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高一(下)入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高一(下)入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2 13:2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高一(下)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一、多选题
1.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的A、B两物体所受重力大小都等于,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2,大小的两个水平恒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B对A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D.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2.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的平均值
D.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3.某运动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它在OA段和OB段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1>a2
B.a1C.v1D.v1=v2
4.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6s内速度是均匀增加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在6s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乙在6s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6s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F1=5N、F2=4N、F3=10N则它们合力大小可能是( )
A.0 B.5N C.9N D.15N
二、单选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就是非常非常短的时间间隔
B.运动员掷铅球成绩为,指的是铅球的位移大小为
C.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一个参考系
D.研究100米冠军苏炳最后冲线的动作时,可以把苏炳看出质点
7.如图所示, 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她稳定站立时,体重计的示数为A0,关于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立”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大于 A0
B.“下蹲"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小于 A0
C.“起立”、"下蹲"过程,都能出现体重计的示数大于A0的现象
D.“起立”的过程,先出现失重现象后出现超重现象
8.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加速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 0,在这个 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 0 时,速度最小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 0 时,速度最大
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位置改变越来越慢
9.P、Q、R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的速度为v,到R点的速度为,则等于(  )
A.1∶8 B.1∶6 C.1∶5 D.1∶3
10.如图所示是手机导航的截屏画面,从丽水中学到浙江大学该地图提供了三种驾车线路。实际行驶中导航提示:“前方有测速,限速100公里每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三条线路的位移不相等
B.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可以被看成质点
C.导航提示的“限速100公里每小时”指的是限制汽车的平均速度
D.图中推荐路线“时间最短”中显示的3小时31分钟和272.1公里分别指的是时刻和路程
11.下列四组物理量中,都为矢量的是(  )
A.速度和位移 B.加速度和时间
C.功和质量 D.力和路程
12.工人用钢丝绳将矿物从矿井内加速向上提起,不计钢丝绳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人对钢丝绳的拉力与矿物对钢丝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矿物对钢丝绳的拉力与钢丝绳对矿物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钢丝绳对矿物的拉力与矿物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工人对钢丝绳的拉力大于钢丝绳对工人的拉力
13.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延期举行举行,关于奥运会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投掷铅球的成绩为12.50m,指的是铅球被抛出后运动的路程
B.某场球比赛打了加时赛,共需10min,指的是时间间隔
C.运动员跑完800m比赛,800m指的是位移
D.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大地为参考系
14.一滑块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在末的加速度等于
B.滑块在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滑块在内的位移与内的位移相同
D.滑块在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内的平均速度
15.一架超音速飞机以500 m/s的速度在天空沿直线匀速飞行了10 s;一辆自行车以3 m/s的速度从某一陡坡的顶端加速冲下,经过3 s到达坡路底端时,速度变为12 m/s;一只蜗牛由静止开始爬行,经过0.2 s,获得了0.002 m/s的速度;一列动车在离开车站加速行驶中,用了100 s使速度由72 km/h 增加到144 km/h。以上四个运动过程,加速度的数值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蜗牛、飞机、自行车、动车 B.动车、自行车、蜗牛、飞机
C.飞机、动车、自行车、蜗牛 D.自行车、动车、蜗牛、飞机
三、实验题
16.在某次实验中,图1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其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
(1)根据纸带上相等时间间隔位移差为________,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运动.
(2)计算D点瞬时速度,vD=________ m/s.
(3)以打A点为计时起点,在图2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 t图线___,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
四、解答题
17.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发射升空时,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做竖直方向的匀加速运动,现测得运载火箭50 s内速度由500 m/s增加到5 000 m/s,求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位移和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升降机中有一弹簧磅秤,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当升降机静止时磅秤的示数为600N,若g取,问当磅秤的示数为720N时,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如何?
19.质量为100kg行星探测器从某行星表面竖直发射升空,发射时发动机推力恒定,发射升空后8s末,发动机突然间发生故障而关闭,探测器从发射到落回出发点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行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10m/s2,该行星表面没有大气,不考虑探测器总质量的变化。求:
(1)探测器发动机推力大小;
(2)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
五、填空题
20.劲度系数:式中k叫作弹簧的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符号是N/m。是表示弹簧“软”“硬”程度的物理量。
21.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的底端E,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C相连,O点是弹簧为原长时物体C的位置,而A点为物体C的平衡位置,此时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x0.如果在一外力作用下,物体由点A沿斜面向上缓慢移动了2x0距离而到达B点,则在此过程中该外力所做功为_____.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BC
【解析】
【详解】
A.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B收到水平向左的拉力,B相对A有相对向左的运动趋势,则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A错误;
B.A对B的压力竖直向下,根据作用和反作用,则B对A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正确;
C.对物体A,因为F作用,A静止,则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的大小,即为3N,C正确;
D.对物体AB,同时有3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静止,所以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零,D错误。
故选BC。
2.AB
【解析】
【详解】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故A正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B正确.平均速度只能根据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求解,不能利用速度的平均值来表示.故C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D错误.故选AB.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以及区分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明确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3.BD
【解析】
【详解】
AB.由图可知,直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
a1选项A错误,B正确;
CD.根据平均速度概念可知
(v是A点对应的速度),则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BD。
4.BC
【解析】
【详解】
A.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图像的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由图可知,甲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变,甲在0时刻由负方向上距原点2m处向正方向运动,6s时达到正向的2m处,故总位移为4m,故B正确;
CD.乙开始时速度为沿负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3s后做正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总位移为零,故C正确,D错误.
