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之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之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这一观点说明( )
A.当时中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C.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2.“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经过的主要古代城市有辽上京(今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元上都(今正蓝旗元上都遗址)、集宁路(今集宁路古城遗址)、天德军(今丰州古城遗址)、德宁路(今敖伦苏木古城遗址)、哈喇浩特(今额济纳旗黑城遗址)、哈拉和林(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遗址)、讹答剌(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托克马克(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等地。材料反映了“草原丝绸之路”( )
A.是在丝绸之路南面的东西交通线
B.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
C.沿天山北麓,进入中亚
D.匈奴、大月氏等游牧民族沿此路西迁
3.下图“唐代壁画中的胡旋舞”描述的场景说明( )
A.画家对胡旋舞姿的感受
B.胡旋舞在唐代传入中原
C.胡旋舞是一种宫廷舞蹈
D.胡旋舞者的身份是胡人
4.云南腾冲在清朝是中缅贸易的“丝棉之路”。史料载:“海禁未开,凡闽粤各商贩运珠宝、玉石、犀角、一切缅货,皆由陆路而行,必须过腾越,以故市镇乡场栉比鳞次,询西南一巨区也。”这体现出( )
A.腾冲主要作为军事防御城市
B.腾冲区域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C.清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D.西南经济发展领先于东部沿海
5.如图是日本奈良东大寺所藏的唐代“醉胡王”面具(头戴唐式帽),为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带回。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唐代百戏饰演者往往戴此类面具。这表明当时( )
A.日本积极吸收古希腊文化
B.中外戏剧文化互相借鉴
C.丝绸之路中心东移至日本
D.艺术已有中西合璧色彩
6.在荷兰画家维米尔(1632-1675年)《窗前读信的少女》画作中(如下图),前景处有一条颇具东方风情的毛毯和中国风格的瓷碗。从中透露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印象派画风盛行
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
C.中国瓷器进入西方寻常百姓家
D.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7.“万里茶道”是17—19世纪,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张直抵欧洲,俄国人称为“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这说明( )
A.中国闭关锁国发生转变
B.中俄联系密切交流广泛
C.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
D.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
8.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产生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 )
A.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B.新航路开辟
C.黑奴贸易开始 D.工业革命发生
9.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取消了丝织品的进口禁令,降低了生丝、羊毛、煤等原料的进口税率,废止了包括机器在内的所有输出品的限制。这主要表明( )
A.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逐步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D.英国确立殖民霸权
10.17世纪以来,日本兴起了“兰学”(荷兰学),英国则兴起了对印度的梵文研究。这体现了( )
A.世界贸易促进了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
B.军事侵略带动了对殖民地的文化侵略
C.西方启蒙运动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影响
D.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近代化进程
11.读“1860-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统计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B.世界贸易的萎缩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
C.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造成世界贸易停止
D.关贸总协定推动了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
12.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清末新政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清末国人消费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D.洋货的流行使小农经济开始破产
13.洲际物种交流约在1500年开始掀起新的高潮,它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直接表现之一是( )
A.引起欧洲所谓的“价格革命”
B.促进饮食文化全球化推进
C.提高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
D.改善食物供应的品种和数量
14.某同学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准备了下列材料。其研究视角是( )
A.生态史观 B.整体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社会史观
15.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可口可乐公司精心策划了一次名为“向民间艺术致敬”的展览,展出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艺术家以可口可乐瓶为骨架,以不同国家独特的材料制成的民间艺术瓶,如图是中国的参展作品。这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促进人类文化交流发展
B.跨国公司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
C.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D.两极格局结束东西方文化趋于融合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二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6分)
(2)比较丝绸之路和地理大发现引发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及其主要原因。(10分)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16世纪以后,中国茶叶传入欧洲,饮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盛行。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8世纪末,输入欧洲的中国茶,除欧洲本地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万荷盾的茶叶,转手卖出后获利65万荷盾。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
——摘编自张福新《茶文化》
材料二 下面为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担)
时间 产量 内销 外销
1832—1837年(平均) 260.5 200 60.5
1861年 312.5 202.5 110
1871年 409.5 202.5 207
1886年 567.46 205 362.46
——据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并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茶叶交易带来的主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18.(15分)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之一。新世纪以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其实是张骞通西域起到的效果。张骞通西域本身是出于军事、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贸易。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中国丝绸在中亚的影响,引起了更远地方人们的兴趣。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罗马帝国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随后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而汉朝是丝绸唯一来源。
