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监测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监测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2 09:5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春部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质量监测卷(有答案)
班级:_____姓名:______考号:_____分数:_____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根据拼音,书写词语。(4分)
dù jì chéng fá nà hǎn xiōng táng
二、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打“√”。(2分)
1.他把船停泊(bó pō)在岸边,静静地欣赏着湖泊(bó pō)中美丽的景色。
2. 擂(léi lèi)台上两名队员正在激烈地比赛,围观的人群中不断有人擂(léi lèi)鼓助威。
三、对句子中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箸:筷子。)
B.酒家看了道:“有余,还有些贴钱与你”。(贴钱:倒贴的钱。)
C.原来是皇榜张挂楼下,故多人争看。(皇榜:皇帝的文告。)
D.出赏钱一千贯,写了鲁达的年甲、贯址、形貌,到处张挂。(年甲:年龄。)四、将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诸葛亮是古典文学名著中神一样的人物。隐居深山时,他( );面对周瑜的屡次陷害,他( ):空城迎敌,他( ) 。
A.以德报怨 淡泊明志 镇定自若
B.镇定自若 以德报怨 淡泊明志
C.淡泊明志 以德报怨 镇定自若
五、按要求修改句子。(4分)
1.酒家对武松说:“我好意救你,你若不信,进来看官司榜文。”(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射箭。(用比喻句体现箭的数量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为了把《红楼春趣》演成课本剧,同学们对怎么演好宝玉这个角色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宝玉这个角色很重要,我们要抓住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把他率真的特点体现出来。
B.宝玉架子十足,差丫头去取风筝时说话的语气要很着急、很强硬。
C.宝玉认得那是嫣红的风筝要给她送过去,这里话要说得轻一点,体现出他的心地善良。
D.宝玉放不起来风筝,便把风筝摔在地上,说要跺个稀烂,这里要演得又气又恼。
七、根据描述猜人物。(3分)
1.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踏一双麂皮靴。( )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3.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
八、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第46回改编,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
2.《红楼春趣》讲的是宝玉、黛玉在大观园放风筝的事。( )
3.我们在读名著时,若遇到不太明白的词句,可以猜测大致意思。( )
4.小组在排练课本剧,进行讨论时,不需要每个人都发言。( )
九、回忆本单元学习内容,填一填。(每空0.5分,共6分)
1.“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根据这句语,按顺序写出我国的四大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我们认识了 的诸葛亮, 武松, 的孙悟空, 的贾宝玉。
3.《鸟鸣涧》是 ___代诗人 ___的作品。诗中以动衬静的手法描写山中宁静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_ 。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与运用(30分)
一、阅读下面这则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你们不要(惊慌 惊讶),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嚣 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 ”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竟然 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 ( https: / / baike. / doc / 5357066-5592579.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短文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元末明初的___________。(2分)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打“√”。(3分)
诸葛亮为迷惑司马懿,他做了哪些布置和安排?请在文中用“ ”画下来。(2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诸葛亮的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的形象。(2分)
司马懿为什么认为诸葛亮在城中埋有伏兵?请用原文回答。(2分)
想象一下,如果司马懿知道自己中计后他会想些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2分)
阅读下面短文《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完成练习。(15分)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鳞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从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意思相符的词语。(3分)
①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
②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
③形容事关重大、事态严重、形势危急( )
2.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_____ 、______ 、______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大海不仅仅是我们的大粮仓,它还蕴藏了其他资源,请你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大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35分)
德国著名儿童作家吉德龙·梅布斯有一本名著——《星期天孩子》,书中讲述了主人公小女孩在星期天的经历。你的星期天是怎样度过的呢?请以“ 的星期天”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正确使用点符号,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基础:
一、根据拼音,书写词语。(4分)
dù jì chéng fá nà hǎn xiōng táng
二、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打“√”。(2分)
1.他把船停泊(bó√ pō)在岸边,静静地欣赏着湖泊(bó pō√)中美丽的景色。
2. 擂(léi lèi√)台上两名队员正在激烈地比赛,围观的人群中不断有人擂(léi√ lèi)鼓助威。
三、对句子中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2分)
