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5 20:2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归纳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D.灭火一定要隔绝氧气
2.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以洗去油污
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为燃料
C.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D.金刚石硬度大,可以用于刻划玻璃
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隔
B. 检验蜡烛燃烧产物
C. 将河水转化为纯净水
D. 证明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4.为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同学们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其中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 B.面粉 C.豆浆 D.植物油
5.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D.酒精用于溶解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蒸发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
B.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下才能产生氧气
C.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即可燃烧
D.汽油在清洗油污过程中起乳化作用
7.如图所示,向装有水的试管中加入某种固体物质后,U型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A.食盐 B.蔗糖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8.生活常识彰显化学素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更高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洗洁精洗去餐具上油污属于溶解现象
D.钢的含碳量较生铁低,韧性更好
9.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10℃时,分别用10g水配制饱和溶液,所用甲的质量多于乙
D.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集气瓶中已集满C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B. 除去CuO中的少量铁粉 用磁铁吸引
C.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层
D.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取样,分别溶解在水中,比较溶液温度
A.A B.B C.C D.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gH2跟32gO2完全反应,可得到34gH2O
B.用含Fe2O385%的赤铁矿160t,理论上可生产100t含杂质4.8%的生铁
C.等质量镁和锌分别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镁产生的H2多说明镁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D.10g固体A与90g水混合,固体完全消失,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为10%
12.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把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B.在密闭容器中点燃镁条,容器内压强变化
C.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种类变化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13.15℃时,将质量都为x g的KNO3、KCl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恢复到15℃,现象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中加入的固体是KNO3
B.固体质量:25.0<x≤30.8
C.将甲、乙两烧杯的温度从15℃升高到t℃,两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D.将KNO3、KCl的饱和溶液从45℃降温到15℃,析出晶体质量一定是KNO3>KCl
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甲烷具有可燃性——作燃料 B.氮气无色味——食品保护气
C.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清洗油污
1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观察泡沫多少
B.铁粉和碳粉:滴加稀硫酸,观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C.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加水配成溶液,测量形成的溶液温度变化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放入干燥的石蕊纸花,观看紫花是否变色
二、填空题
16.农业上需要配制100g 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需要氯化钠的质量______g,需要水______mL。若需将配制好的溶液加水稀释到8%需加水______mL(水的密度约为1g/mL)
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能听到“嘶嘶”声,这说明气体的溶解能力和______有关。
(2)锌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锌相对原子质量的国际新标准由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根据图示可知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t2℃时将2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分别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_____(填“>”“<”或“=”)乙。
19.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温度为______℃。
(2)在t3℃时,将50gA物质充分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
(3)要使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一种方法是增加水的量,另外一种方法是_______。
(4)将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0.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能够经久不变色,是原因是______;
(2)饮用水通常需要经过净化,在净化过程中常用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
(3)当打开碳酸饮料瓶盖,会有大量气泡冒出,其原因是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______; 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该气体,鉴别该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三、推断题
21.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的b物质,得到b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2.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A、B、D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E为氧化物。则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B转化为D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E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四、实验题
23.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小明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3.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图_______有操作错误。
(2)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填序号)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3)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除了图①的原因以外,还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如图⑤所示向烧杯中倾倒氯化钠时部分洒出
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量水时仰视量筒刻度
(4)从这100g3.6%的氯化钠溶液中取出10g溶液,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
24.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图2是某同学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甲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乙图是量取水的操作,若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图3是比较等质量的二氧化锰和氧化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催化效率的实验,试剂X应该是_____。
五、计算题
25.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向3g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分四次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20克,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5g 2g
第二次加入5g 1.0g
第三次加入5g 0.6g
第四次加入5g 0.6g
请计算:
(1)该大理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______g。
(2)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6.某化学兴趣小组取部分变质的 Ca(OH)2(含杂质 CaCO3)样品8.0g投入200.0g水中,充分搅拌,通入足量CO2,溶质质量与反应的 CO2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CaCO3+H2O+CO2=Ca(HCO3)2,Ca(HCO3)2能溶于水]
(1)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 质量为______g。
(2)8.0g样品中杂质CaCO3 的质量为多少?
(3)通入 m3g CO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多少?
参考答案:
1.D 2.B 3.B 4.A 5.C 6.A 7.C 8.C 9.A 10.C 11.B 12.B 13.D 14.B 15.D 16. 16 84 100
17.(1)压强
(2) 65.38 失去
18. 65g >
19.(1)t2
(2)140g
(3)降低温度
(4)B>A>C
20.(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活性炭
(3) 减小 Ca(OH)2+CO2=CaCO3↓+H2O
21. 75 a>b>c
22. 高能燃料 化合反应
23.(1) ②①⑤③④ ①
(2)D
(3)ABD
(4)3.6%
24.(1)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2) 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 偏小
(3)10g5%H2O2溶液
25.(1)0.6
(2)解:设与1g碳酸钙反应需要HCl的质量为x
x=0.73g
1g碳酸钙与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26.(1)4.4
(2)解:设8.0g样品中Ca(OH)2的质量为x,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y
则8.0g样品中杂质CaCO3 的质量为8.0g-7.4g=0.6g
答:8.0g样品中杂质CaCO3 的质量为0.6g。
(3)解:由(2)可知,碳酸钙总质量为0.6g+10g=10.6g
设碳酸钙全部溶解时生成碳酸氢钙的质量为n
则通入 m3g CO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7.172g
答:通入 m3g CO2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7.17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