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3 17:0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42分)
1.正确、美观地书写下面的句子。(6分)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8分)
杭州河坊街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tān fàn( ),遇到节日,这条古街更是tōng xiāo dá dàn( )。妹妹最喜欢吃这条街上的áo( )得 nóng chóu( )得 tián zhōu( ,)
每次碗筷还没放好,她就一边用tāng chí jiǎo bàn( ),一边模仿jiào( )车启动的声音。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旬(xún) 翡翠(fěi) 皎洁(jiǎo) 诸侯(hóu)
B.下咽(yàn) 蜜饯(qián) 王妃(fēi) 腊肉(là)
C.娴熟(xián) 唾沫(tuò) 肿胀(zhōng) 染缸(gāng)
D.僧人(sēng) 缰绳(jiāng) 獠牙(liào) 灌溉(guàn)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自傲 骆驼 解释 饺子 B.细腻 元宵 截然 肿胀
C.褐色 燃放 怡好 粉碎 D.栖息 抽泣 眨眼 鞭炮
5.下列词语的感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行善积德 B.两面三刀 C.口是心非 D.为所欲为
6.下列诗句表达思乡之情的一项是( )(2分)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D.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十五夜望月》中的“十五夜”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
B.《寒食》一诗中诗人对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了委婉的讽刺。
C.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
D.《长歌行》最后两句明确道出诗的主旨: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以免老来徒伤悲。
8.下列对习俗的寓意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建筑物上雕刻云的图案寓意高升、如意。
B.春节在门窗上画鸡寓意升官发财。
C.正月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寓意聚财。
D.过年蒸花馍寓意生活蒸蒸日上、吉祥如意。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
(1)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照样子,用一组表达相同意思的词语仿写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用句中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北京的春节》一文的作者是______,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北京春节__________的氛围。文中写到的______和____两个节日的光景截然不同。
(2)《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______,文章详写的是____________这件事,文中八儿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寒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点出了全城皆沉浸在浓郁的春意之中;《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借鉴了民间传说《______》的故事,诗句“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情态;《十五夜望月》中点明赏月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时光飞逝,我们应惜时如金,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来时刻勉励自己。学习了本单元,我还积累了与春节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8分)
(一)对比阅读(10分)
[甲]藏戏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钱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乙]
新疆舞的原创民族是维吾尔族,舞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巧,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女舞优美舒展,男舞矫健有力,有着浓郁的西域风格,分为赛乃姆舞、萨玛舞、刀郎舞等。
1..甲文介绍的是藏族的剧种_______,它被称为藏文化的“_______”,它的开山鼻祖是具有传奇色彩的______________。(3分)
2.乙文介绍的是维吾尔族的特色舞蹈_______,除此我还知道的新疆特产有_______、_______等。(3分)
13.对比甲、乙两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和新疆舞的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秋节(18分)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明月,吃月饼,吟诵着“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诗篇。
从科学角度来看,中秋月比其他的望月更亮是没有根据的。望月的时候,对地球而言,太阳和月亮位于正相反的方向。夏天,太阳从东北方升起,在西北方落下;望月则从东南方升起,在西南方落下。冬天,正好相反。因此,夏天日光多,月光少;冬天日光少,月光多。中秋夜月光比夏天多,这就是说,从月出到月没的时间间隔比夏季每月的望日要长,半夜时月亮也要亮些。这可能是使人感觉中秋“月色倍明”的一个原因。
一个朔望月平均包含29天12小时44分。朔是农历的每月初一,朔之后再经过14天18小时22分钟才是望;因此望月常不是在十五晚上而是在十六晚上。由于朔望月的长度可以与平均值相差到6小时,因此望月也可能延到十七晚上才发生。这样看来,中秋节晚上看到的月亮常不是满月,也就说比不上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了。当然也有“望”恰好发生于中秋夜的年份。
1.除了中秋节,你知道的中华传统节日还有:______、_____。(2分)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8月15日。( )
(2)中秋夜的月亮比其他的望月更亮。( )
(3)望月常不是在十五晚上而是在十六晚上,也可能延到十七晚上才发生。( )
(4)中秋节晚上看到的月亮常不是满月。( )
3.朔是_______,朔之后再经过________才是望,这样看来,望是农历的每月________。一个朔望月平均包含________。(4分)
4.第2自然段中说“冬天,正好相反”,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说说冬天的情况是怎么样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看,“‘望’恰好发生于中秋夜的年份”时,该年的中秋节是不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人们感觉中秋“月色倍明”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秋节,人们往往因“月圆而人不圆”而产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下面的诗句都是写月亮的,哪一句表达了这种情感 ( )(2分)
A.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三、习作表达 (30分)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请从“端午节”“中秋节”两个节日中选择一个,用上详略结合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节日习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班级名和姓名。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