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疲惫(bèi) 熏黑(xūn) 稻穗(suì) 喷薄(bó)
B.隧洞(suì) 迷惘(wǎnɡ) 蜗行(wō) 富饶(yáo)
C.胚芽(pī) 笑涡(wō) 纤绳(qiàn) 绯红(fēi)
D.干瘪(biě) 淤滩(yū) 驳船(bó) 簇新(chù)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嘶哑 蓬蒿 憔悴 路基
B.灰烬 锦嶂 疲惫 慰籍
C.晨曦 镶嵌 荣光 破旧
D.驱逐 蝼蚁 喉咙 坟墓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破坏自己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 。
②中考前连续不断的考试,令同学们身心________。
③现在有些国家仍然处在战火中,那些地方的人民每天都在死亡线上 。
A.悲哀 疲劳 挣扎 B.悲哀 疲惫 挣扎
C.悲痛 疲劳 挣脱 D.悲痛 疲惫 挣脱
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中国!
①叱咤时代的风云 ②挣脱千年的羁绊 ③唤醒黎明的沉默 ④舞动大地的雄风
A.④①③②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进入快速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
B.2019年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的所有权属于国务院新闻办。
C.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约占在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D.一座大型冰川湖一夜之间突然干涸,通过对湖床进一步地勘察,使科学家认为裂缝是湖水巨大的压力造成的。
6.对下列诗句中划线部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指祖国曾有过的漫长而黑暗的历史)
B.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比喻没能变成现实的美好理想)
C.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比喻虚幻的空想像蛛网一样,可以被轻易抹去)
D.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喻指祖国的前程蒸蒸日上,灿烂辉煌)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典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
①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②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
③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④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
A.③④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8.文学常识填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以第 人称写成,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 。
9.选词填空。
疲惫 疲倦
①连续不断的考试,令同学们身心 。
②总理为人民日夜工作,不知 。
悲哀 悲痛
③破坏自己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 。
④面对沦陷的祖国,他心中无比 。
挣脱 挣扎
⑤被压迫人民 枷锁求得自由。
⑥小飞虫在蛛网上 几下,就不动弹了。
二、阅读理解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1979年4月)
(1)诗人在诗歌的第一节中把“我”物化成什么?其中“破旧”“疲惫”“蜗行”等词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诗歌中说“我”是“古莲的胚芽”“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4)这首诗通篇采用了“我是……”这种句式结构,请你简要分析一下采用这种句式的好处。
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978年)
(1)思念是抽象的思维,是无法具体把握的情感,诗人在第一节诗中是如何表现“思念”的?“思念”在诗人笔下具有怎样的意蕴?
(2)“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两句在诗中有何含义?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1)这首诗以什么为中心进行构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多处运用比喻来表达诗人对“咱们的中国”如火的热爱,请找出两处试作分析。
(3)同是爱国主题的诗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闻一多的《一句话》风格却迥然不同。请你比较一下他们的诗歌在风格上的不同。
13.阅读选文
什么是好诗
①什么是好诗呢?
②大自然的景物是人所共见的,如果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
③先看这两句诗:“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再看另一句:“群鸡正乱叫。”哪是好诗,哪是坏诗?
④“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一条鱼跃过像白绸一样的水面,如同一根玉尺抛在白绸子上;黄莺穿过像丝线一样的柳条,像一枚金梭在许多条丝线中穿织。你看,多么漂亮,而且对仗工整,但只是描述风景外在的形象,没有内心的感动。这样,即使写出再漂亮的句子,也只有文字和技巧,缺乏诗歌应有的生命。
⑤“群鸡正乱叫”是杜甫的诗句,只看这一句,好像不是好诗。但读诗不能只看一句,要看整体的传达。《羌村》整组诗,表现的是诗人历经战争离乱、与妻子儿女长期分别后回家重逢的情形,“群鸡正乱叫”这句诗就有了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⑥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美的字,而是要找合适的字;不是写几个漂亮的诗句,而是要写出诗人自己的感动。
⑦我曾经告诫学生“修辞立其诚”,真诚是作文与做人的基本要求。学生感动于女朋友寄给他一片红叶,创作了诗句“红叶枕边香”。诗句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但我却无法从他的诗句中感受到他的感动。
⑧陆游的《菊枕》诗,是思念他被迫离异的第一任妻子的:“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 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当年他的妻子采了菊花,把菊花的花瓣缝入枕囊,如今在曲折的屏风和深重的帷幕间还留有菊花的幽香。每一闻到这香气就让他忆起四十三年前的往事,可是现在在昏暗的灯光下,向谁去诉说这使人断肠的感情呢?这样,《菊枕》的“香”就使无数的后人感动了。
⑨所以,诗歌除了要有真诚的感动,还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感动。
⑩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他整个的生活乃至整个的生命来写诗的,这样诗歌才有兴发感动的生命。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内心有了感动,是这个生命孕育的开始。把这份感动写出来,使之成形,能让读者感动,甚至能让千百年后的读者都受到感动,诗歌的生命,从此生生不已。
学习诗歌,要能体会诗歌中这种美好的生命,养成品味诗歌兴发感动之生命的能力,这是读诗最为宝贵、最可重视的价值和意义。
(根据叶嘉莹讲稿改写)
(1)作者认为“群鸡正乱叫”是好诗的理由有哪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描写了人所共见的景物,使群鸡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
B.诗句注重的是诗歌应有的生命,而不是漂亮的文字和技巧。
C.诗句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经过战争离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感动。
D.诗句是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2)作者将“红叶枕边香”与《菊枕》作对比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好的诗歌应该“修辞立其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真诚的感动。
B.好的诗歌往往源于真实的故事,表现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
C.好的诗歌能将自己真诚的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这种感动。
D.好的诗歌具有生生不已的生命,内心有了感动就是一首诗歌生命孕育的开始。
(3)本文在品读诗歌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读诗要体会诗中触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B.读诗要把诗句放在整首诗中来品味欣赏。
C.读诗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状态。
D.读诗要理解诗歌美好生命的生生不已。
三、语言表达
14.仿照下面歌词中画线的句子,把内容补充完整。
中国心,中国梦
盘旋在泰山之巅
激荡在东海浪尖
唤醒了北归大雁
穿越了南国云烟
梦想就在我的心间
谁也无法阻挡我们向前
(结构相近,内容与“中国梦”相关且搭配得当,至少有两句押韵)
怀着一个强大的信念
美好的憧憬全都实现
(节选自《中国心,中国梦》歌词,有删改)
15.根据例句的形式另选一组意象仿写,表达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至少仿写两句。
例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四、综合题
16.某中学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更好地感受时代魅力,领略大国风采,校团委决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组织九年级全体同学到大礼堂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请你代校团委拟一则通知。
