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28 19:2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北京上海上海北京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解读材料材料一:在滇越铁路通车以前,从昆明到上海,大约需要半年左右时间
才能到到达。通车后,可以先乘火车到海防,再转乘轮船去上海,全程
只需短短的几天。”材料二:
对货运主来说,轮船的快速性能,使贸易与货运额加大,各个通商口岸进出外籍船舶货物吨位自1864年的660余万吨增至1894年的将近3000万吨。
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大家来找茬 北京站到了,我们去电报局给家人拍了封电报报平安。

然后开始游览北京城,用数码相机照了很多照片,留下了纪念性的一刻。


吃过午饭,大家一起去电影院看了场电影《定军山》,对男主角雄厚的声音大加赞赏。

晚饭过后,大家拿了份上海最著名的《扬子晚报》
一起阅读,报纸上内容真丰富,有广告、新闻、评论等。时间:清末民初 (电报)经营十余年,布满各省。瞬息万里,官商称便。
——《李鸿章奏稿》1892年
《申报》“时论”统计(1882年1月至6月)商务印书馆 英国人伶俐曾这样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猪尾巴、奇装异服以及女人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鸦片战争后, 西方文明的传入,带来变化。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带来变化。探究化变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原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铁路分布图部分社会生活变化表现的分布图时间上点滴渐进区域上不平衡 我常走在前门一带、、、推一轮车的讨厌人力车、马车、汽车,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反说回来,也是一样。新的嫌旧的妨阻,旧的嫌新的危险。
——李大钊新旧并存、新旧冲突 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都是从西方传进来的?高速列车新型客机现代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