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程标准】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隋朝的建立、统一的时间及意义;了解隋朝强盛的原因及表现;掌握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了解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作用;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培养观察问题、全面分析问题的和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和相关历史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评价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作用;阅读相关材料,通过梳理、比较古代的选官制度,理解科举制创立的进步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教材分析】《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南北朝下继唐朝的大一统王朝。这个王朝是一个有作为但很短命的王朝。该单元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本课揭开了杨坚结束南北朝的统治,统一南北,结束长达300多年政权分立局面的序幕。隋朝开通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创的科举制度,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本课内容包括四个子目,四个部分内容以隋朝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中间插入隋朝所做的两件大事:科举制的开创与大运河的开通,两者实际上讲的是隋朝的治理。第一目是“隋的统一”,介绍了隋朝建立、统一南北,以及隋文帝的治理措施等内容;第二目是“开通大运河”,介绍了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时间、目的、概况、意义等;第三目是“开创科举取士制度”,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创立;第四目是“隋朝的灭亡”,讲述了隋炀帝的暴政,隋炀帝的暴政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学习这四个子目内容,首先要了解隋朝建立前后中国分裂与统一的历史状况以及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历史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史实的能力,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浓厚,形象思维活跃。但也正处于知识储备和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时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并不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培养正确的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培养关注历史发展的广泛性和持续性。他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感兴趣
【教学重点】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及作用;科举制的创建过程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隋炀帝功过是非以及开通大运河的正确评价。
【教法学法】情景创设法、归纳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学期,我们在学习秦朝历史的时候,了解到了一位伟大的帝王?
生:秦始皇。
师:在中国历史商还有一位帝王和他非常相像,那就是隋朝的隋炀帝。之所以说他们很相像,是因为他们身上都背负着同样的千古骂名?
生:暴君。
师:而与此同时,他们俩各自也开创了一项延续千年的制度。秦始皇开创了延续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
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师:那隋炀帝开创了什么制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隋朝的历史,学习?
生: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讲授新课
一、隋朝的统一
师:还记得隋朝建立以前中国处于什么时期吗?
生:魏晋南北朝
师:也就是说此时的中国是分裂成了南北两大块,那此时的北方是哪个朝代?
生:北周
师:周静帝继位时年仅8岁,那我们知道皇帝年龄小可能就会出现?
生:外戚专权
师:而隋国公杨坚正是小皇帝的?
生:外祖父。
师:杨坚不仅专权还凭借着自己外戚的这个有利身份篡夺了?
生:皇位
师:建立起了?
生:隋朝
师:时间和都城?
生:581年;长安
师:但此时有没有完成全国统一?
生:没有,南方还有陈
师: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时间是
生:589年
师:他为什么能够完成南北统一?
生:①社会长期动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③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④陈后主贪图享乐不问政事,统治腐朽
师:这次久违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生: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师:我们知道评价古代一个朝代是否繁盛,国力如何,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这个朝代所拥有的?
生:人口数量
师:这是农耕文明的一大特点,那这两个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
材料:时间 户数 人口 时间 垦田
581年 159多万户 3000多万人 589年 1940多万顷
606年 890多万户 4600多万人 大业年间 5585多万顷
生:人口激增
师:这也说明它的什么业发展的特别好?
生:农业
师:所以我们看到它的垦田的面积1900多万到5500多万,生产力明显?
生:增加了、提高了
师:垦田面积增加带来的就是?
材料1:隋氏西京太仓, 东京含嘉仓、洛口仓, 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 储米粟多者千万石, 少者不减数百万石, 天下义仓又皆充满, 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
——《通典·食货》
材料2:比至(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生:粮仓的丰实,粮食藏量可供应全国五六十年
师:从人口到垦田面积到粮仓的数量丰实的程度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生:经济繁荣
师:那隋文帝到底干嘛了,短短28年经济发展这么好?
生:编订户籍(大索貌阅、输籍定样)、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生产效率(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制)
师:在隋文帝杨坚的励精图治、勤政爱民之下,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我们把这一时期的盛世称之为?
生: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
师:隋朝建立后, 政治中心在北方。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仍然要靠哪里供应?
生:江淮地区
师:那这么多的粮食怎么运输比较快呢?
生:通过大运河
师: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隋炀帝杨广对于江南景色的赞叹和留恋,因此,有人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去游览江南美景,真的只是这样吗?
生:不全是
师:那你觉得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江南之为国盛矣……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梁·沈约《宋书》
生:加强南北经济沟通
师:而快捷的水运不但能让人出行更加方便,还可以用来干嘛?
生:运输粮食以保证首都粮食的供应。
师: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长安、洛阳两都的粮食及其他物资的供应问题。而且从材料还可以看出南方还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隋文帝平陈第二年,“ 陈之故境,大抵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
开皇十八年下诏“ 吴越之人,往承敝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因相聚结,致有侵害。其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以上,悉括入官”。
生:江南社会不稳,政治势力不可轻视
师:那皇帝就必须要有一条快捷的途径能迅速传达消息甚至是运兵镇压南方的造反,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隋政府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运河。所以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生: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师:当然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他也的确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事实上,南北间原本也是有运河的,但是是一小段一小段的,那隋炀帝要做的就是?
