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古文,这篇课文文意简单、篇幅短小、蕴意丰富。其中的一些字词的在考试中反复考查,知识性强;文章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思想性强。学好本篇课文,可为后面较长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作为九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根据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时,翻译部分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我所带的班级是普通班,因此第二课时我将教学的重点设计为:抓住人物语言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特征。教学难点为: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流利朗读,准确翻译句子,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
2.抓住人物语言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3.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字词,流利朗读,准确翻译句子,在此基础上背诵全文;
2.抓住人物语言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诵法、引导法、合作探究法
计划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2700多年前,在长勺这个地方,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强大的齐国,史称“长勺之战”。鲁国为什么能够取胜呢?今天,我们走进一篇记叙长勺之战的文章——《曹刿论战》,一起探究其中的原因。
二、检查预习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讲的是长勺之战,请两位同学根据预习查找的资料,分别把有关《左传》的文学常识和这场战争的背景加以简单的介绍。
预设:1.《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2.周庄王十一年,齐国内乱,君主之争让整个齐国的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后来公子小白在和公子纠的王位争夺中获得先机,成为日后著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因为当初鲁国支持自己的对手而怀恨在心,鲁国想要派大军送公子纠返国,受到齐桓公打压,双方交战,鲁庄公把大旗插在将领的车上,自己才捡回一条命,鲁国大败。
之后鲁庄公吸取教训,痛定思痛,他先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在后来的齐鲁长勺之战中,受到了有远见卓识的曹刿的帮助,以少胜多,战胜齐国。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根据学生的朗诵纠正读音。
预设:又何间(jiàn)焉 弗(fú)敢加也 小信未孚(fú)
望其旗靡(mǐ) 夫战(fú)
2.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在书上标注重音和停顿。
3.请几名学生分别朗读下面几个句子。要求:字正腔圆,语气正确。(多媒体打出例句)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疑问的语气)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视的语气)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否定的语气)
(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肯定的语气)
(5)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解释的语气,语速缓慢)
4.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然后分组讨论交流解决。
5.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重点字词和句子,点名检查自主翻译效果。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2)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独自占有)
(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5)公将鼓之(击鼓)
(6)牺牲玉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7)望其旗靡(倒下)
(8)小大之狱(案件)
(9)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夸大,一定以实情禀告。
(10)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诚心去处理。
(1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到他们的车辙印凌乱,军旗倒下,所以才追逐。
四、感知文意
1.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请几位同学概括文意(生回答,师在此基础上总结)。
预设:鲁庄公十年春,强大的齐国出兵进攻弱小鲁国。曹刿请见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并随同鲁庄公参战,最终鲁国获胜,战后曹刿为鲁庄公释疑解惑。
2.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争取当堂成诵,在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整体理解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整理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
2.没背过课文的同学,继续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左传》
间(参与) 鄙(目光短浅)
专(独自占有) 福(赐福,保佑)
鼓(击鼓) 牺牲(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
靡(倒下) 狱(案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提问重点字词、翻译,检查课文背诵。通过回顾文意,开启本节新课。
二、新课教学
1.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能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1)曹刿政治上有“远谋”,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表现了他“取信于民”的思想,为这场战役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2)曹刿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表现在三鼓而衰才出击,望其旗靡才追击。
(3)鲁庄公任人唯贤,虚心请教,不摆架子,也是战役取胜的一个原因。
2.由此可看出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尤其抓住人物语言描写,用“曹刿是一个 的人,我从 (课文原文或自己的话)可看出”这个句式表达出来。
预设:(1)曹刿是一个有“远谋”的政治家,从他有取信于民的思想可以看出;
(2)曹刿是一个有爱国情怀的人,从他主动请见鲁庄公,提出随同作战可以看出;
(3)曹刿是一个有卓越军事才能的人,从他三鼓而衰才出击可以看出;
(4)曹刿是一个有过人的谋略的人,从“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望其旗靡,故逐之。”可以看出来。
3.本文还有一个关键人物——鲁庄公,通读全文,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鲁庄公作为国君,但是见识短浅,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乞求神灵保佑上,政治上无能;作战时他急于求战,急于追击,军事上无才。但他也有优点,他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作战期间,亲自参与打仗,不摆架子,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战后不懂就问,体现他求真、好问的品质。
4.课文仅用二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点拨总结,最后多媒体显示答案)
预设:课文第一段中“论战”和第三段“释疑”详写,“参战”略写。文章紧紧围绕“论”字安排详略,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和作战中的战术以及总结胜利原因详写。从这些言论中表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对无助于表现曹刿性格的事,如战争的起因、双方实力、战斗场面和战后处理一概不写。而一些与“论战”有关的事,也只是一笔带过,使文章能衔接就可以了。
师小结:因此我们在平时写作时,选材上,要将突出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起衔接作用的材料略写,与中心无关的材料不写。
三、课外链接
阅读《曹沫劫齐桓公》,全面把握曹刿人物形象。(史学家认为:曹沫和曹刿历史上是同一人)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 "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以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从这篇文章,我们还能看出来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预设:我们又能看出他有勇有谋、甘愿为国牺牲的性格特点。
四、布置作业
1.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左传》,进一步了解长勺之战的背景。
2.根据文章第二段,发挥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话描述长勺之战的场面。(要求:注重场面描写,突出人物性格)
五、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左传》
曹刿:有“远谋”的政治家、爱国情怀
卓越军事才能、过人谋略
教学反思:
整体来看,本课教学基本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的朗读、翻译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起到了点拨、补充、总结的作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本节课注重文言文朗读,每一遍朗读都有不同能力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