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练习一(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练习一(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3 08:2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练习一》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练习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3页、14页。
【教材分析】
“练习一”是在学习了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一单元“除法”后的一节巩固练习课,学生已经能从生活中提出简单的除法问题,在体会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结果进行解释,感受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呈现了层次递进、形式灵活的练习题,鼓励学生结合情境加深对余数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结合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寻找颜色的规律,进行思维拓展,在练习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学情分析】
学生能结合实际问题解释有余数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的意义,还需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在练习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力时间较短,因此要设计新颖的情境,使练习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情境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意义,加深对余数意义的理解,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能结合新的情境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3、在练习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除法,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整理的知识树?。
(学生交流分享)
2、师:大家的收获可真多,老师这里有一幅藏宝图,能不能用你们学的知识找到宝藏,比一比今天谁是“寻宝之星”。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分享自己整理的一单元知识树,通过回顾可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理解意义
(一)分苹果
1、师:我们来到了“神秘丛林”,遇到了小猴子,一起帮助小猴子解决问题吧。
课件出示:有18个果子, 能装几袋,还剩几个?
师:你发现缺少了什么,这里有三个条件,你选择哪一个?
①有5个袋子, ②每5个果子装一袋, ③拿走5个果子。
2、师:现在信息完整了,谁会列算式吗?18÷5=(板书)
3、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在学习单上圈一圈。
4、这些果子也来到了我们的教室,谁愿意根据你圈的过程来分一分。什么情况下不能再接着分了:余数比除数小的时候。(板书:余数小于除数)
5、谁会根据分的过程列竖式计算呢?其余的同学在学习单上完成。
.6、你能结合分的过程说一说竖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算式各部分的意义,真了不起。(板书:动手操作)
(二)分月饼
1、师:我们帮助了松鼠,小猴子也遇到了困难,我们快去看看吧。
问题:有50块月饼,8个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还剩几块?
2、师:这里没有月饼图片了,你能结合表格来解决问题吗?
出示表格:
3、师:请仔细观察,你能看懂表格并借着填下去吗?和同桌交流一下,并在学习单上完成。
4、学生汇报,说一说剩下的2块为什么不再装一盒了。
小结:刚才我们用列表思考的方法解决了有余数的除法问题,进一步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真了不起,我们也成功穿越了神秘丛林,继续出发吧。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以及“列表思考”,让学生经历并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意义,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有利于学生掌握除法计算的算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灵活计算
(一)森林小医生
1、师:我们现在来到了“奇幻山谷”,这里有几棵小树生病了,谁来当小医生?
2、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想法。
小结:在列除法竖式时,商是一位数,要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小鸽子回家
1、师:山谷里的小鸽子迷路了,你能送它们回家吗?(出示教材第14页第4题。)
2、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并汇报。
3、师:这里还有一只小鸽子:11÷( ),你能送它回家吗?思考:如果要回“余数是3”的家可以怎样填,如果要回“余数是2”的家可以怎样填?
小结:在计算时要认真细心,才能帮助小鸽子回到家。
(三)算式小火车
1、师:我们要离开“奇幻山谷了”,一起坐上算式小火车吧。
计算:( )÷5=6……3 58÷7=( )……2 58÷7=( )……2
2、说一说你的想法。
小结:同学们成功离开了“奇幻山谷”,如果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的任意三部分,都可以求出剩下的部分,我们可以灵活计算。
(设计意图:为了避免练习有余数除法算式时的单一和枯燥,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计算练习,先熟悉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再熟练进行计算,最后能进行变式练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实践应用
1、师:我们现在来到了“探秘山洞”,打开山洞的门需要密码,这里有提示信息。
提示一:一条小船限乘4人,15个小朋友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提示二:一条小船一小时租金是4元,15元最多能租几个小时?
2、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并交流结果。
3、思考:为什么列式都是14÷4,但结果却不一样。
小结:我们在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一定要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有时候要考虑余数,有时候不考虑余数。
4、师:宝盒就在这两块大石头的下面,你能解决上面的问题并移开石头吗?(出示教材14页第6题)
问题一:
钉一件衣服需要5粒扣子,27粒扣子最多可以钉( )件衣服。
问题二:
每辆小雪车限乘3只,19只小雪豹至少需要( )辆小雪车。
小结: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解决了有余数的除法问题,真了不起,我们现在得到了宝盒。
(设计意图:除法与生活密不可分,让学生体会在解决“至少”和“最多”的问题时可以用除法解决。通过对比练习,让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什么情况下考虑余数,什么情况不考虑余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拓展提升
1、师:我们现在得到了宝盒,但是宝盒被锁住了,这里有“探宝锦囊”,你能解决吗?
①从左往右数第15个图形,是( )
②第26个图形,是( )
③第34个图形,是( )
2、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同学们发现了这些珠子的规律,就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一类的问题。
3、师:现在我们打开了宝盒,里面是好吃的糖果,你知道有多少颗吗?这里有提示信息:这些糖如果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3个,还有剩余,你知道这些糖果可能有多少个?
4、学生思考并交流。
5、师:宝盒里有19块糖,如果分给今天的四位寻宝之星,每人会分到多少块呢?
小结:我们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来分析问题,余数要比除数5小,可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周期问题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通过指导学生发现珠子的排列规律,一组有2黄3红共5颗珠子,一直重复出现,可以除以5,如果没有余数就是和第一的组最后一颗颜色相同,有余数,余几就和第一组的第几颗颜色相同,让学生掌握用有余数除法算式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回顾小结
1、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列表思考、联系实际、发现规律、有序思考等方法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算式的意义,提高了计算的本领,并应用于生活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真了不起。
2、说说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孔子曰“温故知新”,在回顾全课时进一步渗透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动手操作、列表思考、联系实际等方法解决问题,构建“意义”、“计算”、“应用”的学习框架。指导学生自我反思总结,内化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课外延伸
1、绘本推荐
今天给同学们推荐数学绘本《人人都有份》和《水晶球与除法魔杖》,你会学到更多有关除法的知识,成为解决问题小能手。
2、古代趣题
今有士兵列队行,三三来数余有一,两两来数余有一,请问士兵几人行?聪明的你敢挑战吗?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魅力在于激发和探索,数学的学习要延伸至课外,通过推荐数学绘本,既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拓展数学视野。分享的古代趣题可以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考,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数学练习课是学生巩固知识、开阔思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本节课围绕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知识,“以练习为主”,“适当指导”,做到“导、练、议、评”相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掌握学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情境激趣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了避免学生进行枯燥的练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探究的认知天性,我设计了“寻找宝藏”的情境,学生在穿越“神秘丛林”、走出“奇幻山谷”、进入“探秘山洞”的寻宝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巩固练习,而且兴趣盎然,积极挑战,享受了一次快乐的学习旅程。
二、动手实践
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在练习中,我让学生动手分苹果,为学生提供尝试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在尝试中反思、比较、发现、总结,体验到创造性思维的愉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循序渐进
本节的练习设计层次清晰,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本到变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能获得成功的快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如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由简单的问题引入,变化条件,激活思维的多元发展,让学生不断提升思维品质。
四、联系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应用于生活。本节课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以具体思维为主的,所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以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五、渗透方法
数学学习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和应用,才能“授人以渔”,本节课在练习的过程中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总结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提升学科素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了除法算式的意义,通过“列表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等,不断丰富学生的解决问题策略,有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练习内容充实,但因时间原因有些环节完成较快,没有满足学生的深入思考,需要再整合一些练习题。每节课都是遗憾的艺术,我会课后和学生访谈,聆听学生对这节课的评价,重新调整,也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