——摘编自葛剑雄《历史上中国没有动力进行丝绸贸易》
材料二 “近代丝绸之路”,既是任人宰割的悲剧,也是否极泰来,走向振兴的前奏。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晚清政府平定西北起义和新疆叛乱后,“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从晚清民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
——据王健《“近代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
材料三 “一带一路”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精髓,秉持“讲信修睦、弘义融利、协和万邦”的理念,致力于再筑东西方利益交融、文明辉映的盛世。“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推动相关各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构建更强劲、更有效、更具亲和力的区域一体化合作大格局,实现人类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据厉以宁等《读懂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丝绸之路”贸易的新特点,并说明“近代丝绸之路”贸易发展的意义。(7分)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更好地践行“一带一路”倡议。(4分)
19.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类型 内容
15-16世纪 商业与农业的分工 宗主国在中南美洲等殖民地从事黄金、香料和奴隶贸易,从东方国家输入瓷器、丝绸
18-19世纪 制成品与原料生产的分工 英法等西方列强主要从亚非拉国家获取棉花、天然橡胶、铁矿石等生产原料
19-20世纪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 全球国际分工体系形成,形成工业国、农业国、矿业国,生产和贸易国际化
20世纪 70年代后 生产类型或生产环节的分工 跨国公司推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国际分工。冷战结束后,形成组织、生产、销售三个生产环节的国际分工
——据阎学通、杨原著《国际关系分析》
上表为近代以来国际分工发展历程简表。解读表格信息,围绕“国际分工的变迁”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释须史论结合。)
答案与解析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单元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之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正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之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这一观点说明( )
A.当时中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C.张骞通西域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答案 C
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人的视野获得极大开阔,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张骞出使西域也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中国与中亚和欧洲国家的联系,故C项正确;汉朝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故B项错误;张骞通西域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没有直接联系,这也不是材料要说明的内容,故D项错误。
2.“草原丝绸之路”沿线经过的主要古代城市有辽上京(今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元上都(今正蓝旗元上都遗址)、集宁路(今集宁路古城遗址)、天德军(今丰州古城遗址)、德宁路(今敖伦苏木古城遗址)、哈喇浩特(今额济纳旗黑城遗址)、哈拉和林(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拉和林遗址)、讹答剌(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托克马克(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等地。材料反映了“草原丝绸之路”( )
A.是在丝绸之路南面的东西交通线
B.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
C.沿天山北麓,进入中亚
D.匈奴、大月氏等游牧民族沿此路西迁
答案 B
解析 “草原丝绸之路”是指在丝绸之路北面,穿行草原地区的东西交通线。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故B项正确。
3.下图“唐代壁画中的胡旋舞”描述的场景说明( )
A.画家对胡旋舞姿的感受
B.胡旋舞在唐代传入中原
C.胡旋舞是一种宫廷舞蹈
D.胡旋舞者的身份是胡人
答案 A
解析 这幅图片描绘了动作轻盈、急速旋转、节奏鲜明的胡旋舞,体现了画家对胡旋舞姿的感受,A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胡旋舞在唐代传入中原,排除B项;从材料看不出其是一种宫廷舞蹈,排除C项;胡旋舞者的身份不只有胡人,还有汉人等,排除D项。
4.云南腾冲在清朝是中缅贸易的“丝棉之路”。史料载:“海禁未开,凡闽粤各商贩运珠宝、玉石、犀角、一切缅货,皆由陆路而行,必须过腾越,以故市镇乡场栉比鳞次,询西南一巨区也。”这体现出( )
A.腾冲主要作为军事防御城市
B.腾冲区域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C.清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D.西南经济发展领先于东部沿海
答案 B
解析 材料未体现腾冲的军事作用,排除A项;由材料“皆由陆路而行,必须过腾越,以故市镇乡场栉比鳞次”可知,在中缅“丝棉之路”的影响下,腾冲的市场繁荣,体系逐渐完善,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陆上商路,不是“海上丝绸之路”,排除C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西南经济发展领先于东部沿海,排除D项。
5.如图是日本奈良东大寺所藏的唐代“醉胡王”面具(头戴唐式帽),为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带回。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成为此类面具,唐代百戏饰演者往往戴此类面具。这表明当时( )
A.日本积极吸收古希腊文化
B.中外戏剧文化互相借鉴
C.丝绸之路中心东移至日本
D.艺术已有中西合璧色彩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醉胡王”“古希腊戏剧中的‘酒神’面具经过丝绸之路东传后,逐渐演化为此类面具”“头戴唐式帽”并结合面具的高鼻子胡人形象,可以得出唐代的艺术已有中西合璧的色彩,故选D项。
6.在荷兰画家维米尔(1632-1675年)《窗前读信的少女》画作中(如下图),前景处有一条颇具东方风情的毛毯和中国风格的瓷碗。从中透露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印象派画风盛行
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
C.中国瓷器进入西方寻常百姓家
D.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答案 B
解析 印象派画风盛行于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期,这与材料的时间点明显不相符,A错误;根据材料“前景处有一条颇具东方风情的毛毯和中国风格的瓷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亚欧间及全球贸易发展,B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东西方之间尚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海上贸易,此时中国的瓷器在西方依旧属于较为珍贵的物品,C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只是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错误。
7.“万里茶道”是17—19世纪,晋商从福建武夷山一带采茶贩卖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一条商业通道,后经扩张直抵欧洲,俄国人称为“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和文化价值。这说明( )
