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检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检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3 07:5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埃及的土地归法老所有,仅把土地租给使用者;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却承认了土地的私有;中国曾经推出井田制,名义国有,实质为君主私有;希腊的土地被贵族占有。据此可知(  )
A.古代推行土地私有制
B.土地用益权与所有权保持一致
C.土地制度具有差异性
D.土地差异性导致了政治多元性
2.古埃及王国时期,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这反映了(  )
A.君主专制开始确立 B.宣扬君主至上权威
C.官僚机构日益庞大 D.王权进一步被神化
3.下图段落选自《吉尔伽美什》,该段落反映出古代苏美尔人(  )
你的所探求的生命无处寻觅,自从诸神把人创造,就把死给人派定无疑,生命就在人们自己的手里!吉尔伽美什哟,你只管填满你的肚皮,不论白天黑夜,尽管寻欢逗趣;每天摆起盛宴,将你华丽的衣衫穿起……
A.对死亡的恐惧 B.追寻现世的幸福
C.受到神权束缚 D.热爱劳动的品质
4.在埃及文明诞生时期的出土文物中,考古学家发现刻有楔形文字的圆柱形陶器,以及大量的两河流域式样的工艺花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古代埃及和西亚文明同时兴起同向发展
B.埃及文明的核心内容来自于苏美尔文明
C.古埃及文明起源时期曾占领了两河流域
D.苏美尔文明为周边文明演进打下了基础
5.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基督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6.在柏拉图看来,《荷马史诗》以及悲剧、喜剧(即希腊文艺遗产)都是不好的,这是因为文艺只属于情欲,绝不属于理智,它不能给人真理,反而逢迎人的情欲,摧残人的理性,乃至亵渎神明,伤风败俗。这反映了古希腊(  )
A.道德教化问题受到了一定关注
B.人文主义者普遍推崇理性
C.文学家和艺术家没有社会地位
D.社会世风日下且人情淡薄
7.受古希腊历史学者希罗多德《历史》的影响,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修建金字塔的是奴隶。古埃及学者哈瓦斯经过考古发现,在距离金字塔不远的遗址中有许多建造者的坟墓。哈瓦斯认为地位低下的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墓旁边。因此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不是奴隶而是平民。对此,我们可以得出(  )
A.历史因时代久远变得扑朔迷离
B.希罗多德的著作时间离古埃及更近更为真实
C.历史在学者的修正中不断接近真实
D.考古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献的不足
8.恩格斯曾指出:“古罗马的立法那样残酷无情地、无可挽救地把债务者投在高利贷债权者的脚下——这种立法,是纯粹由于经济强制,作为习惯法而自发地产生的。”下列《十二铜表法》中的相关条款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杀人者处死刑;过失致人死亡的,应以公羊一只祭神,以代本人
B.夜间在城市举行扰乱治安的集会的,处死刑
C.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的,处死刑
D.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
9.冯天瑜在《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别》一文中写道:“近代中日两国学人皆以‘封建’翻译西方史学术语feudalism(意为领主、采邑制),遂成一汉字重要史学术语。”据此定义,下列分别属于中西方“封建时代”的是(  )
A.夏商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B.秦汉时期、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C.殷周时期、法兰克王国时期
D.明清时期、英国都铎王朝时期
10.拜占庭帝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收集注释西方古典文史和哲学作品,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安条克、以弗所、雅典等城市均成为当时研究古典之学的重镇。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东罗马境内曾是罗马帝国发源地
B.拜占庭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
C.帝国疆域曾是古典文化活跃区域
D.拜占庭位于东西方世界之间
11.从《吠陀经》有关颂歌、咒语看,早期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河流域之初尚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因此,当时的种姓(  )
A.是维护专制集权统治的精神鸦片
B.将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四个等级
C.实质是阶级社会的等级关系系统
D.主要是为了区别不同民族和血统
12.“那时,没有疾病;他们的骨头没有酸疼;那时他们没有发烧;那时他们没有天花;那时他们没有胸疼;那时他们没有腹痛;那时他们没有肺痨;那时他们没有头疼。……可是那些外来者来了,令一切全然改变。”文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最有可能是(  )
A.印第安人 “地理大发现”以前 西班牙人
B.中国人 鸦片战争以前 英国人
C.日本人 “黑船事件”以前 美国人
D.埃及人 拿破仑入侵以前 法国人
13.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  )
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B.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
