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2 20:00:1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腐蚀(shí) 棘手(là) 迥乎不同(jiǒnɡ)
B.喑哑(yīn) 稽首( qǐ ) 楔形文字(xiē)
C.龟裂(ɡuī) 枯涸(hé) 骇人听闻(hài)
D.狡黠(xiá) 山麓(lù) 锲而不舍(qì)
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下划线的词语注音。
(1)他在大事上很果断,在平常的小事上却总是犹豫   不决,太奇怪了。
(2)说出的话语,没有踪迹   ,却能够在听者的心里扎根成长。
(3)铁锅长时间不用,底部慢慢生锈了,好像被强硫酸腐蚀   过一样。
(4)这座山海拔高,山麓   、山腰、山顶的植被景观各不相同。
(5)妈妈太辛苦了,一到冬天,她手指的皮肤就开始龟   裂。
3.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恐龙无处不有》——阿西莫夫——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C.《大雁归来》——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
D.《时间的脚印》——陶世龙——中国科普作家
4.(活动三)时间的脚印
上面句子主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一大摊碎石块││堆积在悬崖绝壁下面。
B.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
C.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D.岩石││保存了很多的历史痕迹。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l2.7%左右。
C.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6.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
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
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
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
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③④①⑤② D.⑤④③①②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社戏》选自《朝花夕拾》,讲述了作者少年时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B.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分,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时间的脚印》是事物说明文,《恐龙无处不有》是事理说明文。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赋是借物譬喻,比是直陈其事,兴是托物起兴。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阅读理解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②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③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④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⑤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⑥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1)选文的中心句是: 。
(2)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述选段的内容。
(3)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攻击”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
9.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计时的变迁
漫 奇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千百年来教诲人们珍惜时间的格言。光阴即时间,怎么用长度“寸”来计量呢?
②在古代,钟表还没有发明,没有时、分、秒之称。但人们利用“观天”“测地”,白天看太阳量阴影,晚上望月亮数星星。寸阴、分阴表示短暂的时间也就流传于今了。公元7世纪,我们祖先利用日影变化制成的圭来测量时间,以后又创造了沙斗、漏壶等计时工具。这些就是钟表的“老祖宗”吧!
③在现代生活中,时间观念强了,再也不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而必须是“7点15分,老地方见面”。对计时的要求高了,争分夺秒,分秒必争。几分钟的差别,上班就会迟到或赶不上火车;几秒钟内会决定一场球的胜负;电视和电影的画面每秒变化二十几幅;1/10秒乃至1/100秒决定了短跑运动员谁是冠军。几百年来,以重锤的重力或发条的弹性力为动力的机械钟表,独霸了钟表世界,尽管它的外貌千姿百态,但万变不离其宗,“内脏”都是由游丝、平衡摆和齿轮等组成,以机械周期性运动作时间的基准,但机械工艺限制了它的准确度,日差变化保持在数秒之内。
④电子技术“闯入”钟表世界后,计时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同凡响的石英电子钟,以俊秀潇洒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用高稳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时间基准,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层出不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钟表的功能日臻完美。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除时、分、秒、日、月、星期、上下午外,还有音乐报时、测时秒表、世界时转换等,成为钟表世界中的一颗明星。
⑤但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为了研究电子运动、同位素各种粒子的寿命、天文大地测量、空间天文导航、激光测距以及人造卫星的飞行、定位和导弹跟踪,都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现代化的地震台网在地震的监视和预报中,测试时间上1微秒(1/1 000 000秒)误差相当于距离上的300米。在天文测量时,1毫秒(1/100秒)的时间相当于太阳附近1万米的误差,真可谓“差之毫秒,失之千里”。人们发现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变为另一种能量状态时会辐射或吸收固定频率的电磁波,把这种频率积累起来也可以计时,称为原子时。于是,铯原子钟就应运而生了,并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导弹、激光测距等国防和科研工作中。
(选自《科学夜谈》)
(1)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计时变迁图。
   →   →   →铯原子钟
(2)第①段引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一名言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石英电子钟有哪些特点?根据第④段简要回答。
(5)为什么说“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请结合全文回答。