(2)看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后,某同学写了一篇观后感。下面是其观后感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甲】影片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共享小康……等几个方面,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所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尖端科研领域的“振华30”“蓝鲸2号”“天宫二号”等大国重器显露真容,看完后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的科学家、劳动模范,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助推了中国腾飞,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 ”删掉;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 ”。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 ”与“ ”调换位置。
(3)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请你结合此次活动感想,写一句座右铭,激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17.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九年级开展“家·国·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家)幸福的家】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内容。
①听成长故事
②看新旧照片
③
④
(2)【(国)强盛的国】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的发展,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
(3)【(梦)复兴的民族】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作为追梦少年的你,请写一句座右铭,以激励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
【解析】【分析】B.饶(ráo);C.胚(pēi);D.簇(c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2.【答案】B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B.嶂(幛),籍(藉)。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3.【答案】B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悲哀"和“悲痛”都有伤心和痛苦的意思,而“悲哀”有哀伤、难过之意,又含有怜悯和悲剧的意味。“疲劳”和“疲惫”都有疲倦、累的意思,但表达的程度不同。“疲劳”比较轻些,休息一下就很快恢复,“疲惫”比疲劳更累些,还包括心理的累。“挣扎”和“挣脱”意思相近,挣扎指用力支撑或摆脱;挣脱指的是奋力摆脱。结合语境,判断选择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组成词语的各个语素之间的细微差别;2、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3、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将相关词语带入句子理解,增强辨别的准确性。
4.【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子的排序能力,解答此题注意句子之间内容的衔接,上下句的联系。雄鸡对应的是黎明,结合选项即可判断出答案。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中心,其次理清思路,抓标志性词汇和句子,第三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第三运用排除的方法简化难度。第四要连读,语感检验。
5.【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语序不当,应将“进入”与“快速”互换位置;C.语义重复,删去“约”或“左右”;D.主语缺失,删去“通过”或“使”。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6.【答案】C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ABD理解正确。C.“神话的蛛网”喻指“文化大革命”对人们精神的禁锢。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7.【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此题可以用排除法。“之所以”后面紧接着应该说原因,只有②句才符合。故排除AD。通过关联词可以看出,②④句构成递进关系,故排除B。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②④③①,故选C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能力。做这样的题,既要考虑到所给的多个句子之间的内容及逻辑联系,又必须结合已经给出的语言环境。具体方法是①找中心句,一个语段,一般都是围绕这一个中心来安排的;②梳理思路,总体上看,句子之间有相并关系,相承关系和相属关系,从局部看:有承接、解说、对比、递进、因果、转折等关系等;③抓关键词,调整句子的顺序还可借助“首先”“其次”“换句话说等。
8.【答案】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根据对这首诗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此诗精选了一组组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亦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前两节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后两节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9.【答案】疲惫;疲倦;悲哀;悲痛;挣脱;挣扎
【知识点】近义词;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疲惫: 疲:疲劳。惫:疲倦。形容非常疲乏,或者使.....非常疲惫。 疲倦:劳累困倦。根据语境,①应选用疲惫,②应选用疲倦。
“悲哀”指的是伤心、难过,同时有一种同情和怜悯的成分;“悲痛”是难过伤心而且非常痛苦,旨在表达心中的那份痛苦。根据语境,③应选用悲哀,④应选用悲痛。
挣脱:奋力摆脱。挣扎: 用力支撑或摆脱。挣脱是挣扎的结果。 根据语境,⑤处应选用挣脱,⑥处应选用挣扎。
故答案为:疲惫 疲倦 悲哀 悲痛 挣脱 挣扎
【点评】这道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首先要准确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然后再根据语境选用合适的词语。
10.【答案】(1)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破旧”“疲惫”“蜗行”等词语,表达出了诗人对饱经沧桑的祖国的感伤和焦灼之情。
(2)这句话表现了人民在深重的痛苦与悲哀中长久的等待,“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象征着中国人民长久而执着的希望。
(3)这些事物都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祖国历经苦难之后又重新苏醒、充满生机而感到欢欣和鼓舞的心情。
(4)一方面,这种结构强化了诗人与祖国之间的情感联系,把“我”和“祖国”化为一个同一体;另一方面,这是一种“物我交流”的手法,更容易让读者从诗行中感受到诗人炽热的赤子之情。
【知识点】把握诗歌主题;体会诗歌意象;感悟诗歌的特点;推敲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感悟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
【解析】【分析】⑴ 阅读第一节诗,可以看出这节诗分别把‘我’比作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分析,1978年12月,中国迎来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9年4月,诗人面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情景,以自己独有的抒情方式写下了此诗。诗歌第一节回顾祖国古老沉重的历史,以"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额上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五个典型的意象,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祖国灾难深重的过去。这里“破旧”“疲惫”“蜗行”等词语,表达出了诗人对饱经沧桑的祖国的感伤和焦灼之情。
⑵ 结合这节诗的内容分析, 这节诗描写祖国的过去,表明祖国的"贫穷""悲哀",同时也孕育着"希望"和"花朵"。是贫穷悲哀和痛苦的希望把"我"和祖国紧紧连在一起。“飞天”象征着祖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则表明世世代代的憧憬千百年来未曾实现,虽然世世代代的憧憬未曾实现,但这种希望一直存在于世世代代人心中,从未放弃。因此这句话表现了人民在深重的痛苦与悲哀中长久的等待,象征着中国人民长久而执着的希望。
⑶ 结合这些意象进行分析,“胚芽”,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笑窝”则象征着欢乐与满足,“起跑线”,赛跑时起跑的标志线,比喻事物的开始,孕育着希望,“黎明”是一天的开始,蕴含着未来,因此这些意象的特点是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结合全诗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这些意象透露出诗人对祖国历经苦难之后又重新苏醒、充满生机而感到欢欣和鼓舞的心情。
⑷ 这首诗中的“我”是抒情主体,“我”既是生长在祖国母亲怀抱里的一个简单的个体,又是与祖国一同经受苦难屈辱、一同挣脱羁绊、一同走向希望的统一体。结合诗歌内分析,开始,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抒发出诗人为之悲哀痛苦的心情:"我是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然后诗人以拳拳的儿女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诗人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为实现这美好的希望,诗人不惜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因此诗人通篇使用这种结构形式,一方面强化了诗人与祖国之间的情感联系,把“我”和“祖国”化为一个同一体;另一方面,这是一种“物我交流”的手法,更容易让读者从诗行中感受到诗人炽热的赤子之情。
故答案为:⑴ 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破旧”“疲惫”“蜗行”等词语,表达出了诗人对饱经沧桑的祖国的感伤和焦灼之情。
