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数学三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案) 数学三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3 08:4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实例,建立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以及数量关系,即速度×时间=路程。
2.运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
3.在解决问题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形中认识数,从形与形的关系认识数与数的关系,进而从形到语言再到数学公式,知识的形成始终建立在操作感知的基础之上,使数学活动的有效性得到体现和保持。
教学过程:
一、 初步感知速度与时间、路程的关系
1、创设情境,路程相同,时间不一样
师:同学们,五一假期出去玩了吗?那你们一般都坐什么交通工具啊?
(生交流)
师:每个人都选择了不同的交通工具,你们知道吗?其实中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中国发展快,以前的绿皮火车很慢,现在高铁很快,很自豪。
师:对啊,作为中国人,很自豪,我们的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交通工具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了。这不,从烟台到济南,就有多种选择,这个是(高铁),这个是(火车),先看动画,然后请你说一说,如果是你,会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动画)为什么?
预设:选择高铁,因为高铁的速度快。
师:是不是这样啊,我们通过下面的数据来看一看,这个 450千米指的是什么呀?
预设:路程
师:对啊,在数学上,我们把从行驶的起点到终点,这一段路的长度,叫做路程。所以这个 450千米就是从烟台到济南的路程,你还能找出一些生活中关于路程的例子吗?
预设:家到学校有 1千米,家到超市有 500米......
师:知道了什么是路程。那么 3小时,7小时又指的是什么呀?
预设:时间。
师:下面你能根据这些数据说一说为什么是高铁更快吗?
预设 1:高铁的时间少。(他光看见了时间不同,时间少的一定就跑的快吗?还需要什么呀?(路程一样,)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你能像他这样,完整的说一遍吗?)
预设 2:学生回答的意思差不多。(也就是说,路程相等时,看时间,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谁能像老师这样完整的说一说?)
预设 3:学生回答的很好。(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真是个善于表达的孩子)谁再来说一说)
2、时间相同,路程不一样
师:邵老师觉得她开车也很快,她怎么跑的呢?我们来看,(动画,一起跑)师:咦,我们俩一块儿到了!那是不是就是说他开车的速度和动车一样快啊?为什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这点小秘密都被你发现了)(闪时间,路程),那你说时间相等时,应该怎样比较快慢呢?
师:通过刚才两次比较快慢,(出示两个表格)你觉得速度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
师:对,那速度与路程、时间具体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出示课题,一起读一遍)
二、学习速度的含义
1、通过列式和画线段图,初步感知每小时行的路程就是速度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路程相等时,看时间,谁用的时间短谁就快,时间相等时,看路程,谁跑的路程长,谁就快。请你思考一下,如果路程、时间都不一样了,又该怎么比较快慢呢?我们通过下面这道题一起来看一看,你从中找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我 3小时行驶了 450千米,我 2小时行驶了 250千米
师:现在谁比较快呢?你会比较吗?请你完成作业单第一题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伙听听?
(生交流)
(请一位学生讲解做法,师板演:450÷3=150(千米)250÷2=125(千米)150千米>125千米高铁快)
师:你们也是这么做的吗?那么这里的 150千米指的是什么?
预设 1:每小时行驶的速度?(150千米是每小时行驶的速度吗?这个 450千米是路程,高铁行驶了 3小时,那除以 3求的就是高铁 1小时行驶的路程)谁再来说一说?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一共 2个人说)预设 2: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听清楚了吗?表示高铁?谁再来说一说)
师:那 125千米又指的什么?(1个人说)
师:对不对?他们分别求的是高铁和动车平均一小时行驶的(路程),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速度。
师:其实,线段图能更清楚的表示出他们 1小时行驶的路程,请看。(课件演示)师:我们先画一条线段,表示高铁行驶的路程(450千米)
师:这是多长时间走的啊?(3小时)对,那你能表示出 1小时跑的路程吗?
预设 1:学生说算式,提示:他说出了算式除以 3,也就是要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 3份)预设 2:将这条线段平均分成 3份。
师:他刚刚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词是什么?(平均分成 3份)那其中 1份就是?(1小时行驶的路程)也就是高铁的(速度),等于多少哇?对,刚才前面算出来了,等于 150千米。
师:动车的路程是 250千米。那和这条线段比起来,我们应该画的(短一些),要求 1小时行驶的路程,就要把它?(平均分成 2份)那这一份就是(125千米)表示?(动车的速度)。现在你能从图中看出谁快谁慢了吗?
师:我们发现,不管是列算式,还是画线段图(贴)都是比较两辆车多长时间行驶的路程啊?(1小时)
师:对了,他们 1小时行驶的路程也就是他们的(速度)
师:像这样借助线段图和算式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数形结合。
(板书:数形结合)
师:我们在线段图上来看一看,只有这一块可以表示高铁的速度吗?(找学生指)还有哪里呢?是这吗?那两块儿行不行?它表示什么?