5.BCD
【解析】
【详解】
解:F1=5N、F2=4N、F3=10N,三个力最大值等于三个力之和.即19N.
F1、F2两个力的合力最大为9N,最小为1N,F3=10N,所以三个力最小值不为0N,其最小值为1N.故BCD正确,A错误;
故选BC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从而会通过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求三个力的合力范围.
6.C
【解析】
【详解】
A.时刻就是一瞬间,不是一段很短的时间,故A错误。
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m,指的是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4.50m,不是总位移,故B错误。
C.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参考系,故C正确。
D.研究100米冠军苏炳最后冲线的动作时,不可以把苏炳看出质点,否则没有“动作”,故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
【详解】
AD. “起立”过程,先加速上升再减速上升,所以加速度先向上,再向下,所以先超重后失重,故体重计示数先大于A0,后小于A0,故AD错误.
B. 下蹲过程中,人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向下做减速运动,所以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体重计示数先小于A0,后大于A0,故B错误.
C.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起立”、"下蹲"过程,都能出现体重计的示数大于A0的现象,故C正确.
8.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即速度的变化率.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加.当加速度逐渐减小时,速度的变化率逐渐减小,即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但是速度仍然一直在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增加到最大,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对.
考点:加速度.
【名师点睛】
对加速度的理解:
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总是与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一致,但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必然联系.
在加速直线运动中:v>v0,Δv=v-v0>0,则a>0,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在减速直线运动中:v<v0,Δv=v-v0<0,则a<0,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物体从P点到Q点的时间为t,由公式
可得物体从P点到R点的时间为,再由
可得
所以
故选A。
10.B
【解析】
【详解】
A.三条线路起点和终点相同,故三条线路方案的位移相等,故A错误;
B.在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大小可以忽略,故汽车可以看成质点,故B正确;
C.导航提示的“限速100公里”指的是限制汽车的瞬时速度,故C错误;
D.图中显示3小时31分钟和 272.1公里分别指的是时间间隔和路程,故D错误。
故选B。
11.A
【解析】
【详解】
物理量按有无方向分为矢量和标量,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A.位移和速度都是矢量,故A正确;
B.加速度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B错误;
C.功和质量都是标量,故C错误;
D.力是矢量,质量是标量,故D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
【详解】
A.矿物从矿井内加速向上提起,钢丝绳加速上升,加速度向上,则工人对钢丝绳的拉力大于矿物对钢丝绳的拉力,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错误;
B.矿物对钢丝绳的拉力与钢丝绳对矿物的拉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直线上,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正确;
C.矿物从矿井内加速向上提起,矿物的加速度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钢丝绳对矿物的拉力大于矿物的重力,不是平衡力,C错误;
D.工人对钢丝绳的拉力与钢丝绳对工人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错误。
故选B。
1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运动员投掷铅球的成绩为12.50m,指的是铅球被抛出后运动的水平位移大小,A错误;
B.加时赛共需10min,指的是时间轴上的一段,指时间间隔,B正确;
C.运动员跑完800m比赛,800m指的是路程,C错误;
D.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比他跑得快的运动员为参考系,D错误。
故选B。
14.A
【解析】
【详解】
A.滑块在3s末的加速度为
,故A正确;
B.在2s末前后滑块的速度均为正,说明滑块的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故B错误;
C.根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滑块在2~4s内的位移与4~6s内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位移不等,故C错误;
D.滑块在2~6s内的位移为0,则滑块在0~6s内的位移等于0~2s内的位移,但所用时间不等,则滑块在0~6s内的平均速度不等于0~2s内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15.D
【解析】
【详解】
飞机做匀速运动,所以加速度为0,自行车的加速度为
蜗牛的加速度为
动车的加速度为
所以加速度的数值由大到小排列的是:自行车、动车、蜗牛、飞机。
故选D。
16. 定值 匀加速直线 3.90 12.5
【解析】
【详解】
(1)由图示纸带可知:BC-AB=CD-BC=DE-CD=12.6cm,由此可知,物体在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定值,且随时间增加,物体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变大,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物体的瞬时速度:.
(3)用描点法作图,v-t图象如图所示:
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纸带的处理,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主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运用.
17.90.0 m/s2;1.38×105m;2.75×103m/s
【解析】
【详解】
嫦娥二号做匀加速运动过程,已知t=50s,v0=500m/s,v=5000m/s
则加速度为
位移为
平均速度为
18.以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或匀减速下降运动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得人的加速度为,方向竖直向上,所以由于升降机的速度放向不明,因此升降机的运动为以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或匀减速下降运动.
19.(1)1200N;(2)1.58km/s
【解析】
【详解】
(1)探测器上升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对上升阶段的探测器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8s末发动机关闭后探测器只受重力作用,则行星上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解得:探测器发动机推力
F=1200N
(2)设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则
设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则
解得
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20. 劲度系数 牛顿每米
【解析】
【详解】

21.2x0mgsinα
【解析】
【详解】
[1]设物体向上的位移为x时外力大小为F.由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得:
F+k(x0﹣x)=mgsinα
可得:F=mgsinα﹣kx0+kx
可知,F与x是线性关系,可根据F的平均值求F做的功
当x=0时,物体处于平衡位置,应有:
kx0=mgsinα
由F=mgsinα﹣kx0+kx得:F=0
当x=2x0时有:F=2mgsinα
所以在此过程中该外力所做功为:W==2x0mgsinα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