⑵ 这句话表现了人民在深重的痛苦与悲哀中长久的等待,“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象征着中国人民长久而执着的希望。
⑶ 这些事物都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祖国历经苦难之后又重新苏醒、充满生机而感到欢欣和鼓舞的心情。
⑷ 一方面,这种结构强化了诗人与祖国之间的情感联系,把“我”和“祖国”化为一个同一体;另一方面,这是一种“物我交流”的手法,更容易让读者从诗行中感受到诗人炽热的赤子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诗句内容,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人、物、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考虑。而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⑵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内涵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必须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不仅要理解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深层内涵,文章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内涵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
⑶此题考查理解诗歌意象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做题时,还要在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分析、理解诗歌的意象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⑷本题考查从句式角度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答题时要反复朗读诗歌,在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分析诗歌使用句式的表达效果。
11.【答案】(1)诗人运用“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来表现思念。诗人笔下的“思念”让读者体味到了执着、焦灼、惆怅、失意等情思(意蕴)。
(2)通过两个比喻写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表现了“思念”的那种焦灼、迫切和遥不可及的怅惘。
【知识点】体会诗歌意象;推敲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感悟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
【解析】【分析】(1) "思念"本就是一个极其美好的词。古往今来,无数的骚人墨客都曾写下流芳千古的华章丽句。诗的第一节以独特的构思和形式展现此诗与众的不同。"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能感其美却无法触其形;"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能晓其情却无法觅其果。如此无奈和悲哀不正是如烟似梦的思念所在吗?琴弦孤身只影,琴声破碎欲绝,希望与失望在若断若续"檐雨的念珠"中闪现。有桨却无法致岸,有情却无法会面,不正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及"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痛楚吗?缠绵悱恻的相思愁苦满溢诗里行间,令人不忍触摸。据此分析可知诗歌第一节诗人运用“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来表现思念。诗人笔下的“思念”让读者体味到了执着、焦灼、惆怅、失意等情思(意蕴)。
(2)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这两句诗分别把思念比作是蓓蕾和夕阳,“默默地等待”让人感觉到时间的缓慢,"遥遥的注目"让人感觉到距离的遥远,突出了等待的悲哀和思念的痛苦。据此可知这两句诗的含义是:通过两个比喻写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表现了“思念”的那种焦灼、迫切和遥不可及的怅惘。
故答案为:⑴ 诗人运用“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来表现思念。诗人笔下的“思念”让读者体味到了执着、焦灼、惆怅、失意等情思(意蕴)。
⑵ 通过两个比喻写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表现了“思念”的那种焦灼、迫切和遥不可及的怅惘。
【点评】⑴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及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诗歌常用的写作手法有: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答题时要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的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的语句做具体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阅读时要逐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感情,特别要关注诗歌中抒情的语句,然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进行概括。
⑵此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句子的角度很多,有修辞、词语、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手法、内容、情感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选择赏析角度和分析表达效果。
12.【答案】(1)这首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中心进行构思。表达了诗人对觉醒的中国终将如霹雳般震惊世界的信心以及愿为振兴中国而奋斗和献身的决心与勇气。
(2)“铁树开花”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艰难万分,但终会成为事实;“青天里一个霹雳”比喻人民的反抗力量之大。
(3)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委婉曲折地抒情,闻一多的《一句话》则是直白热烈地抒情。
【知识点】把握诗歌主题;体会诗歌意象;感悟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比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构思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大约写成于闻一多自美国留学归来,返抵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后不久。这首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中心进行构思。诗人用愤怒的笔调揭露当时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多方呼唤“咱们的中国”这句话,表达对理想的中国的追求和赞颂,表现了诗人对民众力量充满信心和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和修辞作用。诗人在诗中大量运用隐喻手法,使诗句更加含蓄、形象化。“铁树开花”,铁树:也叫苏铁,常绿乔木,不常开花。比喻事情根本不可能办成。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艰难万分,但终会成为事实;“火山”隐喻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青天里一个霹雳”比喻人民的反抗力量之大。“霹雳”隐喻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咱们的中国”暗示未来的祖国将由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中国的向往和赞颂。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和分析诗歌风格。《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一首抒情现代诗。此诗精选了一组组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亦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一句话》是闻一多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用语俗白质朴,少藻饰,多直写,全诗语句短促,节奏强度与情感力度成正比。
故答案为:(1)这首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中心进行构思。表达了诗人对觉醒的中国终将如霹雳般震惊世界的信心以及愿为振兴中国而奋斗和献身的决心与勇气。
(2)“铁树开花”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艰难万分,但终会成为事实;“青天里一个霹雳”比喻人民的反抗力量之大。
(3)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委婉曲折地抒情,闻一多的《一句话》则是直白热烈地抒情。
【点评】(1)本题考查分析构思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从关键诗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从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从诗歌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从作家的风格和语言特征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和修辞作用。答题时应注意,诗词的语言讲究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含蓄,经常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富于感染力。理解诗词时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等。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和分析诗歌风格。答题时应注意,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13.【答案】(1)A
(2)C