(2小时行驶的路程)3块儿呢?也就是说其中的每一块儿都可以表示高铁的速度。那动车呢?(一样)
师:现在,你能根据线段图说一说,知道了路程和时间,是怎样求出速度的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预设:路程÷时间=速度师:同意吗?我们通过算式来看一下:450.250是路程,3和 2是时间,也就是用路程÷时间=速度(板书:速度=路程÷时间)
师:这啊,就是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齐读
师:通过这个关系式来看,我们想求速度,就需要知道什么?你能利用这个关系式求出下面的速度吗?
2、练习中学习速度单位,巩固速度的含义(请同学们小声读题,然后口答:
1.一辆动车 8秒行驶了 640米,这辆动车的速度是_____。
2.小芳步行 2分钟走了 160米,小芳步行的速度是_____。)
师:哎同学们,刚才这两位同学求出的速度都是 80米,那是不是就可以说动车的速度和小芳步行的速度是一样快的啊?为什么?
预设:不是,因为路程、时间不一样。
师:对啊,动车 80米花了多长时间?(1秒),而小芳 80米走了(1分钟),那你说,他们能一样快吗?看来在写速度时,必须说清楚是 1小时、1分钟、还是 1秒钟走的路程,(动画)这就是他的速度单位,读作:米每秒。谁来读一读?动车的速度是多少?
师:那小芳步行的速度呢?(80米/分)
师:赶紧把这两个速度单位也修改一下吧!(板书:千米/时)
师:好了孩子们,刚才我们求的这几个速度都是多长时间内行驶的啊?
师:对了,在数学上,我们把物体在(指:1时、1分、1秒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
师:那生活中的速度有哪些呢?一起去看看吧!
师:先看蜗牛的速度,怎么样啊?(好慢呀),再看兔子,怎么样?快吗?声音的速度是(340米/秒)呢,还有比它更快的,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快吧!所以请看,(课件动画:雷雨天气,先出现闪电,再出现雷声)你发现了什么?为此语文当中还学了一个成语叫“电闪雷鸣”
三、练习中得出三者的数量关系式。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路程÷时间=速度,那通过这个关系式,你知道怎么求路程和时间吗?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题目来看一看
师:仔细观察,你找到了哪些信息?(每小时行驶 30千米,)也就是(速度),还有补充吗?(行驶了 4小时)在哪里呀?(1小格就是 1小时,4小格就代表 4小时,)也就是行驶的(时间),师:现在你能利用这两个信息求出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吗?结合线段图来看一下,为什么要用乘法呀?(1个格就有 30千米,4个格就是 4个 30是多少?)(列算式,贴线段图)那 5小时呢?6小时?写的完吗?师:我们来看,30千米/时,指的是(速度),4、5、6是时间,那你说,是怎么求的路程啊?
预设:速度×时间=路程(板书)齐读
师:速度、路程大家都会求了,那你会求时间吗?完成作业单第 2题。
师:内燃机车的时间,谁来列算式?为什么用除法?(贴线段图)通过线段图来看,要求时间,也就是求 350里面有几个 50?所以要用除法。
师:电力机车的时间(说算式即可)最后你的结论是?
(板书:路程÷速度=时间)师:同学们太厉害了,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找到了三个关系式,我们观察这三个关系式,想求速度,就要知道?指(生齐读公式)想求路程,就要用?时间怎么求?指(生齐读公式),也就是说想求谁,就必须知道相对应的另外两个量是多少。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看看这节课你学的怎么样?好,看第一题,知道了(路程和时间,要求?)谁来做?算式?公式是?好,第二题,谁能起来完整的说一说?最后一题,时间怎么求?你们同意吗?师:同学们可太厉害了,这个题都已经难不倒大家了,下面老师可要出大招了。师:先看一看动车组复兴号的故事。(视频)“复兴号”的速度是?(350千米/时),烟台到乌鲁木齐的路程是?(3500千米),那么从烟台出发,9小时能到吗?请你试着完成作业单第 3题。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你是怎么想的?听明白了吗?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举手!还有同学没举手,你是有不同想法吗?谁来补充?你求的什么?同意他的请举手!大家灵活运用公式,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希望以后的练习中,大家也能像今天这样开动脑筋。
四:课堂小结
师: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下面请大家跟老师回想一下,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1、上课一开始,我们通过讨论交通工具的选择,发现速度的快慢和路程、时间是有关系的,从而提出疑问: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2、接着,我们在解决高铁和动车谁跑得快时,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到了(指:路程÷时间=速度),并知道了(在 1时、1分、1秒内行驶的路程叫速度),以及速度单位的读法。
3、然后,我们类比第一个关系式的探究过程,得到了(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
4、最后,我们又将得到的关系式运用到了解决生活问题中。并且进一步了解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