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
D.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14.与欧亚大陆处于相互隔绝状态的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都像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曾经建立起国家,都有自己的行政系统。这种现象说明(  )
A.印第安文明深受欧亚大陆各文明的影响
B.印第安文明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交流
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D.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是独立进行的
15.王斯德教授在其著作中写道:“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据此可知,作者认为造成美洲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古代美洲文明间缺乏交流
B.西方殖民者入侵
C.内部矛盾尖锐
D.地理位置孤立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5分,共55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河流域四面多对侵略者敞开,易于遭到攻击,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和迦勒底人,各民族之间代代你争我夺,一切都是转瞬即逝和变化无常的。虽然巴比伦人也敬奉神灵,但从根本上来说巴比伦是一个法制社会。《汉谟拉比法典》开始假借神的口吻说法,一旦转入世俗条文后,就把神抛到一边。这部法典不仅阐明了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使巴比伦人从心理上摆脱了生活变化无常的阴影。
——摘编自刘文鹏等《古代西亚北非文明》等
材料二 国王要向神灵敬献玛阿特作为食物,法老由此获得神力,统治埃及。……对农民来说,遵守玛阿特意味着诚实劳动;对官员来说,这意味着秉公办事;对士兵来说,意味着忠于职守。在埃及这片土地上,尼罗河定期泛滥,人们丰衣足食,社会井然有序,在4千年的埃及文明史上,虽有外族入侵,但它基本上保持了法老文化的内核。
——摘编自赵克仁《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差异及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史料价值并分析其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各自的社会特征,并分析其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7分)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文学对人物形象的描述,从一开始的“斯芬克斯之谜”就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这一象征性的谜语在于向人们说明:认识你自己!……无论是对宙斯,还是对俄耳甫斯,或者是对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奥德修斯的赞美,都使读者能够从中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独立的具有超人才华的个体。——常绍民《古希腊文学简史》
材料二 《左传》《历史》的问世,分别标志着中国和希腊古典史学的诞生。古希腊史学的诞生继承了神话的探索精神、传说的英雄史观、史诗的叙事技巧和雄辩术的论辩风格。《历史》正是以上诸因素发展、融合的产物。
中国史学最直接的来源是档案文献,以年月为经进行编纂。而西方史学著作则采用叙事体,这正好说明史诗与雄辩术是其直接来源,而档案文献的影响则微不足道。
——何方耀《中西史学起源比较初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学人物的英雄形象所体现的思想。(5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中国史学和古希腊史学的不同点。(7分)
18.(14分)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即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那么,世界上所有其他历史悠久的文明是否都已中断,还是许多古代文明也都以其他的形式延续了下来?某班级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例开展探究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拉丁文作为语言已经死亡,而其字母却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这是拉丁文独有的奇怪而有趣的现象。所谓拉丁字母,就是人们常见的26个英文字母。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近20种主要语言文字中,有一半以上或全部用拉丁字母,或以拉丁字母为基础。若以国家和人口而论,更可见拉丁字母使用之普遍。——黄明侠《漫话拉丁字母和拉丁文》
材料二
美国国会表决通过法律  里约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
材料三 至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恐怕很少有中国史学者会认可其延续性。但希腊人创造的文明传统经由罗马人继承和发扬,传承到近现代西方,却是我们理解整个西方文明的一条重要线索。古代希腊文明的核心精神如理性与民主却始终是西方文明创造性力量的源泉。以此而论,虽然传承者甚至语言都发生了变化,但也可以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也并没有中断过,有的只是转变。——黄洋《文明与文明的延续性》
(1)判断“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的理由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古希腊罗马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
