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直线、射线、线段(2)
学习目标
(1)会用尺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2)理解线段等分点的意义,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借助现实的情境,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线段性质。
重点难点
重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一个重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另一个重点.
难点: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方法,正确比较两条线段长短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前置学习
活动1、探索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
请比较班上两位同学的身高,有几种方法?类似的,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可以用什么方法?度量线段AB与CD,有几种结果?你能画出符合上述条件的线段吗?
活动2、线段的等分点
(1)线段的中点
取线段AB上一点M,移动线段AM到线段MB上,当AM与MB完全重合时,线段AM=MB,此时点M就叫做线段AB的中点.
AM=MB=______AB
(2)线段的等分点
通过类比线段的中点,可得出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AM=MN=NB=______AB AM=MN=NP=PB=_____AB
活动3、探索线段的性质
完成课本第132页思考题。
由这个思考题,你能得出线段的性质是
二、展示交流
1、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EF经过点C
(2)经过点O的三条线段a、b、c
(3)直线 l 外
(4)直线 l 上
(5)线段AB、CD相交于点B
2、指出下图中线段、射线、直线分别有多少条?
3、提出问题: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
三、合作探究:
例1:在直线L上顺次取三点A、B、C,使得AB=4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OB的长度.
例2:如图,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完成下列填空:
(1)AB= BC ,BC= AD
(2)BD= AD
4、有条小河L,点A,B表示在河两岸的两个村庄,现在要建造一座小桥,请你找出造桥的位置,使得A,B两村的路程最短,并说明理由
四、学习体会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预习时的疑问解决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
五、巩固提升:
完成课本P132-134页的练习题
六、达标拓展
1.如右图,把河道由弯曲改直,根据__________说明这样做能缩短航道.
2.画线段AB=50mm,在线段AB上取一点C,使得5AC=2AB,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得AB=10BD,那么CD=______mm.
3.如下图,AC=CD=DE=EB,图中和线段AD长度相等的线段是________.以D为中点的线段是________.
4. 看图填空:(图1-5)
(1)图中有____线段.
(2)图中以A点为端点的射线有____条.
(3)图中有____条直线,它们是____
5.如图1-7
(1)如果AB=CD,那么AC=BC+(??? )=CD+(??? )
(2)如果AC=BD,那么AB=AC=(??? )=BD-(??? )
6.比较线段a和b的长短,其结果一定是( ).
A.a=b B.a>b C.ab或a=b或a7.下列四种说法:①因为AM=MB,所以M是AB中点;②在线段AM的延长线上取一点B,如果AB=2AM,那么M是AB的中点;③因为M是AB的中点,所以AM=MB=AB;④因为A、M、B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M=BM,所以M是AB的中点,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④ C.②③④ D.③④
8.M是线段AB上的一点,其中不能判定点M是线段AB中点的是( )
A、AM+BM=AB B、AM=BM C、AB=2BM D、AM=AB
9.如果点C在AB上,下列表达式①AC=AB;②AB=2BC;③AC=BC;④AC+BC=AB中, 能表示C是AB中点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0.线段AB=6厘米,点C在直线AB上,且BC=3厘米,则线段AC的长为( )
A、3厘米 B、9厘米 C、3厘米或9厘米 D、6厘米
11.如图,从A到B有3条路径,最短的路径是③,理由是( )
A.因为③是直的
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间距离的定义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2.如下图已知线段a、b、c,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c(用尺规和刻度尺两种方法).
13.画一个三角形ABC,延长AB,再延长BA;延长CA,再延长AC;延长BC,再延长CB;问图中共有多少条直线?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
14.已知: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线段AB=15cm,BC=5cm,求线段AC的长
15.如图,已知C点为线段AB的中点,D点为BC的中点,AB=10cm,求AD的长度。
16.(1)如图:E、F分别是线段AB、CD中点,已知AD=6cm, AC=BD=4cm ,求EF的长
(2)如果B、C是线段AD上任意两点,E是AB的中点,F是CD中点,且EF=a, BC=b,求AD的长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