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什么样的》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水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质,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一个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入单元学习主题,激发学习的欲望。第二个活动是找一找那一杯是水,找到水并不难,但它不是唯一目的,重要的是要通过分析找到水的过程,启发学生用词语正确描述水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并用气泡图的方法整理中心词,同时巩固认识物体特征的一般观察方法: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第三个活动是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里,感知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第四个活动是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形象认识水的流动。后两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气泡图是一种简单的网状图,可以帮助学生对中心词(水的特征)作出联想,有条理地记录他们已经观察到的或者了解到的内容。我们要重视这种表述方式,把学生对水的特征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科学方法的层次。
二、学习目标
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等特征;
通过把相同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活动,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可以流动的特征;
学会用气泡图展现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
难点: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式展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记录单;
学生材料: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装有水的烧杯;
学生准备:红色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海洋、小溪、雨水、水滴
知道大自然中的水是普遍存在的。
2.组织学生说说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
认识到水对生活的重要性。
3.明确本课研究的问题:水到底是什么样的?(揭题板书)
明确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意图解析】本环节意在调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感知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用感官观察,认识水的基本特征。
1.出示四杯液体,让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
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方法,然后分小组活动。用眼睛观察,排除牛奶。用鼻子闻气味,排除白醋。用舌头尝味道,排除盐水。
2.带领学生一起用气泡图来总结水的基本特征。
总结:水是无色的、透明的、没有气味的、没有味道的。
【意图解析】选择牛奶、盐水、白醋、水四种液体,利于学生用看颜色、闻气味、尝味道的方法,调用多种感官进行排除与辨认。
在辨认过程中尝试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水的基本特征。
(三)将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透明瓶子中,观察水的形状的变化。
1.出示三种不同形状的瓶子,让学生说说瓶子有什么不同。提出问题:如果把同样多的水倒入这些瓶子,水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
观察三个瓶子,找出它们的不同——形状不同。
2.教师演示:将染成红色的水依次倒入三个瓶子中。组织学生观察并画图。
观察水在不同瓶子中的形状,并用水彩笔画出来。
3.带领学生完善气泡图: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讨论后得出: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意图解析】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这个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点抽象,通过玩一玩、画一画的活动,形象感知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就呈现瓶子的形状,说明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四)握一握水,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感知水的流动性特点。
1.请学生在水龙头下面握一握水。
学生代表在水龙头下面握一握水,说说感受。
2. 组织学生在手背上滴水,观察水的流动。
分组活动:在手背上滴水,观察水流动的方向。
3. 带领学生完善气泡图:水会从高处往低处流动。
讨论后得出:水会从高处往地处流动。
【意图解析】通过“手握水”和“在手背上滴水”活动,细致感知水具有流动性,从高处往低处流,完善对水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水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