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25 16:04:23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阜南期末)一部好电影往往比单纯说教更能打动人,感染人,更能生动地反映真实的历史。请你仔细观察下边画面,这一画面应出现在下面哪一部电影中(  )
A.《长征》 B.《血战台儿庄》
C.《抉择》 D.《开国大典》
【答案】D
【知识点】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开国大典》的场景。因此;
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开国大典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即可作答。
2.(2021八下·河西期末)做出“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决定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决定将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排除;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符合题意;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排除;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3.(2021八下·克山期末)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符合题意;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排除;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学生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4.(2021八下·南江期末)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C.湖南和新疆的和平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D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至此,中国大陆获得统一。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5.(2021七下·肇源期末)(  )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A.1951 B.1953 C.1949 D.1950
【答案】A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故选项A符合题意;
B.1953年,不符合题意;
C.1949年,不符合题意;
D.1950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6.(2021·乐山)某班同学创作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主题板报,分为以下板块:“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下列事件能入选“当家作主”板块的是(  )
A.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家作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故 B 正确;
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星星之火”,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故 AC 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1978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7.(2021八下·河源月考)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这反映了(  )
A.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推行
C.《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D.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答案】D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这反映了会议的代表具有极其广泛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工作。选项D 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2021八下·肇庆月考)题1图是摘自著名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会议应该是(  )
各单位代表发言完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有周恩来做主持,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题1图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选项,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会议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B选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C选项,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召开,北平早已改名为北京;
D选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落脚点在于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题干中关键词为“ 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 ”解决此类问题时,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较高。
9.(2021八下·长葛期中)“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至今(2021年)为止,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 (  )
A.50年 B.54年 C.56年 D.70年
【答案】D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再用2021减去1951等于70年。
A:50年,排除;
B:54年,排除;
C:56年,排除;
D:70年,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学生只需识记知识点再进行简单的加减即可。
10.(2021八下·薛城期中)此次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各方面代表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房更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提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答案】A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主要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A符合题意;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B不符合题意;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编订的,C不符合题意;
我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的内容。难度较低,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目的、内容及意义即可解答本类试题。
11.(2020八上·衡水月考)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注意识记辨别备选项,找出最恰当的选项。
12.(2020八上·衡水月考)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人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答案】D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不符合题意;
B. 已经进人社会主义社会 ,不符合题意;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站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 ,“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3.(2021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是某史书第一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
第一章?
(一)进京赶考------- 3
(二)开国大典------- 5
(三)历史意义-----7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D.抗日战争胜利
【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西藏和平解放,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取得胜利,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毛泽东等人进入北京,戏称为“进京赶考”,开始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故选项B符合题意;
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不符合题意;
D.抗日战争胜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4.(2021九上·宣城开学考)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宜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列关于新中国的成立表述有误的是(  )
A.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B.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C.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答案】C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不符合题意;
B.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注意题干中的“有误”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15.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如下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做主 C.胜利曙光 D.重返联合国
【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A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故 A 错误;
B .③处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 B 正确;
C .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故 C 错误;
D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重返联合国,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了。
16.(2021八下·东坡月考)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答案】D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A. 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不符合题意;
B. 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不符合题意;
C. 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出席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人员,穿着各式各样,这说明这些人的身份也是各式各样,这体现出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扣着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7.(2019八下·景县期中)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几乎在刚刚接触西藏问题时就考虑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然而,不久发生的“驱汉事件”使这一方针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动摇。尽管如此,综合考虑国内外各方面因素,毛泽东等领导人仍然把“政治解决”的选择放在首位,并最终决定以军事力量为后盾,采取和平谈判解决西藏问题。上述材料论述了解放西藏的(  )
A.原因 B.策略 C.过程 D.意义
【答案】B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和平解决西藏的方针”“把政治解决……放在首位”和“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等,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当时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关于解放西藏的策略,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要解答此题,需要紧扣题干信息。解答时,仔细分析题干中关键信息,进行理解选择,如果感觉有难度,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对照。
18.(2019·中山模拟)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
A.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答案】B
【知识点】秦灭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要依据题干信息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识记这个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
19.(2017八下·桂林期中)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最主要的原因(  )
A.武力解决有一定的难度
B.担心外国势力干涉
C.避免进一步伤害民族感情,实现民族团结
D.西藏上层愿意服从中央政府领导
【答案】C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当时控制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大扎·阿旺松饶等人,在某些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不顾国家和西藏人民利益,拒不接受中央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号召。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后,一面积极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最主要原因为了维护民族团结,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C。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藏和平解放的有关知识。本题难度较大。
20.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国民党政府的垮台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答案】C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关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相关知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限分为两大时期,既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正确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并且需要学生们准确掌握新旧民主主义的正确分期。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下·武功期中)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
【答案】西藏和平解放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故答案为:西藏和平解放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即可作答。
22.(2021八下·咸阳月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   为代国歌。
【答案】《义勇军进行曲》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故答案为:《义勇军进行曲》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即可作答。
23.(2021八下·咸阳月考)   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1951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故答案为:1951年。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内容、意义即可作答。
24.概况:   年   月   日下午3点,在天安门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   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答案】1949;10;1;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
【知识点】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故答案为:1949;10;1;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国大典的史实。需要准确识记开国大典的史实。
25.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多党合作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故答案为:多党合作。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意义。需要准确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意义。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间、地点):   年9月,在   召开。
【答案】1949;北平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故答案为:1949;北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史实。
三、材料分析题
27.(2021八下·长葛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那天早晨是阴天,下午天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万民同庆。典礼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国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游行。
(1)与材料一会议的决定有关的是下列哪些图片?