A.中国闭关锁国发生转变
B.中俄联系密切交流广泛
C.中外陆路贸易得到发展
D.中西海路交流逐渐衰落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万里茶道”的开通和所涉及的区域来看,说明在17—19世纪,中外陆路贸易得到了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反映的只是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故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涉及,故排除。
8.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产生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 )
A.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B.新航路开辟
C.黑奴贸易开始 D.工业革命发生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西班牙人沟通了菲律宾马尼拉和美洲之间的贸易联系,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因为当时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联系为一个整体,故选B项。
9.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同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取消了丝织品的进口禁令,降低了生丝、羊毛、煤等原料的进口税率,废止了包括机器在内的所有输出品的限制。这主要表明( )
A.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逐步确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D.英国确立殖民霸权
答案 A
解析 依据“1813年和1833年”“英国”“取消了”“降低了”“废止了”并联系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在英国推动下,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逐步确立,故A项正确。 B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在1840年前后,D项在18世纪中期,均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B、C、D三项错误。
10.17世纪以来,日本兴起了“兰学”(荷兰学),英国则兴起了对印度的梵文研究。这体现了( )
A.世界贸易促进了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
B.军事侵略带动了对殖民地的文化侵略
C.西方启蒙运动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影响
D.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近代化进程
答案 A
解析 新航路开辟之后,随着殖民扩张的进一步开展,世界贸易的范围随之扩大,“日本兴起了‘兰学’(荷兰学),英国则兴起了对印度的梵文研究”表明世界贸易促进了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故A项正确。材料中说的是文化的交流,不是文化侵略,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启蒙运动受到东方文化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文化近代化信息,故D项错误。
11.读“1860-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率统计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促进世界贸易发展
B.世界贸易的萎缩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
C.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造成世界贸易停止
D.关贸总协定推动了战后世界贸易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表可知,1948-1981年世界贸易增长迅速,反映了战后关贸总协定建立后,各国关税税率大幅度下降,推动了贸易自由化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促进作用,故D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且材料数据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贸易增长率位于高水平,排除A项;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根本矛盾,排除B项;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贸易增长率迅速下滑,但并未造成世界贸易停止,排除C项。
12.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服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清末新政带来社会变迁的表现
B.反映了国人消费能力的普遍提高
C.清末国人消费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D.洋货的流行使小农经济开始破产
答案 C
解析 材料“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说明清末国人开始大量地接受西方物质文明,国人消费结构与消费内容发生了较大改变,C项正确。清末新政发生于20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国人消费能力“普遍提高”与史实不符,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洋货流行对小农经济的影响,D项错误。
13.洲际物种交流约在1500年开始掀起新的高潮,它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直接表现之一是( )
A.引起欧洲所谓的“价格革命”
B.促进饮食文化全球化推进
C.提高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
D.改善食物供应的品种和数量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洲际物种交流”“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的直接表现之一是食物供应的品种和数量日益丰富,D正确。A、B、C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14.某同学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准备了下列材料。其研究视角是( )
A.生态史观 B.整体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社会史观
答案 D
解析 生态史观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材料中没有涉及人和环境的关系,故A错误;整体史观也叫全球史观,是站在全球的、整体的角度去看待历史,而不是站在某个地区或国家的角度看待历史,材料只涉及物种,没有从全球的角度去评价新航路的开辟,故B错误;现代化史观是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材料中没有提到社会转型,故C错误;社会史观关注民生,例如人们的吃穿住行等,故D正确。
15.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可口可乐公司精心策划了一次名为“向民间艺术致敬”的展览,展出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艺术家以可口可乐瓶为骨架,以不同国家独特的材料制成的民间艺术瓶,如图是中国的参展作品。这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促进人类文化交流发展
B.跨国公司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
C.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D.两极格局结束东西方文化趋于融合
答案 A
解析 跨国企业可口可乐公司让不同国家的文化在可口可乐瓶子上展示,体现了经济全球化促进人类文化交流发展,故A项正确。语言、文字是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提到各国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故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提到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东西方文化趋于融合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6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二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摘编自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6分)