三、综合表达
10.学习小组开展了“认识计时装置”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下面是一名组员搜索到的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请你观察图片并阅读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整件铜壶滴漏由四个铜壶组成,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也有一种说法称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日壶壶壁铸有圆形太阳图,月壶壶壁铸有月形图,星壶壶壁铸有北斗七星图,受水壶壶壁铸有八卦图。使用时四壶自上而下依次安放,最上为日壶,最下为受水壶。在日、月、星壶的底部各有一个出水的龙头。受水壶壶盖正中立一铜表尺,上有时辰刻度,自下而上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铜尺前放一木制浮箭,木箭下端是一块木板,称作浮舟。壶身刻有关于制作年份和人员的文字。水由日壶按次沿龙头滴下,受水壶中的水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浮箭逐渐上升,从而读出时间。
(2)该组员建议大家一起去故宫参观滴漏和其他计时装置,但有些同学反对这一提议。请你帮他说一段话,动员大家一起去近距离参观。
11.课文开篇文引用出自高士其《时间伯伯》的四旬诗:“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试分析其作用。
12.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考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时间的脚印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本题正确读音为:
A.应为:棘手(jí );
B.正确;
C.应为:龟裂([jūn)
D.应为:锲而不舍(qìe)
故答案为:B
【点评】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答案】(1)yóu yù
(2)zōng jì
(3)shí
(4)lù
(5)jūn
【考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汉字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犹”是第二声,不要注上第一声,“踪”是平舌音,不要写作翘舌音,“龟”是多音字,这里读作“ jūn”。
故答案为:⑴ yóu yù;⑵ zōng jì;⑶ shí;⑷ lù;⑸ jūn
【点评】本题考查给汉字注音的能力,字音要注意积累,同时要注意韵母和声母的正确结合,标调标在正确位置。
3.【答案】B
【考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B. 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本题涉及中国古代和当代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积累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做到积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4.【答案】A
【考点】主谓句
【解析】【分析】A.“在……下面”是补语,应去掉。该句主干是: 石块堆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的能力。答题时要首先要分析句子的各个成分,然后去掉状语、定语、补语,剩下的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和宾语中心语组合在一起就是句子的主干。
5.【答案】C
【考点】成分残缺;句式杂糅;重复啰嗦;时间的脚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学生在做题时要先通读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从而找出病因。
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缘故”
B项重复啰嗦,应删去“大约”或“左右”;
D项成分残缺,应在“检测”后加上“力度”。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句子的语病。做此类题,要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可以采用一读二提的方法,还可以采用排除法,把病因不明判断不准的选项再运用提取主干的方法进行辨析。
6.【答案】B
【考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通读这几句话,可以看出这几句话解释了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的原因。因此第③句引出说明对象,应放在首位。故排除AD。
第①句中的“当时”承接第③句中的“石炭纪”,故第①句应放在第二位,故排除C。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能力。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7.【答案】D
【考点】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 《社戏》选自《呐喊》;
B. 《时间的脚印》与《恐龙无处不有》都是事理说明文;
C. 比是借物譬喻,赋是直陈其事,兴是托物起兴。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的识记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8.【答案】(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2)说明了空气、水、生物、人对岩石的各种破坏作用。
(3)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不是坚固不坏的,从而为岩石能够记录时间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性的依据。“攻击”一词在这里强调了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程度之深。
(4)举例子
【考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举例子;排比;时间的脚印
【解析】【分析】(1)结合选文内容分析,选文第①段写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第②段写空气和水中的酸类以及水流和风对岩石的破坏。第③段写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第④段写雨水和海水对岩石的破坏。第⑤段写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对岩石的破坏。第⑥段写人对岩石的破坏。因此,这一部分的中心句是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2)在梳理各段内容的基础上概括选段内容即可。由上题分析可以概括为: 说明了空气、水、生物、人对岩石的各种破坏作用。
(3)结合这句话的内容分析,这句话把炎热的阳、严寒的霜雪、风、雨拟人化,说岩石受到他们的“攻击”,而“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几个句子排在一起,构成排比, 因此, 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不是坚固不坏的,从而为岩石能够记录时间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性的依据。“攻击”,进攻,结合句子内容分析,这里把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风、雨对岩石的破坏比拟成攻击, 强调了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程度之深。
