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滁州市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4 09: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徽省滁州市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中,若,则( )
A. B. C. D.的符号不确定
2.已知为一个平面,,连接,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定义在上的偶函数满足:当时有,且当时,,则函数的零点个数是
A.6个 B.7个 C.8个 D.无数个
4.定义一:对于一个函数,若存在两条距离为d的直线和,使得在时,恒成立,则称函数在D内有一个宽度为d的通道.定义二:若一个函数,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都存在一个实数,使得函数在内有一个宽度为的通道,则称在正无穷处有永恒通道.下列函数:①;②;③.其中在正无穷处有永恒通道的函数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5.设,,,则( )
A. B. C. D.
6.方程的解为( ).A. B. C.1 D.3
7.全集U={1,2,3,4,5,6,7,8},A={3,4,5},B={1,3,6},则(CUA)∩(CUB)=(  )
A.{1,3,4,8} B.{1,2,4,5,6,7,8}
C.{2,7,8} D.{2,3,4,7}
8.函数的大致图像是( )
A. B.
C. D.
9.已知,,,若A,,三点共线,则( )
A. B. C. D.2
10.已知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11.若,则( )
A. B. C. D.
12.若函数是奇函数,则=( )
A.2 B. C.3 D.4
二、填空题
13.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当时,.若对任意,不等式组均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______.
14.黎曼函数是一个特殊的函数,由德国数学家黎曼发现提出,在高等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定义为:,若是定义在上且最小正周期为1的函数,当时,,则______________.
15.中,为边的中点,则__________.
16.在中,,且,则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已知函数且经过定点,且在幂函数的图象上.
(1)求的值;
(2)设集合,若,求的取值范围.
18.已知集合,B={x|1(1)求AB,;
(2)若,求a的取值范围.
19.已知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当时,若,求的值.
20.据调查,某地区有300万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人均年收入6000元,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地政府积极引进资本,建立各种加工企业,对当地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同时吸收当地部分农民进入加工企业工作,据估计,如果有万人进企业工作,那么剩下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的人均年收入有望提高,而进入企业工作的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为元.
(1)在建立加工企业后,多少农民进入企业工作,能够使剩下从事传统农业农民的总收入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2)为了保证传统农业的顺利进行,限制农民加入加工企业的人数不能超过总人数的,当地政府如何引导农民,即取何值时,能使300万农民的年总收入最大.
21.计算下列各式:
(1);
(2).
22.已知角α的终边上一点P(-,y),且sinα=y求cosα,tanα的值.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首先判断角的取值范围,即可判断的符号;
【详解】
解:因为在中,,所以
所以
故选:B
2.A
【解析】
【分析】
根据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及性质,结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
若,则可过和作一个平面,
设, 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可得;
若和可以异面,此时无法推出.
综上可得“”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3.B
【解析】
【分析】
结合条件画出偶函数的大致图象,再分析函数f(x)=的交点个数,可得答案.
【详解】
由条件,可知函数在时,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函数值变为原来的,且当时,,所以函数的大致图象:
共有7个交点,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零点,考查了函数图像的应用,属于难题.
4.C
【解析】
【分析】
根据定义一与定义二,对所给函数进行逐一判定,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①,随着的增大,函数值也在增大,无渐近线,故不存在一个实数,使得函数在内有一个宽度为的通道,故在正无穷处无永恒通道;
②中的函数,当时,函数的图像表示的是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其渐近线方程为,可取直线和直线,则有在上恒成立,故函数是在上通道宽度为的函数;
③,随着的增大,函数值趋近于,趋近于轴,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都存在一个实数使得函数在内有一个宽度为的通道,故在正无穷处有永恒通道.
故在正无穷处有永恒通道的函数的个数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对新定义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通过研究函数的性质,找出满足题意的直线,属于中档题.
5.A
【解析】
找中间量0和1进行比较可得结果.
【详解】
,,,
所以.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属于基础题.
