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走进家门闻到香喷喷的菜香 B.看到烟雾在空中飞舞
C.墨水在水中扩散 D.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2.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甲和乙相互排斥,乙和丙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甲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 B.若乙带正电,甲一定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
C.若甲带正电,丙一定带负电 D.若乙带负电,甲一定带负电,丙可能带正电
3.如图所示,有四个轻质小球甲、乙、丙、丁,已知乙带正电,那么甲、丙的带电情况是( )
A.丙带负电、甲带正电
B.丙带负电、甲带负电或不带电
C.丙带正电、甲带正电
D.丙带正电、甲带负电或不带电
4.下列物质结构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5.关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6.如图,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与头发摩擦时创造了电荷
B.气球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气球与头发摩擦后,它们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D.气球与头发摩擦后,它们带不等量的同种电荷
7.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一会儿,整杯水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能说明( )
A.分子数量巨大 B.分子间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
C.分子一直是静止的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8.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图中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 )
A.质子和电子带同种电荷
B.所有原子核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C.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
D.所有的原子都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
9.将一束塑料细丝上端扎紧,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塑料绳会问四周散升,如图所示,这是因为塑料绳下端( )
A.带上同种电荷 B.带上异种电荷
C.分子相互吸引 D.分子相互排斥
1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地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11.将质子、氢原子、水分子、夸克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氢原子、夸克、质子 B.水分子、氢原子、质子、夸克
C.水分子、夸克、氢原子、质子 D.氯原子、水分子、质子、夸克
12.对原子核的一些说法,观点错误的是( )
A.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核外运动
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其电荷量跟电子电荷量相等,中子不带电
C.质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几乎相等
D.中子和质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原子核十分牢固
13.现有:①电子 ②原子核 ③原子④分子 ⑤生物体 ⑥地球 ⑦太阳系 ⑧银河系。根据物体尺度的大小,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下面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A.⑧⑥⑦⑤④③①② B.⑧⑦⑥⑤④③②① C.⑤④③②①⑧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
D.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变小,说明气体分子变小
15.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C.原子是由电子和中子组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中子组成
二、填空题
16.年三十包饺子是北方地区最重要的习俗。如图所示,包饺子时,用力捏面皮,面皮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饺子出锅后整个厨房都能闻到香味,这是 ______现象。
17.用如图所示装置演示气体________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因为这样放置可以避免________作用对实验的影响。
18.只要留心,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可以做不少物理小实验。如图所示,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会吸引小泡沫,说明吸管带了电.那么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呢?先用细线将与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悬挂起来,再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塑料吸管,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吸引,说明吸管带______电,若吸管与玻璃棒相互排斥,说明吸管带______电(填“正”、“负”)。
19.阴霾天气中,PM2.5(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含量较高,大气中PM2.5的运动属于______(填“机械运动”或“分子热运动”)。古诗“花气袭人知骤暖”的意思是,从花的芳香气味变浓可以知道周围的气温突然升高。闻到花香,这属于______现象。
20.烤熟的山芋香气扑鼻,是分子_____导致的;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粘到一起,需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表明分子间_____。
21.用塑料帮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如果用摩擦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______相互排斥。
22.如图所示是常见物质的微观结构,其中最小的是______(选填“A”、“B”、“C”、“D”,下同),一定带正电的是______,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是______。
23.如图所示,干燥的秋天,脱下毛衣后,用手臂靠近小泡沫块,泡沫块就会粘满手臂,这是因为干燥的手臂与毛衣______后带电,而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
24.如图所示是南渝中学首届科技节活动中一位同学在触摸静电起电球后的场景,这位同学的头发“爆开”的原因是头发带上___________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
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题图所示。风扇旋转吸入带有颗粒物的空气,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金属网C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的______性质,但很快又受到光洁金属网C对它的斥力,这又是因为接触后颗粒物也带上负电,同种电荷______。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吸引,这是因为异种电荷______。
26.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美国物理学家汤姆生首先发现了___________,进而认识到___________(填“原子”或“原子核”)是可再分的。在探索宇宙的历程中,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_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 我们根据这一现象,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一次___________。
27.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科学家们用一系列高能物理实验证实了大量微小粒子的存在。在原子、夸克、质子、分子、α粒子等微观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______。如图,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与太阳系的结构最为接近,带负电的___________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中心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
三、实验题
28.以下是课本上的几个小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
(1)如图甲,两个表面光滑的铝块相互紧压,会粘在一起,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
(2)如图乙为比较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变化的实验,要让实验现象更明显,在管的容积相同时应选用内径较_______(粗、细)的玻璃管,试验后发现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
(3)如图丙,是一个简易验电器,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轻质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这表明:带电体具有_______的本领,力能够改变物体的_______,将塑料棒取走,铝箔条由于_______不能立即停止转动。
29.实验: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正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奧秘,他们分别用下面的两组物质相互摩擦:
①[丝绸]--(玻璃棒]②[毛皮]--[橡胶棒]:
问题1:根据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橡胶棒带的电荷是______(正、负)电荷。
问题2:琪琪同学用梳子给自己梳头,然后用梳子靠近玻璃棒和橡胶棒,他们发现梳子与玻璃棒相互排斥,则梳子靠近橡胶棒的时候会与橡胶棒______(排斥、吸引、无作用)。
问题3: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知道,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______,相互摩擦过的两个物体会带上______电荷。
问题4:甜甜同学用带电的玻璃棒靠近一个物体M,二者相互吸引,于是甜甜同学得出物体M带有某种电荷的结论,而同组的新新同学却说,得出结论为时尚早,还需要进--步验证才行,那么接下来新新同学应该如何验证呢?请把她的做法写下来:______。
30.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同时向两烧杯中各滴入一滴大小相等的红墨水,如图所示。
(1)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且剧烈程度与_______有关,同时还进一步说明了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
(3)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D
4.A
5.A
6.C
7.D
8.C
9.A
10.A
11.B
12.C
13.B
14.C
15.B
16. 引力 扩散
17. 扩散 B瓶 重力
18. 负 正
19. 机械运动 扩散
20.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存在引力
21. 吸引轻小物体 同种电荷
22. C B A、D
23. 摩擦 吸引轻小物体
24.同种
25. 吸引轻小物体 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26. 电子 原子 远离 大爆炸
27. 夸克 电子
28. 引力 细 间隙##空隙 吸引轻小物体 运动状态 具有惯性
29. 负 吸引 转移 等量异种 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M,如果M被吸引,说明M不带电,如果M被排斥,则M带负电
30. 热水杯中的水比冷水杯中的水变红得快 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 间隙 对比法 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