生:连起来
师:前后历时6年,大运河终于在原有的运河基础上修建而成,我们可以用“一条动脉、二千多米、三个点位、四段工程、五大水系”来概括大运河的基本情况。找个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一条动脉:贯穿南北的大动脉;两千多米:全长2700多米;三个点位:中心洛阳、北到涿郡、南到余杭;四段工程: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永通邗河);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师:两首诗对隋唐大运河的评价有何不同?
材料:《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水》
(唐)胡曾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生:皮日休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大运河的开通利大于弊。胡曾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大运河推动了隋朝灭亡。
师:那你更认同谁的观点,如果都不赞同那你有何间见解?
生:都不认同,评价历史事物需要辩证分析、历史眼光、全面客观
师:也就是说你认为大运河的开通是有利有弊的,那大运河的开通有何作用?
材料:唐·李敬芳《汴河直进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唐·杜佑《通典》:大运河开通后,“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来往不绝”。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长江与南北运河的通舟盛况说:“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漕运,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世实受其利焉。”
生: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师:大运河的开通,对于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那为什么会有弊端吗?
生:这条河在当时修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师:这也导致后世对大运河的评价多有争执,用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师:当今,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的绝大部分渠道都是延用了京杭大运河的河段,作为传承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京杭大运河,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含义。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科举制产生之前历朝历代是如何选拔人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叫做?
生:九品中正制
师:本来选官的依据是?
生:家世、道德、才能
师:但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而且他们还想继续垄断这种权力,那他们选拔官员时就更看重?
生:家世
师:,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门第高低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并不太注重?生:才能
师:所以东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这样有什么弊端?
生:世家大族垄断政治,官员素质无法保证,有真才实学的人无法做官
师:那这就得对选官制度进行改革,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应运而生。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有关?
生:隋文帝、隋炀帝
师:他们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
生: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师:考试说明这时开始注重考查?
生:人才的学识
师:继位的隋炀帝则更进一步完善了这种制度。创立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师:与九品中正制不同,科举制看的是什么?
生:考试成绩也就是个人的学识高低师:考越好官位就越高
师:首先由于科举制重才学品质而不重门第,那就?
生: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师:更多的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到官吏的队伍当中,官员的素质也就随之?
生:提高
师:而官吏的素质往往会影响一个国家的?
生:命运和兴衰
师:更多的人能通过科举考试来加入到官员的选拔中,比起以往仅在世族中选官这就?
生: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
师:而且以前是谁选官?
生:地方的中正官
师:实行科举制之后呢?
生: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了中央,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师:考试、读书、做官,想中举得考试,考试要拔得头筹要?
生:读书
师:所以它会促进什么的发展?
生:教育
师: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在此之后,科举制也在后世中被不断完善,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
生:1300年
四、隋朝的灭亡
师:统一之后的隋朝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开运河、创科举,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用?
生:繁荣
师;但繁荣一时的隋朝却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炀帝登基后,束缚全无,本性毕露,他有哪些劳民伤财的行为?
生:1、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工程
师:他还没事就往扬州跑,每次都拖家带口,大张旗鼓,劳民伤财。
生:2、穷兵黩武,连年用兵。
师:每次出兵前,征调上百万民工和士兵大规模地建造船只,工匠被迫昼夜劳作,因为长时间站在水里,下半身泡烂了,从腰部以上都生了蛆,死亡的人不计其数。海底下的死人却比帆樯多出了许多倍。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用带来的问题是?
生:农田的荒芜
师:加上连年洪涝旱灾,农民只得靠树皮、野菜充饥,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人民无法忍受这样的残暴统治,于是?
生:农民起义爆发了
师:最后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的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于哪一年灭亡了?
生:618年
师:隋朝存在虽短,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它为后来唐朝的统一强盛奠定了?
生:坚实的基础。
【课堂小结】 隋朝的繁盛和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 隋朝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 由此可见,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 统治才能对国家的兴衰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谓“成由勤俭败由奢”。
【当堂检测】
1.“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仓库都装满了粮食,多的达到千万石,少的也不下数百万石。”上述材料表明隋文帝末年
A.隋朝疆域辽阔 B.人口数量增加 C.经济快速发展 D.行政效率提高
2.隋炀帝时期开凿的大运河,其中最北的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3.(2020·山东青岛·9)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排行榜》一书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A.正式确立了科举制 C.开创了“开元盛世”
B.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D.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4.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绵延2 700多千米,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2014年在卡塔尔首都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B.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C.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 D.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
5.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6.“张公出,丝路兴,文明传。……大业(年号)始,东都建,运河开。”材料中的“丝路”与“运河”都促进了
A.南北交通的发展 B.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西汉的大一统
【课后反思】对难点的处理有些简洁。在教学中可以多补充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难点知识。