(3)你认为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否“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你的理由。(8分)
19.(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玛雅文字的破译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第一个对玛雅文字发生兴趣并进行研究的是16世纪的西班牙天主教教士朗达,他为后人留下了著名的玛雅字母表。20世纪初, 学者们辨认出少量玛雅文字, 但没有从根本上涉及语音和真正语言的识读。学者们长期没有找到研究玛雅文字的正确方法,始终认为玛雅文字只是一种“象形图画文字” 。20 世纪50年代, 苏联学者诺罗索夫找到了破译玛雅文字的正确轨道。70年代, 学者们终于基本成功地破译了玛雅文字。——张禾《玛雅文字的破译:方法与历程》
材料二 中美洲神话源于自然和社会现象,反之也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其象征意义漫布于艺术、建筑和仪式结构之中。艺术和建筑具象表述神话故事,神话为解释世界而生,用于表述宇宙的原型,而宇宙的原型又源于对自然观察的抽象——中美洲人赖以理解其世界的分类方法全凭神话使人如耳闻目睹,转又造生出此世界观。
——摘编自《玛雅农业神话:玉米和人的生命轮回》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玛雅文字的特点。 (9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玛雅“神话为解释世界而生”这一观点的? (6分)
答案与解析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单元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埃及的土地归法老所有,仅把土地租给使用者;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却承认了土地的私有;中国曾经推出井田制,名义国有,实质为君主私有;希腊的土地被贵族占有。据此可知(  )
A.古代推行土地私有制
B.土地用益权与所有权保持一致
C.土地制度具有差异性
D.土地差异性导致了政治多元性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土地制度,即强调了土地制度具有差异性,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可看出世界文明古国并不都推行土地私有制,例如埃及,故A项排除;土地用益权与所有权往往不一致,例如中国,故B项排除;上述文明古国在当时都是奴隶制国家,政治并非多元,故D项排除。
2.古埃及王国时期,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这反映了(  )
A.君主专制开始确立 B.宣扬君主至上权威
C.官僚机构日益庞大 D.王权进一步被神化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等信息可以看出,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者极力宣扬君权神授学说,王权被进一步神化,故D项正确;由材料无法看出君主专制开始确立,A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君主王权的神化,无法看出君主至上权威,B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官僚机构的信息,C项排除。
3.下图段落选自《吉尔伽美什》,该段落反映出古代苏美尔人(  )
你的所探求的生命无处寻觅,自从诸神把人创造,就把死给人派定无疑,生命就在人们自己的手里!吉尔伽美什哟,你只管填满你的肚皮,不论白天黑夜,尽管寻欢逗趣;每天摆起盛宴,将你华丽的衣衫穿起……
A.对死亡的恐惧 B.追寻现世的幸福
C.受到神权束缚 D.热爱劳动的品质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就把死给人派定”“尽管寻欢逗趣”可知,当时的人是一种理性淡定的生死观,追求享乐,追寻现世的幸福,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豁达的生死观,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神对人的束缚,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夸奖劳动,故排除D项。
4.在埃及文明诞生时期的出土文物中,考古学家发现刻有楔形文字的圆柱形陶器,以及大量的两河流域式样的工艺花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古代埃及和西亚文明同时兴起同向发展
B.埃及文明的核心内容来自于苏美尔文明
C.古埃及文明起源时期曾占领了两河流域
D.苏美尔文明为周边文明演进打下了基础
答案 D
解析 古代埃及和西亚文明并不同向发展,故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出埃及文明的核心内容来自于苏美尔文明,故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表明在埃及文明起源时,受到了苏美尔文明的影响,故选D项。
5.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基督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表明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B项。这套数码是印度人发明的,排除A项;这套数码和基督教无关,排除C项;阿拉伯人是向欧洲传播了东方文化,而不是传播了西方文化,排除D项。
6.在柏拉图看来,《荷马史诗》以及悲剧、喜剧(即希腊文艺遗产)都是不好的,这是因为文艺只属于情欲,绝不属于理智,它不能给人真理,反而逢迎人的情欲,摧残人的理性,乃至亵渎神明,伤风败俗。这反映了古希腊(  )
A.道德教化问题受到了一定关注
B.人文主义者普遍推崇理性
C.文学家和艺术家没有社会地位
D.社会世风日下且人情淡薄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中柏拉图认为“文艺只属于情欲,绝不属于理智,它不能给人真理”这体现了柏拉图对道德教化问题的重视,故A项正确;“人文主义者普遍推崇理性”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能反映文学家和艺术家没有社会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世风日下且人情淡薄”,故D项错误。