(4)“ 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举了建筑兰新铁路的事例说明人对岩石破坏的速度更快。
【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中心句的能力。答题时要要整体感知选段内容的基础上再根据选段内容筛选出中心句即可。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然后一定要注意审题,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抓住关键性信息,最后在文章中找出原句,也可提取合并,将复杂的文字材料进行筛选,分清主次,确定重点信息,再组合成连贯的语言。
(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的品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认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4)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辨析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用。做这样的题,要在平时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特的基础上再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判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9.【答案】(1)圭、沙斗、漏壶;机械钟表;石英电子钟表
(2)吸引读者,生动地引出下文对古代计时方法的说明。
(3)作比较、作引用。生动地说明现代生活中人们时间观念增强了。语言活泼有趣,浅显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功能完备。
(5)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些领域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若用分秒计算,会“差之毫秒,失之千里”。
【考点】文章开头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作比较;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⑴根据第②段“公元7世纪,我们祖先利用日影变化制成的圭来测量时间,以后又创造了沙斗、漏壶等计时工具”可知第一个空的答案为:圭、沙斗、漏壶;根据第③段“几百年来,以重锤的重力或发条的弹性力为动力的机械钟表,独霸了钟表世界”可以概括出第二个空的答案是:机械钟表;根据“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除时、分、秒、日、月、星期、上下午外,还有音乐报时、测时秒表、世界时转换等,成为钟表世界中的一颗明星”可知第三个空的答案是:石英电子钟表。
⑵结合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进行分析,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计时方式的变迁,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表示时间的珍贵,因此引用这句话可以吸引读者,生动地引出下文对古代计时方法的说明。
⑶这句话把古代人的约会的大致时间和现代人的约会的准确时间进行对比,生动地说明现代生活中人们时间观念增强了。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属于引用说明,引用一句大家都熟知的古诗和比较感兴趣的事,使语言活泼有趣,浅显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⑷根据“不同凡响的石英电子钟,以俊秀潇洒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用高稳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时间基准,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可以概括出造型新颖,走时准确;根据“层出不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钟表的功能日臻完美”可以概括出功能完备。
⑸ 结合文章第⑤段有关内容分析, 第五段说明的是铯原子钟这种计时工具,首先说明这种计时工具出现的背景,为了研究电子运动、同位素各种粒子的寿命、天文大地测量、空间天文导航、激光测距以及人造卫星的飞行、定位和导弹跟踪,都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现代化的地震台网在地震的监视和预报中,测试时间上1微秒(1/1 000 000秒)误差相当于距离上的300米。在天文测量时,1毫秒(1/100秒)的时间相当于太阳附近1万米的误差,真可谓“差之毫秒,失之千里”。由此可见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些领域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若用分秒计算,会“差之毫秒,失之千里”。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
故答案为:⑴圭、沙斗、漏壶;机械钟表;石英电子钟表
⑵ 吸引读者,生动地引出下文对古代计时方法的说明。
⑶ 作比较、作引用。生动地说明现代生活中人们时间观念增强了。语言活泼有趣,浅显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⑷ 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功能完备。
⑸ 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些领域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若用分秒计算,会“差之毫秒,失之千里”。
【点评】⑴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理解概括。解答这道题,需要阅读全文,寻找相关段落,提炼关键信息解答。
⑵本题考查理解说明文首段作用的能力。说明文首段在内容上的作用有:引出说明内容或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结构上的作用是:引出下文。答题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⑶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使用说明方法是为了更准确、更具体、更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述事理。因此,解答此类试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述的事理,抓住标志词语,确定说明方法,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作用。
⑷此题考查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作答。
⑸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答题技巧:①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②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③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10.【答案】(1)[示例]介绍了铜壶滴漏的构成,各构成部分的名称及样貌、计时方式等。
(2)[示例]这种古老的计时装置是我们的老祖先对时间的一种记录工具,体现了他们的智慧。我们现今的文明也都是在古人的努力探索下一步步完善的。难道你们就不好奇这种计时方法具体怎么进行的吗?不想亲眼看看这种装置吗?我们也要像古人一样积极探索呀!