(2)材料二的图片中说话的人物是谁?他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
(3)材料三中的“那天”是哪一天?
材料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1)A、C
(2)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1949年10月1日 事件:开国大典 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知识点】人民政协;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图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故答案为:(1) A、C ;
(2)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3) 1949年10月1日 事件:开国大典 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点评】(1)本题考查政协会议,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2)本题考查开国大典,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3)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28.(2021八下·长春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材料二: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阅读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以上内容是毛泽东给哪一建筑的题词?该建筑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的?
(3)“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各指哪段历史时期?
(4)两则材料有何联系?
【答案】(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3)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近代史时期
(4)材料二是因,材料一是果,因果关系
【知识点】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材料二是毛泽东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词;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3) “三年以来”指的是1946年至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国民党20多万人,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人站由此爆发,解放战争开始。1949年,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解放战争结束;
“三十年以来”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以来,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材料二是因,材料一是果,正是由于中国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点评】 本题以开国大典材料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词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的成立和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1 / 1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阜南期末)一部好电影往往比单纯说教更能打动人,感染人,更能生动地反映真实的历史。请你仔细观察下边画面,这一画面应出现在下面哪一部电影中(  )
A.《长征》 B.《血战台儿庄》
C.《抉择》 D.《开国大典》
2.(2021八下·河西期末)做出“北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将北平改名为北京”决定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2021八下·克山期末)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2021八下·南江期末)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C.湖南和新疆的和平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5.(2021七下·肇源期末)(  )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A.1951 B.1953 C.1949 D.1950
6.(2021·乐山)某班同学创作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主题板报,分为以下板块:“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下列事件能入选“当家作主”板块的是(  )
A.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7.(2021八下·河源月考)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这反映了(  )
A. 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推行
C.《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D.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8.(2021八下·肇庆月考)题1图是摘自著名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会议应该是(  )
各单位代表发言完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有周恩来做主持,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题1图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2021八下·长葛期中)“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至今(2021年)为止,西藏人民“苦变甜"的生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 (  )
A.50年 B.54年 C.56年 D.70年
10.(2021八下·薛城期中)此次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各方面代表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房更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提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1.(2020八上·衡水月考)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B.
C. D.
12.(2020八上·衡水月考)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人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13.(2021九上·深圳开学考)如图是某史书第一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
第一章?
(一)进京赶考------- 3
(二)开国大典------- 5
(三)历史意义-----7
A.西藏和平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D.抗日战争胜利
14.(2021九上·宣城开学考)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宜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列关于新中国的成立表述有误的是(  )
A.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B.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C.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5.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如下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开天辟地 B.当家做主 C.胜利曙光 D.重返联合国
16.(2021八下·东坡月考)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17.(2019八下·景县期中)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几乎在刚刚接触西藏问题时就考虑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然而,不久发生的“驱汉事件”使这一方针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动摇。尽管如此,综合考虑国内外各方面因素,毛泽东等领导人仍然把“政治解决”的选择放在首位,并最终决定以军事力量为后盾,采取和平谈判解决西藏问题。上述材料论述了解放西藏的(  )
A.原因 B.策略 C.过程 D.意义
18.(2019·中山模拟)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
A.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19.(2017八下·桂林期中)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最主要的原因(  )
A.武力解决有一定的难度
B.担心外国势力干涉
C.避免进一步伤害民族感情,实现民族团结
D.西藏上层愿意服从中央政府领导
20.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国民党政府的垮台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二、填空题
21.(2021八下·武功期中)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
22.(2021八下·咸阳月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   为代国歌。
23.(2021八下·咸阳月考)   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24.概况:   年   月   日下午3点,在天安门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   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25.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和政治协商制度。
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间、地点):   年9月,在   召开。
三、材料分析题
27.(2021八下·长葛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那天早晨是阴天,下午天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万民同庆。典礼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国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游行。
(1)与材料一会议的决定有关的是下列哪些图片?