7.受古希腊历史学者希罗多德《历史》的影响,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修建金字塔的是奴隶。古埃及学者哈瓦斯经过考古发现,在距离金字塔不远的遗址中有许多建造者的坟墓。哈瓦斯认为地位低下的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墓旁边。因此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不是奴隶而是平民。对此,我们可以得出(  )
A.历史因时代久远变得扑朔迷离
B.希罗多德的著作时间离古埃及更近更为真实
C.历史在学者的修正中不断接近真实
D.考古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献的不足
答案 D
解析 考古发现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信程度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献的不足,所以D符合题意,正确;历史也有自己的真实面目,不会因时代久远变得扑朔迷离,A不符合题意,排除;时间更近不一定更为真实,B不符合题意,排除;历史的真实不是靠学者修正的,C不符合题意,排除。
8.恩格斯曾指出:“古罗马的立法那样残酷无情地、无可挽救地把债务者投在高利贷债权者的脚下——这种立法,是纯粹由于经济强制,作为习惯法而自发地产生的。”下列《十二铜表法》中的相关条款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杀人者处死刑;过失致人死亡的,应以公羊一只祭神,以代本人
B.夜间在城市举行扰乱治安的集会的,处死刑
C.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的,处死刑
D.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中的“把债务者投在高利贷债权者的脚下——这种立法,是纯粹由于经济强制”可知,符合题意的相关条款应属于经济方面的法律条文,A是关于人身安全的,B是关于社会治安的,C是关于人格尊严方面的,只有D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故选D。
9.冯天瑜在《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别》一文中写道:“近代中日两国学人皆以‘封建’翻译西方史学术语feudalism(意为领主、采邑制),遂成一汉字重要史学术语。”据此定义,下列分别属于中西方“封建时代”的是(  )
A.夏商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B.秦汉时期、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C.殷周时期、法兰克王国时期
D.明清时期、英国都铎王朝时期
答案 C
解析 “feudalism”意为“领主、采邑制”,对应分封制,中国古代在殷商时期有原始分封,周朝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的制度;西欧的中世纪分封制流行,封建领主拥有庄园和武装,故对应殷周时期和法兰克王国时期,选C。
10.拜占庭帝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收集注释西方古典文史和哲学作品,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安条克、以弗所、雅典等城市均成为当时研究古典之学的重镇。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东罗马境内曾是罗马帝国发源地
B.拜占庭帝国境内工商业发达
C.帝国疆域曾是古典文化活跃区域
D.拜占庭位于东西方世界之间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境内汇聚了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化、古代西亚文化、古埃及文化,所以这里曾是古典文化活跃区域,丰富的历史遗址,文化的浸染,会形成研究古典文化的热潮,故选C项。
11.从《吠陀经》有关颂歌、咒语看,早期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河流域之初尚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因此,当时的种姓(  )
A.是维护专制集权统治的精神鸦片
B.将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四个等级
C.实质是阶级社会的等级关系系统
D.主要是为了区别不同民族和血统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父系氏族时期早期雅利安人为了区别不同氏族和血统,实施种姓制度,D正确;种姓制度是与宗教相关的社会管理体系和等级制度,不是宗教,除了四个等级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贱民,故B中的全体社会成员表述错误;父系氏族社会没有形成专制集权统治,故A错误;“父系氏族社会”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故C错误。
12.“那时,没有疾病;他们的骨头没有酸疼;那时他们没有发烧;那时他们没有天花;那时他们没有胸疼;那时他们没有腹痛;那时他们没有肺痨;那时他们没有头疼。……可是那些外来者来了,令一切全然改变。”文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最有可能是(  )
A.印第安人 “地理大发现”以前 西班牙人
B.中国人 鸦片战争以前 英国人
C.日本人 “黑船事件”以前 美国人
D.埃及人 拿破仑入侵以前 法国人
答案 A
解析 题干强调“他们”受到外来者的影响而染上他们从来没有得过的病,也说明了二者之间以前没有联系,新航路开辟符合这一特征,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发现了美洲,同时也带来了天花等病毒,使得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所以题目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分别指的是印第安人、“地理大发现”以前和西班牙人,选择A符合题意。