【考点】表述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1)“整件铜壶滴漏由四个铜壶组成,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也有一种说法称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日壶壶壁铸有圆形太阳图,月壶壶壁铸有月形图,星壶壶壁铸有北斗七星图,受水壶壶壁铸有八卦图”介绍铜壶滴漏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各构成部分是什么样子的;剩下的部分介绍其是如何计时的。据此分析概括答题即可。
(2)本题要求劝说同学一起去故宫参观滴漏和其他计时装置, 劝说时语气要委婉,要阐明一起去故宫参观滴漏和其他计时装置的好处及必要性,语言要连贯、得体、简洁。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⑴ [示例]介绍了铜壶滴漏的构成,各构成部分的名称及样貌、计时方式等。
⑵ [示例]这种古老的计时装置是我们的老祖先对时间的一种记录工具,体现了他们的智慧。我们现今的文明也都是在古人的努力探索下一步步完善的。难道你们就不好奇这种计时方法具体怎么进行的吗?不想亲眼看看这种装置吗?我们也要像古人一样积极探索呀!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要点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具体表达要有称呼,要有礼有节,要符合人物身份,要合情合理,同时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确。
11.【答案】开篇引用高士其的四句诗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从现实中激扬起来,感叹时间的魔力,同时产生追寻“时间的脚步”的欲望,迅速激发读者了解时间的踪迹的兴趣。可谓是开篇人题、扣题,别开生面,独具匠心。
【考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时间的脚印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重要句子的作用。开篇引用诗句,总领全文,开启下文,确立中心内容,引入时间这个话题,既能激发读者的兴趣,“时光旅行”就是指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用我们的“脚步”去寻找踪迹,又能紧扣问题,引人入胜。
故答案为:开篇引用高士其的四句诗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从现实中激扬起来,感叹时间的魔力,同时产生追寻“时间的脚步”的欲望,迅速激发读者了解时间的踪迹的兴趣。可谓是开篇人题、扣题,别开生面,独具匠心。
【点评】此题考查重要句子的分析及作用。做此类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综合去考虑。
12.【答案】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考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寻找“时间的脚印”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故答案为: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腐蚀(shí) 棘手(là) 迥乎不同(jiǒnɡ)
B.喑哑(yīn) 稽首( qǐ ) 楔形文字(xiē)
C.龟裂(ɡuī) 枯涸(hé) 骇人听闻(hài)
D.狡黠(xiá) 山麓(lù) 锲而不舍(qì)
【答案】B
【考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时间的脚印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本题正确读音为:
A.应为:棘手(jí );
B.正确;
C.应为:龟裂([jūn)
D.应为:锲而不舍(qìe)
故答案为:B
【点评】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形近字要注意部首的区别,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2.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下划线的词语注音。
(1)他在大事上很果断,在平常的小事上却总是犹豫   不决,太奇怪了。
(2)说出的话语,没有踪迹   ,却能够在听者的心里扎根成长。
(3)铁锅长时间不用,底部慢慢生锈了,好像被强硫酸腐蚀   过一样。
(4)这座山海拔高,山麓   、山腰、山顶的植被景观各不相同。
(5)妈妈太辛苦了,一到冬天,她手指的皮肤就开始龟   裂。
【答案】(1)yóu yù
(2)zōng jì
(3)shí
(4)lù
(5)jūn
【考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汉字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犹”是第二声,不要注上第一声,“踪”是平舌音,不要写作翘舌音,“龟”是多音字,这里读作“ jūn”。
故答案为:⑴ yóu yù;⑵ zōng jì;⑶ shí;⑷ lù;⑸ jūn
【点评】本题考查给汉字注音的能力,字音要注意积累,同时要注意韵母和声母的正确结合,标调标在正确位置。
3.下列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恐龙无处不有》——阿西莫夫——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C.《大雁归来》——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
D.《时间的脚印》——陶世龙——中国科普作家
【答案】B
【考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B. 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本题涉及中国古代和当代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积累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做到积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4.(活动三)时间的脚印
上面句子主干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一大摊碎石块││堆积在悬崖绝壁下面。
B.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
C.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D.岩石││保存了很多的历史痕迹。
【答案】A
【考点】主谓句
【解析】【分析】A.“在……下面”是补语,应去掉。该句主干是: 石块堆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提取句子主干的能力。答题时要首先要分析句子的各个成分,然后去掉状语、定语、补语,剩下的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和宾语中心语组合在一起就是句子的主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l2.7%左右。
C.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答案】C
【考点】成分残缺;句式杂糅;重复啰嗦;时间的脚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学生在做题时要先通读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从而找出病因。
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缘故”
B项重复啰嗦,应删去“大约”或“左右”;
D项成分残缺,应在“检测”后加上“力度”。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句子的语病。做此类题,要掌握常见病句的类型,可以采用一读二提的方法,还可以采用排除法,把病因不明判断不准的选项再运用提取主干的方法进行辨析。
