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机械能守恒定律基础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4机械能守恒定律基础过关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4 16:1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版高中同步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8.4 机械能守恒定律 基础过关练
一、多选题
1.下列几种情况中,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  )
A.固定粗糙曲面上运动的物体 B.水平抛出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D.以加速度g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2.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半径R=1m的光滑半圆弧轨道固定在质量M=0.5kg、长L=4m的小车的上表面中点位置,半圆弧轨道下端与小车的上表面水平相切,现让位于轨道最低点的质量m=0.1kg的光滑小球随同小车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小车碰到障碍物而瞬时处于静止状态(小车不反弹),之后小球离开圆弧轨道最高点并恰好落在小车的左端边沿处,该同学通过这次实验得到了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g取10 m/s2) ( )
A.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m/s
B.小车与障碍物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为12.5 J
C.小车瞬时静止前、后,小球在轨道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由1 N瞬时变为6.5 N
D.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约为6.5 m/s
3.在下列所述实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 B.电梯减速下降的过程
C.抛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 D.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
4.如图所示,长度为 l的轻杆上端连着一质量为m 的小球 A(可视为质点),杆的下端用铰链固接于水平面上的 O点。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立方体B 恰与A 接触,立方体 B的质量为 M。今有微小扰动,使杆向右倾倒,各处摩擦均不计,而A 与 B刚脱离接触的瞬间,杆与地面夹角恰为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与B刚脱离接触的瞬间,A、B速度之比为 2:1
B.A与B刚脱离接触的瞬间,B的速率为
C.此时杆对A 的弹力为零
D.A、B质量之比为1:4
二、单选题
5.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3日9时51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实施第二次月地转移入射,在距月面约230公里处成功实施四台150牛发动机点火,约22分钟后,发动机正常关机。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成功进入月地转移轨道。我国已掌握“高速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为实现“嫦娥”飞船月地返回任务奠定基础。如图虚线为地球大气层边界,返回器与服务舱分离后,从a点无动力滑入大气层,然后经b点从c点“跳出”,再经d点从e点“跃入”实现多次减速,可避免损坏返回器。d点为轨迹最高点,离地面高h1,b为此过程中轨迹最低点,离地面高h2,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返回器(  )
A.在a到d过程机械能在不断减少
B.从a点到c点速度越来越小
C.在e点时的线速度小于a点时的线速度
D.在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6.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在同一高度处,A物体自由落下,B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则它们到达地面时(空气阻力不计)( )
A.速率相同,动能相同
B.B物体的速率大,动能也大
C.A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不恒
D.B物体重力所做的功比A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多
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通过一轻绳连接,A物体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质量为m物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与B相连,开始时,物体A与定滑轮之间的绳子处于水平状态,长度为l,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物体A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l。现从静止开始释放物体A,当物体A刚要到达地面时,物体C恰好对地面无压力,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定滑轮和空气的阻力,整个过程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B.整个下降过程中物体A匀加速下落
C.整个下降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损失mgl
D.物体A到达地面瞬间的速度为
8.在下列各运动过程中,除选项A外都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跳伞运动员带着张开的降落伞在空气中匀速下落
B.抛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
C.小球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
D.拉着一个金属块使它沿光滑的斜面以大小为g(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匀加速上滑
9.两物体质量之比为,距离地面的高度之比也为,让它们自由下落,则关于两物体落地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比是 B.速度比是
C.动能比是 D.动能比是
10.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细直硬棒长为2L,其一端O点用铰链与固定转轴连接,在细棒的中点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甲,在细棒的另一端固定质量为m小球乙。将棒置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棒与球组成的系统将在竖直平面内做无阻力的转动。则该系统在由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  )
A.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
B.系统中细棒对乙球做正功
C.甲、乙两球所受的向心力不相等
D.乙球转到竖直位置时的速度比甲球小
11.如图所示,荡秋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一项传统游戏,人通过下蹲和站起,使秋千越荡越高.忽略绳的质量,及空气阻力,则 ( )
A.在最高点人下蹲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在最高点时人和秋千板所受到的合力为零
C.在最低点秋千板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的重力.
D.在摆动过程中人和秋千的机械能总和不变
12.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竖直轻弹簧下面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当物体振动到最高点时,弹簧正好为原长.则物体在振动过程中( ).