(2)材料二的图片中说话的人物是谁?他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
(3)材料三中的“那天”是哪一天?
材料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8.(2021八下·长春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材料二: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阅读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以上内容是毛泽东给哪一建筑的题词?该建筑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的?
(3)“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各指哪段历史时期?
(4)两则材料有何联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开国大典》的场景。因此;
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开国大典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即可作答。
2.【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决定将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排除;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符合题意;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排除;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3.【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符合题意;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排除;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学生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4.【答案】D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至此,中国大陆获得统一。选项D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5.【答案】A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故选项A符合题意;
B.1953年,不符合题意;
C.1949年,不符合题意;
D.1950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6.【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家作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故 B 正确;
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星星之火”,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故 AC 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1978年,不符合材料的时间,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7.【答案】D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这反映了会议的代表具有极其广泛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为成立新中国做好了准备工作。选项D 符合题意;
选项ABC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选项,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会议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B选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C选项,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召开,北平早已改名为北京;
D选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落脚点在于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题干中关键词为“ 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 ”解决此类问题时,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较高。
9.【答案】D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再用2021减去1951等于70年。
A:50年,排除;
B:54年,排除;
C:56年,排除;
D:70年,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学生只需识记知识点再进行简单的加减即可。
10.【答案】A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主要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A符合题意;
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B不符合题意;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编订的,C不符合题意;
我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的内容。难度较低,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目的、内容及意义即可解答本类试题。
11.【答案】B
【知识点】“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注意识记辨别备选项,找出最恰当的选项。
12.【答案】D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不符合题意;
B. 已经进人社会主义社会 ,不符合题意;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站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 ,“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3.【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西藏和平解放,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取得胜利,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毛泽东等人进入北京,戏称为“进京赶考”,开始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故选项B符合题意;
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不符合题意;
D.抗日战争胜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4.【答案】C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A.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不符合题意;
B. 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注意题干中的“有误”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15.【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A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故 A 错误;
B .③处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 B 正确;
C .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故 C 错误;
D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重返联合国,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了。
16.【答案】D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A. 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不符合题意;
B. 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不符合题意;
C. 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不符合题意;
D.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出席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人员,穿着各式各样,这说明这些人的身份也是各式各样,这体现出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扣着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7.【答案】B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和平解决西藏的方针”“把政治解决……放在首位”和“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等,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当时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关于解放西藏的策略,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要解答此题,需要紧扣题干信息。解答时,仔细分析题干中关键信息,进行理解选择,如果感觉有难度,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对照。
18.【答案】B
【知识点】秦灭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要依据题干信息中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识记这个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
19.【答案】C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当时控制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大扎·阿旺松饶等人,在某些外国势力的支持下,不顾国家和西藏人民利益,拒不接受中央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号召。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后,一面积极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最主要原因为了维护民族团结,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C。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藏和平解放的有关知识。本题难度较大。
20.【答案】C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关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相关知识,近代以来,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界限分为两大时期,既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正确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并且需要学生们准确掌握新旧民主主义的正确分期。
21.【答案】西藏和平解放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故答案为:西藏和平解放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知识。难度较低,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即可作答。
22.【答案】《义勇军进行曲》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故答案为:《义勇军进行曲》
【点评】本题考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即可作答。
23.【答案】1951
【知识点】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故答案为:1951年。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内容、意义即可作答。
24.【答案】1949;10;1;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
【知识点】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故答案为:1949;10;1;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国大典的史实。需要准确识记开国大典的史实。
25.【答案】多党合作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故答案为:多党合作。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意义。需要准确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意义。
26.【答案】1949;北平
【知识点】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故答案为:1949;北平。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史实。
27.【答案】(1)A、C
(2)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1949年10月1日 事件:开国大典 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知识点】人民政协;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图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故答案为:(1) A、C ;
(2)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3) 1949年10月1日 事件:开国大典 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点评】(1)本题考查政协会议,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2)本题考查开国大典,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3)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28.【答案】(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3)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时期,近代史时期
(4)材料二是因,材料一是果,因果关系
【知识点】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解析】【分析】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结束。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材料二是毛泽东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词;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3) “三年以来”指的是1946年至1949年的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国民党20多万人,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人站由此爆发,解放战争开始。1949年,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覆灭。解放战争结束;
“三十年以来”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以来,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材料二是因,材料一是果,正是由于中国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点评】 本题以开国大典材料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题词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的成立和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相关知识的掌握。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