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
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
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郑州
一万年新城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有数千年的建城史。但在没有开通铁路之前,郑州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县城,名气远不如洛阳和开封两大古都。清朝末期,京汉(北京一汉口)和陇海两条铁路在郑州交会,郑州城市地位逐渐提高,人口迅速超过开封。1954年,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目前,郑州已成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辐射范围广及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河北5省30个地级市。
铁路的修建为郑州带来了大量的客流和物流(集散地),城市扩大、人口增长。
问题1:清朝末期郑州发展迅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区域
农产品
劳动力
商品市场土地资源
城市
工业产品
各种服务
问题2:1949年以后,促进郑州进一步大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在没有开通铁路之前,郑州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县城,名气远不如洛阳和开封两大古都。清朝末期,京汉(北京一汉口)和陇海两条铁路在郑州交会,郑州城市地位逐渐提高,人口迅速超过开封。1954年,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目前,郑州已成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辐射范围广及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河北5省30个地级市。
成为河南省省会。
热电厂、铝厂、砂轮厂、电缆厂、煤矿机械厂、工程机械厂、水工机械厂等重工业。
1956年创办郑州大学
1961年由开封迁至郑州的河南省博物馆
2.城市功能
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郑州是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2.城市功能
格尔木有多条铁路经过格尔木,是青藏地区的交通枢纽之一,集散功能突出。
武夷山市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旅游城市,依托武夷山这一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构建旅游产业体系,为游客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
功能单一——突出城市某一功能
问题3:郑州的繁荣发展为何能带动周边区域的?
3.空间组织的视角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体系。城市之间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
郑州“米”字型高铁网
郑州航空港辐射范围
目前,郑州已成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规模最大,交通运输网络最密, 效率最高,联系强度最大, 范围最大,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最高。腹地范围广及河南、山西、山东、安徽、河北5省30个地级市 。
4.城市的辐射功能
(1)概念: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2)衡量城市辐射能力的指标:腹地范围
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
4.城市的辐射功能
(3)影响城市辐射功能强弱的因素:
城市规模等级
城市功能
4.城市的辐射功能:
(4)城市发展与腹地的关系
城市的发展与腹地特征密切相关。
腹地农业发达,农产品商品率高,有利于城市发展轻工业;
腹地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有利于城市发展重工业。
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探究而异。
具有工业发展优势的城镇,有可能承接中心城市产业链的某部分而发展成为工业中心;
离中心城市较近,且交通较便利的城镇,也有机会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卧城”。
二.纽约的发展
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大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称为大都市。美国纽约就是大都市的代表,其地理位置优越,与腹地关系密切,辐射功能显著。
二.纽约的发展
时间 区域发展条件变化 纽约发展特点
15世纪
19世纪20年代
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60年代
21世纪以来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欧洲各国殖民者纷纷进入美洲建立殖民贸易点。美国的大西洋沿岸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众多海湾和港口,成为殖民者优先考虑建设城市的地区。纽约是其中重要的港口之一。
15世纪
19世纪20年代
伊利运河开通,大大缩短了布法罗到纽约的距离,使得大量的商品通过伊利运河运往纽约港,纽约的腹地迅速扩展到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并开始加速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口岸。
问题4:伊利运河的开通对纽约产生什么影响?
19世纪40年代
美国最大的国际水运航路中心,易量约占全美国的18% 。
19世纪60年代,纽约出口额约占全美国的1/3,城市规模增长迅速。
二.纽约的发展
21世纪以来,纽约依托美国最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带动全国、辐射全球,是世界金融、贸易中心。
纽约的辐射功能
1.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依托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
形成60多个具有竞争力的卫星城市
“波士华城市带”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约占美国20%,城镇化水平达90%,制造业产值约占美国的30%。
纽约的辐射功能
问题1:该城市带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主要包括哪些城市?
位于大西洋沿岸的平原上。主要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等五大都市,以及周围40多个中小城市,200多的卫星城镇。
纽约的辐射功能
问题2:该城市带各城市之间客运量有何特点?
