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某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某县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8 20:1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学分认定考试
语文试题 2012.11
第I卷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连累/累赘 横幅/发横财 拓印/落拓不羁
B.漂泊/漂染 削职/刀削面 着陆/不着痕迹21世纪教育网
C.下载/连载 发卡/卡脖子 抹布/一抹霞光 21世纪教育网
D.粘贴/粘连 处所/处方药 纤夫/纤尘不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闲置 吊脚楼 食不裹腹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B.平添 摄相机 功亏一篑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倚靠 一炷香 口蜜腹剑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D.唢呐 双规制 轻歌曼舞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还不知道韩国歌手“鸟叔”的《江南Style》,那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你们村里至今没通网络;第二种则是你是从古代穿越来的。
B.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仍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C.《中国好声音》的横空出世,给中国电视娱乐注人了清新宜人的“氧气”。才刚刚播出三期,便有观众提前宣布:“这是今夏最成功的音乐节目!”
D.“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4.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一夜之间便洛阳纸贵。购书中心开门十分钟不到,上百本莫言作品存货被一扫而空。莫言是我国著名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已经蜚声海内外,可是在获奖之前,他的作品湮没于众多包装得华美的书籍当中,无人问津。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莫言作品热潮,莫言很不以为然,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冷却下去。大家该干嘛就干嘛。”
A.洛阳纸贵 B.蜚声 C.湮没 D.不以为然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
B.由于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突然逝世,使朝鲜和韩国关系的走向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C.某网站就居民关注的社会问题和收入分配、居民住房、社会治安等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以82.48%的关注度高居榜首。
D.在自传《直到世界尽头》中,林丹除了剖白自己的心路历程外,更书写了与教练、队友、对手的相处以及与妻子谢杏芳的感情,给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超级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而这里的“客观物象”意指真景物。物象是客观的,自然的,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着作者的主观情感,成为新的艺术形象一意象,它是作品“意境”生成的关键因素。
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派诗人庞德对意象的表述是:“一个意象是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在传统文艺作品中,意与象是同一作品中两个不同的内容层面,“象”指作品中直观的外在形象,“意”指作品包含的意蕴,“象”是“意”的特质载体,是“意”得以显现、能够被接受者感知的审美中介。两者密不可分,在作品中化合为同一个复合的形象,物象的外在形态特征和内在审美意蕴,与创造者主观的情感体验有机地统一,客观的物象有了神韵,原本无形的辜观情感体验有了寄托,达到了观象与达意,形式与内容,外物与自我的水乳交融。
意象的获取过程便是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悟外化为一种直观的审美形态,捕捉到、创造出主客观统一的意象,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作者对意象选择、创造的偏好,使作品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是豪放飘逸的,有着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境,这种风格的形成,与李白对阔大壮观的意象的选择息息相关。大鹏、天马、高山、瀑布、长江、黄河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表面看来没有逻辑联系的壮美意象深入揭示感情的激荡,造成诗歌结构的大开大合和情感的转折、跳跃。而李贺的诗歌意境则进入了一个别样世界:“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诗人深感韶华易逝,又联想到自己呕心苦吟却无人赏识,只有同病相怜的古诗人魂魄来相吊慰。于是,有幽明同悲,千古一慨之意,运思凄苦,意境幽艳。李贺对冷艳凄迷的意象有着特殊的偏爱,形成了李贺凄艳诡激的诗歌风格,冷、艳、奇、险自成一家。
鲜明独特的意象往往体现出诗人的个性风格,而意象群的流变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诗歌史的变迁。拿词来说,唐五代词的意象主要来源于闺房绣户、青楼酒馆,至柳永、王安石、苏轼而一变,开始创造出与文人日常生活、官场生活相关的意象和自然山水意象,至南渡词又一变,开始出现与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意象,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
意象的普遍性和传承性使得某些意象在历代诗文中反复出现,绵延不绝,形成了不言自明的象征意义。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像屈原开创的“香草美人”意象,已成为传统的诗歌意象。而庄周的“蝴蝶梦”就像那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一样让人梦魂牵绕,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醉,此后“梦”与“蝶”交织在一起,以其迷离的梦幻色彩为历代迁客骚人所吟唱,这一文学意象也变得越来越迷人而富有魅力,“梦”与“蝶”的意象寄托了不同时代文人的复杂感情。
(选自王鹰《为求意境说意象》有删减)
6.下列关于文章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物象具有客观性、自然性。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会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成为新的艺术形象。
