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练习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同步练习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5 20:3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浓硫酸属于第八类腐蚀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复分解反应只能发生在酸、碱、盐之间
B.浓硫酸吸水干燥气体属于物理变化
C.浓硫酸不慎沾到手上,马上配制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涂抹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水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氮气不易溶于水,可用作保护气 B.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作补钙剂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D.氢氧化钙为白色固体,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下列描述与其化学用语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
A.2个亚铁离子—2Fe3+ B.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C.海水制“碱”得到的是烧碱NaOH D.不含金属元素的碱的化学式为NH4OH
4.将某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a至d段氯化钠质量不断增大
C.c点比a点所含的溶质种类少 D.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
5.下列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验证铁的活动性:2Fe+6HCl=2FeCl3+3H2↑ 置换反应
B.用稀硫酸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 置换反应
C.加熟石灰研磨,检验铵态氮肥:2NH4NO3+Ca(OH)2=Ca(NO3)2+2NH3↑+2H2O 复分解反应
D.溶洞的形成:Ca(HCO3)2=CaCO3+H2O+CO2 分解反应
6.能一次将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铜溶液鉴别开的试剂是
A.Na2CO3 B.Ba(OH)2 C.Na2SO4 D.KOH
7.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等质量的铁片、锌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高温煅烧石灰石
C.向 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8.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表示疏元素的化合价与含硫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己知A点表示SO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点表示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C点表示的物质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C.D点表示的物质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D.E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a2SO3
9.向盛有一定量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某溶液,固体质量变化与下图相符的是
A.Cu-Zn合金中加入稀H2SO4 B.Fe中加入CuSO4溶液
C.AgC1中加入稀HNO3 D.BaCO3中加入稀HC1
10.A、B、C、D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B 都是氧化物,C、D 常温下均为气体,则D→A的反应不可能是置换反应
B.若A、B 都是氧化物,则 C 和D 反应时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C.若A、B 都是金属单质,则B→A、B→C 的反应基本类型相同
D.若A、B 都是盐且A 不溶于水,则C 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
11.M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M2+与其他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表格:
O2- OH- Cl-
M2+ 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反应:①M+HCl;②M(NO3)2+BaCl2;③MO+HCl;④M(OH)2+NaCl;⑤M(OH)2+HCl;⑥M(NO3)2+HCl;⑦MCO3+HCl;⑧MSO4+BaCl2。不能发生的是(  )A.①②④⑦ B.⑤⑥⑦⑧ C.②④⑥ D.①③⑤⑧
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Na+、、 B.K+、Mg2+、OH-、
C.Ba2+、Na+、、 D.、Cu2+、C1-、
1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FeCl3、CaCl2、KOH 、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它们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②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粉末中一定不含FeCl3 B.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CaCl2、KOH
C.不能确定粉末中是否含有NaCl D.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CaCl2
14.向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8g含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的碳酸钙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使之完全反应。烧杯中最终增加的质量是
A.1.6g B.2.4g C.4 g D.5.6g
二、填空题
15.现有铁、盐酸、氧化铁、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钾溶液六种物质,两两混合能发生反应的组数有_______组,其中是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_组,写出有固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现有下列四组溶液:
①KNO3、NaCl、NaOH、H2SO4; ②Na2CO3、HCl、石蕊试液、KOH;
③NaOH、H2SO4、NaCl、酚酞试液; ④K2CO3、H2SO4、Cu(NO3)2、BaCl2.
(1)上述四组溶液中都含有Cl-,实验室鉴定Cl-用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或化学式);
(2)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把组内四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哪几组? ________(用序号表示).
17.如图已知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六种物质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
⑴若E为浅绿色溶液,D为无色气体,F为红色金属,则A的化学
式可能是 ______ ,D可以与 ______ 反应生成F.
B、C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若B为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无色气体, E通常为无色液体,则
F的化学式为 ______ ,C能与 _____ 反应生成A.
