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与泥沙,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为溶解、蒸发
B.加热时需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
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D.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2.对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A.向NaOH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热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分子、氧分子构成的
C.向黑色粉末中加入某无色溶液,立即产生气泡——说明黑色粉末一定是铁粉
D.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中产率偏低——可能是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实验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每一个同学.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CO2的性质
4.除去食盐水中的CaCl2和Na2SO4杂质的操作有:①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④蒸发结晶;⑤加适量盐酸。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提示BaSO4、BaCO3难溶于水)
A.③①②⑤④ B.①⑤③②④ C.①③⑤④② D.①③②⑤④
5.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鉴别K2SO4和AgNO3两种溶液:加入BaCl2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B.鉴别H2SO4、NaOH和NaCl三种无色溶液: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
C.除去盐酸中的少量硫酸: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D.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6.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Na2SO4、MgC12、CaC12和泥沙等杂质,且又不混入其它杂质,小刚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再进行下列各步骤处理:①加入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②加入 溶液至沉淀完全;③加入 溶液至沉淀完全;④过滤,取出滤液;⑤往滤液中加入 溶液调至溶液的pH=7;⑥蒸发浓缩,使NaC1晶体析出.上述方案的步骤②、步骤③和步骤⑤中所加的物质,你认为分别是( )
A.Ba(NO3)2Na2CO3HC1
B.BaC12K2CO3H2SO4
C.BaC12Na2CO3HC1
D.Ba(NO3)2K2CO3H2SO4
7.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 调为7
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不可以颠倒
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三种物质
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N2气体(O2)一通过灼热的铜网
B.木炭粉(CuO)一在空气中灼烧
C.KCl固体(MnO2)一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FeCl2溶液(CuCl2)一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9.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0.海水晒盐可得到大量粗盐(NaCl中含有MgCl2、Na2SO4、CaCl2和泥沙等杂质),某氯碱厂用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法制取NaOH、H2和Cl2,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精制时既发生了物理变化也发生了化学变化
B.工业生产中应选择途径①制备NaCl饱和溶液
C.电解时的反应为2NaCl+2H2O=2NaOH+H2↑+Cl2↑,该过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脱盐工序是利用NaCl和NaOH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分离得到NaCl晶体和NaOH溶液
11.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Na2SO4等杂质,为获得精盐进行如下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NaCl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解10g粗盐所需水的最少质量
B.只调换“过量的NaOH溶液”与“过量的BaCl2溶液”的顺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C.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除尽BaCl2和CaCl2
D.若称得精盐的质量为8.5g,则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是85%
12.NaCl是重要的资源,其应用与生产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用①操作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
B.应用②在制备烧碱的过程中,水参与了反应
C.应用③为提高产率应先通NH3,再通CO2,制备过程中还能得到一种化肥
D.生产中提纯粗盐时可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再过滤、蒸发
13.以下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BaCl2溶液
B 粗盐的提纯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D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A.A B.B C.C D.D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各含下列离子H+、Cu2+、K+、NO、OH- 中的三种离子(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 若将两厂的污水按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无色澄清中性溶液。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A.Cu2+和H+来自同一工厂 B.OH-和H+来自同一工厂
C.OH-和Cu2+来自同一工厂 D.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二、填空题
15.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里的物质),请写出选用试剂的化学式:
(1)NaCl(Na2CO3)___________;(2)Na2SO4 (CuSO4)___________;
(3)NaNO3 (CuSO4)__________;(4)KNO3 (KOH)____________.