6.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当时的森林多生长在水陆交汇的沼泽附近,树木死后遗骸沉入水下,与空气隔绝,可以防止被氧化分解。
②总之这些植物遗骸年复一年堆积在地层中,经过3亿年的化学、物理作用,最终变成了黑漆漆的煤炭。
③为什么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
④有些科学家猜测,石炭纪时的真菌、细菌,或许还没有能力分解树木里的木质素……
⑤数百万年的稳定气候,又使一代代植物在当地周而复始地生长,大量堆积。
A.⑤③①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③④①⑤② D.⑤④③①②
【答案】B
【考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通读这几句话,可以看出这几句话解释了石炭纪能出这么多煤的原因。因此第③句引出说明对象,应放在首位。故排除AD。
第①句中的“当时”承接第③句中的“石炭纪”,故第①句应放在第二位,故排除C。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能力。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社戏》选自《朝花夕拾》,讲述了作者少年时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
B.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分,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时间的脚印》是事物说明文,《恐龙无处不有》是事理说明文。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赋是借物譬喻,比是直陈其事,兴是托物起兴。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答案】D
【考点】古代散文、兵法农医、天文术数、艺术杂学等;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A. 《社戏》选自《呐喊》;
B. 《时间的脚印》与《恐龙无处不有》都是事理说明文;
C. 比是借物譬喻,赋是直陈其事,兴是托物起兴。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的识记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二、阅读理解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②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③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④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⑤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⑥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1)选文的中心句是: 。
(2)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述选段的内容。
(3)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攻击”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
【答案】(1)“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2)说明了空气、水、生物、人对岩石的各种破坏作用。
(3)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不是坚固不坏的,从而为岩石能够记录时间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性的依据。“攻击”一词在这里强调了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程度之深。
(4)举例子
【考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举例子;排比;时间的脚印
【解析】【分析】(1)结合选文内容分析,选文第①段写岩石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第②段写空气和水中的酸类以及水流和风对岩石的破坏。第③段写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第④段写雨水和海水对岩石的破坏。第⑤段写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对岩石的破坏。第⑥段写人对岩石的破坏。因此,这一部分的中心句是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2)在梳理各段内容的基础上概括选段内容即可。由上题分析可以概括为: 说明了空气、水、生物、人对岩石的各种破坏作用。
(3)结合这句话的内容分析,这句话把炎热的阳、严寒的霜雪、风、雨拟人化,说岩石受到他们的“攻击”,而“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几个句子排在一起,构成排比, 因此, 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不是坚固不坏的,从而为岩石能够记录时间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性的依据。“攻击”,进攻,结合句子内容分析,这里把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风、雨对岩石的破坏比拟成攻击, 强调了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程度之深。
(4)“ 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举了建筑兰新铁路的事例说明人对岩石破坏的速度更快。
【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中心句的能力。答题时要要整体感知选段内容的基础上再根据选段内容筛选出中心句即可。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然后一定要注意审题,根据题干中的问题,抓住关键性信息,最后在文章中找出原句,也可提取合并,将复杂的文字材料进行筛选,分清主次,确定重点信息,再组合成连贯的语言。
(3)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的品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则,认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4)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辨析能力。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引用。做这样的题,要在平时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特的基础上再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判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9.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计时的变迁
漫 奇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千百年来教诲人们珍惜时间的格言。光阴即时间,怎么用长度“寸”来计量呢?
②在古代,钟表还没有发明,没有时、分、秒之称。但人们利用“观天”“测地”,白天看太阳量阴影,晚上望月亮数星星。寸阴、分阴表示短暂的时间也就流传于今了。公元7世纪,我们祖先利用日影变化制成的圭来测量时间,以后又创造了沙斗、漏壶等计时工具。这些就是钟表的“老祖宗”吧!
