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4 灯笼 学案
学习目标
1.充分了解作者吴伯箫及其成就,了解灯笼厚重的文化内涵。
2.整体感知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3.理清课文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4.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吴伯箫散文的风格。
学习重难点
1.整体感知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2.理清课文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3.学习抓住一件事或不起眼的东西展开联想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传说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被错杀。天帝震怒,传旨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这三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 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 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羽书》《难老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忘年》等作品均收入《吴伯箫散文选》。
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内形势严峻,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其妄想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另一方面,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坚定,老百姓要求抗日的呼声一浪高过浪。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散文《灯笼》,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时代担当。
三、导读理解
1.第4段用一句话独立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起过渡(承上启下)及强调的作用。由对祖父的回忆过渡到对慈母的回忆。一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这句话给“我”的印象之深,对“我”的影响之大。
2.本文以“灯笼”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在结构上,灯笼是本文的行文线索,文中的内容都是由灯笼引发的想象和联想。在内容上,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有亲情,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有温情,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有历史沧桑,宅第红灯高挂,显示着主人的地位与权势。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作者喜欢灯笼的原因。
明确: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颇具历史况味。
⑤灯笼使作者联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4.文中回忆了哪些与“灯笼”有关的事件?“灯笼”蕴含着什么意义?
明确:与“灯笼”有关的事件大致有四类:①乡村日常生活类(如大人阻止小孩“玩火”,自己却偷偷在神龛点烛;“我”挑灯笼迎祖父;“我”挑灯笼上下学);②乡村乡俗活动类(如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③乡村年节欢庆类(如元宵节“我”跟着龙灯跑;族姊远嫁满街灯火);④历史文化类(如汉献帝灯下伤感)。
“灯笼”的意义有:①历史文化意义(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反映乡风民俗,成为文化符号;灯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情感意义(长幼情笃、母子情深、岁月沧桑)。
自我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灯笼》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原名熙成,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传统灯具素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皇室贵族使用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件取宫女执灯之意而造型的铜质鎏金灯具,不但把人与灯融为一体,还设计出能调亮、挡风的dēng zhào,并安装了能消烟chú chén的排烟导管,在灯具发展史上最早解决了灯烟所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1)给这段文字中加粗号的词语注音。
鎏金(__________) 融为一体(__________)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dēng zhào_____________ chú chén_____________
3.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耱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1)试分析文中加粗字“沸”“挤”的表达效果。
(2)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吴伯箫散文选 吴伯箫 散文 教育
2.答案:(1)liú jīn róng wéi yì tǐ
(2)灯罩 除尘
3.答案:(1)“如沸的繁星”,一个“沸”字,将静态的繁星动态化,化静为动,突出了繁星多、动的情状,生动形象,极具感染力。一个“挤”字,形象地写出了关于灯笼的记忆之多。
(2)排比。用一组排比句,回忆了与灯笼有关的事和人,一件件、一幕幕,突出了回忆之多。
解析:(1)本题分析加粗字的表达效果,属于语言赏析题。解答此类题可从加粗字的词性或词义入手,结合语境进行赏析。本题“沸”和“挤”都是动词,“繁星”如“沸”,可见星星之多,突出了繁星“动”的情状;“挤”意思是“(许多人或物)紧紧靠拢在一起”,可以想到关于灯笼的记忆之多。答题格式:xx(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想起……”的句式不断重复,属于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手法可以增强语势,有突出的表达力。第一单元 4 灯笼 教案
教学目标
1.充分了解作者吴伯箫及其成就,了解灯笼厚重的文化内涵。