(3)D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 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 ”“ 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美的字,而是要找合适的字;不是写几个漂亮的诗句,而是要写出诗人自己的感动。 ”“ 写出再漂亮的句子,也只有文字和技巧,缺乏诗歌应有的生命。 “ “群鸡正乱叫”这句诗就有了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等内容可知,“群鸡正乱叫”写出了诗歌应有的生命,语句朴实,表达出经过战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感动。并不是因为答案A所说。所以BCD三项正确。⑵认真阅读7~9段,可以看出,作者把 红叶枕边香”与《菊枕》作对比”意在说明“ 好的诗歌要将自己真诚的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感动。 ”从第9段中可以找到相关文字进行印证,据此,答案为C。⑶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依据第10段内容可知,作者是从“写诗”的角度来阐释,不是从“读诗”角度来谈的。据此,D项“读诗要理解诗歌美好生命的生生不已”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⑴A⑵C⑶D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和表达效果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对诗句的意思、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理解,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正误。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结合诗句,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注意对选项进行仔细的辨析,加以判断。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阅读启示,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理解,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
14.【答案】翱翔在九霄云天(或飘扬在丰收农田);绽放在绿色家园(或舞动在丝路沿线);赢得了世界点赞(或灿烂了人民笑脸);收获了金色年华(或搭建了互惠空间)
【知识点】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仿写的能力。注意示例语句的结构特点,句子为动宾结构,考生要结合诗歌的整体进行作答,注意结构的些微变化。
故答案为: 1、翱翔在九霄云天(或飘扬在丰收农田) 2、绽放在绿色家园(或舞动在丝路沿线) 3、赢得了世界点赞(或灿烂了人民笑脸) 4、收获了金色年华(或搭建了互惠空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15.【答案】我是你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时时刻刻搏击着风雨。
我是你衣服上小小的纽扣,永远倾听着你心脏跳动的声音。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另选一组意象仿写,表达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例句选用的是“老水车”的意象,表达对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仿写的时候只要能紧扣主旨,选择合适的意象,注意要用诗化的语言进行答题。如:我是你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时时刻刻搏击着风雨。
我是你衣服上小小的纽扣,永远倾听着你心脏跳动的声音。
故答案为: 我是你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时时刻刻搏击着风雨。
我是你衣服上小小的纽扣,永远倾听着你心脏跳动的声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注意用诗化的语言。
16.【答案】(1)通知
九年级全体同学:
兹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在大礼堂播放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请同学们准时前来观看。
校团委
2019年5月20日
(2)……;的成就;助推了中国腾飞;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追个人小梦,筑祖国大梦。
【知识点】省略号;应用文;拟定标语、宣传语等;成分残缺;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写一则通知,答题时一定要按照通知的格式写作。第一步标题(第一行正中间):标题可以直接书写为“通知”两个字。第二步写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一般先要交代活动的内容、活动时间和地点。第三步落款(分两行写在右下面):落款注明发通知的单位,并盖章,写明发通知的时间。
(2)【甲】“影片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共享小康……等几个方面”中的省略号和“等”作用是一样的,这里应删去省略号。②划线句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建设”后面加上“的成就”。【乙】不合逻辑,首先是因为他们“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后才助推了中国的腾飞。因此应将“助推了中国腾飞”和“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调换位置。
(3)此题要求写一句座右铭,座右铭的语言要简洁精炼、要蕴含一定的哲理,要给人以启示,当然内容要和活动主题相吻合。
故答案为:⑴ 通知
九年级全体同学:
兹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在大礼堂播放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请同学们准时前来观看。
校团委
2019年5月20日
⑵…… ;的成就 ;助推了中国腾飞;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⑶ 追个人小梦,筑祖国大梦。
【点评】⑴本题考查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考试时经常涉及,要想做好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并经常运用,达到熟练的目的。
⑵本题考查修改应用文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并经常运用,达到熟练的目的,修改应用文应从格式、标点、语言等方面进行辨析和修改。
⑶本题考查拟写座右铭的能力。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座右铭。
17.【答案】(1)忆点滴关爱;集孝亲名言(送温馨祝福、写亲情作文……)
(2)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赤胆忠心……)“深探”写传奇(展风采、竞风流、留芳名、书春秋、树楷模……)
(3)世间的人有万万千,我是其中坚韧的一个。
【知识点】活动设计;补写对联;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分析】(1)设计的活动内容要符合活动主题,要具有可操作性,语言要简洁,采用动宾短语的形式。如:忆点滴关爱;集孝亲名言(送温馨祝福、写亲情作文……)
(2)首先要分析上联,“忆往昔”属于动宾短语,“往昔”是表示时间性的词语,可以用“今朝”相对,“邓稼先”是人名,可以用“黄大年”相对,“鞠躬尽瘁”属于动宾短语,表现了邓稼先的精神,可以用“殚精竭虑”相对,“两弹”是邓稼先的伟大成就,可以用黄大年的“深探”相对,“扬国威”属于动宾短语,可以用“ 写传奇(展风采、竞风流、留芳名、书春秋、树楷模……) ”相对。
(3)座右铭语言要精炼,要蕴含一定的哲理,给人以启迪作用。如:世间的人有万万千,我是其中坚韧的一个。
故答案为:⑴忆点滴关爱;集孝亲名言(送温馨祝福、写亲情作文……)
⑵ 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赤胆忠心……)“深探”写传奇(展风采、竞风流、留芳名、书春秋、树楷模……)
⑶ 世间的人有万万千,我是其中坚韧的一个。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活动形式的设计能力。此类题型属开放性试题,做题时要根据活动主题,展开想像,设计相应的活动形式,力求各种形式能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
⑵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⑶本题考查写座右铭的能力。座右铭是古人放在座位右边的铭文,泛指用来激励、警诫自己的格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疲惫(bèi) 熏黑(xūn) 稻穗(suì) 喷薄(bó)
B.隧洞(suì) 迷惘(wǎnɡ) 蜗行(wō) 富饶(yáo)
C.胚芽(pī) 笑涡(wō) 纤绳(qiàn) 绯红(fēi)
D.干瘪(biě) 淤滩(yū) 驳船(bó) 簇新(chù)
【答案】A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
【解析】【分析】B.饶(ráo);C.胚(pēi);D.簇(c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嘶哑 蓬蒿 憔悴 路基
B.灰烬 锦嶂 疲惫 慰籍
C.晨曦 镶嵌 荣光 破旧
D.驱逐 蝼蚁 喉咙 坟墓
【答案】B
【知识点】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B.嶂(幛),籍(藉)。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破坏自己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 。
②中考前连续不断的考试,令同学们身心________。
③现在有些国家仍然处在战火中,那些地方的人民每天都在死亡线上 。
A.悲哀 疲劳 挣扎 B.悲哀 疲惫 挣扎
C.悲痛 疲劳 挣脱 D.悲痛 疲惫 挣脱
【答案】B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悲哀"和“悲痛”都有伤心和痛苦的意思,而“悲哀”有哀伤、难过之意,又含有怜悯和悲剧的意味。“疲劳”和“疲惫”都有疲倦、累的意思,但表达的程度不同。“疲劳”比较轻些,休息一下就很快恢复,“疲惫”比疲劳更累些,还包括心理的累。“挣扎”和“挣脱”意思相近,挣扎指用力支撑或摆脱;挣脱指的是奋力摆脱。结合语境,判断选择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组成词语的各个语素之间的细微差别;2、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3、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将相关词语带入句子理解,增强辨别的准确性。
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中国!
