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福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安福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8 20:2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11.13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央浼měi 谗chán言 蜂窠cháo 命运多舛chuǎn
B.熟稔rěn 舂chōng米 祈qí祷 擢zhuó发难数
C.俨yǎn然 迤逦lǐ 怂cóng恿 窸窸窣sū窣
D.讥诮qiào 联袂mèi 干涸hé 剜wā肉补疮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坍塌 轻鸢剪掠 锱铢必较 没精打彩
B.毗邻 一蹴而就 好高骛远 推陈出新
C.希翼 咬文嚼字 平心静气 筋疲力尽
D.休憩 安然无恙 战战兢兢 哀声叹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焕然冰释。
B.金沙遗址是成都地区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破解扑朔迷离的古蜀历史文化之谜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C.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D.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
B.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C.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D.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惊人的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为活教材的。
B.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今天,产品的包装、商标、说明书的文字、图片等讲究精美,是完全必要的。
C.窗帘要有层次,要注意和墙体的协调;墙纸要突出个性,要打好整个居室的底色;吊灯要别出心裁,独一无二;等等。
D.昨日,人民广场热闹非凡,在这里举行的《2011年“我们的节日?春节”大型文艺演出》吸引了众多过往市民,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让广场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
6.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设计围关公于土山,并使张辽前往劝降,关公提出三个条件:一是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是必须供奉刘备的两位夫人,三是一旦有了消息,马上辞去。曹操答应了,关羽告甘、糜二夫人后暂投曹操。曹操待关公不薄,赠送关公锦战袍,关公送曹操赤兔马以还礼。
B.在刘备与曹操的混战中,赵云怀抱阿斗,左右冲杀,威不可挡。曹操见状,感叹如此猛将切不可放虎归山,于是飞马传报各处,一定要活捉赵云。可赵云枪刺剑砍,连斩五十多员大将,威震长坂坡。
C.堂吉诃德被木偶戏的剧情感动,将木偶视为真人,觉得为逃跑的情侣帮忙的时候到了。他一跃而上舞台,怒气冲冲向木偶摩尔人挥剑乱劈,将它们剁得七零八落,结果赔了一大笔钱。
D.堂吉诃德回到家中后,忽然高烧不退,一连躺了六天,起不了床。他的好友经常去看望他,他忠实的侍从桑丘·潘沙更是没有离开过他的床边。在他弥留之际,他的理智终于清醒过来,痛斥骑士小说。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苯酚经常通过与蛋白质结合从而改变蛋白质的活性而发挥作用,因此,科学家重点研究了同时摄入病毒和树叶对蛾幼虫产生的影响。他们发现,含有大量苯酚的橡树叶,其病毒对蛾幼虫的杀伤力远远小于苯酚含量较低的白杨树叶。一般而言,树叶中苯酚含量越高,病毒就越缺乏致命的杀伤力。因此,虽然苯酚可抑制蛾幼虫生长,但正是这些苯酚也能使萎蔫病毒丧失能力,从而帮助蛾幼虫存活。橡树叶含有大量苯酚,能为蛾幼虫提供一个安全庇护所,不受萎蔫病的影响。然而,在以白杨为主的树丛中,处于初级阶段的吉普赛蛾突发态势很快地被病毒流行病所抑制。
深入研究表明,蛾幼虫对萎蔫病毒产生免疫,这与它们赖以生存的树木的愈发严重的掉叶现象相关。树木自身的防御反而提高了蛾幼虫受萎蔫病毒感染的阈值(临界值),致使蛾幼虫种群日趋密集,但与此同时却不会变得更加易受病毒感染。由于这些原因,摄入苯酚给蛾幼虫带来的益处似乎超过了它们付出的代价。
7.下列对苯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苯酚可使吉普赛蛾的生殖变弱,蛾卵变小,蛾幼虫的数量减少。
B.苯酚能抑制吉普赛蛾幼虫生长,而对吉普赛蛾的天敌萎蔫病毒杀伤力更大。
C.树木受到蛾幼虫侵扰时会释放出苯酚,苯酚能够改变幼虫蛋白质活性。
D.蛾虫病大量爆发的情况下,带有萎蔫病毒的树木释放过量的苯酚不如少量的好。
8.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能够产卵的雌蛾更容易感染萎蔫病,这使它们生产出的虫卵变小。
B.苯酚作用于蛾幼虫,使其对萎蔫病毒的免疫力增强,成活率提高。
C.树叶中苯酚浓度越高,越能够成功地保护树木免受吉普赛蛾虫病的侵扰。
D.被包裹在蛋白质小球体中的萎蔫病毒进入蛾幼虫体内之后能够大量繁殖。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蛾幼虫体内的萎蔫病毒的生存和繁殖依靠它所寄生的蛾幼虫中的蛋白质。