2.整体感知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3.理清课文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4.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吴伯箫散文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2.理清课文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3.学习抓住一件事或不起眼的东西展开联想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传说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被错杀。天帝震怒,传旨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这三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 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 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羽书》《难老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忘年》等作品均收入《吴伯箫散文选》。
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内形势严峻,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其妄想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另一方面,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坚定,老百姓要求抗日的呼声一浪高过浪。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散文《灯笼》,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时代担当。
四、检查字词
1.找学生读课后字词,并检查对重点词的理解,教师补充纠错。
2.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争讼( sòng )
斡旋(wò xuán )
静穆(mù )
怅惘( chàng wǎng )
锵然( qiāng )
燎原( liáo )
幽悄( qiǎo )
3.解释下面的词语。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斡旋:调停,调解。
静穆:安静庄严。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锵然:形容金宝珠玉声音清脆。
熙熙然:指快乐满足又舒适的样子。
幽悄:幽深寂静。
五、层次结构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的变化。
明确: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开篇表明喜爱灯笼,然后写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情感自然流淌,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2.理清课文脉络。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开篇说“火”,叙议结合。先说小孩子喜欢火的天性,再说大人们也须用火。看似都与“灯笼”无关,实为伏笔,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章情趣。
第二部分(2-11):写“我”对灯笼的回忆与联想。
第三部分(12):结尾说“火”。卒章显志,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六、合作探究,研学课文
(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探究,解决下列问题)
1.第4段用一句话独立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起过渡(承上启下)及强调的作用。由对祖父的回忆过渡到对慈母的回忆。一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这句话给“我”的印象之深,对“我”的影响之大。
2.本文以“灯笼”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在结构上,灯笼是本文的行文线索,文中的内容都是由灯笼引发的想象和联想。在内容上,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有亲情,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有温情,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有历史沧桑,宅第红灯高挂,显示着主人的地位与权势。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作者喜欢灯笼的原因。
明确: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颇具历史况味。
⑤灯笼使作者联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4.文中回忆了哪些与“灯笼”有关的事件?“灯笼”蕴含着什么意义?
明确:与“灯笼”有关的事件大致有四类:①乡村日常生活类(如大人阻止小孩“玩火”,自己却偷偷在神龛点烛;“我”挑灯笼迎祖父;“我”挑灯笼上下学);②乡村乡俗活动类(如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③乡村年节欢庆类(如元宵节“我”跟着龙灯跑;族姊远嫁满街灯火);④历史文化类(如汉献帝灯下伤感)。
“灯笼”的意义有:①历史文化意义(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反映乡风民俗,成为文化符号;灯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情感意义(长幼情笃、母子情深、岁月沧桑)。
七、再读课文,体会内涵
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
明确:吴伯箫的这篇散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富于想象,善于抓住一件事或不起眼的东西展开联想,回忆往事,憧憬未来,往往在文中营造一种有缘的氛围,仿佛是与读者面对面促膝谈心一般。作者由灯笼抒写了他的一些记忆,想到了祖父、母亲,想到了村口的红灯,想到了宫灯,更想到了将军挑灯看剑,想到了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感,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八、本文主旨
这篇散文以“灯笼”为题,记叙了作者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情景,表现了中国旧时代所特有的农村风俗,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同时,追忆历史,审视现实,表达了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抒写了家国情怀。
九、文本特色
1.小处写起,小中见大
本文由作者早年乡村生活中微小之物“灯笼”写起,抒写细微的情感,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抒壮烈之情,才是文章的主旨。小中见大,突显主旨。
2.双线并行,形散神聚
本文以“灯笼”为线索,谈乡俗,谈亲情,谈历史,谈壮志,但重在怀念亲情、感怀时运。“灯笼”是明线,“情感”是暗线,课文依据情感线索安排材料次序,恰当地布局谋篇:作者对所描写的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激情,最后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抒写了家国情怀。
课后作业
试着由一件小事或一个物体展开联想或想象。(共22张PPT)
第一单元
4 灯笼
吴伯箫
学习目标
充分了解作者吴伯箫及其成就,了解灯笼厚重的文化内涵。
整体感知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理清课文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通过学习本文,了解吴伯箫散文的风格。
灯笼