13.2015年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学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  )
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B.李氏王朝是儒学的主要传承者
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
D.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答案 D
解析 “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说明了儒学被世界接受,反映了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故D项正确。“发源地”“主要传承者”“最早”材料没有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B、C三项。
14.与欧亚大陆处于相互隔绝状态的美洲的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都像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曾经建立起国家,都有自己的行政系统。这种现象说明(  )
A.印第安文明深受欧亚大陆各文明的影响
B.印第安文明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交流
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D.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是独立进行的
答案 C
解析 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和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建立起国家并有着自己的行政系统,说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C项正确。
15.王斯德教授在其著作中写道:“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据此可知,作者认为造成美洲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古代美洲文明间缺乏交流
B.西方殖民者入侵
C.内部矛盾尖锐
D.地理位置孤立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焚毁”“掳杀”等信息可知,作者认为是西方的殖民者入侵造成了美洲文明的衰落,故选B项;古代美洲文明间缺乏交流、内部矛盾尖锐、地理位置孤立等信息材料均没有涉及,故A、C、D三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5分,共55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河流域四面多对侵略者敞开,易于遭到攻击,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摩利人、亚述人和迦勒底人,各民族之间代代你争我夺,一切都是转瞬即逝和变化无常的。虽然巴比伦人也敬奉神灵,但从根本上来说巴比伦是一个法制社会。《汉谟拉比法典》开始假借神的口吻说法,一旦转入世俗条文后,就把神抛到一边。这部法典不仅阐明了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使巴比伦人从心理上摆脱了生活变化无常的阴影。
——摘编自刘文鹏等《古代西亚北非文明》等
材料二 国王要向神灵敬献玛阿特作为食物,法老由此获得神力,统治埃及。……对农民来说,遵守玛阿特意味着诚实劳动;对官员来说,这意味着秉公办事;对士兵来说,意味着忠于职守。在埃及这片土地上,尼罗河定期泛滥,人们丰衣足食,社会井然有序,在4千年的埃及文明史上,虽有外族入侵,但它基本上保持了法老文化的内核。
——摘编自赵克仁《两河文明与埃及文明的差异及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谟拉比法典》的史料价值并分析其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各自的社会特征,并分析其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7分)
答案 (1)史料价值: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影响: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有利于稳定社会。
(2)特征:埃及文明是伦理(神权)社会;两河流域文明是法制社会。
主要原因:地理环境的差异;民族因素;文化继承性的强弱。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文学对人物形象的描述,从一开始的“斯芬克斯之谜”就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这一象征性的谜语在于向人们说明:认识你自己!……无论是对宙斯,还是对俄耳甫斯,或者是对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奥德修斯的赞美,都使读者能够从中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独立的具有超人才华的个体。——常绍民《古希腊文学简史》
材料二 《左传》《历史》的问世,分别标志着中国和希腊古典史学的诞生。古希腊史学的诞生继承了神话的探索精神、传说的英雄史观、史诗的叙事技巧和雄辩术的论辩风格。《历史》正是以上诸因素发展、融合的产物。
中国史学最直接的来源是档案文献,以年月为经进行编纂。而西方史学著作则采用叙事体,这正好说明史诗与雄辩术是其直接来源,而档案文献的影响则微不足道。
——何方耀《中西史学起源比较初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学人物的英雄形象所体现的思想。(5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中国史学和古希腊史学的不同点。(7分)
答案 (1)思想:认识人自己,认识到人的价值、人的伟大。
(2)不同点:来源不同,档案文献是中国史学的直接来源,神话、传说、史诗、雄辩术是古希腊史学的直接来源;编纂方式不同,中国史学采用编年体,古希腊史学采用叙事体。
