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一、单选题
我国是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读北极地区示意图, 回答下列题目。
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大洲分别是( )
A. 亚洲、欧洲、北美洲 B. 亚洲、北美洲、欧洲
C. 北美洲、欧洲、亚洲 D. 北美洲、亚洲、欧洲
目前,丁岛上冰层面积逐渐缩小,可能是因为(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北极地区降水减少
C. 丁岛陆地增厚 D. 丁岛风速增大
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积极参与北极科考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 北极地区无极夜现象
B. 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沟通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最近海上航道
C. 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D. 北极地区自然条件比南极地区优越
我国在北极地区已建成的科学考察站是( )
A. 长城站 B. 黄河站 C. 中山站 D. 昆仑站
读极地地区图,完成下列题。
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更寒冷 B. 乙为北极
C. 甲为“冰雪高原” D. 乙淡水资源更丰富
乙图中,A科考站
A. 位于北温带 B. 东临大西洋 C. 有极昼现象 D. 在南极圈以南
人类对极地进行科学考察,主要目的是
A. 开采矿产资源 B. 捕获更多的极地动物
C. 研究地球环境 D. 准备向南极大陆移民
当悉尼的同学放暑假时
A. 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B. 南极地区是暖季
C. 是北极地区进行科考的最佳时期 D. 南极点地区影子朝南
南极大陆有四个点因其突出特征被分别冠以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读南极大陆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图中①、②、③分别是()
A.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019年1月18日,中国极地固定翼飞机成功降落在位于“高点”的昆仑站机场。下列关于昆仑站机场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 )
A. 酷寒 B. 多雨 C. 烈风 D. 干燥
各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主要目的是()
A. 捕杀南极地区丰富的海洋生物 B. 开发世界独特的旅游资源
C. 开发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 D. 开展对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
2020年2月9日,南极洲西摩岛的测站报告该站点记录到20.75°C的气温,成为有史以来南极的最高气温。下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据图文完成下列问题。
南极大陆( )
A. 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南 B. 大部分海拔在2000米以下
C. 南极点为海拔最高点 D. 地形以高原为主
此时,各站点白昼时间( )
A. 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 B. 长城站>泰山站>中山站
C. 泰山站>昆仑站>长城站 D. 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
近年南极地区的持续升温反映出( )
A. 臭氧层破坏 B. 水质恶化 C. 土地沙化 D. 全球变暖
应对以上环境问题的措施有( )
A. 使用清洁能源 B. 禁食野味 C. 退耕还湖 D. 减少捕捞
二、综合题
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中山站在南极点的__________方向。
(2)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__。
(3)当我们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______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4)B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__________。
(5)近年来,北极地区“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A.海啸 B.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注入的海水增多
(6)两极地区都降水稀少,为什么会有厚厚的冰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___洋。
(8)如果你到南极旅游,选择哪个时段最合适?__________;如果去北冰洋考察,选择哪个时段最合适?__________。
A.3~11月 B.11月~次年3月 C.2~10月 D.6~8月
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站。
(2)从南极点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时针的。
(3)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_________。
(4)当我们沈阳市的中、小学放暑假时,南极地区会出现_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
(5)近年来,北极地区的“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A.海啸 B.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海陆变迁
(6)中山站在黄河站的_________方向。
(7)如果让你为南极地区的科考站选择一种能源,只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和当地资源状况,最合适的能源是_________。
A.煤炭 B.地热 C.石油 D.风能
读“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图”和“泰山站景观图”,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南极大陆上覆盖着巨厚的冰盖,它的总体积约占世界陆地冰量的90%、淡水总量的70%,如果全部融化,将会给世界上低海拔地区造成巨大灾难。
材料二 泰山站的房屋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
(1)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其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__________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站。
(2)科考队员在南极洲会观赏到有“南极绅士”之称的动物是__________,他们需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__________(写一点),如果他们要就地解决科考站使用的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__________(风能/地热能)。
(3)我国科考站均在2月建成,其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的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
A.防积雪掩埋 B.防寒保暖
C.防紫外线辐射 D.防御动物侵袭
(5)保护与和平利用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可以大规模捕鲸,丰富食物来源
C.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D.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6)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的城市、村庄、道路、农田和工厂等都将被海水淹没。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4.【答案】D、A、A、B
【解析】略
5~8.【答案】D、B、C、B
【解析】
5. 有图示可知,甲图极点附近为海洋,乙图极点周边为陆地,以及根据海陆轮廓可以判断甲为北极地区,乙为南极地区,由于南极地区是陆地,地势比北极地区高,终年被冰雪覆盖,被称为“冰雪高原”,淡水资源丰富;冰雪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所以比北极地区寒冷南极。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 读图可知,乙图中A科考站位于南纬60度以南,南极圈以北,位于南寒带,极昼极夜出现在极圈以内,A科考站无极昼极夜现象;A科考站以北为南美大陆,可知A科考站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故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 人类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主要是为了和平利用两极地区,更好地保护、研究地球环境;向南极大陆移民不实际;开采矿产资源、捕获更多的极地动物会破坏极地的生态环境。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 悉尼位于南半球,同学放暑假时为1月,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南极地区是暖季,是南极地区进行科考的最佳时期 ;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南极点是地球最南,南极点地区影子朝北。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11.【答案】A、B、D
【解析】. 略
12~15.【答案】D、A、D、A
【解析】略
16.【答案】(1)70°S,120°E 正北
(2)企鹅
(3)极夜
(4)格陵兰岛
(5)B
(6)气候寒冷,降水形式主要是降雪;气候特别寒冷,蒸发极少,降的雪累积起来形成了厚厚的冰雪层
(7)印度
(8)B D
【解析】略
【答案】(1)长城
(2)顺
(3)企鹅
(4)极夜
(5)B
(6)东南
(7)D
【解析】略
18.【答案】(1)昆仑 长城
(2)企鹅 寒冷气候 风能
(3)2月份南极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 此时是一年当中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
(4)A
(5)C
(6)由于人们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加上森林被大量砍伐,就会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温室作用使气温增高,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