传说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被错杀。天帝震怒,传旨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光。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偷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个聪明人想出个法子,他让大家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这三天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天兵已经放过火了。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而作罢。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来纪念这个日子。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舌耕笔耘,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羽书》《难老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忘年》等作品均收入《吴伯箫散文选》。
作者简介
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内形势严峻,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其妄想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另一方面,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坚定,老百姓要求抗日的呼声一浪高过浪。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散文《灯笼》,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时代担当。
写作背景
争讼( )
斡旋( )
静穆( )
怅惘( )
锵然( )
燎原( )
幽悄( )
sòng
wò xuán
mù
chàng wǎng
qiāng
liáo
qiǎo
读清字音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斡旋:调停,调解。
静穆:安静庄严。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锵然:形容金宝珠玉声音清脆。
熙熙然:指快乐满足又舒适的样子。
幽悄:幽深寂静。
解释词义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梳理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1)
第三部分(12)
开篇说“火”,叙议结合。先说小孩子喜欢火的天性,再说大人们也须用火。看似都与“灯笼”无关,实为伏笔,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文章情趣。
写“我”对灯笼的回忆与联想。
结尾说“火”。卒章显志,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1.第4段用一句话独立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起过渡(承上启下)及强调的作用。由对祖父的回忆过渡到对慈母的回忆。一句话单独成段突出了这句话给“我”的印象之深,对“我”的影响之大。
整体感知
2.本文以“灯笼”为题,有何作用?
在结构上,灯笼是本文的行文线索,文中的内容都是由灯笼引发的想象和联想。
整体感知
在内容上,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有亲情,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有温情,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有历史沧桑,宅第红灯高挂,显示着主人的地位与权势。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文中回忆了哪些与“灯笼”有关的事件?“灯笼”蕴含着什么意义?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整体感知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颇具历史况味。
⑤灯笼使作者联想到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作者喜欢灯笼的原因。
与“灯笼”有关的事件大致有四类:①乡村日常生活类(如大人阻止小孩“玩火”,自己却偷偷在神龛点烛;“我”挑灯笼迎祖父;“我”挑灯笼上下学);②乡村乡俗活动类(如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③乡村年节欢庆类(如元宵节“我”跟着龙灯跑;族姊远嫁满街灯火);④历史文化类(如汉献帝灯下伤感)。
整体感知
“灯笼”的意义有:①历史文化意义(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反映乡风民俗,成为文化符号;灯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情感意义(长幼情笃、母子情深、岁月沧桑)。
5.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的变化。
明确: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开篇表明喜爱灯笼,然后写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情感自然流淌,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
整体感知
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
明确:吴伯箫的这篇散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富于想象,善于抓住一件事或不起眼的东西展开联想,回忆往事,憧憬未来,往往在文中营造一种有缘的氛围,仿佛是与读者面对面促膝谈心一般。作者由灯笼抒写了他的一些记忆,想到了祖父、母亲,想到了村口的红灯,想到了宫灯,更想到了将军挑灯看剑,想到了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感,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合作探究
这篇散文以“灯笼”为题,记叙了作者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情景,表现了中国旧时代所特有的农村风俗,流露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同时,追忆历史,审视现实,表达了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抒写了家国情怀。
文章主旨
本文由作者早年乡村生活中微小之物“灯笼”写起,抒写细微的情感,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抒壮烈之情,才是文章的主旨。小中见大,突显主旨。
小处写起,小中见大
文本特色
本文以“灯笼”为线索,谈乡俗,谈亲情,谈历史,谈壮志,但重在怀念亲情、感怀时运。“灯笼”是明线,“情感”是暗线,课文依据情感线索安排材料次序,恰当地布局谋篇:作者对所描写的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激情,最后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抒写了家国情怀。
双线并行,形散神聚
文本特色
试着由一件小事或一个物体展开联想或想象。
课后作业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