①叱咤时代的风云 ②挣脱千年的羁绊 ③唤醒黎明的沉默 ④舞动大地的雄风
A.④①③②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子的排序能力,解答此题注意句子之间内容的衔接,上下句的联系。雄鸡对应的是黎明,结合选项即可判断出答案。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中心,其次理清思路,抓标志性词汇和句子,第三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第三运用排除的方法简化难度。第四要连读,语感检验。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进入快速太空提供了新的发射方式。
B.2019年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的所有权属于国务院新闻办。
C.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国,约占在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D.一座大型冰川湖一夜之间突然干涸,通过对湖床进一步地勘察,使科学家认为裂缝是湖水巨大的压力造成的。
【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语序不当,应将“进入”与“快速”互换位置;C.语义重复,删去“约”或“左右”;D.主语缺失,删去“通过”或“使”。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6.对下列诗句中划线部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指祖国曾有过的漫长而黑暗的历史)
B.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比喻没能变成现实的美好理想)
C.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比喻虚幻的空想像蛛网一样,可以被轻易抹去)
D.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喻指祖国的前程蒸蒸日上,灿烂辉煌)
【答案】C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ABD理解正确。C.“神话的蛛网”喻指“文化大革命”对人们精神的禁锢。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典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
①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②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
③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
④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
A.③④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此题可以用排除法。“之所以”后面紧接着应该说原因,只有②句才符合。故排除AD。通过关联词可以看出,②④句构成递进关系,故排除B。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②④③①,故选C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能力。做这样的题,既要考虑到所给的多个句子之间的内容及逻辑联系,又必须结合已经给出的语言环境。具体方法是①找中心句,一个语段,一般都是围绕这一个中心来安排的;②梳理思路,总体上看,句子之间有相并关系,相承关系和相属关系,从局部看:有承接、解说、对比、递进、因果、转折等关系等;③抓关键词,调整句子的顺序还可借助“首先”“其次”“换句话说等。
8.文学常识填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以第 人称写成,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 。
【答案】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根据对这首诗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当代诗人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一首抒情现代诗。此诗精选了一组组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亦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前两节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后两节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9.选词填空。
疲惫 疲倦
①连续不断的考试,令同学们身心 。
②总理为人民日夜工作,不知 。
悲哀 悲痛
③破坏自己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 。
④面对沦陷的祖国,他心中无比 。
挣脱 挣扎
⑤被压迫人民 枷锁求得自由。
⑥小飞虫在蛛网上 几下,就不动弹了。
【答案】疲惫;疲倦;悲哀;悲痛;挣脱;挣扎
【知识点】近义词;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疲惫: 疲:疲劳。惫:疲倦。形容非常疲乏,或者使.....非常疲惫。 疲倦:劳累困倦。根据语境,①应选用疲惫,②应选用疲倦。
“悲哀”指的是伤心、难过,同时有一种同情和怜悯的成分;“悲痛”是难过伤心而且非常痛苦,旨在表达心中的那份痛苦。根据语境,③应选用悲哀,④应选用悲痛。
挣脱:奋力摆脱。挣扎: 用力支撑或摆脱。挣脱是挣扎的结果。 根据语境,⑤处应选用挣脱,⑥处应选用挣扎。
故答案为:疲惫 疲倦 悲哀 悲痛 挣脱 挣扎
【点评】这道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首先要准确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然后再根据语境选用合适的词语。
二、阅读理解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1979年4月)
(1)诗人在诗歌的第一节中把“我”物化成什么?其中“破旧”“疲惫”“蜗行”等词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诗歌中说“我”是“古莲的胚芽”“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特点?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4)这首诗通篇采用了“我是……”这种句式结构,请你简要分析一下采用这种句式的好处。
【答案】(1)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破旧”“疲惫”“蜗行”等词语,表达出了诗人对饱经沧桑的祖国的感伤和焦灼之情。
(2)这句话表现了人民在深重的痛苦与悲哀中长久的等待,“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象征着中国人民长久而执着的希望。
(3)这些事物都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祖国历经苦难之后又重新苏醒、充满生机而感到欢欣和鼓舞的心情。
(4)一方面,这种结构强化了诗人与祖国之间的情感联系,把“我”和“祖国”化为一个同一体;另一方面,这是一种“物我交流”的手法,更容易让读者从诗行中感受到诗人炽热的赤子之情。
【知识点】把握诗歌主题;体会诗歌意象;感悟诗歌的特点;推敲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感悟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
【解析】【分析】⑴ 阅读第一节诗,可以看出这节诗分别把‘我’比作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结合诗歌写作背景分析,1978年12月,中国迎来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9年4月,诗人面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情景,以自己独有的抒情方式写下了此诗。诗歌第一节回顾祖国古老沉重的历史,以"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额上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五个典型的意象,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祖国灾难深重的过去。这里“破旧”“疲惫”“蜗行”等词语,表达出了诗人对饱经沧桑的祖国的感伤和焦灼之情。
⑵ 结合这节诗的内容分析, 这节诗描写祖国的过去,表明祖国的"贫穷""悲哀",同时也孕育着"希望"和"花朵"。是贫穷悲哀和痛苦的希望把"我"和祖国紧紧连在一起。“飞天”象征着祖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则表明世世代代的憧憬千百年来未曾实现,虽然世世代代的憧憬未曾实现,但这种希望一直存在于世世代代人心中,从未放弃。因此这句话表现了人民在深重的痛苦与悲哀中长久的等待,象征着中国人民长久而执着的希望。
⑶ 结合这些意象进行分析,“胚芽”,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笑窝”则象征着欢乐与满足,“起跑线”,赛跑时起跑的标志线,比喻事物的开始,孕育着希望,“黎明”是一天的开始,蕴含着未来,因此这些意象的特点是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结合全诗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这些意象透露出诗人对祖国历经苦难之后又重新苏醒、充满生机而感到欢欣和鼓舞的心情。
⑷ 这首诗中的“我”是抒情主体,“我”既是生长在祖国母亲怀抱里的一个简单的个体,又是与祖国一同经受苦难屈辱、一同挣脱羁绊、一同走向希望的统一体。结合诗歌内分析,开始,诗人以赤子的目光,扫瞄着祖国的贫穷与落后,抒发出诗人为之悲哀痛苦的心情:"我是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然后诗人以拳拳的儿女之心,表达着哀怨的深情:"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在沉迷的痛苦之后,诗人又表达出希望的欢欣:"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为实现这美好的希望,诗人不惜表达了一种献身的愿望:"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因此诗人通篇使用这种结构形式,一方面强化了诗人与祖国之间的情感联系,把“我”和“祖国”化为一个同一体;另一方面,这是一种“物我交流”的手法,更容易让读者从诗行中感受到诗人炽热的赤子之情。
故答案为:⑴ 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破旧”“疲惫”“蜗行”等词语,表达出了诗人对饱经沧桑的祖国的感伤和焦灼之情。
⑵ 这句话表现了人民在深重的痛苦与悲哀中长久的等待,“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象征着中国人民长久而执着的希望。
⑶ 这些事物都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祖国历经苦难之后又重新苏醒、充满生机而感到欢欣和鼓舞的心情。
