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高一(下)开学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高一(下)开学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2 13:2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高一(下)开学考物理试题
一、多选题
1.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可以用来测量竖直上下电梯运行时的加速度。其构造如图所示,把一根劲度系数为10N/m的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小木板上,下端悬吊1.0N的重物,电梯静止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小木板上刻度为A的位置(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挂重物时弹簧下端的指针指在C位置
B.指针指在B点时,重物处于超重状态
C.指针指在C点时,电梯的加速度为9m/s2
D.指针指在AC之间某时,电梯可能是加速向下运动
2.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60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900 m
3.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5.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水平推力F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x=4.0m后无推力存在)。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物体从开始运动到距出发点4m,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在距出发点3m位置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C.物体的最大速度为m/s
D.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16.0m
4.如图所示,平行的实线代表电场线,方向未知,电荷量为1×10﹣2C的正电荷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该电荷由A点移到B点,动能损失了0.1J,若A点电势为﹣10V,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电势为零 B.电场线方向向右
C.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a D.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b
二、单选题
5.冬天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某日早晨浓雾天气中道路能见度只有30 m,且路面湿滑。一辆小汽车以18 m/s的速度由南向北行驶,某时刻,突然发现正前方浓雾中有一辆卡车正以6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于是,司机鸣笛示警同时紧急刹车,但路面湿滑,只能以的加速度减速行驶。前车接到示警于2 s后以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后车因都采取了必要的加、减速运动,所以不会追尾
B.前、后车虽采取了加、减速运动,但加速度过小,仍会发生追尾
C.在前车开始加速时,两车仅相距9 m
D.两车距离最近时只有12 m
6.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圆盘半径为R,甲、乙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m(M>m),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压力的μ倍,两物体用一根长为L(LA. B.
C. D.
7.如图所示的s-t图和v-t图,给出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t图线中,图线1表示物体作曲线运动
B.s-t图线中,t2时刻表示物体2开始反向运动
C.v-t图线中,t3时刻表示物体3和物体4相遇
D.v-t图线中,t4时刻分别表示4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8.小铁球以初速度v0在水平面上运动,忽略一切阻力,要使小铁球沿图中实线所示轨迹运动,则磁铁应放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mg
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
C.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当撤去F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
D.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
10.图中AC为竖直墙面,AB为均匀横梁,其重为G,处于水平位置.BC为支撑横梁的轻杆,它与竖直方向成α角.A、B、C三处均用铰链光滑连接,轻杆所承受的力为( )
A. B. C. D.
三、实验题
11.某同学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电源的频率为50Hz.该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并根据纸带上的点,标出了如图所示的计数点,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x1=6.99cm,x2=7.62cm,x3=8.27cm,x4=8.89cm,x5=9.55cm,x6=10.20cm.
(1)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12.如图所示,C是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质量为3m,木板上有两块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B,它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初木板静止,某时刻,AB同时分别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v0在C上开始滑动,已知整个过程中A、B始终未滑离木板,求:
(1)A、B、C相对静止时的速度;
(2)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焦耳热Q;
(3)从开始至ABC相对静止,C的位移为多少。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小木板上A的刻度为1.5cm,根据胡克定律,代入数据解得:
由此可知不挂重物时弹簧下端的指针不在C位置,故A错误;
B.当指针指在B点时,弹力大于重力,所以重物处于超重状态,故B正确;
C.指针指在C点时,根据胡克定律可知此时的弹力为
则电梯的加速度为
故C错误;
D.当指针指在AC之间某时,弹簧的拉力小于重物的重力,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可知电梯可能是加速向下运动,故D正确。
故选BD。
2.CD
【解析】
【详解】
A.a、b加速时,a的图线的斜率小于b的斜率,故a车的加速度小于b车的加速度,A错误;
BD.40s时,a、b两车速度相等,两车相距最远,a的位移
b的位移
a、b相距900m,故选项B错误,D正确;
C.60s时,a的位移
b的位移
故60s时,a车在b车的前方,选项C正确.
故选CD。
【名师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斜率、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该规律进行判断分析.
3.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在水平方向受推力与摩擦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加速度
由图乙所示图像可知,从开始运动到距出发点,物体所受推力随位移的增加而减小,开始物体所受推力大于摩擦力,物体做加速运动,随推力的减小,加速度减小;当推力等于摩擦力时,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当推力小于摩擦力时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故由以上分析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推力随位移变化的数学关系式为
物体的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此时有
解得
即在距出发点位置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故B正确;
C.图线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等于推力对物体做功,设物体的最大速度为,由图乙所示图像可知,物体速度最大时,推力对物体做功
从物体开始运动到速度最大过程,对物体,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
故C正确;
D.推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对物块运动的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故D错误。
故选ABC。
4.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



A正确;
B.由于该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动能损失了0.1J,故电场力做负功,所以该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水平向左,由于电场力向左,而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同,故电场线方向向左,B错误;
CD.根据电场力指向轨迹的内侧,而电场力水平向左,故电荷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曲线b, C错误D正确。
故选BC。
5.A
【解析】
【详解】
ABD.设后车经时间t两者共速,则
18 m/s-2t m/s=6m/s+2×(t-2)m/s
解得
t=4 s
此时间内后车的位移
x1=18×4m-×2×42 m=56m
前车的位移
x2=6×2m+6×2m+×2×22 m=28m

x2+30 m>x1
可知两车不会追尾,此时两车相距最近,距离为28m+30m-56 m=2m,选项A正确、BD错误;
C.在前车开始加速时,两车相距
x=(30+6×2)m-(18×2-×2×22)m=10m
选项C错误。
故选A。
6.D
【解析】
【详解】
当乙物体以最大角速度转动时,设绳子拉力为F,以甲物体为研究对象,有
F=μMg
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有
F+μmg=mLω2
可得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B
【解析】
【详解】
A.图线1的位移一直增大,所以一直朝着正方向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速度,故1做变速直线运动,A错误;
B.图线2在t2时刻物体的位移开始减小,即改变运动方向朝着反方向运动,B正确;
C.图线3和图线4在t3时刻速度有交点,即速度相等,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此刻两者的位移明显不相等,故C错误;
D.速度时间图像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图线4的速度一直都为正,故一直朝着正方向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8.D
【解析】
【详解】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指向轨迹弯曲的内侧,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
【详解】
AC.若撤去推力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减小为零,故最大静摩擦力减为零,物体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故AC错误;
BD.木块在推力作用下静止时,处于平衡态,受推力F、重力G、向上的静摩擦力f和向右的支持力N,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F=N ,G=f,当推力增大时,物体仍然保持静止,故静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始终与重力平衡;B错误,D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AB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知识可知,AB所受的重力G、CB的支持力F与A点铰链给AB的作用力,这三个力必然是共点力,其交点在BC的中点位置,由几何关系可知F与N与竖直线的夹角均为α,则F=N;由平衡知识可知
2Fcosα=G
解得
故选D。
11. 0.73 0.64
【解析】
【详解】
(1)[1] 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画出,因此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2)[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公式△x=aT2有:
12.(1)三者速度均为0.6v0;(2);(3)
【解析】
【详解】
(1)木块A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B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C做两段加速度不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A、B、C三者的速度相等为止,设为v1.对A、B、C三者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v1=0.6v0
(2)对整体运用能量守恒定律,有:
解得
(3)设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v′,所用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木块A
对木板C
当木块A与木板C的速度相等时,木块A的速度最小,因此有
解得
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
木块C的位移
对C木块第二阶段
C总位移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