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逸的南国风(教案)
教学目标:
1、 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南方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
2、聆听、演唱并分析三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
3、学会唱富有特色南方民歌,深入体验民歌音乐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 音乐欣赏南方民歌,了解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南方民歌民族的地方风格与区别。
教学方法: 从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学唱时采用跟唱方法,欣赏加强体验,以乐动情。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和探究法,总结,归纳出生活条件、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形成多彩的民歌的主要原因。
教学资源:音像资料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师:能听出这是哪里的民歌吗?(可适当的提醒:是北方的还是南方的)
生:南方的。师:南方哪里呢?生:……
师:你们是怎么判断的?
生:伴奏乐器(葫芦丝) 歌词 演唱的风格
师:归纳:(课件)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歌词内容、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结构、演唱形式、伴奏器乐等相关因素上。
出示课题——《飘逸的南国风》
二、新课教学:
1、云南民歌:《弥渡山歌》
欣赏云南风光图片。——弥渡:一个边疆小县,却是蕴藏民歌的好地方,云南很多有名的民歌如:《小河淌水》、《绣荷包》等都出自这个地方,被称为“民歌之乡”。
(课件:视频——弥渡介绍)
师:众多璀璨的弥渡民歌今天我们就采撷其中的一颗——《弥渡山歌》(课件)
要求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聆听。A、属于民歌的什么体裁? ( 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B、与其他地区的民歌相比歌曲有什么特点?
生:……
师:西北的民歌:高亢、豪放、粗犷
弥渡的民歌:委婉、飘逸、含蓄
探讨:导致民歌风格不同的原因。——生:地域不同,环境不同……
(旋律起伏不大,由三部分组成:起—平—落。唱腔优美动听。)
2、浙江温州乐清民歌——《对鸟》
师:(简单介绍曲子)这首民歌是一首为少年儿童增长自然知识的民歌。是全国唯一的一首以对鸟为题材的山歌。所以作为温州人的我们感到自豪的同时一定要了解,甚至要会唱上一小段。(师范唱)
(课件视频)问:我们刚才欣赏的视频演唱跟老师唱的哪里有不同?
生:语言不同,老师用普通话唱,而刚才的是用方言演唱的。
师:方言的使用使民歌的地方色彩更加的浓郁。下面我们试着用温州话来演唱。
学唱《对鸟》
师:温州方言叫吴地方言,流传在江浙一带的民歌称“吴声”,也叫“吴歌”。南方民歌除了吴声外还有流传在长江中下游两湖一带的“楚声”,也称“楚调”。
3、下面我们来欣赏湖北民歌——《幸福歌》
师:(简介)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首新民歌,可以说是时代变革的产物。
(课件视频)欣赏时注意音乐情绪?演唱形式?
生:……
归纳:歌曲情绪热烈欢快、充满乐观向上的激情。
采用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合腔使音乐情绪更加热烈,推向高潮。
师生合作:师领唱部分,生合腔。(亲身体验音乐欢快的情绪和体会合腔的作用)
4、南方的民歌与北方的民歌风格相差很大,不同民族的民歌风格也不同,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呢?
讨论:……
结论:影响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原因,多为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风俗习惯、语言特点、文化传统、文化交流、审美观念等因素。同一民族的民歌,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在音乐风格上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问: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是南方的民歌具有什么特征?
讨论分析:环境(有山有水) 语言特点 表达方式(含蓄)
生活条件、经济 南方文化
风俗习惯 南方人的性格
审美观
音乐特征:歌词含蓄、多用比 兴手法 ;旋律婉转、细腻、抒情、短小。
5、拓展:南方的民歌丰富多彩,除了我们听的这几首,你还知道哪些南方民歌?
(《龙船调》湖北民歌 《浏阳河》湖南民歌
《天黑黑》闽南童谣 《茉莉花》江苏民歌)
三、结束语:
飘逸的南国风,我们欣赏完了,民歌这单元的学习也结束了。我希望通过这个单元的欣赏聆听能使同学们更了解我国的民歌,从而能热爱我们的民歌,让我们的民歌更好的走向未来,走向世界!(音乐:第二国歌《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