18.(14分)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即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那么,世界上所有其他历史悠久的文明是否都已中断,还是许多古代文明也都以其他的形式延续了下来?某班级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例开展探究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拉丁文作为语言已经死亡,而其字母却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这是拉丁文独有的奇怪而有趣的现象。所谓拉丁字母,就是人们常见的26个英文字母。目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近20种主要语言文字中,有一半以上或全部用拉丁字母,或以拉丁字母为基础。若以国家和人口而论,更可见拉丁字母使用之普遍。——黄明侠《漫话拉丁字母和拉丁文》
材料二
美国国会表决通过法律  里约奥运圣火在希腊点燃
材料三 至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恐怕很少有中国史学者会认可其延续性。但希腊人创造的文明传统经由罗马人继承和发扬,传承到近现代西方,却是我们理解整个西方文明的一条重要线索。古代希腊文明的核心精神如理性与民主却始终是西方文明创造性力量的源泉。以此而论,虽然传承者甚至语言都发生了变化,但也可以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也并没有中断过,有的只是转变。——黄洋《文明与文明的延续性》
(1)判断“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的理由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古希腊罗马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
(3)你认为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否“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你的理由。(8分)
答案 (1)理由:作为中华文化主要载体的汉字、汉民族和儒家思想等都没有出现根本性中断。
(2)影响:古罗马的文字拉丁字母成为当今世界使用最广泛的字母;罗马法对后世欧美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的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3)开放性问题,如果肯定这一说法,参考理由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文明发生大倒退,辉煌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文化被湮没和遗忘,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翻译和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使西欧的文艺复兴成为可能,因此古希腊罗马文化曾出现中断,已“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
如果否定这一说法,参考理由是: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和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这些文明的一个共同特征在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们可能吸收了外来的因素,从而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和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精神传统并未消亡,或者未被全新的思想和观念体系所取代,它们仍然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轴心。如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其思维方式源自古希腊哲学,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教义,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理性精神。
19.(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玛雅文字的破译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第一个对玛雅文字发生兴趣并进行研究的是16世纪的西班牙天主教教士朗达,他为后人留下了著名的玛雅字母表。20世纪初, 学者们辨认出少量玛雅文字, 但没有从根本上涉及语音和真正语言的识读。学者们长期没有找到研究玛雅文字的正确方法,始终认为玛雅文字只是一种“象形图画文字” 。20 世纪50年代, 苏联学者诺罗索夫找到了破译玛雅文字的正确轨道。70年代, 学者们终于基本成功地破译了玛雅文字。——张禾《玛雅文字的破译:方法与历程》
材料二 中美洲神话源于自然和社会现象,反之也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其象征意义漫布于艺术、建筑和仪式结构之中。艺术和建筑具象表述神话故事,神话为解释世界而生,用于表述宇宙的原型,而宇宙的原型又源于对自然观察的抽象——中美洲人赖以理解其世界的分类方法全凭神话使人如耳闻目睹,转又造生出此世界观。
——摘编自《玛雅农业神话:玉米和人的生命轮回》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玛雅文字的特点。 (9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玛雅“神话为解释世界而生”这一观点的? (6分)
答案 (1)特点:属于象形文字;独具特色,较难破译;由音符和意符组成;在美洲水平最高;主要由祭司主持雕刻描写;主要记录玛雅历史和文化的特权。
(2)理解:玛雅众神可简单归纳为龙、虎天神;龙形羽蛇神是天地的创造者,是诸神与万物之主,同时又是王权之神的化身;虎形天神主管阴间,掌控生死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