B.在白杨树丛初发吉普赛蛾虫病时,萎蔫病毒的抑制作用超过苯酚的抑制作用。
C.萎蔫病毒虽然对吉普赛蛾有致命杀伤力,但它们也无法影响蛾幼虫的种群密度。
D.蛾幼虫吞食带有萎蔫病毒的叶子后,有可能种群日趋密集,且免疫力不会减弱。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七年,朝廷慎选守令,参知政事魏中立言于帝:“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镛者。”帝乃特署镛姓名,授饶州路总管。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凡境内淫祠有不合祀典者,皆毁之。人初大骇,已而皆叹服。镛知民可教,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五经》师,旦望必幅巾深衣以谒先圣,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劝励。每治政之暇,必延见其师生,与之讲讨经义,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镛居官廨,自奉淡泊,僚属亦皆化之。先是。朝使至外郡者,官府奉之甚侈,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往往腾谤于朝,其出使于饶者,镛延见郡舍中,供以粝饭,退皆无有后言。其后有旨以织币脆薄,遣使笞存省臣及诸郡长吏。独镛无预。镛治政,虽细事,其详密多类此。
十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十一年,丞相脱脱在位,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人或以镛优于治郡,而执政非其所长,遂出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及脱脱罢,用事者悉诛,而镛又独免祸。乃迁西行台中丞,殁于官。(选自《元史》)
①制:古代帝王的命令。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迁集贤都事 迁:调任
B.制可其奏 可:可以
C. 俾俊秀入学宫 俾:使
D.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劝励 劝:勉励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凡境内淫祠有不合祀典者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B.往往腾谤于朝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镛延见郡舍中,供以粝饭 燕王诚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D.用事者悉诛,而镛又独免祸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朝时,显要官职往往是由吏职出身的人来担任,很少有人能从进士做官,韩镛就是从进士做官的。
B.韩镛在担任侍御史时,因为刚正不阿被当时的官员们忌恨,议论政事的人诬告他贪赃肥私,于是他被罢免了官职。
C.饶州地区民俗崇尚鬼神,就连做盗贼的人准备抢劫时,也必定到觉山庙中占卜吉凶,韩镛到任后,就拆毁了庙宇,将泥塑偶像沉入江中。
D.朝廷外派的使臣,各地供奉他们非常优厚,但都讨厌他们的为所欲为。他们到了饶州,韩镛只供给他们粗米饭,他们却不敢有什么议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4分)
答: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且臣少仕伪朝, ,本图宦达, 。(李密《陈情表》)
(2)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3)引壶觞以自酌, , ,审容膝之易安。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尽西风、季鹰归未?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薄雾浓云愁永昼, 。佳节又重阳, ,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
五、(2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
臣心如水
王鼎钧
你为什么说,人是一个月亮,每天尽心竭力想画成一个圆,无奈天不由人,立即又缺了一个边儿?
你能说出这句话来,除了智慧,必定还得加上了不起的沧桑阅历。我敢预料这句话将要流传下去,成为格言。
多年以来,我完全不知道你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境况,从你这句话里,我有一些感触和领悟。我从水成岩的皱折里想见千百年惊涛拍岸。
哦,皱折,年轮;年轮,画不圆的圈圈;带缺的圆,月亮;月亮,磨损了的古币;古币,模糊而又沉重的往事。三十九年往事知多少,有多少是可与人言的呢,中天明月,万古千秋,被流星陨石撞出多少伤痕,人们还不是只看见她的从容光洁?我们只有默诵自己用血写成的经文,天知地知,不求任何人的了解。
你提起故乡。你问我归期。这个问题教我怎样答复你呢?你怎能了解我念的经文呢。没有故乡,哪有归期,三十九年前在祖国大地上流亡,一路唱“哪里有我们的家乡”,唱“我们再也无从流浪也无处逃亡”,唱得浪浪漫漫雄雄壮壮,竟唱出源源不竭的勇气来。那时候,我们都知道,祖国的幅员和青天何其辽阔,我们的草鞋势不能踏遍,我们也知道,青山老屋高堂白发也都在那儿等待游子。但是而今,我这样的人竟是真的没有家乡也没有流浪的余地了,旧曲重听,竟是只有悲伤,不免恐惧!
