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 《动物说话》 人音版 (五线谱)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 《动物说话》 人音版 (五线谱)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2-13 14:5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说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动物说话》是一首歌谣风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降E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较为平和,级进与小跳相结合,采用重复、模进、变化重复的手法,紧密结合了语言的特点,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拙态和叫声。乐句间加花伴奏的应用使歌曲风趣、富于变化,又仿佛是小动物机警的神态,是一首便于学生表演的儿童歌曲,很有趣味。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校,还未脱离幼儿园阶段的行为习惯,课堂常规不够规范;注意力集中时间大概在10到20分钟左右,基本没有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就是这一张张的“白纸”却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好动的认知特点,这是他们的优点,也是音乐老师设计和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契机。
教学目标:
1.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对音响世界有探索的兴趣。
2.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由好奇而产生对音乐课更浓的兴趣。能整齐地演唱《动物说话》,并能用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会用模仿的方法尝试创作歌词,在活动中显现出探索的精神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音乐教学活动的情境中,以歌引听,以听辨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获取感受。
教学难点:用模仿的方法尝试创作歌词。
教学准备:琴、小动物头饰、铃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谜语导入:
1.请小朋友猜一猜“左一片,又一片,中间隔座山,谁也看不见。”
教师提示:这个谜底是我们五官中的一部分。
学生:耳朵(请学生说说 耳朵具有“聆听”的作用)
2.听辨“今天何老师要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的小耳朵最灵敏,最能干。”
(1)教师:听!池塘边谁在唱歌?(牛、狗、鸭子、青蛙)
请学生回答:“我听到池塘边青蛙在唱歌”并鼓励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
(2)教师总结:大家的小耳朵很灵敏,很能干!请你们再来听一首歌曲,你能听出歌曲里有那些小动物在说话吗?
三、歌曲学唱:
1.听赏、学唱歌曲
(1)听赏歌曲《动物说话》,边听边找出教师在哪里用铃鼓拍的节奏。
(2)学生们发现教师在不唱的乐句拍节奏,教师进行2/4拍节奏训练,点明二拍子强弱规律。
2/4 X X ︱ X X X ‖
(3)再次听赏歌曲,鼓励学生在不唱的乐句拍节奏,并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进行表演。
(4)出示乐谱,教师范唱歌曲《动物说话》,邀请同学们为教师拍节奏伴奏。
(5)教师有节奏的范读歌词,学生模仿。
(6)学生跟琴试唱歌曲。(教师纠错)
(7)学生带着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
2.听辨速度、歌曲处理
(1)提问:“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欢快地,还是悲伤呢?”生:“欢快地。”
(2)教师:请同学们跟随音乐用中速、稍快地速度,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再来演唱歌曲,边唱边加上小动物的动作。
(3)把学生分两个小组进行接龙演唱。
四、拓展 创编歌词:
1.听辨声音、创编初探
(1)“小朋友们甜美的歌声和优美的动作,吸引来了几位动物朋友,想知道是谁吗?”教师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声音,学生们猜一猜,猜对的小朋友,教师给他戴上头饰(小猫、小狗、小牛、小羊、青蛙)
(2)“这些小动物想请同学们把它们的声音也唱到歌曲里去,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教师与学生一起创编歌词
小猫说话 喵喵喵……(拍手)
小狗说话 汪汪汪……(跺脚)
小牛说话 哞哞哞……(拍大腿)
小羊说话 咩咩咩……(拍肩膀)
青蛙说话 呱呱呱……(双脚跳)
(3)学生带动作跟随伴奏音乐演唱创编的歌词,教师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师生评价)
五、课堂小结:
(1)教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两位小动物的语言,还自编了5位小动物的歌词,和它们成为了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好朋友呢?”
学生:“爱护,关心”
教师:“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爱护它们。今后我们还要了解更多的小动物,和更多的小动物做好朋友,好不好?”
(2)随《宝贝宝贝》律动音乐边唱边表演,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非常的高,能积极参与说、唱、律动、创编歌词、表演等音乐活动。在教师抑扬顿挫、充满感情的语言提示下,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似乎每一位小朋友的小耳朵都如同他们的眼睛一样“机灵而有神”。 学生在律动、创编歌词、表演中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及创造性。
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动、爱模仿、爱表现;但是注意力不能持久,很难安静的聆听别人说话,唱歌。所以我在这节课的一开始就用了孩子们喜欢的谜语来吸引他们,让他们知道小耳朵的作用,和它的重要性。并在听辨过程中安排了“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能干”的小游戏。喜欢小动物是小朋友们的天性,那么,怎样来认识可爱的小动物呢?我仍然以“听”来贯穿这个环节的教学,“我们听一听,哪些小动物到我们班来做客呢?”让学生们带着我的问题去聆听,去寻找答案,听辨出他们喜爱的小动物。此时,孩子们的兴趣高涨,积极性很高。能有意识的主动去聆听。同时,我感受到要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必须首先自己会倾听。一年级学生的向师性特别强,教师都做不到的,学生怎么可能做到呢?这节音乐课我侧耳倾听,俯身细听,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倾听学生的说与唱,更重要的是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善于作出积极地回应,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指导,如“你的小耳朵可真灵!”,
“你的回答非常正确!”,“你能再认真的听一遍吗?”,“你的歌声 可真美!”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很在意自己的发言,激励学生畅所欲言,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教师的影响,学会倾听,逐步养成倾听的习惯。
整堂课,学生学习的兴趣较为浓郁,都能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中,达到了本课教学的目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不足:
1.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声音不够统一,感情不够投入。
2.有个别几个学生还是节奏不稳,在间奏的动作上有些快。
3.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够大方自信,应多加鼓励。
在今后低段教学中,从兴趣学习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应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从演唱的声音、节奏的配合和表演的完整性,因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享受音乐的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