⑷ 一方面,这种结构强化了诗人与祖国之间的情感联系,把“我”和“祖国”化为一个同一体;另一方面,这是一种“物我交流”的手法,更容易让读者从诗行中感受到诗人炽热的赤子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诗句内容,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人、物、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考虑。而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⑵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内涵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必须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不仅要理解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深层内涵,文章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内涵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
⑶此题考查理解诗歌意象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做题时,还要在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分析、理解诗歌的意象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⑷本题考查从句式角度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答题时要反复朗读诗歌,在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分析诗歌使用句式的表达效果。
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978年)
(1)思念是抽象的思维,是无法具体把握的情感,诗人在第一节诗中是如何表现“思念”的?“思念”在诗人笔下具有怎样的意蕴?
(2)“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两句在诗中有何含义?
【答案】(1)诗人运用“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来表现思念。诗人笔下的“思念”让读者体味到了执着、焦灼、惆怅、失意等情思(意蕴)。
(2)通过两个比喻写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表现了“思念”的那种焦灼、迫切和遥不可及的怅惘。
【知识点】体会诗歌意象;推敲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感悟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
【解析】【分析】(1) "思念"本就是一个极其美好的词。古往今来,无数的骚人墨客都曾写下流芳千古的华章丽句。诗的第一节以独特的构思和形式展现此诗与众的不同。"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能感其美却无法触其形;"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能晓其情却无法觅其果。如此无奈和悲哀不正是如烟似梦的思念所在吗?琴弦孤身只影,琴声破碎欲绝,希望与失望在若断若续"檐雨的念珠"中闪现。有桨却无法致岸,有情却无法会面,不正如"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及"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痛楚吗?缠绵悱恻的相思愁苦满溢诗里行间,令人不忍触摸。据此分析可知诗歌第一节诗人运用“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来表现思念。诗人笔下的“思念”让读者体味到了执着、焦灼、惆怅、失意等情思(意蕴)。
(2)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这两句诗分别把思念比作是蓓蕾和夕阳,“默默地等待”让人感觉到时间的缓慢,"遥遥的注目"让人感觉到距离的遥远,突出了等待的悲哀和思念的痛苦。据此可知这两句诗的含义是:通过两个比喻写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表现了“思念”的那种焦灼、迫切和遥不可及的怅惘。
故答案为:⑴ 诗人运用“挂图”“代数”“琴”“桨橹”四个意象来表现思念。诗人笔下的“思念”让读者体味到了执着、焦灼、惆怅、失意等情思(意蕴)。
⑵ 通过两个比喻写出了时间的缓慢和距离的遥远,含蓄曲折地表现了“思念”的那种焦灼、迫切和遥不可及的怅惘。
【点评】⑴此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及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诗歌常用的写作手法有: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答题时要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的基础上再结合具体的语句做具体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阅读时要逐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的感情,特别要关注诗歌中抒情的语句,然后再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进行概括。
⑵此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句子的角度很多,有修辞、词语、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手法、内容、情感等。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选择赏析角度和分析表达效果。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1)这首诗以什么为中心进行构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中多处运用比喻来表达诗人对“咱们的中国”如火的热爱,请找出两处试作分析。
(3)同是爱国主题的诗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闻一多的《一句话》风格却迥然不同。请你比较一下他们的诗歌在风格上的不同。
【答案】(1)这首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中心进行构思。表达了诗人对觉醒的中国终将如霹雳般震惊世界的信心以及愿为振兴中国而奋斗和献身的决心与勇气。
(2)“铁树开花”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艰难万分,但终会成为事实;“青天里一个霹雳”比喻人民的反抗力量之大。
(3)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委婉曲折地抒情,闻一多的《一句话》则是直白热烈地抒情。
【知识点】把握诗歌主题;体会诗歌意象;感悟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比喻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析构思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大约写成于闻一多自美国留学归来,返抵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后不久。这首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中心进行构思。诗人用愤怒的笔调揭露当时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多方呼唤“咱们的中国”这句话,表达对理想的中国的追求和赞颂,表现了诗人对民众力量充满信心和诗人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和修辞作用。诗人在诗中大量运用隐喻手法,使诗句更加含蓄、形象化。“铁树开花”,铁树:也叫苏铁,常绿乔木,不常开花。比喻事情根本不可能办成。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艰难万分,但终会成为事实;“火山”隐喻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青天里一个霹雳”比喻人民的反抗力量之大。“霹雳”隐喻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咱们的中国”暗示未来的祖国将由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中国的向往和赞颂。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和分析诗歌风格。《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一首抒情现代诗。此诗精选了一组组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亦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抒发了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一句话》是闻一多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用语俗白质朴,少藻饰,多直写,全诗语句短促,节奏强度与情感力度成正比。
故答案为:(1)这首诗以一句话——“咱们的中国”为中心进行构思。表达了诗人对觉醒的中国终将如霹雳般震惊世界的信心以及愿为振兴中国而奋斗和献身的决心与勇气。
(2)“铁树开花”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艰难万分,但终会成为事实;“青天里一个霹雳”比喻人民的反抗力量之大。
(3)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委婉曲折地抒情,闻一多的《一句话》则是直白热烈地抒情。
【点评】(1)本题考查分析构思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从关键诗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从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从诗歌的具体内容入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从作家的风格和语言特征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和修辞作用。答题时应注意,诗词的语言讲究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含蓄,经常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富于感染力。理解诗词时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等。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和分析诗歌风格。答题时应注意,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13.阅读选文
什么是好诗
①什么是好诗呢?