你说还乡,是的,还乡,为了努力画成一个圆。还乡,我在梦中作过一千次,我在金黄色的麦浪上滑行而归,不折断一根芒尖。月光下,危楼蹒跚迎我,一路上洒着碎砖。柳林全飘着黑亮的细丝,有似秀发……
但是,后来,作梦回家,梦中找不到回家的巷路,一进城门就陷入迷宫,任你流泪流汗也不能脱身。梦醒了,仔细想想,也果然紊乱了巷弄。我知道我离家太久了、太久了。
不要瞒我,我知道,我早已知道,故乡已没有一间老屋,(可是为什么?)没有一棵老树,(为什么?)没有一座老坟。(为什么?)老树凋谢,访旧为鬼。如环如带的城墙,容得下一群孩子在上面追逐玩耍的,也早已夷为平地。光天化日,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村庄,是我从未见过的地方。故乡只在传说里,只在心上纸上。故乡要你离它越远它才越真实,你闭目不看见最清楚。……光天化日,只要我走近她,睁开眼,轰的一声,我的故乡就粉碎了,那称为记忆的底片,就曝光成为白版,麻醉消褪,新的痛楚占领神经,那时,我才是真的成为没有故乡的人了。
“还乡”对我能有什么意义呢?……对我来说,那还不是由这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乡?还不是由一个已被人接受的异乡到一个不熟悉不适应的异乡?我离乡已经四十四年,世上有什么东西,在你放弃了它失落了它四十四年之后,还能真正再属于你?回去,还不是一个仓皇失措张口结舌的异乡人?
昨夜,我唤着故乡的名字,像呼唤一个失踪的孩子:你在哪里?故乡啊,使我刻骨铭心的故乡,使我捶胸顿足的故乡啊!故乡,我要跪下去亲吻的圣地,我用大半生想象和乡愁装饰过雕琢过的艺术品,你是我对大地的初恋,注定了终生要为你魂牵梦绕,但是不能希望再有结局。
我已经为了身在异乡、思念故乡而饱受责难,不能为了回到故乡、怀念异乡再受责难。那夜,我反复诵念多年前读过的两句诗:月魄在天终不死,涧溪赴海料无还!好沉重的诗句,我费尽全身力气才把它字字读完,只要读一遍,就是用尽我毕生的岁月,也不能把它忘记。
我是异乡养大的孤儿,我怀念故乡,但是感激我居过住过的每一个地方。啊,故乡,故乡是什么,所有的故乡都从异乡演变而来,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涧溪赴海料无还!可是月魄在天终不死,如果我们能在异乡创造价值,则形灭神存,功不可捐,故乡有一天也会分享的吧。
啊,故乡!
(选自《读者》2008年第10期。作者王鼎钧,当代著名散文家。1925年生于山东临沂,1949年去台湾,1978年后移居美国纽约。)
16.试解释“臣心如水”在文中的含义。(5分)
答:

17.文章运用第二人称“你”来写。“你”在文中有哪几种指代意义?分别指出这样写的好处。(6分)
答:

18.文章多处写到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以问句开篇,引出下文对月、对故乡思念的叙写,既增添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又为全文奠定了悲凉凄清的感情基调。
B.“我从水成岩的皱折里想见千百年惊涛拍岸”,说的是千百年浪涛的冲刷才形成水成岩的皱折,人也只有历尽沧桑,才会有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C.“月光下,危楼蹒跚迎我,一路上洒着碎砖”一句,借助对故乡景物的拟人化描写,表现了一腔柔情的作者对故乡的牵挂之切,思念之极。
D.作者离乡已四十四年,对故乡的一切已完全陌生。恰因为如此,作者思念故乡,并切盼回到故乡;回乡,是他最大的愿望。
E.作者在文中说,“故乡要你离它越远它才越真实,你闭目不看见最清楚”,表明作者认同“距离能产生美”的看法。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
六、(15分)
20.秦观有诗道“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请你描绘夏木的浓阴,并且对一棵大树表达你的感激之心。
要求:(1)至少运用一句名言加以描绘大树;(2)运用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3)不少于200字。
七、(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5月14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沈阳市铁西区沈辽路附近永善小区发生一起惨剧:一名年仅23岁的吊装工人被沙袋带到楼下,当场身亡。
令人更加感到心痛的是,有人在事故发生时听到这个小伙子高喊着:“都躲开!”