③在现代生活中,时间观念强了,再也不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而必须是“7点15分,老地方见面”。对计时的要求高了,争分夺秒,分秒必争。几分钟的差别,上班就会迟到或赶不上火车;几秒钟内会决定一场球的胜负;电视和电影的画面每秒变化二十几幅;1/10秒乃至1/100秒决定了短跑运动员谁是冠军。几百年来,以重锤的重力或发条的弹性力为动力的机械钟表,独霸了钟表世界,尽管它的外貌千姿百态,但万变不离其宗,“内脏”都是由游丝、平衡摆和齿轮等组成,以机械周期性运动作时间的基准,但机械工艺限制了它的准确度,日差变化保持在数秒之内。
④电子技术“闯入”钟表世界后,计时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同凡响的石英电子钟,以俊秀潇洒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用高稳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时间基准,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层出不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钟表的功能日臻完美。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除时、分、秒、日、月、星期、上下午外,还有音乐报时、测时秒表、世界时转换等,成为钟表世界中的一颗明星。
⑤但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为了研究电子运动、同位素各种粒子的寿命、天文大地测量、空间天文导航、激光测距以及人造卫星的飞行、定位和导弹跟踪,都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现代化的地震台网在地震的监视和预报中,测试时间上1微秒(1/1 000 000秒)误差相当于距离上的300米。在天文测量时,1毫秒(1/100秒)的时间相当于太阳附近1万米的误差,真可谓“差之毫秒,失之千里”。人们发现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变为另一种能量状态时会辐射或吸收固定频率的电磁波,把这种频率积累起来也可以计时,称为原子时。于是,铯原子钟就应运而生了,并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导弹、激光测距等国防和科研工作中。
(选自《科学夜谈》)
(1)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计时变迁图。
   →   →   →铯原子钟
(2)第①段引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一名言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石英电子钟有哪些特点?根据第④段简要回答。
(5)为什么说“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请结合全文回答。
【答案】(1)圭、沙斗、漏壶;机械钟表;石英电子钟表
(2)吸引读者,生动地引出下文对古代计时方法的说明。
(3)作比较、作引用。生动地说明现代生活中人们时间观念增强了。语言活泼有趣,浅显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功能完备。
(5)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些领域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若用分秒计算,会“差之毫秒,失之千里”。
【考点】文章开头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作比较;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⑴根据第②段“公元7世纪,我们祖先利用日影变化制成的圭来测量时间,以后又创造了沙斗、漏壶等计时工具”可知第一个空的答案为:圭、沙斗、漏壶;根据第③段“几百年来,以重锤的重力或发条的弹性力为动力的机械钟表,独霸了钟表世界”可以概括出第二个空的答案是:机械钟表;根据“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除时、分、秒、日、月、星期、上下午外,还有音乐报时、测时秒表、世界时转换等,成为钟表世界中的一颗明星”可知第三个空的答案是:石英电子钟表。
⑵结合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进行分析,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计时方式的变迁,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表示时间的珍贵,因此引用这句话可以吸引读者,生动地引出下文对古代计时方法的说明。
⑶这句话把古代人的约会的大致时间和现代人的约会的准确时间进行对比,生动地说明现代生活中人们时间观念增强了。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属于引用说明,引用一句大家都熟知的古诗和比较感兴趣的事,使语言活泼有趣,浅显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⑷根据“不同凡响的石英电子钟,以俊秀潇洒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用高稳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时间基准,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可以概括出造型新颖,走时准确;根据“层出不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钟表的功能日臻完美”可以概括出功能完备。
⑸ 结合文章第⑤段有关内容分析, 第五段说明的是铯原子钟这种计时工具,首先说明这种计时工具出现的背景,为了研究电子运动、同位素各种粒子的寿命、天文大地测量、空间天文导航、激光测距以及人造卫星的飞行、定位和导弹跟踪,都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现代化的地震台网在地震的监视和预报中,测试时间上1微秒(1/1 000 000秒)误差相当于距离上的300米。在天文测量时,1毫秒(1/100秒)的时间相当于太阳附近1万米的误差,真可谓“差之毫秒,失之千里”。由此可见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些领域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若用分秒计算,会“差之毫秒,失之千里”。因此“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
故答案为:⑴圭、沙斗、漏壶;机械钟表;石英电子钟表
⑵ 吸引读者,生动地引出下文对古代计时方法的说明。
⑶ 作比较、作引用。生动地说明现代生活中人们时间观念增强了。语言活泼有趣,浅显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⑷ 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功能完备。