A.物体在最低点时受的弹力大小为mg B.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C.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物体的动能总和不变 D.物体的最大动能应等子
13.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8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下匀加速运动5m距离,这一过程中(  )
A.物体的动能增加了160J 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160J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00J D.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20J
14.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匀加速上升,在t0时刻撤去恒力F,空气阻力不计,则物体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15.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轻弹簧上方且离地高度为h1的A点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下落过程中的动能Ek随离地高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h2~h1段图线为直线.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当小物块离地高度为h2时,小物块的加速度恰好为零
B.当小物块离地高度为h3时,小物块的动能最大,此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
C.小物块从离地高度为h2处下落到离地高度为h3处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mg(h2-h3)
D.小物块从离地高度为h1处下落到离地高度为h4处的过程中,其减少的重力势能恰好等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
16.用长为1.2m的细绳悬挂一质量为1kg的小球(视为质点),将小球移至和悬点等高的位置使细绳自然伸直,放手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取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重力势能为零,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从刚释放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对细绳的拉力大小为20N
C.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30W
D.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均等于0
17.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一光滑的定滑轮,两端各系一个物块A和B(可视为质点),物块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把物块B拉到水平位置(轻绳拉直)后由静止释放,当物块B摆到竖直位置时,物块A刚要离开地面,不及空气阻力.则物块A和物块B的质量关系是
A. B. C. D.
18.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Ek代表动能,Ep代表势能,h代表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19.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1 kg和2 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L=0.2 m的轻杆相连,小球B距水平面的高度h=0.1 m.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到光滑地面上,不计球与地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下滑的整个过程中A球机械能守恒
B.下滑的整个过程中B球机械能守恒
C.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1 m/s
D.系统下滑的整个过程中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J
20.流星在夜空中发出明亮的光焰.流星的光焰是外太空物体被地球强大引力吸引坠落到地面的过程中同空气发生剧烈摩擦造成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流星在空气中下降时势能必定全部转化为内能
B.引力对流星物体做正功则其动能增加,机械能守恒
C.当流星的速度方向与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合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流星做曲线运动
D.流星物体进入大气层后做斜抛运动
21.2021年4月28日,在西安举行的全运会田径项目测试赛女子撑杆跳高决赛中,浙江队选手徐惠琴以4米50的成绩获得冠军。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徐惠琴在撑杆的过程中杆对她的弹力大于她对杆的压力
B.徐惠琴在撑杆上升过程中,她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徐惠琴在上升过程中撑杆的弹性势能转变为运动员的机械能
D.徐惠琴落到软垫后一直做减速运动
22.跳水运动员从10m高的跳台上跳下(不计一切阻力),在入水前的过程中( )
A.运动员的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B.运动员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C.运动员克服重力做功
D.运动员的机械能在减少
23.“太极球”运动是一项较流行的健身运动,做该项运动时,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太极球却不会掉到地上,现将太极球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小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平板且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在B、D两处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B.只要平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合适,小球在B、D两处可能不受平板的摩擦力作用
C.平板对小球的作用力在A处最大,在C处最小
D.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24.乒乓球赛是我国的体育传统项目.如图,一位同学把乒乓球从高以水平速度在台边上方发球,只见球经时间落在近网处,弹起后又以水平速度刚好过网,再经时间t2落在处(未画出),已知网高,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B.
C.与以网为对称点 D.球从发出至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25.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系在竖直放置、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顶点P,另一端连接一套在圆环上且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小球位于A点,此时弹簧处于原长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之后小球由静止沿圆环下滑,小球运动的最低点B时的速率为v,此时小球与圆环之间的压力恰好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轻质弹簧的原长为R
B.小球过B点时,所受的合力为mg+m
C.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D.小球运动到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R-mv2
26.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c为斜面上固定挡板,物块a和b通过轻质弹簧连接,a、b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压缩量为x.现对a施加沿斜面向下的外力使弹簧再压缩2x,之后突然撤去外力,经时间t,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为,此时物块刚要离开挡板.已知两物块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时,a的加速度为
C.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速度最大时,物块b对挡板c的压力为0
D.撤去外力后,经过时间t,弹簧弹性势能变化量大小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D
【解析】
【详解】
A.固定粗糙曲面上运动的物体,摩擦力可能会做功,机械能不一定守恒,故A错误;
B.水平抛出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为零,除重力外有其他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
D.以加速度g竖直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D正确。
故选BD。
2.AB
【解析】
【详解】
A.如图所示,
小球从B落到小车的左端边沿处所用时间
t==s=s
最高点的速度
vB==m/s=m/s
故A正确;
D.小球从A到B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有
mvA2=mg2R+mvB2
代入数据解得
vA= m/s≈7.1 m/s
这个速度等于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故D错误;
B.小车与障碍物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
E=MvA2=12.5J
B正确;
C.小车瞬时静止前、后,小球在轨道最低点的速度不变,故对轨道的压力不变,C错误.