②大自然的景物是人所共见的,如果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
③先看这两句诗:“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再看另一句:“群鸡正乱叫。”哪是好诗,哪是坏诗?
④“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一条鱼跃过像白绸一样的水面,如同一根玉尺抛在白绸子上;黄莺穿过像丝线一样的柳条,像一枚金梭在许多条丝线中穿织。你看,多么漂亮,而且对仗工整,但只是描述风景外在的形象,没有内心的感动。这样,即使写出再漂亮的句子,也只有文字和技巧,缺乏诗歌应有的生命。
⑤“群鸡正乱叫”是杜甫的诗句,只看这一句,好像不是好诗。但读诗不能只看一句,要看整体的传达。《羌村》整组诗,表现的是诗人历经战争离乱、与妻子儿女长期分别后回家重逢的情形,“群鸡正乱叫”这句诗就有了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⑥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美的字,而是要找合适的字;不是写几个漂亮的诗句,而是要写出诗人自己的感动。
⑦我曾经告诫学生“修辞立其诚”,真诚是作文与做人的基本要求。学生感动于女朋友寄给他一片红叶,创作了诗句“红叶枕边香”。诗句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但我却无法从他的诗句中感受到他的感动。
⑧陆游的《菊枕》诗,是思念他被迫离异的第一任妻子的:“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 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当年他的妻子采了菊花,把菊花的花瓣缝入枕囊,如今在曲折的屏风和深重的帷幕间还留有菊花的幽香。每一闻到这香气就让他忆起四十三年前的往事,可是现在在昏暗的灯光下,向谁去诉说这使人断肠的感情呢?这样,《菊枕》的“香”就使无数的后人感动了。
⑨所以,诗歌除了要有真诚的感动,还要将这种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感动。
⑩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他整个的生活乃至整个的生命来写诗的,这样诗歌才有兴发感动的生命。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内心有了感动,是这个生命孕育的开始。把这份感动写出来,使之成形,能让读者感动,甚至能让千百年后的读者都受到感动,诗歌的生命,从此生生不已。
学习诗歌,要能体会诗歌中这种美好的生命,养成品味诗歌兴发感动之生命的能力,这是读诗最为宝贵、最可重视的价值和意义。
(根据叶嘉莹讲稿改写)
(1)作者认为“群鸡正乱叫”是好诗的理由有哪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句描写了人所共见的景物,使群鸡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
B.诗句注重的是诗歌应有的生命,而不是漂亮的文字和技巧。
C.诗句恰当地表达了诗人经过战争离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感动。
D.诗句是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2)作者将“红叶枕边香”与《菊枕》作对比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好的诗歌应该“修辞立其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真诚的感动。
B.好的诗歌往往源于真实的故事,表现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
C.好的诗歌能将自己真诚的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这种感动。
D.好的诗歌具有生生不已的生命,内心有了感动就是一首诗歌生命孕育的开始。
(3)本文在品读诗歌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读诗要体会诗中触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B.读诗要把诗句放在整首诗中来品味欣赏。
C.读诗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状态。
D.读诗要理解诗歌美好生命的生生不已。
【答案】(1)A
(2)C
(3)D
【知识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 只有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也传达出来,才是好诗。 ”“ 写一首好诗,不是要找美的字,而是要找合适的字;不是写几个漂亮的诗句,而是要写出诗人自己的感动。 ”“ 写出再漂亮的句子,也只有文字和技巧,缺乏诗歌应有的生命。 “ “群鸡正乱叫”这句诗就有了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更有一份亲切热烈的感情。 等内容可知,“群鸡正乱叫”写出了诗歌应有的生命,语句朴实,表达出经过战乱与亲人久别重逢的感动。并不是因为答案A所说。所以BCD三项正确。⑵认真阅读7~9段,可以看出,作者把 红叶枕边香”与《菊枕》作对比”意在说明“ 好的诗歌要将自己真诚的感动成功地传达出来,让别人也感受到你的感动。 ”从第9段中可以找到相关文字进行印证,据此,答案为C。⑶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依据第10段内容可知,作者是从“写诗”的角度来阐释,不是从“读诗”角度来谈的。据此,D项“读诗要理解诗歌美好生命的生生不已”的理解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⑴A⑵C⑶D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和表达效果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对诗句的意思、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理解,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正误。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结合诗句,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注意对选项进行仔细的辨析,加以判断。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阅读启示,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理解,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
三、语言表达
14.仿照下面歌词中画线的句子,把内容补充完整。
中国心,中国梦
盘旋在泰山之巅
激荡在东海浪尖
唤醒了北归大雁
穿越了南国云烟
梦想就在我的心间
谁也无法阻挡我们向前
(结构相近,内容与“中国梦”相关且搭配得当,至少有两句押韵)
怀着一个强大的信念
美好的憧憬全都实现
(节选自《中国心,中国梦》歌词,有删改)
【答案】翱翔在九霄云天(或飘扬在丰收农田);绽放在绿色家园(或舞动在丝路沿线);赢得了世界点赞(或灿烂了人民笑脸);收获了金色年华(或搭建了互惠空间)
【知识点】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仿写的能力。注意示例语句的结构特点,句子为动宾结构,考生要结合诗歌的整体进行作答,注意结构的些微变化。
故答案为: 1、翱翔在九霄云天(或飘扬在丰收农田) 2、绽放在绿色家园(或舞动在丝路沿线) 3、赢得了世界点赞(或灿烂了人民笑脸) 4、收获了金色年华(或搭建了互惠空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15.根据例句的形式另选一组意象仿写,表达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至少仿写两句。
例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答案】我是你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时时刻刻搏击着风雨。
