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2013年中考数学复习策略与思考2、较好学生与中下层次生不能兼顾 1、四基如何扎实牢固 一、中考复习阶段的几个困惑3、解题规律的总结无系统性4、解题能力的培养成效不明显 5、应考能力与临场发挥能力不强 二、中考复习阶段的总体要求贯彻课标落实四基,注意系统关注过程,过去几年的中考数学试卷其共性为起点低,基础性强,知识覆盖面广。基础试题绝大部分源于课本。学生四基的薄弱直接导致概念不清,基本运算出错以及解题方法失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及总复习中,一定要立足课本,回到基础之中,加强变式教学与训练,对课本中的典型例、习题多引申、多研究,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体系,帮助他们建立起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的网络,真正做到落实四基。 二、中考复习阶段的总体要求中考命题随着其能力立意的加强,对课堂中教师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的真谛在于“悟”,教的秘决在于“度”。教师要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增强自主成份,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越来越加强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即观察、类比、归纳、判断、探究等,对这些能力的培养,仍然仅靠学生一份一份题目的练习是不能达到的。 (1)三抓: 二、中考复习阶段的总体要求①抓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②抓公式、定理的熟练应用;③抓基本技能的训练。三抓、四化、五过关( 2)四化: ③解题步骤规范化;②基本方法牢固化;①基础知识系统化;④繁难题目简单化。(3)五过关: ①核心概念要过关;②教材中典型例题要过关;③基本技能技巧要过关(特别是计算、解方程、解不等式、待定系数法);④简单的几何问题要过关(特别是三角形全等与相似、平行四边形、梯形);⑤简单实际应用问题的建模思想方法要过关。第一板块: 数与式 6课时
第二板块 方程与不等式 7课时
第三板块 图形与证明 10 课时
第四板块 圆与三角函数 7课时
第五板块 图形与变换 9课时
第六板块 函数 10课时
第七板块 统计与概率 6课时三、中考复习阶段的几点建议1、系统整理基础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第一板块: 数与式
(1)实数的相关概念
(2)实数的相关概念
(3)实数的运算
(4)幂的运算性质、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
(5) 分式的运算
(6)二次根式第二板块 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组)及解的有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根的判别式
(4)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5)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6)分式方程及应用
(7)方程(组)与不等式(组)的应用 第三板块 图形与证明
(1)平面图形的认识
(2)三角形的概念
(3)全等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
(5)直角三角形
(6)平行四边形
(7)矩形、菱形
(8)正方形
(9)等腰梯形
(10)中位线
第四板块 圆与三角函数
(1)点与圆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
(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
(4)正多边形与圆、圆与圆
(5)与圆有关的计算
(6)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7)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第五板块 图形与变换
(1)从三个方向看、图形的展开与折叠
(2)图形的平移
(3)图形的旋转
(4)图形的翻折
(5)图形的对称
(6)图形的相似(1)
(7)图形的相似(2)
(8)相似的应用
(9)尺规作图
第六板块 函 数
(1)数量、位置的变化、函数
(2)一次函数(1)
(3)一次函数(2)
(4)反比例函数
(5)二次函数(1)
(6)二次函数(2)
(7)函数的应用(1)
(8)函数的应用(2)
(9)函数的应用(3)
(10)函数的应用(4)
第七板块 统计与概率
(1)数据的收集、整理
(2)数据的描述
(3)数据的分析
(4)统计的应用
(5)概率
(6)概率的简单应用
三、中考复习阶段的几点建议2、进行专题复习 ,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1)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2)动态问题 (3)运动变化型问题 (4)图表信息问题 (5)综合与实践 、课题学习 三、中考复习阶段的几点建议3、周密计划合理安排,提高复习效率 克服复习教学中几个不良表现:一. 是复习课教学的随意性,没有一个明确的合理安排,复习课变成几节新授课的压缩、重复,“炒冷饭”现象极为严重;二. 是资料的选用随意性大,“拿来主义”满天飞,脱离了本地、本校学生实际水平;三. 是检测时间的随意性,缺乏周密的计划和科学安排;四. 是讲评、反馈、校正不到位,没有认真批阅学生的试卷,未认真统计学生的解答中错误问题,讲评变成了单纯的数学讲解课。 三、中考复习阶段的几点建议4、重视复习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复习 一轮二轮复习的时间安排要具体,计划要细划到周和天。简单说就是要有总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和每天的内容安排。在几轮复习中为避免学生的厌怠情绪出现,在复习课型上要采用多样化,不论是采用什么手段,在复习的流程上可选用以下方式:(1)基础知识复习课(一轮复习的主要课型)目标展示→问题出示→学生解答→师生总结→方法提炼→例题变式。(2)专题课(二轮复习的主要课型)创设情境→展示生解→辨别正误→交流讨论→反思小结。从上面的课型来看,不管在哪种课型中,都要注意两个转变:一是变“讲、练、讲”为“练、讲、议、练”;二是变“一法一题”或“一题一法”为“见题想法”和“一题多解”。 三、中考复习阶段的几点建议5、加强训练,明确训练的功能 正确处理各种训练的关系,明确各种训练的功能,单元检测侧重专题训练,夯实基础。后期的模拟考试时间要分开,一模以检测最基础的知识为主,目的是通过考试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学生的知识缺失,从而确定复习的起点;二模应在复习过半以后,目的是检测前期复习的效果并及时救失,这时应关注各地市的质检卷,认真分析把握最新动态;三模是复习后期,全面了解复习内容掌握情况并进行最后补学补差。在最后的迎考时间内宜强化重点知识的训练,以便顺利地迎接中考。送给大家一句话:基础题目堂堂练,中档题目多变变,特别难题少见面,创新开放适当练,应用问题找化归,融会贯通最关键。 三、中考复习阶段的几点建议6、采用导学案形式实施教学(1)效果行之有效。 (2)导学案的形式 四、考前调整,稳定心态中考前一周“6月18日到6月24日”
自学为主 个辅为辅
适度训练 轻装上阵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