故选AB。
3.AC
【解析】
【详解】
A.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只受重力,所以物体机械能守恒.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人乘电梯减速下降的过程,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所以人的机械能不守恒.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抛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铅球的机械能守恒.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了负功,所以木箱的机械能不守恒.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4.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刚脱离接触的瞬间,A的实际速度方向垂直于杆向下,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与B速度相等
A正确。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又因为
可知
B错误。
C.分离时,小球只受重力,弹力为零,C正确。
D.根据A与B脱离之前机械能守恒可知
解得
D正确。
故选ACD。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其中c到d过程只有万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A错误;
B.a点到b点过程,万有引力做正功,空气阻力做负功,合外力可能做正功,可能做负功,甚至可能不做功,所以a点到b点过程速度可能增加、可能减小、甚至可能不变,故B错误;
C.a点到e点过程,万有引力做功为0,但空气阻力做负功,所以e点时的线速度小于a点时的线速度,故C正确;
D.在b点如果只受到万有引力,即
但实际上在b点除了万有引力还受到空气阻力,故D错误。
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7.D
【解析】
【详解】
A.由物体A刚落地瞬间,物体C对地面的压力为零,可知,弹簧对C的拉力等于C的重力,此时弹簧伸长量
xl=l
由平衡条件得
kx=mg

k
A错误;
B.整个下降过程中物体A受力发生变化,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其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做非匀加速运动,B错误;
CD.将物体A、B作为一个整体,除重力外,还有弹簧弹力做功,故整体机械能不守恒,设物体A到达地面瞬间的速度为v,对物体A、B整体从开始到A落地的整个过程,由功能关系得
mg.l﹣mgl﹣W弹
根据物体A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等于物体B的速度,得
vB=vcos30°
联立解得
v
弹簧弹力做功
W弹l=﹣0.5mgl
A、B组成的系统克服弹簧弹力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则系统机械能损失0.5mgl,C错误,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A错误;
B.抛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B正确;
C.小球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C错误;
D.匀加速上升,拉力做正功,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根据
可得速度比为,选项AB错误;
CD.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落地的动能比等于开始的重力势能之比,根据
EP=mgh
可知动能比是,选项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
【详解】
A.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只有重力做功,只发生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故系统的机械能守恒,A错误;
B.在转动过程中,甲、乙两球的角速度相同,设转到竖直位置时,甲球的速度为v1,乙球的速度为v2,由
同轴转动ω相等,可得
由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知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可得
解得

设细棒对乙球做的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可见,系统中细棒对乙球做正功,B正确;
C.甲、乙两球所受的向心力分别为
F2=m=m=2m

C错误;
D.由上分析知,乙球转到竖直位置时的速度比甲球大,D错误。
故选B。
11.A
【解析】
【详解】
在最高点人下蹲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选项A正确;在最高点时人和秋千板的速度为零,但是所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有斜向下的切向加速度,选项B错误;在最低点加速度竖直向上,则秋千板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选项C错误.在摆动过程中,人要对秋千板做功,使得人和秋千的机械能总和增加,选项D错误;故选A.
12.B
【解析】
【详解】
本题为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重力势能、动能和弹性势能三者间相互转化,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解:A、小球从最高点先向下加速,到达平衡位置时速度达到最大,此后继续向下做减速运动;
平衡位置,有mg=kx
故最低点弹力k(2x)=2mg,故A错误;
B、小球到最低点时,动能减为零,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到,弹性势能最大,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mg(2x)=mg(2,故B正确;
C、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总量守恒,故C错误;
D、当物体运动到平衡位置时,动能最大,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x=Ep+Ek
mg=kx
故Ek<,D错误;
故选B.
