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向心加速度能力提升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3向心加速度能力提升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4 14:2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版高中同步人教版必修第二 6.3 向心加速度 能力提升练
一、多选题
1.图甲为 0.1kg的小球从最低点A冲入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半径为0.4m半圆轨道后,小球速度的平方与其高度的关系图像。已知小球恰能到达最高点C,轨道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空气阻力不计。g取,B为AC轨道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x=4
B.小球从A运动到B与小球从B运动到C两个阶段损失的机械能相同
C.小球从A运动到C的过程合外力对其做的功为–1.05J
D.小球从C抛出后,落地点到A的距离为0.8m
2.如图所示,轮固定在同一转轴上,轮用皮带连接且不打滑。在三个轮的边缘各取一点,已知三个轮的半径之比,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B.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C.三点的周期之比为
D.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3.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玩具饮水鸟的示意图,它的神奇之处是,在鸟的面前放上一杯水,鸟就会俯下身去,把嘴浸到水里,“喝”了一口水后,鸟将绕着O点不停摆动,一会儿它又会俯下身去,再“喝”一口水。P、Q是饮水鸟上两点,且,则在摆动过程中(  )
A.P点的线速度小于Q点的线速度
B.P点的角速度等于Q点的角速度
C.P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Q点的向心加速度
D.P、Q两点的线速度方向相反
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半球形大坑,O 为球心,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若在A点以初速度沿AB方向向右平抛一小球甲,小球甲将击中坑内的最低点D;若在甲球抛出的同时,在C点以初速度沿平行BA方向向左平抛另一小球乙,也恰能击中D点.已知∠COD=600,甲、乙两小球的质量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甲、乙两小球初速度的大小之比
B.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之比为2:1
C.甲、乙两小球下落时间之比为
D.逐渐增大小球甲抛出速度的大小,甲球可能垂直撞到坑内BCD上
二、单选题
5.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绕圆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圆周半径为R , 该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 , 则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
A. B.νR C. D.
6.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接触面不打滑,则两轮在转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A、B两点的周期相同
D.A、B两点的频率相同
7.洗手后我们往往都有“甩手”的动作,如图所示为摄像机拍摄甩手视频后制作的频闪画面,A、B、C三点是甩手动作最后3帧照片指尖的位置。在最后3帧照片中,指尖先以肘关节M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到B点时指尖开始以腕关节N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A、B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已知的长度约为,的长度约为,弧长与弦长近似相等,整个过程中指尖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关于指尖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尖在B点时的线速度大小约为
B.指尖在段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约为
C.指尖在段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D.指尖在段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8.中国的基建堪称世界之最。基础建设离不开各类工程机械,这些机械中有许多传动装置。如图所示,两轮以皮带传动,左边的小轮为主动轮,皮带没有打滑,A、B两点位于两轮的边缘,它们距离各自轴心的距离分别为、且,当主动轮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
C.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 D.大小两轮做匀速转动的周期一样
9.某变速箱中有甲、乙、丙三个齿轮,如图所示,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则丙轮边缘上某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
A. B. C. D.
10.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正在工作中,主动轮半径是从动轮半径的一半.传动过程中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A、B分别是主动轮和从动轮边缘上的两点,则A、B两点的角速度、线速度之比分别是
A.1:2;1:1 B.1:2;2:1 C.2:1;1:1 D.1:1;2:1
11.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心加速度表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速率改变的快慢
B.向心加速度表示角速度变化的快慢
C.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不变
D.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12.如图所示,汽车雨刮器在转动时,杆上A、B两点绕O点转动的角速度大小分别为,线速度大小分别为,则(  )
A. B. C. D.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CD
【解析】
【详解】
A.当h=0.8m时,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因为小球恰能到达最高点C,则在最高点
解得