⑸ 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些领域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若用分秒计算,会“差之毫秒,失之千里”。
【点评】⑴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理解概括。解答这道题,需要阅读全文,寻找相关段落,提炼关键信息解答。
⑵本题考查理解说明文首段作用的能力。说明文首段在内容上的作用有:引出说明内容或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结构上的作用是:引出下文。答题时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⑶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使用说明方法是为了更准确、更具体、更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或阐述事理。因此,解答此类试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阐述的事理,抓住标志词语,确定说明方法,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作用。
⑷此题考查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作答。
⑸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类题目答题技巧:①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②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③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
三、综合表达
10.学习小组开展了“认识计时装置”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下面是一名组员搜索到的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请你观察图片并阅读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整件铜壶滴漏由四个铜壶组成,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也有一种说法称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日壶壶壁铸有圆形太阳图,月壶壶壁铸有月形图,星壶壶壁铸有北斗七星图,受水壶壶壁铸有八卦图。使用时四壶自上而下依次安放,最上为日壶,最下为受水壶。在日、月、星壶的底部各有一个出水的龙头。受水壶壶盖正中立一铜表尺,上有时辰刻度,自下而上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铜尺前放一木制浮箭,木箭下端是一块木板,称作浮舟。壶身刻有关于制作年份和人员的文字。水由日壶按次沿龙头滴下,受水壶中的水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浮箭逐渐上升,从而读出时间。
(2)该组员建议大家一起去故宫参观滴漏和其他计时装置,但有些同学反对这一提议。请你帮他说一段话,动员大家一起去近距离参观。
【答案】(1)[示例]介绍了铜壶滴漏的构成,各构成部分的名称及样貌、计时方式等。
(2)[示例]这种古老的计时装置是我们的老祖先对时间的一种记录工具,体现了他们的智慧。我们现今的文明也都是在古人的努力探索下一步步完善的。难道你们就不好奇这种计时方法具体怎么进行的吗?不想亲眼看看这种装置吗?我们也要像古人一样积极探索呀!
【考点】表述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分析】(1)“整件铜壶滴漏由四个铜壶组成,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也有一种说法称为日天壶、夜天壶、平水壶和受水壶”“日壶壶壁铸有圆形太阳图,月壶壶壁铸有月形图,星壶壶壁铸有北斗七星图,受水壶壶壁铸有八卦图”介绍铜壶滴漏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各构成部分是什么样子的;剩下的部分介绍其是如何计时的。据此分析概括答题即可。
(2)本题要求劝说同学一起去故宫参观滴漏和其他计时装置, 劝说时语气要委婉,要阐明一起去故宫参观滴漏和其他计时装置的好处及必要性,语言要连贯、得体、简洁。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⑴ [示例]介绍了铜壶滴漏的构成,各构成部分的名称及样貌、计时方式等。
⑵ [示例]这种古老的计时装置是我们的老祖先对时间的一种记录工具,体现了他们的智慧。我们现今的文明也都是在古人的努力探索下一步步完善的。难道你们就不好奇这种计时方法具体怎么进行的吗?不想亲眼看看这种装置吗?我们也要像古人一样积极探索呀!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要点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
⑵此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认真审明题意,搞清具体语境。具体表达要有称呼,要有礼有节,要符合人物身份,要合情合理,同时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确。
11.课文开篇文引用出自高士其《时间伯伯》的四旬诗:“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开篇引用高士其的四句诗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从现实中激扬起来,感叹时间的魔力,同时产生追寻“时间的脚步”的欲望,迅速激发读者了解时间的踪迹的兴趣。可谓是开篇人题、扣题,别开生面,独具匠心。
【考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时间的脚印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重要句子的作用。开篇引用诗句,总领全文,开启下文,确立中心内容,引入时间这个话题,既能激发读者的兴趣,“时光旅行”就是指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用我们的“脚步”去寻找踪迹,又能紧扣问题,引人入胜。
故答案为:开篇引用高士其的四句诗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从现实中激扬起来,感叹时间的魔力,同时产生追寻“时间的脚步”的欲望,迅速激发读者了解时间的踪迹的兴趣。可谓是开篇人题、扣题,别开生面,独具匠心。
【点评】此题考查重要句子的分析及作用。做此类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综合去考虑。
12.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答案】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考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寻找“时间的脚印”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故答案为: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