A.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箸:筷子。)
B.酒家看了道:“有余,还有些贴钱与你”。(贴钱:倒贴的钱。)
C.原来是皇榜张挂楼下,故多人争看。(皇榜:皇帝的文告。)
D.出赏钱一千贯,写了鲁达的年甲、贯址、形貌,到处张挂。(年甲:年龄。)四、将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C)。(3分)
诸葛亮是古典文学名著中神一样的人物。隐居深山时,他( );面对周瑜的屡次陷害,他( ):空城迎敌,他( ) 。
A.以德报怨 淡泊明志 镇定自若
B.镇定自若 以德报怨 淡泊明志
C.淡泊明志 以德报怨 镇定自若
五、按要求修改句子。(4分)
1.酒家对武松说:“我好意救你,你若不信,进来看官司榜文。”(改为转述句)
酒家对武松说,他好意救武松,武松若不信,进去看官司榜文。
2.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射箭。(用比喻句体现箭的数量多)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射箭,箭像下雨一般。
六、为了把《红楼春趣》演成课本剧,同学们对怎么演好宝玉这个角色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宝玉这个角色很重要,我们要抓住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把他率真的特点体现出来。
B.宝玉架子十足,差丫头去取风筝时说话的语气要很着急、很强硬。
C.宝玉认得那是嫣红的风筝要给她送过去,这里话要说得轻一点,体现出他的心地善良。
D.宝玉放不起来风筝,便把风筝摔在地上,说要跺个稀烂,这里要演得又气又恼。
七、根据描述猜人物。(3分)
1.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踏一双麂皮靴。(孙悟空)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诸葛亮)
3.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林冲 )
八、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第46回改编,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2.《红楼春趣》讲的是宝玉、黛玉在大观园放风筝的事。(√)
3.我们在读名著时,若遇到不太明白的词句,可以猜测大致意思。(√)
4.小组在排练课本剧,进行讨论时,不需要每个人都发言。(×)
九、回忆本单元学习内容,填一填。(每空0.5分,共6分)
1.“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根据这句语,按顺序写出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英勇神武的武松,勇敢顽强的孙悟空,纯真率直的贾宝玉。(此题答案不唯一)
3.《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描写山中宁静的诗句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与运用(30分)
一、阅读下面这则短文,回答问题。(15分)
1.短文节选自《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2分)
2.根据上下文,在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打“√”。(3分)
惊慌 喧哗 果然
3.诸葛亮为迷惑司马懿,他做了哪些布置和安排?请在文中用“ ”画下来。(2分)
画第二自然段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诸葛亮的_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临危不惧的形象。(2分)
5.司马懿为什么认为诸葛亮在城中埋有伏兵?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
6.想象一下,如果司马懿知道自己中计后他会想些什么?(2分)
答:例如:诸葛亮果然神机妙算,我自愧不如他呀!
7.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空城计》。(2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完成练习。(15分)
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意思相符的词语。(3分)
①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危言耸听)
②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不言而喻 )
③形容事关重大、事态严重、形势危急(生死存亡)
2.本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的?(3分)
答:①加工和利用海藻资源。②将海洋浮游生物加工成食品。③海洋捕捞和养殖业。
3.第①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答:不能去掉。因为“之一”说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非常多,资源短缺只是其中的一个,去掉后意思就是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唯一环境问题。删掉后意思发生了变化。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
4.第②段中提到了“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其实,“资源短缺”的表现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没有具体加以说明?(2分)
答:因为其他的资源短缺问题并不是本文的论述重点,所以不需详写。
5.第⑥段中划线部分运用了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海洋渔业资源的丰富。(2分)
6.大海不仅仅是我们的大粮仓,它还蕴藏了其他资源,请你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大海。(2分)
答:例如:大海中蕴藏着丰富的能量,如利用潮汐发电,不仅如此,海岛可以开发用作旅游等。
习作:
根据提示和要求,评分可从下面四个等级五个方面予以考虑:
1.一类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美观,卷面整洁;标点正确,错别字极少,字数不少于450字。可给32—35分。
2.二类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语句比较通顺;有一定条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标点符号运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字数接近400字。可给27—31分。
3.三类文:内容不够具体,不太注重表达感受,语句基本通顺,书写尚工整,基本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错别字较多,字数350字左右。可给22—26分。
4.四类文:内容不具体,感情欠真实;语病较多,表达不清,标点符号运用很不正确;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错别字多,字数在300字以下;或内容完全离题,文章还有一大部分没写完的,酌情给21分以下。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第二单元已经学完了,相信你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自信,现在请你认真完成这份检查卷吧!
本次测试耗时10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其中有3分卷面,请认真书写。祝你取得满意成绩!加油哟!
妒 忌 惩 罚 呐 喊 胸 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