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 1 行星的运动 基础巩固 拓展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表达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k与成正比 B.k与成反比
C.k值与a和T都有关系 D.k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2.关于行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中心
B.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与地球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C.哈雷彗星运动轨迹的半长轴比地球大,所以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地球大
D.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万有引力对它不做功
3.下列有关物理知识和史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第一次测量出了引力常量
C.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应介于7.9km/s与11.2km/s之间
D.哥白尼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为人们解决行星运动学问题提供了依据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哥白尼首先提出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所谓“地心说”
B.伽利略最早建立了太阳是宇宙中心的所谓“日心说”
C.卡文迪许第一个用扭秤实验测量出了静电力常数G
D.“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
5.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 距离约为()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公转周期(年) 0.241 0.615 1.0 1.88 11.86 29.5
A.1.2亿千米 B.2.3亿千米
C.4.6亿千米 D.6.9亿千米
6.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地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图,卫星从A点运动到远地点B点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地球对卫星的引力大小不变
B.地球对卫星的引力方向不变
C.卫星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大
D.卫星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小
7.开普勒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系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B.同一行星在绕太阳运动时近日点速度小于远日点速度
C.绕太阳运行的多颗行星中离太阳越远的行星运行周期越大
D.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独特,太阳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它做圆周运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表示力对物体做功多少
B.功的单位可以用
C.开普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D.牛顿由于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而被称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质量”的人
9.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2017年11月5日,中国第三代导航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卫星处于地球的同步轨道,假设其离地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卫星运行周期为24小时
B.该卫星所在处重力加速度是
C.该卫星周期与近地卫星周期之比是
D.该卫星运动动能是
10.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天问一号探测器被火星捕获后,经过轨道调整,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探测器先沿椭圆轨道1运行,之后进入称为火星停泊轨道的椭圆轨道II运行,如图所示,两轨道相切于近火点。则天问一号探测器( )
A.沿轨道I向飞近时速度增大
B.在轨道I运行周期比在轨道II时运行周期短
C.从轨道I进入轨道II在处要加速
D.沿轨道I和轨道II经过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11.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行的行星
B.式中的R只能为做圆周轨道的半径
C.公式适用于宇宙中所有围绕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
D.围绕不同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其K值相同
12.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精确地测出引力常量
B.牛顿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并用实验测出引力常量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在不同的参照系中测量到的光速是不同的
D.开普勒总结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找出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
13.如图所示,曲线I是一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轨道的示意图,其半径为R,曲线Ⅱ是一颗绕地球做椭圆运动的卫星轨道的示意图,O点为地球球心,AB为椭圆的长轴,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已知在两轨道上运动的卫星的周期相等,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椭圆轨道的半长轴长度为R
B.卫星在I轨道的速率为,卫星在Ⅱ轨道B点的速率为,则
C.卫星在I轨道的加速度大小为a0,卫星在Ⅱ轨道A点加速度大小为,则a0<
D.若OA=0.5R,则卫星在B点的速率 >
二、多选题
14.2019年春节期间,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热播,影片中为了让地球逃离太阳系,人们在地球上建造 特大功率发动机,使地球完成一系列变轨操作,假设其逃离过程如图所示,地球现在绕太阳在圆轨道I 上运行,运动到A点加速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在椭圆轨道Ⅱ上运动到远日点B时再次加速变轨,从而摆 脱太阳的束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大于半年
B.沿椭圆轨道II运行时,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
C.沿椭圆轨道II运行时,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D.在轨道I上通过A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通过A点的速度
15.下列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处于圆心位置
B.在相同时间内,行星A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行星B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
C.所有行星轨道半径与公转周期的比值都相等
D.任意一行星绕太阳公转时,离太阳越近,线速度越大
16.右图为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示意图,Ⅰ为圆轨道,Ⅱ为椭圆轨道,AB为椭圆的长轴,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C、D为两轨道交点.已知轨道Ⅱ上的卫星运动到C点时速度方向与AB平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颗卫星的运动周期相同
B.卫星在Ⅰ轨道的速率为v0,卫星在Ⅱ轨道B点的速率为vB,则v0C.两个轨道上的卫星运动到C点时的加速度相同
D.两个轨道上的卫星运动到C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三、解答题
17.在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时,我们对行星的运动是怎么简化处理的?用了哪些知识?