13.D
【解析】
【详解】
A.根据动能定理有
即动能增加了80J,选项A错误;
B.因物体向下运动,重力势能应减小
选项B错误;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即
选项C错误;
D.重力势能应减小了100J,动能增加了80J,所以机械能减少了20J,选项D正确。
故选D。
14.D
【解析】
【详解】
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匀加速上升时,拉力和滑动摩擦的合力做正功,物体机械能增加,则有:
物体机械能增加量与时间成二次函数关系;撤去拉力后,滑动摩擦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仍然与时间成二次函数关系;
A.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与分析相符,故D正确;
故选D。
15.D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当小物块离地高度为时,小物块刚好开始接触弹簧,此时小物块只受到重力作用,故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故A错误;
B.当小物块离地高度为时,由题图乙可知小物块的动能达到最大,小物块的速度达到最大,此时有
弹簧的压缩量为
故B错误;
C.小物块从离地高度为处下落到离地高度为处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
EP=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物块增加的动能和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即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故C错误;
D.由题图乙可知,当小物块离地高度为时,小物块的动能为零,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故D正确
故选D。
16.C
【解析】
【详解】
AB.小球运动过程中细绳拉力与速度方向垂直,拉力对小球不做功,小球机械能守恒。细绳,小球质量,设小球在最低点速度为,拉力为T,从最高点至最低点
在最低点
解得
可知小球在最低点对细绳拉力大小为30N。小球刚释放瞬间速度为0,对细绳拉力为0。小球从刚释放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对细绳的拉力大小由0增加到30N,小球的重力为10N可知小球由失重变为超重状态,故AB错误;
C.设小球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速度为,距最低点高度为,则
解得
可知此时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小球重力沿速度方向的分力
可得
故C正确;
D.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等于0,细绳拉力为0,小球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故D错误。
故选C。
17.C
【解析】
【详解】
对B分析,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则有:,在最竖直位置时有:,联立解得:;此时A刚要离开地面,则有,所以,C正确.
18.B
【解析】
【详解】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故势能与动能的图像为倾斜的直线,C错;由动能定理:,则Ep=E-mgh,故势能与h的图像也为倾斜的直线,D错;且,故势能与速度的图像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B对;同理,势能与时间的图像也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A错.故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熟练运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运动学公式,得出关系式进行判断.
19.D
【解析】
【详解】
AB.在下滑的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对系统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但在B在水平面滑行,而A在斜面滑行时,杆的弹力对A做负功,也对B做正功,所以AB两球机械能都不守恒,故AB错误;
C.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得
代入解得
故C错误;
D.系统下滑的整个过程中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
故D正确。
故选D。
20.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流星在空气中下降过程,受到引力作用和阻力作用,引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使得重力势能减小,减小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选项A错.引力做功导致势能的变化,但是引力做功不会改变机械能,阻力做负功,会使得机械能减少,选项B错.当流星的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不共线时,流星做曲线运动,由于流星只受到重力和阻力作用,选项C对.流星进入大汽层后受到重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合力的大小方向都在变化,因此不是斜抛运动,选项D错.
考点:机械能守恒 曲线运动
【名师点睛】流星受到引力相当于地面物体受到的重力,其做功不会影响机械能的变化.流星和空气的摩擦阻力才是机械能守恒条件中除重力弹力其他的力做功,由于阻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斜抛运动时匀变速曲线运动,而流星受到的合力不是恒力,厘清什么是斜抛运动
2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徐惠琴在撑杆的过程中杆对她的弹力与她对杆的压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选项A错误;
B.在撑杆上升开始阶段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她处于超重状态∶在上升的最后阶段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她处于失重状态。选项B错误;
C.徐惠琴在上升过程中撑杆的弹性势能转变为运动员的机械能,两者之和不变,选项C正确;
D.她落到软垫后开始时,软垫的作用力小于重力,她仍然要做一段加速运动后才会减速。选项D错误。
故选C。
2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在入水前,运动员加速下降,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AC错误,B正确;
D.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D错误。
故选B。
2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B、D两处小球运动的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圆心,则加速度不相同,A错误;
B.只要平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合适,小球在B、D两处时,若小球受重力和平板的弹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此时平板不受摩擦力作用,B正确;
C.在A处满足
在C处满足
可知平板对小球的作用力在A处最小,在C处最大,C错误;
D.小球运动过程中,动能不变,势能不断变化,则机械能不守恒, D错误。
故选B。
24.C
【解析】
【详解】
A.由于不计空气阻力,乒乓球做平抛运动,则
联立可得


A错误;
B.水平方向
且水平方向的位移无法确定,所以无法确定与的关系,B错误;
C.根据对称性,球刚好过网,则有
所以,与以网为对称点,如图所示
C正确;
D.乒乓球落在点弹起后上升的高度变成原来的一半,即
说明有机械能损失,所以球的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
故选C。
25.D
【解析】
【详解】
A .由几何知识可知弹簧的原长为R,A错误;
B.根据向心力公式:小球过B点时,则由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提供小球的向心力
F合=m
B错误;
C.以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小球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动能.故C错误;
D.根据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故D正确.
故选D。
26.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当ab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则,选项A错误;物块b刚要离开挡板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此时a的加速度为,选项B错误;当物块a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弹力等于重力的分力,即在平衡位置,此时物块d对c的压力不等于零,选项C错误;撤去外力后,经过时间t,由动能定理:,解得,故弹簧弹性势能变化量大小为,选项D正确;故选D.
考点:动能定理;物体的平衡;胡克定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