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客运量越大。
各城市分工协作,形成了以金融、贸易等服务业为主导,同时又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纽约的辐射功能
问题3:该城市带中主要城市产业有什么特点?
主要城市 纽约 波土顿 费城 巴尔的摩 华盛顿
主导产业 金融业、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 高科技产业、金融业、教育和医疗服务业、建筑业、运输服务业 健康服业务、制药业、设备制造业、教育服务业、交通服务业 国防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服务业 金融业、商业服务业、健康和教育服务业、休闲娱乐业
依托高速公路和航空线路
2.对城市带的影响
纽约的辐射功能
1.对美国的影响
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以及发达的信息网络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
纽约的辐射功能
1.对世界的影响
纽约是全球的物流枢纽和信息中心,发挥着国际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等职能。
活动:分析武汉的城市辐射功能
1.武汉对黄冈的辐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武汉与黄冈之间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光电子产业优势,带动黄冈发展光电子等产业。
活动:分析武汉的城市辐射功能
2.黄冈发展电子电器产业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临近武汉;
与武汉之间交通便利;
依托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品牌和产业发展;
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
相关产业基础较好;
农业基础较好。
活动:分析武汉的城市辐射功能
3.武汉城市圈对武汉自身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武汉城市圈为武汉提供农产品、劳动力、商品市场等,成为武汉市发展的依托,促进武汉城市发展;
城市圈内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合作,可有效促进武汉市产业升级与提高。
课堂小结: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点和轴
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是均衡的,可以同步发展。交通干线连接的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点;交通干线沿线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轴,这样具有“点—轴”结构的区域,经济发展往往迅速。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国家中心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确定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依据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地理位置
③矿产资源 ④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课后练习:
A
2.国家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
A.优化产业结构
B.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C.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老龄化水平
3.相较于深圳,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
主导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发展历史
C.地理位置 D.交通运输
B
C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左图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右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7~9题。
4.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D
5.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B
6.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A
历史上,法国政体长期高度中央集权,而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在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高度不平衡的问题。
7.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资源
C.交通 D.政治
D
8.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的
A.服务门槛
B.服务种类
C.服务等级
D.服务范围
9.“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A.空间结构 B.规模结构
C.产业协作 D.城镇化进程
D
C
有学者把邻近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外围、经济水平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称之为“大都市阴影区”,其范例在中国不在少数,如京津冀城市群邻近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外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中心城市显著落后,北京北城市张家口、承德甚至形成了贫困带。
10.张家口、承德成为“大都市阴影区”
主要是因为与中心城市
A.交通联系不便 B.信息交流较少
C.产业部门类似 D.产业联系较弱
D
11.京津冀城市群缺少较发达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发达城市的集聚效应明显
B.中等型城市竞争严重
C.除发达城市外,其余城市人口规模较小
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12.今后,京津冀地区发展应注重促进中心城市
A.服务范围拓展
B.服务功能转移
C.服务职能增加
D.服务对象转变
A
B
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右图示意安徽省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
13.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A.安庆—池州 B.合肥—巢湖
C.亳州—阜阳 D.芜湖—铜陵
14.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
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
要原因是
A.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
B.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C.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
D .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B
C
(1)说明上海市对昆山的辐射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昆山承接上海疏解的部分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
上海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对昆山经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交通的便捷性使上海与昆山联系更加紧密,带动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
(2)上海对外辐射,对上海自身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缓解中心城市产业活动过度集中,交通拥堵,地价上涨,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城镇化问题);
原来的主导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为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发展空间(新工业用地);
有利于大都市把资金、技术、人力集中到新兴产业的发展上(资金与技术)。
(3)试解释具备点轴开发条件的区域常形成经济活动密集区的原因。
增长极以其优势(投资环境良好,效益好,发展机会多等)吸引周边产业和人口向增长极集聚(产生规模效益);
由于交通干线沿线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区域的资源和生产要素继续向增长极集聚的同时,也开始向沿线地区集中,沿线便成为经济活动密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