6.A
【解析】
【分析】
把作为一个整体,方程两同乘以,可以看作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详解】
,,,
因为,所以,.
故选:A.
7.C
【解析】
【详解】
因为CUA={1,2,6,7,8}, CUB={2,4,5,7,8},所以(CUA)∩(CUB)={2,7,8}
故选C
8.C
【解析】
根据函数的最大值排除A B D可得答案.
【详解】
因为,所以,排除A B D.
故选:C
9.A
【解析】
【分析】
先利用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列出关系式,得到正弦和余弦的关系,再求正切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
又A,B,D三点共线,所以,即,即,所以.
故选:A.
10.D
【解析】
【分析】
由不等式分离出常数,根据的正负进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
由,得,化简得,
当时,上式成立,只有D选项符合.
当时,由于,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解得.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属于基础题.
11.C
【解析】
【分析】
利用二倍角余弦公式可求得,根据诱导公式计算可得,由此可得结果.
【详解】

.
故选:C.
12.B
【解析】
【分析】
由函数是奇函数,则构造方程,解得的值.
【详解】
解:因为函数是奇函数
所以即

故选: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其中根据定义域为的奇函数图象必要原点,构造出一个关于的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条件研究函数F(x)单调性,再根据单调性化简不等式组,利用二次函数性质以及参变分离利用分式函数性质,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详解】
设,,
,因此函数F(x)为R上减函数;
对任意均成立,所以,
因为,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单调性、利用单调性化简不等式以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考查综合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
14.
【解析】
结合已知函数解析式及函数的周期进行转化即可求解.
【详解】
解:由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1可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函数的周期性求解函数值,属于基础题.
15.2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又因为为的中点,所以,故答案为.
考点:向量的几何运算.
16.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考点:正弦定理及三角函数公式
17.(1)2;(2)
【解析】
【分析】
(1)由题可得定点,代入即可;
(2)根据(1)可得,对,分类讨论,求出集合,又由列不等式求出的取值范围.
【详解】
(1)因为函数(且)经过定点,
将点代入函数中,得.
(2)由,即,
则集合,
又由,得,
当时,,则,
要,则,
所以.
当时,,则,
要,
则,
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
本题考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考查集合的运算,注意合理的分类讨论,是中档题.
18.(1);;(2)或.
【解析】
【分析】
(1)直接求得,先求得,然后求得.
(2)对分成和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由此求得的取值范围.
【详解】
(1)依题意,
或,所以.
(2)当,即时,,满足.
当,即时,.
由于,所以.
由于,所以.
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是或.
【点睛】
本小题主要考查集合交集、并集和补集的运算,考查根据交集的结果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属于中档题.
19.(1);(2)或.
【解析】
【分析】
(1)先将函数解析式化简整理,得到,即可求出最小正周期;
(2)先由,得到,再由,即可确定结果.
【详解】
(1)
所以最小正周期为
(3)因为,所以,
又因为,即,
所以或,则或.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求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以及由三角函数值求角的问题,熟记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20.(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建立函数关系结合二次函数的单调性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根据条件设300万农民的年总收入为,建立函数关系,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
【详解】
由题意如果有万人进企业工作,设从事传统农业的所有农民的总收入为y,
则,,
对称轴为,抛物线开口向下,即当时,y取得最大值为万元.
即由100万人进企业工作,能够使剩下从事传统农业的所有农民的总收入最大,最大为2400000万元.
设300万农民的总收入为,,
则,
对称轴为,
当时,,当时,取得最大值,
当时,,当时,取得最大值.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应用问题,利用条件建立函数关系利用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1.(1)
(2)
【解析】
【分析】
(1)根据分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分母有理化即可算出答案;
(2)先将所有的都化成分数指数幂的形式,再根据乘除运算出结果.
(1)
原式
(2)
原式
22.见解析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即可求解,的值.
试题解析:,即,.
当时,,;
当时,,.
考点:三角函数的定义.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