B.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情感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
C.“象”与“意”的统一,使客观的物象有了神韵,原本无形的主观情感体验有了寄托,达到了形式与内容,外物与自我的融合。
D.在具体的作品中,“象”指外在的形象,“意”指思想意蕴,“象”是“意”的载体,“意”是“象”的灵魂,“意”比“象”更重要。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体悟外化为一种直观的审美形态,捕捉到、创造出主客统一的意象,是艺术作品产生的过程。
B.李贺对冷艳凄迷的意象有特殊偏爱,如《秋水》中的“坟”“鬼”“血”等意象,促成了他凄艳诡激的诗歌风格。
C.李白喜欢采用大鹏、天马、高山、瀑布、长江、黄河等意象,将其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里,描绘奇险悲壮的意境。
D.李白、李贺诗歌的艺术风格迥异,在作者看来,两位大诗人风格差异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对意象的选择、创造的偏好不同。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歌意象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某些传统意象在历代诗文中反复出现,绵延不绝,形成了不言自明的象征意义。21世纪教育网
B.不同时代的作者总会采用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相关的意象。因此,古代诗词在不同的时代,其意象会发生群体性改变。
C.无数文人墨客倾醉与庄周创设的“梦”与“蝶”的意象,在意象承传的过程中,“梦”“蝶”成为诗人理想破灭的象征。
D.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飘逸的艺术个性,这与他喜欢选用壮阔意象息息相关。可见鲜明独特的意象往往体现出诗人的个性风格。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
太山贼叔孙无忌侵乱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公车特征规,拜太山太守;规到官,广设方略,寇贼悉平。至冬,羌遂大合,朝廷为忧。三公举规为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破之,斩首八百级。诸羌慕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明年,规因发其骑共讨陇右,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奄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东羌遂遣使乞降,凉州复通。先是,安定太守受取狼籍,凉州刺史、汉阳大穹并老弱不堪任职,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规到州界,悉条奏其罪,或免或诛。羌人闻之,翕然反善。
规出身数年,持节为将,拥众立功。还督乡里,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又恶绝宦官,不屿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天子玺书诮让相属。规惧不免,上疏自讼曰:“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货。若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就臣愚惑,信如言者,前世尚遗匈奴以宫姬,镇乌孙以公主。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羌,则良臣之才略,兵家之所贵,将有何罪,负义违理乎?今见覆没,耻痛实深。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
征拜度辽将军,至营数月,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日:“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朝廷从之,以奂代为度辽将军,规为使匈奴中郎将。
论曰:孔子称“其言之不怍,则其为之也难”。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不为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伐疑,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节选自《后汉书·皇甫规传>)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 寇:盗匪,盗贼
B.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 审:清楚,明白。
C.天子玺书诮让相属 让:责问,责备。
D.夫其审己则干禄 干:求取,追求。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规到州界,悉条奏其罪 ②实迷途其未远
B.①前世尚遗匈奴以宫姬 ②木欣欣以向荣
C.①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 ②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D.①若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 ②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皇甫规“有威望”的一组是
①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 ②公车特征规,拜太山太守
③诸羌慕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 ④规亲人庵庐,巡视将士
⑤东羌遂遣使乞降,凉州复通 ⑥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21世纪教育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西羌大举进攻安定城,边疆危急,皇甫规此时虽然身为平民百姓,却能大胆上书朝廷,陈述自己的看法,批评边将无能,自此开启了他的戎马人生。
B.安定太守、凉州刺史等人都年老昏庸不能胜任职守,却全都依仗权贵势力,不遵守法度。皇甫规到达州界,全都逐条上奏他们的罪状,有的免职有的诛杀。
C.朝廷有人诬陷皇甫规贿赂羌人,皇甫规上书进行申辩:花费很少的钱财,换得羌人归顺,边疆平安,是贤能臣子的谋略,军事家推崇看重的事情,没有有什么罪过。
D.在范哗看来,皇甫规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保全自身,一是他能准确审视自己的才能,果敢地投身仕途,二是他能看到更贤能的人,能不图虚名:主动让贤。
高二学分认定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以退观。(4分)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4分)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2分)