“明知道自己活不成了,还提醒楼下的人别被沙子砸到,这孩子真仁义!”目击者的话,引来附近围观者赞扬跟感叹。
对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B【全解详析】蜂窠kē 怂sǒng恿 剜wān肉补疮
2.B【全解详析】没精打彩(采) 希翼(冀) 哀(唉)声叹气
3.B【全解详析】B“扑朔迷离”的意思是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A“焕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C “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D“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
4.D【全解详析】A语序不当,把“如果”调至“一个省的文化系统”之前。B项语义重复,“善款”与“费用”重复,所以将“费用”去掉。C缺少动词,应在群众前加“提高”。
5.C【全解详析】A第二个逗号改句号,因为冒号只能管到这里。B第二个顿号改逗号。D活动名称不能使用书名号。
6.A【全解详析】(赤兔马是曹操送给关公的)
7.B【全解详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的后半句不正确,从文章第二段首句可知,萎蔫病毒是吉普赛蛾幼虫的天敌,而不是吉普赛蛾的天敌。另外,从文章第三段可知,苯酚对萎蔫病毒的杀伤力与苯酚的含量成反比,不能笼统地说苯酚对萎蔫病毒的杀伤力更大。A、C、D三项均能于文中找到依据,理解正确。
8.D【全解详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文中第二段可知选项D正确。从文章第一段可知,苯酚使雌蛾生产出的虫卵变小,而不是萎蔫病毒,因此选项A错误;从文章第三段可知,苯酚因为使萎蔫病毒丧失杀伤力,从而使蛾幼虫免遭萎蔫病毒的杀伤,而不是“苯酚作用于蛾幼虫”,因此选项B错误;从文章第三段可知,选项C的表述与原文意思正好相反,因此也错误。
9.C【全解详析】此题考查的是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从文章第二段首句可知,萎蔫病毒是吉普赛蛾幼虫的天敌,而不是吉普赛蛾的天敌,因此选项C的推断不合理。从文章第二段可知选项A推断正确;从文章第三段最后一句可知选项B推断正确;从文章第三段可知选项D也正确,因为蛾幼虫的生存状况还与叶子中苯酚的含量密切相关。
10.B【全解详析】可:同意,批准
11.D【全解详析】A项,前一“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后一“者”,用于时间词后,表示停顿。B项,前一“于”是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后一“于”,介词,表被动。C项前一“以”是介词,用;后一“以”是连词,表目的,“用来”。D项,都是连词,表转折。
12.D【全解详析】“一不厌其所欲”是“一旦不满足他们的愿望”。
每月必要来考核功课,用来劝勉鼓励。每当处理政事完的空闲时间,肯定要接见延见师生,与他们讲论讨探究经义,由此人人自觉努力学习,因而饶州通过科第考试进入仕途的人,比其他郡县要多。韩镛居住在官衙中,日常生活清净淡泊,同僚下属也逐渐被他所教化。以前,朝廷的使臣到达地方州县,官府供奉极为奢侈,一旦不满足他们的愿望,他们就怀恨在心,往往在朝廷中对地方官员竭力诽谤,朝廷使臣到了饶州,韩镛在郡舍接见他们,供给他们粗米饭,他们从饶州回去后都没有什么议论。后来皇帝降旨:缯帛过于脆薄,派使臣笞责行省官员和各州县长官。唯独韩镛没有收到责罚。韩镛治理政事,即使是小事,也都像这样考虑周详缜密。
至正十年,任中书参知政事。十一年,丞想脱脱在位,而龚伯璲这些人正受重用,朝廷都在议论改革,韩镛也提出意见,但没有被采纳。有人认为韩镛擅长治理郡县,而在朝廷执政并非他的长处,于是外放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等到脱脱被罢免,受他重用的人都被处死,只有韩镛又独自免去灾祸。于是又调任西行台中丞,死在官任上。
13.(1)【全解详析】傅岩起从吏职起家做官,怎么能了解全天下的贤才。(4分。大意2分,“乌”“知”各1分。)