故A正确;
B. 小球从A运动到B对轨道的压力大于小球从B运动到C对轨道的压力,则小球从A运动到B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小球从B运动到C受到的摩擦力,小球从B运动到C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较小,损失的机械能较小,胡B错误;
C. 小球从A运动到C的过程动能的变化为
根据动能定理W合=Ek可知,小球从A运动到C的过程合外力对其做的功为–1.05J,故C正确;
D.小球在C点的速度v=2m/s,小球下落的时间
则落地点到A点的距离
故D正确。
故选ACD。
2.AC
【解析】
【详解】
A.A、B两点靠传送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A、C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则
vA:vC=r1:r3=2:1
所以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
vA:vB:vC=2:2:1
故A正确;
B.A、C共轴转动,角速度相等,A、B两点靠传送带传动,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rω,
ωA:ωB=r2:r1=1:2
所以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
ωA:ωB:ωC=1:2:1
故B错误;
C.由,可知A、B、C三点的周期之比为2:1:2,故C正确;
D.根据an=vω,可知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4:1,故D错误。
故选AC。
3.BD
【解析】
【详解】
鸟将绕着O点不停摆动,P、Q是饮水鸟上两点,属于同轴传动。P点离O点更远,绕O点转动的半径大。
B.根据同轴传动角速度相等知P、Q是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同,故B正确;
A.P、Q是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同,P点绕O点转动的半径大,根据v=ωr知,P点的线速度较大,故A错误;
C..P、Q是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同,P点绕O点转动的半径大,根据a=ω2r知,P点的加速度较大,故C错误;
D.P、Q在O点两端,两点的线速度均与杆垂直,方向相反,选项D正确。
故选BD。
4.A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根据动能定理比较动能的变化量,根据到达D点时的竖直分速度,结合瞬时功率的公式求出瞬时功率之比.结合水平位移和时间之比求出初速度之比.
甲、乙两小球的水平位移之比为,竖直高度之比为,下落的时间之比为,所以甲、乙两小球平抛初速度的大小之比,AC正确;平抛小球速度的变化量即为竖直分速度,而竖直分速度与下落的时间成正比,所以两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之比应为,B错误;逐渐增大小球甲抛出时速度的大小,甲球不可能垂直撞到球壁BCD上.因为根据平抛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这一推论,垂直到球壁的速度反向延长线必定过圆心O,而O点并不是水平位移的中点,D错误.
5.C
【解析】
【详解】
根据向心加速度的公式知
a=ω2R

v=ωR

故选C。
6.B
【解析】
【详解】
A、靠摩擦传动做匀速转动的大、小两轮接触面互不打滑,知A、B两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大小,根据,因半径的不同,则两点的角速度不相同,故A错误,B正确.
B、A、B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大小,而角速度不相同,则周期也不相同,则频率也不同,故CD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靠摩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共轴转动的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
7.D
【解析】
【详解】
AB.从帧A到帧B的时间间隔为
帧A指尖到帧B指尖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由题意其弧长与弦长近似相等,根据线速度的定义有
人手臂的长约为,的长度约为,则角速度为
AB错误;
C.指尖在段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C错误;
D.指尖在段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D.A、B两轮用同一皮带带动且皮带不打滑,则A、B两点线速度相等,则角速度和周期不相等,ABD错误;
C.向心加速度为
a =
代入数据可得,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C正确。
故选C。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传动装置特点知,甲、丙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
知甲、丙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甲的向心加速度

故选A。
【名师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甲乙丙三个轮子具有相同的线速度大小,根据可求出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
10.C
【解析】
【详解】
在皮带轮问题中要注意:同一皮带上线速度相等,同一转盘上角速度相等.在该题中,A、B两点的线速度相等,即有
因为
所以由,有
所以C正确。
故选C。
11.D
【解析】
【详解】
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向心加速度描述的是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故AB错误D正确;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化的,C错误.
12.D
【解析】
【详解】
AB.杆上A、B两点绕O点的转动属于同轴转动,所以角速度相等,故
选项AB错误;
CD.由于,根据
可知
选项D正确、C错误.
故选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