14.阅读下面清诗,完成下题。(8分)
小 园
黎 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注】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这首诗的首联中“动”“窥”两字用得妙,请任选一字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6分)
(1) ,奚惆怅而独悲? ,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并序)
(2)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五、(12分)
16.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l0个字。(3分)
《人民日报·海外版》厦门11月2日电(记者蒋升阳)2012厦门国际海洋周今天在厦门开幕,近5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l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将就海洋开发和保护等众多问题展开广泛交流。
本届厦门国际海洋周主题为“蓝色经济、绿色增长——科技引领海洋经济发展”,共有近10场论坛、3项海洋专题展览和10多项海洋文化活动。
17.仿照下面的句子。以“自己”为写作对象,仿用原旬的修辞手法,再写两组句子,与原句构成排比。(4分)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阴谋家的世界则只是永远跳不出来的暗算的陷阱;
18.下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09—2011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
题材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谍战剧
5.1
19.121世纪教育网
27.6
家庭剧
22.O21世纪教育网
23.6
22.1
古装剧
25.1
26.2
23.4
军事剧
4.3
13.5
21.2
言情剧
32.8
13.2
3.2
农村剧
10.7
4.4
2.3
(1)请概括图表中近三年来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2分)
(2)请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3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
哀 伤
契诃夫
刀割一样的冷风迎面吹来,雪花的迷雾在打转儿,田野、电线杆、树木都看不见了。旋匠【注】格里戈里·彼得罗夫,这个当年在加尔钦乡里无人不知的出色手艺人,同时又是最没出息的农民,此刻正赶着一辆雪橇把他生病的老伴送到地方自治局医院去。
不幸是从昨天傍晚开始的。昨晚他回到家里,像往常一样喝得醉醺醺的。又开始骂人,挥舞老拳。老太婆瞧了一眼她的冤家,那眼神却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往日,她那双老眼里布满了痛苦和温顺,可现在她的眼神严厉而呆板,倒像是圣像上的圣徒或者快要死的人。吓呆了的旋匠赶紧向邻居借了一匹老马,立即把老太婆往医院里送。
“你呀,玛特廖娜,那个……”他又小声嘟哝,“要是巴维尔二伊凡内奇问起我打不打你,你就说:‘从来没打过!,往后我再也不打你了。我凭十字架向上帝起誓!再说,难道我是生性狠毒才打你的?随手就打了,没有道理。我心疼你哩。换了别人就不会这么伤心,可我现在急着送你去看病……我尽力了。瞧这风雪,好大呀!上帝啊,你发怒吧!只求你保佑我们别迷路……”他感到奇怪,老太婆脸上的雪怎么老也不化。问她什么,她不答应,同样叫人害怕。最后,为了探个明白,他没有回头,只是去摸她的手。手冰冷,拉起后像鞭子一样落下去。
这下旋匠哭了。他不只可怜老太婆,更感到懊丧。他想:他还没来得及跟老太婆好好过日子,对她表表心意,疼爱她,怎么她已经死了。他跟她共同生活了四十年,但这四十年像在雾里一般过去了。酗酒,打架,受穷,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而且,像故意气他似的,正当他感悟到要疼爱老太婆,离了她就没法生活,他实在对不起她的时候,老太婆却死了。
“是啊,她还常常去讨饭!”他回想往事,“是我打发她去向人家讨面包的,麻烦事!她,蠢婆娘,再活上十年就好了,要不然,恐怕她以为我当真是那种人。圣母娘娘,我这是往什么鬼地方赶呀?现在不用去看病了,现在该下葬了。往回走!”
旋匠掉转马头,使劲抽他的马。道路变得越来越难走了。现在,连车轭都看不见了。雪橇有时撞到小松树上,黑糊糊的东西擦伤他的手,在眼前闪过。视野之内又变得白茫茫一片,风雪飞旋。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
他回想起,四十年前玛特廖娜是个年轻、漂亮、快活的姑娘,富裕人家出身。父母把女儿嫁给他,贪图他有好手艺。本来完全可以过上好日子,但不幸的是,婚礼后他烂醉如泥,一头倒在暖炕上,从此就迷迷糊糊,好像直到这一刻都还没有清醒过来。除了喝酒,倒头躺下,打老婆,此外就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密密层层的大雪渐渐变得灰暗了。黄昏已经来临。
“再从头活一次就好了……”旋匠想道,“我要添置一套新工具,接受定货……把钱都交给老太婆……是的!”
后来他无意中把缰绳弄丢了。他寻找起来,想把缰绳捡起来,却怎么也不行。他的手活动不了了…….
“算了……”他心想,“反正马认路,它会拉回家的。这会儿真想睡一觉……趁下葬以前,安魂祭以前,最好歇一歇。”
旋匠闭上眼睛,开始打盹。不久他听到马站住不走了。他睁眼一看,自己面前有一堆黑糊糊的东西,像是小木屋,又像大草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他真想从雪橇上爬下来,弄清楚是这么回事,可是全身懒得宁愿冻死,也不想动弹叮……于是他安静地睡着了。
他醒过来时,发现已经躺在一间四壁油漆过的大房间里。窗外射进明亮的阳光。旋匠看到床前有许多人,第一件事他就想表明自己是个稳重而懂事的人。21世纪教育网
“请来参加老太婆的安魂祭,乡亲们!”他说,“还要告诉东家一声……”
“唉,算了,算了!你躺着吧!”有人打断他。
“天哪,是巴维尔·伊凡内奇!”旋匠看到身边的医生吃惊地说,“老爷哪!恩人哪!”
他想跳下床,扑通一声给医生跪下,但感到手脚都不听他的使唤。
“老爷!我的腿在哪儿?胳膊呢?”
“你跟胳膊和腿告别吧……都冻坏了!唉,唉,你哭什么呀,你已经活了一辈子,谢天谢地吧!恐怕活了六十年了吧——你也活够了!”
“伤心呀,老爷,我伤心呀!请您宽宏大量原谅我!要再活上那么五六年就好了……”
“为什么?”
“马是借来的,得还人家……要给老太婆下葬……这世上的事怎么变得那么快!巴维尔·伊凡内奇!卡累利阿榨木烟盒还没有做得,槌球还没有做得……”
医生一挥手,从病房里走了出去。这个旋匠——算是完了。
(本文有删节)
[注]旋匠:对手工艺人的称呼。
19.小说主人公格里戈里·彼得罗夫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20.小说的环境描写很成功,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21.小说用不小的篇幅来写主人公的心理,请简要概括这些心理语言的特点。(4分)
22.这篇小说以“哀伤”为题,寓意深刻。请结合全文探究“哀伤”的含义。(6分)
七、(60分)
23.孟德斯鸠说过:“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请根据社会现状,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自定立意,③文体特征鲜明。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