16.多角度看物质,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的认识。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盐,请回答:
(1)Na2CO3溶液显碱性,其pH___7(填“<”、“>”或“=”);
(2)Na2CO3可看成是碱和氧化物反应的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Na2CO3作为反应物之一,写出一个符合A+B→C+D的化学方程式___;
(4)某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20g.室温下,向该样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100g,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中性溶液,蒸干该溶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g。
17.下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B、E为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C是白色固体且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F是蓝色沉淀。则: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 ________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物质B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 。
1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请按要求从下列物质中A.CO B.NaHCO3 C.C2H5OH D.CH4 E.CaO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序号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②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_____________;
③碘酒的溶剂是___________; 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________;
⑤可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____;
(2)“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
②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__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③生活中可用水灭火,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
④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功能。
19.某工业园区甲、乙两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K+、 Cu2+、Fe3+、C1- 、OH-、NO3-六种离子,甲厂含有其中的三种,乙厂含有另外三种,两厂废水的直接排放对当地水质带来产重影响。某课外实践小组对两厂废水进行实地检测,发现甲厂废水星碱性。
(1)甲厂废水中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
(2)经课外实践小组多次实验,发现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将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这些离子分别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过滤后的废水中主要含有______两种物质(填化学式),处理后的废水符合排放标准。
20.通过实验鉴别稀盐酸、NaOH溶液、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五瓶无色溶液,有关实验如下:
(1)取样,分别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_________,并据此将其标记为A组,余下的溶液标记为B组。
(2)任取A组中的一种溶液,分别与B组的溶液一一混合,若其中一支试管内产生了气泡,至此已有__________种溶液已被鉴别出来;
(3)再将已鉴别的__________溶液分别滴加到未鉴别出的溶液中,即可完成鉴别实验。
(4)将上述实验中的废液全部倒入同一只烧杯中,产生气泡,最后只得到了无色溶液。
①此无色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②为确定所得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还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1.实验室在清理实验药品时,发现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只知道它们是Na2CO3和NaOH,试用一种化学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要求写出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________
22.有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镁溶液四种液体,不用外加试剂,可分三个步骤将物质鉴定出来,首先鉴定出的物质是_______。
第二个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个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品溶于足量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现象如所示(ABC表示沉淀变化,OBC表示气体变化)。
(1)由此推断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什么___________?
(2)在C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什么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还需验证此白色固体中是否还含有另一种物质,请你写出所需的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
24.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NO3、CuSO4、FeCl3、Na2CO3、Na2SO4、NaCl等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无色滤液B。
②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则:⑴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用化学式填空)
⑵该混合物至少由______种物质组成,该混合物的所有可能组合有______种(填数字)。
四、综合应用题
2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测定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探究实验。他们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⑴“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⑵滴加CaCl2溶液应“过量”,目的是______,沉淀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⑶该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D 6.C 7.D 8.B 9.A 10.C 11.D 12.D 13.C 14.A
15. HCl NaOH Ba(OH)2 HNO3
16. >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即可) 23.4g
17. Na2CO3 CuSO4+2NaOH===Cu(OH)2↓+Na2SO4 改良酸性土壤
18. D A C B E 煮沸 复合肥 降低温度低于着火点 乳化
19. OH-和K+ 氯离子,硝酸根离子 OH-,Fe3+,Cu2+ KCl和KNO3
20. 稀盐酸、NaCl溶液(或HCl、NaCl)(只答1个对的,得0.5分,有错不得分) 3(或三) Na2CO3溶液 CaCl2、NaCl(只答1个对的,得0.5分,有错不得分) 取样,加入石蕊溶液
21.分别取两种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盐酸,能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的为氢氧化钠;(或其它合理答案)
22. 硫酸铜溶液 2NaOH+CuSO4= Cu(OH)2↓+Na2SO4 2NaOH+ MgSO4= Mg(OH)2↓+Na2SO4
23. Na2SO4 Na2CO3 BaCl2 HCl BaCl2 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剂,若溶液变红色,说明含NaOH,若溶液不变红色,说明不含NaOH。
24. 一定有BaCl2、Na2CO3、Na2SO4 可能含有KNO3、NaCl 一定没有CuSO4、FeCl3 3 4
25. (1) 过滤 引流 (2) 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CaCO3 (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