(2)【全解详析】由此人人自觉努力学习,因而饶州通过科第考试进入仕途的人,比其他郡县要多。(4分。大意2分,“以”“视”各1分。)
(3)【全解详析】而龚伯璲这些人正受重用,朝廷都在议论改革,韩镛也提出意见,但没有被采纳。(4分。大意2分,“辈”“见”各1分。)
14.(1)【全解详析】“跳”字写出了雨之急、雨之大;(2分)“跳”这个动词采用拟人手法,绘声绘色地把雨打荷叶的情景极为传神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2分)
(2)【全解详析】上阕诗人梦中泛舟西湖花底,看到的是满湖烟水,闻到的是阵阵幽香,因而沉醉其中,忽然一阵急雨袭来,敲打船篷,致命名诗人午梦初惊,对急雨惊梦不无遗憾、抱怨、恼怒之情;(2分)然而醒来一看,眼前出现的却是更加美妙的境界,感情由急雨惊梦之遗憾变为咏荷上雨之欣喜之情,变化自然,水到渠成。(2分)
15.(全答按前四项评分)
(1)历职郎署,不矜名节(李密《陈情表》) (2)鹤汀凫渚,即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阁序》)
(3)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休说鲈鱼堪脍,求田问舍,(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瑞脑销金兽,玉枕纱厨(李清照《醉花阴》)
16.【全解详析】(5分)①隐喻作者一生远离祖国、故土,四处漂泊、流浪。(2分)②表达对祖国、对故乡涓涓不息的眷恋之情。(3分)
17.【全解详析】①虚指朋友、读者(1分),与其对话,引发一生漂泊,眷恋故国的情愫(1分)。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指故乡(1分),与其对话,抒发对故乡魂牵梦绕的怀念(1分)。③实指作者自己(1分),与自己对话,抒发思念故乡却又担心连记忆中的故乡也会失去的矛盾复杂的感情(1分)。
18.【全解详析】(1)以月为线索贯串全文(1分),使文章结构更紧凑(1分);(2)月是中华文化中传统的意象(1分),有利于表现优美的意境(1分);(3)月是故乡的象征(1分),寄寓着漂泊天涯的海外华人对故乡难以割舍的心路历程(1分)。
19.【全解详析】D E(D作者对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思念故乡却不愿同到故乡,因为,他害怕在故乡成为陌生的异乡人。E对作者观点的判断和对文章主题的判断均不正确。)(4分)
20.【略】
21.【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指向性很强,即对那个死前大喊“都躲开”的小伙子的良心与仁义持赞叹态度。由此联想开去,倡导关爱之风,弘扬人性之美,构建和谐社会,谱写时代新篇。历年感动中国人物是其典型写作素材。可以确立一个明确立意,运用新鲜典型例证,阐述一种雄辩的观点。
如果说人心中都有向善的因子,那么,这些普通人正是我们社会的真之始、善之端、美之源。他们给社会注入向上的力量,为转型时代的“心灵成长”,拓展出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即便在物质潮流的裹挟之下,崇高的价值也从未沉沦。即便要面对日复一日的庸常,精神的能力也从未衰减。他们绝不是社会的“异类”,而是永恒存在于人性中的向善、向上的力量。面对物质潮流的冲刷,最普通的人们也同样保持着纯真的良知、践行着最质朴的信仰,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道德底色。在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道德困境远比想象中更复杂,正因如此,我们能理解一些人在衡量种种语境、预设种种想象之后的“现实选择”;也正因如此,我们更欣喜于金钱在道德面前的溃败、物质在精神面前的隐匿。当怀疑、焦虑成为习惯性选择,当“负”的力量驱动社会前行,我们同样需要“正”的力量,同样需要对真与善、对精神与心灵的毫无保留的赞美和颂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