A、B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稀硝酸、碳酸钾溶液、稀硫酸、氯化铜中的两种简单混合而成(两种溶液不反应),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
(1)该溶液由______和______ 两溶液混合(填化学式)
(2)请写a→b段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19.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Ca(OH)2]是常见的碱,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都会变质生成某一类盐,该类盐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将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升高温度,溶液浓度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例如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酸化(含有硫酸),熟石灰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业生产中常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配置波尔多液来防治果树的霉叶病等,配制波尔多液时_____(填“能”或“不能”)用铁制容器。
(5)氢氧化钠常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其干燥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1.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有哪些?酸雨对环境会造成哪些危害?(各答一种即可)
(2)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氯化钾溶液,可用什么简单的办法把它们鉴别开? (注意:在实验室里,任何进修都不能尝溶液的味道)
2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甲+乙→丙+丁。
(1)若甲、丙为单质,乙、丁为化合物,则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丙为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甲、乙、丙均为化合物,丁为单质,则丁可能为 。
23.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氯化钙、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取少量该粉末加入水中时,能完全溶解得无色溶液。取该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当再加入稀硝酸时,可见白色沉淀全部溶解,由此判断原固体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某合金由铝、铁、铜三种金属组成.现要测定一定质量该合金中铝的质量.设计以下流程并实验。
(1)通过以上实验也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判断依据.
(2)为什么要向合金粉末中加人适量的稀硫酸?
(3)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称量上述流程中哪些物质的质量?如何确定铝的质量?
四、综合应用题
25.烧碱和纯碱与人类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科研活动关系十分密切。
(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
②量取水时俯视刻度线读数
③将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一部分
(2)分别测定25℃时溶质质量分数为1%、2%、4%的Na2CO3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
溶质质量分数 1% 2% 4%
溶液pH 11.62 11.76 11.90
①分析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②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2CO3溶液稀释到1%,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g。
(3)工业上常用电解纯净的饱和食盐水来制烧碱,但是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另外,如果固体烧碱长时间在仓库放置,表面可能会有Na2CO3杂质生成。
①现从仓库中取来烧碱样品,推测该烧碱样品中除可能含Na2CO3外还可能含有另一种杂质。要检测样品中可能含有的这两种杂质,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并加入过量的稀HNO3 有气泡 存在Na2CO3
b.__________ 生成白色沉淀 __________
②某同学提出a中的稀HNO3也可改用稀HCl,你认为他的看法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
取某食用纯碱样品10g,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同时产生了2.2g气体。试计算该食用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C 6.B 7.A 8.D 9.A 10.A 11.C 12.A 13.B 14.D
15. 5 3 2NaOH+CuCl2=Cu(OH)2↓+2NaCl
16. AgNO3溶液 ②④
17. H2SO4或HCl CuO 略 CaCO3 Na2CO3 略
18. HNO3 CuCl2 Ba(OH)2+ CuCl2=BaCl2 +Cu(OH)2↓
19. H2SO4、HCl BaCl2、HCl KCl、HCl H2SO4、KCl
20. CO32— 减小 H2SO4+Ca(OH)2= CaSO4+ 2H2O 不能 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表面形成溶液。(合理即可)
21.略
22.(1)置换反应 (2) KCl +AgNO3 ="=AgCl↓" + KNO3(3)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23.碳酸钠
24.(1)铝和铁都能和硫酸反应,铜不能和硫酸反应,说明铝和铁都位于氢前,铜位于氢后;铝能够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铝比铁活泼,因此说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铁>铜;
(2)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可将合金中的铝、铁恰好溶解,既能测量出铜的质量,还能保证步骤②中所加的铝只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继而确定铁的质量;
(3)称量步骤①中的铜的质量、步骤②中加入铝粉的质量(假设为a),和铁铝混合物的质量(假设为b);根据铝与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求出铁的质量(设铁为x,剩余的铝为b﹣x,参加反应的铝质量为a﹣(b﹣x),利用二者的比例关系计算,此处过程可不写)因混合物质量已知,铜和铁已测出,则铝的质量可知。
25. (1) ② (2)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碱性越强 150 (3) 向反应后的a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存在NaCl 不合理 因为盐酸中有氯离子,影响氯化钠中氯离子的检验 (4)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