我是你衣服上小小的纽扣,永远倾听着你心脏跳动的声音。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另选一组意象仿写,表达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例句选用的是“老水车”的意象,表达对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仿写的时候只要能紧扣主旨,选择合适的意象,注意要用诗化的语言进行答题。如:我是你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时时刻刻搏击着风雨。
我是你衣服上小小的纽扣,永远倾听着你心脏跳动的声音。
故答案为: 我是你天空中飞翔的小鸟,时时刻刻搏击着风雨。
我是你衣服上小小的纽扣,永远倾听着你心脏跳动的声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注意用诗化的语言。
四、综合题
16.某中学以“厉害了,我的国”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更好地感受时代魅力,领略大国风采,校团委决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组织九年级全体同学到大礼堂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请你代校团委拟一则通知。
(2)看了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后,某同学写了一篇观后感。下面是其观后感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甲】影片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共享小康……等几个方面,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所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尖端科研领域的“振华30”“蓝鲸2号”“天宫二号”等大国重器显露真容,看完后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的科学家、劳动模范,是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助推了中国腾飞,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 ”删掉;句子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上“ ”。
②【乙】处画线句中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 ”与“ ”调换位置。
(3)个人与国家紧密相连。请你结合此次活动感想,写一句座右铭,激励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答案】(1)通知
九年级全体同学:
兹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在大礼堂播放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请同学们准时前来观看。
校团委
2019年5月20日
(2)……;的成就;助推了中国腾飞;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追个人小梦,筑祖国大梦。
【知识点】省略号;应用文;拟定标语、宣传语等;成分残缺;不合逻辑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写一则通知,答题时一定要按照通知的格式写作。第一步标题(第一行正中间):标题可以直接书写为“通知”两个字。第二步写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一般先要交代活动的内容、活动时间和地点。第三步落款(分两行写在右下面):落款注明发通知的单位,并盖章,写明发通知的时间。
(2)【甲】“影片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共享小康……等几个方面”中的省略号和“等”作用是一样的,这里应删去省略号。②划线句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建设”后面加上“的成就”。【乙】不合逻辑,首先是因为他们“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后才助推了中国的腾飞。因此应将“助推了中国腾飞”和“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调换位置。
(3)此题要求写一句座右铭,座右铭的语言要简洁精炼、要蕴含一定的哲理,要给人以启示,当然内容要和活动主题相吻合。
故答案为:⑴ 通知
九年级全体同学:
兹定于5月25日下午3点在大礼堂播放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请同学们准时前来观看。
校团委
2019年5月20日
⑵…… ;的成就 ;助推了中国腾飞;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⑶ 追个人小梦,筑祖国大梦。
【点评】⑴本题考查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考试时经常涉及,要想做好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并经常运用,达到熟练的目的。
⑵本题考查修改应用文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并经常运用,达到熟练的目的,修改应用文应从格式、标点、语言等方面进行辨析和修改。
⑶本题考查拟写座右铭的能力。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座右铭。
17.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九年级开展“家·国·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家)幸福的家】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内容。
①听成长故事
②看新旧照片
③
④
(2)【(国)强盛的国】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的发展,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
(3)【(梦)复兴的民族】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作为追梦少年的你,请写一句座右铭,以激励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答案】(1)忆点滴关爱;集孝亲名言(送温馨祝福、写亲情作文……)
(2)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赤胆忠心……)“深探”写传奇(展风采、竞风流、留芳名、书春秋、树楷模……)
(3)世间的人有万万千,我是其中坚韧的一个。
【知识点】活动设计;补写对联;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分析】(1)设计的活动内容要符合活动主题,要具有可操作性,语言要简洁,采用动宾短语的形式。如:忆点滴关爱;集孝亲名言(送温馨祝福、写亲情作文……)
(2)首先要分析上联,“忆往昔”属于动宾短语,“往昔”是表示时间性的词语,可以用“今朝”相对,“邓稼先”是人名,可以用“黄大年”相对,“鞠躬尽瘁”属于动宾短语,表现了邓稼先的精神,可以用“殚精竭虑”相对,“两弹”是邓稼先的伟大成就,可以用黄大年的“深探”相对,“扬国威”属于动宾短语,可以用“ 写传奇(展风采、竞风流、留芳名、书春秋、树楷模……) ”相对。
(3)座右铭语言要精炼,要蕴含一定的哲理,给人以启迪作用。如:世间的人有万万千,我是其中坚韧的一个。
故答案为:⑴忆点滴关爱;集孝亲名言(送温馨祝福、写亲情作文……)
⑵ 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赤胆忠心……)“深探”写传奇(展风采、竞风流、留芳名、书春秋、树楷模……)
⑶ 世间的人有万万千,我是其中坚韧的一个。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活动形式的设计能力。此类题型属开放性试题,做题时要根据活动主题,展开想像,设计相应的活动形式,力求各种形式能突出主题,具有可操作性。
⑵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⑶本题考查写座右铭的能力。座右铭是古人放在座位右边的铭文,泛指用来激励、警诫自己的格言。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