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12章 第1节 杠杆 综合训练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橘子来玩跷跷板。她将苹果、橘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轻杆马上转动起来。使轻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 )
A.苹果的重力 B.橘子的重力
C.轻杆对橘子的支持力 D.苹果对轻杆的压力
2. 如图为指甲剪的示意图,它由ABC、OBD和OED三个杠杆组成。用它剪指甲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ABC B.OBC
C.OED D.三个都是
3. 图中开瓶器开启瓶盖时可抽象为一杠杆,不计自重。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它工作示意图的是(B)
4. 如图重为G的木棒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绕固定点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接近水平位置,在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动力F变大,但不能拉到水平位置
B.阻力臂逐渐变大
C.动力F变大,动力臂逐渐变小
D.动力F与动力臂乘积大小不变
5. 下列情境中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6. 质地均匀的杠杆,每个钩码重0.5 N,下列操作中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是(杠杆上有等间隔的刻度)( )
7. 如图所示,使用下列工具时,可以省距离的是( )
A.镊子 B.钳子
C.起子 D.剪子
8. 爸爸领着小梅玩跷跷板。下图中,最有可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 )
A. B. C. D.
9. 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木杆的作用力F,使木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是变大的 D.一直是变小的
10.一轻质不等臂杠杆AOB的左右两端分别吊着一实心铝块和铜块,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现将铝块、铜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已知ρ水=1.0×103 kg/m3,ρ铝=2.7×103 kg/m3,ρ铜=8.9×103 kg/m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端下降 B.B端下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AOB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固定O点,使OB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端挂一重为40 N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端施加F= N的力。
12.如图所示,重为15牛的物体挂在B处,O为轻质杠杆的支点,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若在F处施加的最小的力是______牛,方向______;若在H处施加3牛的力,此时,杠杆______保持水平平衡(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
13.如图所示,用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水平位置,阻力的力臂_____、动力F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小李用一根轻质木棒扛着包裹前进,第一、二次扛了同一个包裹,但包裹悬挂的位置离肩膀的距离不同,如图(a)、(b)所示,小明感觉第二次手用的力较大。第三次他换了一个较轻的包裹,用第二次的方式扛着,如图(c)所示,他感觉这次手用的力比第二次小。请详解这个活动中用力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每次木棒静止在肩膀上的位置、小明手握木棒的位置相同)
(1)详解比较图(a)与(b)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
(2)详解比较图(b)与(c)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体时收集到的信息.
若不计杠杆自重和摩擦,拉力应为________N;若实际拉力F为90 N,则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16.如图所示,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________点倾翻.已知AB长40cm,AC长30cm,室外机的重力为300N,正好处在AB中点处,则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为______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室外机应尽量______(填“靠近”或 “远离”)墙壁.
三、实验题
17.根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______(是、不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小明通过调节杠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左、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
(2)要使图乙中杠杆平衡,应在a处挂______个钩码(题中的每个钩码都是相同的);
(3)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丙的竖直地拉着变成倾斜地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变大、不变或变小);
(4)有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没有______(选填序号:①改变力的大小,②改变力的方向,③改变力的作用点);
(5)在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______。
A.减小摩擦
B.使每组数据更准确
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四、作图题
18.如图甲所示为用食品夹夹鸡蛋的情景,我们把食品夹抽象为杠杆,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阻力F2(作用点在B点)的示意图,并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19.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如图甲是某饮水器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A是固定的出水口,B是一根手柄,C是一根连接在阀门上的杆,由弹簧将它拉紧,O1是连接B、C的一根销钉。可将手柄简化为一根杠杆,手柄与A的接触点O2为支点,下压手柄,C就上升,阀门打开水流出;放手后,C自动恢复原位,水龙头关闭,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
五、计算题
20.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OB,O为支点,OB长40厘米,AB长10厘米,B端所挂物体重为60牛,求:
(1)在A点使杠杆水平平衡的最小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2)若改用18牛的力仍在A点竖直提起原重物,求重物的悬挂点离O点的距离。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12章 第1节 杠杆 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D C D A B A B
二、填空题
11. 20
12. 5 竖直向上 一定不
13. 变大 变大
14. 手握木棒的位置和木棒放在肩膀上的位置大致相同,相同的包裹离肩膀较远时,手用的力较大 手握木棒的位置和木棒放在肩膀上的位置大致相同,包裹离肩膀距离相同时,包裹较轻,手用的力较小
15. 80 88.9%
16. C 200 靠近
三、实验题
17. 是 右 见详解 1 变大 ② D
四、作图题
18.
19.
五、计算题
20.(1)80牛,方向竖直向上;(2)9厘米
第 1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