(2)比较丝绸之路和地理大发现引发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及其主要原因。(10分)
答案 (1)特点:由汉武帝和张骞等推动形成;从军事路、外交路延展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互利互惠;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
(2)不同
①中心不同——丝绸之路以中国为中心;地理大发现以西欧为中心。
②范围不同——丝绸之路范围为亚非欧;地理大发现为整个世界。
③主要商品不同——丝绸之路为丝绸、瓷器等手工产品;地理大发现为欧洲工业品。
④方式不同:前者主要为和平交流;后者主要为暴力掠夺。
⑤后果不同:前者加强了友好交往;后者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形成世界市场,东方从属于西方。
原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中国为自然经济,西欧为商品经济;动机不同:中国注重友好交往,西方注重获取财富。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16世纪以后,中国茶叶传入欧洲,饮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盛行。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8世纪末,输入欧洲的中国茶,除欧洲本地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万荷盾的茶叶,转手卖出后获利65万荷盾。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
——摘编自张福新《茶文化》
材料二 下面为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担)
时间 产量 内销 外销
1832—1837年(平均) 260.5 200 60.5
1861年 312.5 202.5 110
1871年 409.5 202.5 207
1886年 567.46 205 362.46
——据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并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茶叶交易带来的主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1)原因:茶树种植范围扩大;商业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儒、佛、道思想的影响。
影响:改变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或扩大了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大量欧洲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中国茶叶生产的商品化。
(2)趋势:茶叶产量大幅增长;外销增长迅速并占主导;内销增长缓慢(或变化不大)。
原因:西方工业革命开展;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的经济侵略);农业生产商品化加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迫开埠通商、降低关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18.(15分)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之一。新世纪以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其实是张骞通西域起到的效果。张骞通西域本身是出于军事、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贸易。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中国丝绸在中亚的影响,引起了更远地方人们的兴趣。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罗马帝国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随后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而汉朝是丝绸唯一来源。
——摘编自葛剑雄《历史上中国没有动力进行丝绸贸易》
材料二 “近代丝绸之路”,既是任人宰割的悲剧,也是否极泰来,走向振兴的前奏。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晚清政府平定西北起义和新疆叛乱后,“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从晚清民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
——据王健《“近代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
材料三 “一带一路”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精髓,秉持“讲信修睦、弘义融利、协和万邦”的理念,致力于再筑东西方利益交融、文明辉映的盛世。“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推动相关各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构建更强劲、更有效、更具亲和力的区域一体化合作大格局,实现人类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据厉以宁等《读懂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丝绸之路”贸易的新特点,并说明“近代丝绸之路”贸易发展的意义。(7分)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更好地践行“一带一路”倡议。(4分)
答案 (1)条件:西汉建立,张骞通西域,交通条件较好;中国丝织技术先进,丝绸影响扩大;罗马帝国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特点:历史悠久;以中国丝绸为主要贸易商品;贸易动力主要来自罗马帝国;以中亚为桥梁;区域范围广。
(2)新特点:政府腐朽衰落,支持力度小;在民族危机背景下进行;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压制;主要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推动;以近代工业商品为主;外贸港口多;贸易量和规模及区域更大。意义:促进了中国内地与边疆的交通联系;加速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为后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3)践行:传承古代和近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商贸精神;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作为倡议国,面对风险挑战,需要有大国心态,积极面对;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共赢、共建共享。
19.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类型 内容
15-16世纪 商业与农业的分工 宗主国在中南美洲等殖民地从事黄金、香料和奴隶贸易,从东方国家输入瓷器、丝绸
18-19世纪 制成品与原料生产的分工 英法等西方列强主要从亚非拉国家获取棉花、天然橡胶、铁矿石等生产原料
19-20世纪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 全球国际分工体系形成,形成工业国、农业国、矿业国,生产和贸易国际化
20世纪 70年代后 生产类型或生产环节的分工 跨国公司推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国际分工。冷战结束后,形成组织、生产、销售三个生产环节的国际分工
——据阎学通、杨原著《国际关系分析》
上表为近代以来国际分工发展历程简表。解读表格信息,围绕“国际分工的变迁”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释须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
论题: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国际关系格局的变迁。
阐释:15-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兴起,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早期殖民扩张,从中南美洲掠夺金银,从东方国家输入奢侈品,商业与农业的国际分工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欧洲成为国际关系的中心。19-20世纪,工业革命推动英法等工业国家向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亚非拉国家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亚非拉国家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促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格局最终形成。
综上所述,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差异,国际关系的变迁是国际分工的必然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