。它对文章内容的量和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有限的文字能够释放出质量高、数量足的信息。任何一篇作文信息含量低,可读性差,绝不会受欢迎。因而,在历年的高考作文评阅中,“丰富”本身就是衡量作文成败的重要尺度。 凡是成功的高考作文,它们显著的特征就是“丰富”,即内容充实丰厚,或材料丰富,或论据充足,或形象丰满,或意蕴丰赡等。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理解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丰富的内涵。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并撰写思想评论。能用网络、调查、查阅纸质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本专题问题设计
作文发展等级的内涵
怎么让作文内容更有丰富
在写作中怎么提升自己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课前讲义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阅览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一了解、高考对“丰富”的要求
(1)材料丰富 ()
(2)形象饱满
形象,就是指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它包括人、物、景等形象。记叙文中,所刻画的形象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情感丰富,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就可称为形象丰满。反之千人一面的脸谱化描写,空空洞洞的公式化介绍,脱离生活原型的拔高评价,均不能叫做“丰满”。朱自清《景影》里的父亲形象,就是一个丰满的形象。不要把丰满误解为“写的多”,主要是充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意境丰赡
二、掌握“丰富”在文章中的表现形式
(一)在记叙类文章中,叙事有具体完整、曲折有致的情节;有精彩的细节描写,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有细节,景物的不同特征也有细节。写人有个性鲜明有形象,善于“画眼睛”,突出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观之如见其人;写景,要注意特征的凸现,气氛的渲染,读之如临其境,有极富感染力的画面。
二)在议论类文章中,能旁征博引,有不同角度的典型的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所援引的论据能关注时空,涉古论今,有典型性和论辨力;多种论证方法综合运用;有缜密的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
三明确常见失误
(一)同角度或同层面引用过多的材料
(二)选材低幼化、牵强附会
(三)叙述材料缺少必要细节,材料指向不明
四、范文导读,师生共评
五、实战演练,互批互改,学生反思
六、作文升格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了解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丰富的要求,
评价方式:老师提问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充分掌握
2.明确如何让作文丰富,会写内容较丰富的作文
评价量规: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态度端正,在规定的时间写作。 ????? 团队合作,交流融洽。搜集资料,针对性强。 观点明确,表述严谨。
专题三
作文发展之有文采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什么叫“文采”?就是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才华。对于高考作文而言,就是同学们在作文中所显露出来的文学素养,即文学性。文学素养是语文整体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文学笔法和文学语言等因素构成。
  长期以来,同学们在作文实践中误入了这样一个怪圈:老师总在教我们怎么作文,我们总在写作文,而收效总是甚微,甚至止步不前。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只注重知识,注重识记,注重明体,注重程式,而忽略了影响作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作文的文学品位的提高。正是看到了这一问题之所在,“发展等级”评分中对同学们的作文提出了有文采的要求,以加大对同学们文学素养考查的力度,让富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文学素养高、审美能力强的同学“一路绿灯”,脱颖而出。因此,同学们要把重心转移到提高文学素养上来,在“文学性”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做大文章,尽快走出怪圈!
  有文采的作文一般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词语生动,句式灵活。运用反问句,疑问句,设问句感叹句等进行写作。(二)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三)文句有意蕴。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学生了解作文发展等级有文采的含义以及方法,会写有文采的作文,使用自主合作的方式交流学习
本专题问题设计
什么是作文发展等级的有文采
怎样让自己的作文有文采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专题四
作文发展之有创新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四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 2008年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作了如下解释: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同学们做到了这些,就能使自己的高考作文有创新,从而顺利地通过发展等级快速达标关。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学生了解作文发展等级有创新的含义以及方法,会写有创新的作文,使用自主合作的方式交流学习
本专题问题设计 什么是作文发展等级的有创新
怎样让自己的作文有创新
什么是作文发展等级的有文采
怎样让自己的作文有文采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自制讲义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一、导入
二、材料链接,细读材料,了解有创新的含义
三、方法指津
第一节见解出新法
1.化大为小见解求新 2.纵横开掘见解求巧 3.比中选优见解求新。
第二节材料出新法
材料与时俱进,作文才能具有时代感。我们除了了解楚汉争霸、鸦片战争等历史事件,还要了解三峡建设、北京奥运等国家大事;除了要熟悉孔子、屈原、陶渊明、李白等古代伟人,还得熟悉袁隆平、霍英东、季羡林、林秀贞、刘翔等现代名人;除了的熟悉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西游记》、罗贯中的《水浒传》,还得了解钱钟书的《围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材料出新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 鲜活生动的新材料。隔夜茶不好喝,干花不如鲜花没,新材料生活气息浓郁,可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像“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的霍英东,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的季羡林,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的林秀贞,成为青岛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的微尘,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的钱学森,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坚守医德无私无畏的医生陈晓兰……
2.情感动人的新材料
第三节标题创新法
1、化用诗词出新。直接借用或巧妙改写古典诗词中的佳句为题,能收到观点鲜明、意境深远的效果。《学海无涯苦作舟》《莫为浮云遮望眼》《一蓑烟雨任平生》等都属于这种类型。还可以移植借用名言、成语、谚语歌词、影片名、电视剧名、广告词等。
2、修辞装扮出新。 修辞拟题法就是结合文章的主题与内容,运用修辞进行特殊加工来拟制文章题目的方法。拟题中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设问、对偶、夸张等。
3.词语妙用法
第四节 首尾出新法
1、题记式开篇 2悬念式开篇。 3修辞式开头。
第五节 语言出新法
四,优秀范文展评
学生读文——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学生反思
牛刀小试(片段)
作文升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