18.两颗行星的质量分别为,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为,若,则它们的周期之比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常数k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a和T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A错误;
B.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故B错误;
C.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哈雷彗星运动轨迹的半长轴比地球的大,所以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比地球的大,故C正确;
D.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万有引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垂直,则万有引力对它做功,故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
【详解】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应介于7.9与11.2km/s之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为人们解决行星运动学问题提供了依据,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
【分析】
日心说的代表人物哥白尼.托勒密是“地心说”的集大成者.布鲁诺宣扬日心说与宇宙无限,他勇敢的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第谷的理论体系是属于地心说.
【详解】
AB.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B错误;
C.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并把该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重量”,故C错误;
D.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对于天文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有两种学说:日心说和地心说,日心说的代表人物哥白尼,托勒密是“地心说”的集大成者.
5.B
【解析】
【详解】
行星绕太阳运转时,满足=常数,设地球的公转周期和轨道半径分别为T1、r1,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公转周期和轨道半径分别为T2、r2.由
=
代入数值得r2=2.3亿千米。
故选B。
6.D
【解析】
【详解】
AB.根据
因为地球和卫星的距离在变化,所以大小在变化,方向在地球和卫星的连线上指向地球,方向也随时在变化,AB错误;
C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卫星从A点运动到远地点B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C错误,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太阳系的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且速度大小在改变,故A错误;
B.同一行星在绕太阳运动时近日点速度大于远日点速度,故B错误;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离太阳越远的行星运行周期越大,故C正确;
D.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做椭圆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详解】
A.功率表示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程度,选项A错误;
B.功的单位可以用N m=J表示,1N=1kg m/s2是力的单位,选项B错误;
C.开普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运动三定律,选项C正确;
D.卡文迪许由于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而被称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质量”的人,选项D错误;
故选C.
9.C
【解析】
【详解】
A项:该卫星处于地球的同步轨道,所以该卫星运行周期为24小时,故A正确;
B项:在地球表面:,在该卫星处:,由以上两式可解得
,故B正确;
C项: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解得:,所以,故C错误;
D项:由公式:和可得:,故D正确.
10.A
【解析】
【详解】
A.沿轨道I向飞近时,火星的引力对探测器做正功,则速度增大,选项A正确;
B.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轨道I的半长轴较长,则在轨道I运行周期比在轨道II时运行周期大,选项B错误;
CD.从轨道I进入轨道II在处要减速做近心运动,即沿轨道I经过点的线速度大于在轨道II经过点的线速度,选项CD错误;
故选A。
11.C
【解析】
【详解】
A.开普勒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故A错误;
B.式中的R可能为做圆周轨道的半径,也可能为椭圆运动的半长轴,故B错误;
C.开普勒第三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运动,公式也适用于宇宙中所有围绕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故C正确;
D.围绕不同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其K值是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牛顿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精确地测出引力常量,故A正确,B错误;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在不同的参照系中测量到的光速是相同的,故C错误;
D.开普勒总结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她并没有找出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A。
13.D
【解析】
【详解】
A.有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因为周期相等,所以半长轴相等,圆轨道可以看成长半轴、短半轴都为R椭圆,故,即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长度为R,故A正确;
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故,由此可知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设卫星以OB为半径做圆周运动的速度为,那么;又卫星Ⅱ在B点做向心运动,所以有,综上有.故B正确;
C.卫星运动过程中只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故有
所以加速度为,又有,所以,故C正确;
D.若,则,那么,所以,故D错误。
故选D。
14.AC
【解析】
【详解】
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轨道Ⅱ的半长轴大于圆轨道I的半径,可知在轨道Ⅱ上的周期大于1年,故A正确.
B.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沿椭圆轨道Ⅱ运行时,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故B错误.
C.根据,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故C正确.
D.在A点要点火加速变轨,在轨道Ⅰ通过A点的速度小于轨道Ⅱ通过A点的速度,故D错误.
15.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太阳处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A错误;
B.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在相同时间内,行星A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行星B与太阳的连线扫过的面积,B正确;
C.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所有行星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C错误;
D.任意一行星绕太阳公转时,靠近太阳的过程,引力做正功,线速度变大,D正确。
故选BD。
16.A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根据几何关系知,椭圆的半长轴与圆轨道的半径相同,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两颗卫星的运动周期相等.故A正确.B点为椭圆轨道的远地点,速度比较小,v0表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v0>vB.故B错误.两个轨道上的卫星运动到C点时,所受的万有引力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相同.故C正确.因为两个轨道上的卫星在C点的速度不等,根据a=知,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等.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万有引力与航天.
17.将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在推导过程中,用到了向心力公式、开普勒第三定律及牛顿运动定律。
【解析】
略
18.8
【解析】
【分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到行星的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式,再进行求解.
【详解】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
即:,即,其比值与质量无关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开普勒第三定律,熟练运用比例法求解.也可以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解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